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天下英雄__开封青天
天下英雄

《三侠五义》系列书目结构

4mao

  (具体图例请参见历史相册第一页)。
  列此结构图的依据如下:
    A支:本人认为是《三侠五义》系列的正支。古今评书艺术家都是围绕着这几本书说的,是根据清朝著名说书艺人石玉昆的演出底本,经过文人加工整理而成。 石玉昆,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自幼随师学艺,演说评书。大约在清代道光、同治年间,他在天津等地献艺,演说评书《忠烈侠义传》,原演出底本有三千多段,后经文人改编为《三侠五义》。石玉昆演说的评书本子还有《小五义》、《续小五义》等。这些评书艺人,多数出身贫寒,为谋生路,学习刻苦,对艺术精益求精。他们富有想像力。又加以来自民间,对民间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对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思想性格,非常清楚,所以他们演说评书,人物生动,故事性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人百听不厌。他们是真正的作家、艺术家。可惜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著作只能口耳相传,很少形成文字,未能以图书的形式流传下来。石玉昆是当时评书界的出类拔萃人物,他的演说底本《忠烈侠义传》受到文人的重视,经过改编,才成为《三侠五义》。《三侠五义》是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的辅佐下除暴安良为主线,反映了社会不平、人民幻想政治清廉的愿望,书中穿插了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全书的主人公除包拯外,主要是三侠: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和兆蕙。五义或称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此书故事曲折,人物生动,语言通俗平易,很适合当时人民大众的欣赏趣味。这部书于清代光绪五年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一再重版发行。清末学者俞樾对此书十分欣赏,他评议说:“事迹新奇,笔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他还参照《宋史》对此书作了修改,使其更加完整。 俞樾在南侠、北侠、双侠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合共“七侠”,并将书名更为《七侠五义》。
  
    B支:我将北方艺人所说的有关《三侠五义》的评书串在了一起,有点不伦不类,但大体的故事情节可以延续下去。《龙图案》的作者是孙阔应,《大五义》的作者是刘杰谦,《五鼠闹东京》的作者是马国良,《小五义》、《火烧藏珍楼》、《水擒白菊花》的作者是程秉权,《续侠义传》的作者是周锡山,《再续小五义》的作者是刘浩鹏,《白眉大侠》的作者是满全,《钟灵传》的播讲者是张少佐,张少佐先生播讲的《钟灵传》是三侠系列的书外书,因该书书胆在原作中影响较小,所以该新书影响面也较小。值得一提的是《续侠义传》,这是一部神话色彩很重的书,其内容与小五义及续小五义迥然不同,大概内容是白玉堂夜探冲宵楼,没有死,被困于襄阳王府地牢内,王妃的侄女自幼受异人指点,练就飞剑的神功。不满王爷的作为,救出白玉堂,与三侠五义各位英雄大破冲宵楼,打败西夏援兵,擒住襄阳王得胜回朝,完婚,隐居,做了一对神仙夫妻。《火烧藏珍楼》、《水擒白菊花》等书是传统书目《续小五义》中的主要故事,经过几代艺人不断丰富,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故事是群英大破铜网阵之后,襄阳王逃往西夏,妄图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山贼白菊飞晏飞,夜入皇宫,盗去冠带履四宝。包公奉旨派人寻宝追贼,南侠展昭、翻江鼠蒋平带领着小五义兄弟等人,从琵琶峪、周家寨、金凤岭、太岁坊,一直追到南阳府。晏飞几次被擒又逃掉,后来他带四宝藏到团城子叛贼伏地君王东方亮兄弟家中。才引出了龙天彪诈降团城,东方侠智破藏珍楼,白沙滩徐良力斗王兴祖,三教寺北侠单鞭夺四宝,群英闯武当,押解囚车回京,处斩东方兄弟,东方玉仙开封府盗印,大闹东京城,小四杰倒打朝天岭,三老将复夺陷空岛,马尾江捉拿玉麒麟,风雨滩活擒白菊花等故事。
  
    C支:《三侠五义》在南方很少有艺人说,而南方的艺人金声伯善说此评话。金声伯16岁师从杨莲青习学《包公》, 后又从汪如云习学《三国》,从徐剑衡习学《七侠五义》。六十年代金声伯对《七侠五义》进一步加工,整理了《二侠游西湖》、《比剑联姻》、《三试颜仁敏》等许多精彩选回。曾多次随团到香港、台湾、美国等地讲学演出。金声伯表述口齿清晰、语言幽默生动,有 “巧嘴”之称 。面风、手势与说表配合恰当,双目传神,使角色形象鲜明 。在《七侠五义》中塑造了白玉堂 、展昭 、丁兆兰 、丁兆蕙 、雨墨 等一系列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金声伯编辑出版的《开封府》、《白玉堂》两部长篇评话,独具特色,为评话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D支:之所以将单老的评书从北方艺人中单独列出,是因为单老所说的《三侠五义》系列涵盖很广,从《白眉大侠》这部书来看,具有承上启下的创新功能。老艺术家说《三侠五义》系列时,大都重复“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这一主题。单老在老评书艺人的基础上做出了突破,所以我个人认为单老对《三侠五义》系列做出了突出性的改革和创新。《龙虎风云会》及续可算为白眉大侠的书外书,大部分内容与白眉雷同,只是增加和扩允了很多情节。
  
    为了广大读者,能更好的了解三侠系列书目,《中国评书》编辑部为大家附录清平客原创的《浅探传统评书〈三侠五义〉的历史演变和风格流派》全文,请大家欣赏:
    公案侠义书是和讲史袍带书齐名的一种评书类别,艺人称为“短打书”。作为传统评书的一个门类,其亦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早在唐代传奇中就有《虬髯客传》、《聂隐娘》等短篇侠义小说;宋代话本中也有公案、朴刀和杵棒类作品,如《青面兽》、《石头孙立》、《花和尚》、《武行者》等。后来这些作品演变成元代杂剧“水浒戏”和明代话本小说《水浒传》。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从说唱艺人石玉昆所传的《三侠五义》开始,将公案、侠义合二为一,在当时影响很大。继而有《小五义》、《续小五义》、《海公大红袍》、《海公小红袍》、《彭公案》、《施公案》、《刘公案》、《永庆升平》、《大八义》、《小八义》等书流传开来,“短打书”即成为传统评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别。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雍正剑侠图》(艺人常杰淼等创作)和《三侠剑》(艺人张杰鑫等创作)的问世标志着“短打书”的地位日趋重要,成为当时书馆茶肆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
    具体到本文所述的《三侠五义》,还要从石玉昆谈起。石玉昆并不是评书艺人,他早年演唱过西韵子弟书(俗称“西城板”),人称“石先生”。在《叹石玉昆》一诗中称道:“高抬身价本超群,压倒江湖无业民。惊动公卿夸绝调,流传市井效眉颦。编来宋代《包公案》,成就当时石玉昆。”现今尚存其中的《小包村》、《天齐庙断后》、《召见南侠》等十八种。他将此系列短篇故事发展成长篇说唱《包公案》,有人记录下来,删去唱词,取名《龙图耳录》(一为《龙图公案》),后来又被改名为《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刊行(最早刊行于1879年,20世纪80年代北京宝文堂书店曾出版《七侠五义》整理本。)。说书艺人则称其为《大五义》。可以说,《三侠五义》将公案、侠义两类书合二为一,开短打评书之先河。鲁迅先生曾称此书有《水浒》的余韵,而没有《水浒》的精神。
    一般说来,评书《三侠五义》共一百二十回。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说侠客协助包拯与奸臣庞吉父子进行斗争;后一部分主要说侠客协助颜查散翦除襄阳王的羽翼。围绕这两大情节,穿插着清官和侠客打击奸佞、除暴安良的故事。此外,书中在歌颂清官、侠士的同时,还夹杂着一些荒诞迷信的情节,如夜审郭槐、邢吉妖术等等。而所谓清官和侠客,从本质上说,都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所谓忠奸斗争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清的。
    在故事情节上,“狸猫换太子”是贯穿第一部分的主线。这个故事可以在很多地方交代:如开书处可由此故事引出宋仁宗坐殿,陈州放赈天齐庙遇后时倒叙此故事,狄后做寿姊妹相认时插叙分别后两人的经历以及当着仁宗的面讲述这段故事… …。由此看来,“狸猫换太子”贯穿始终,在许多关目均可以说表。第二部分中虽以“五鼠闹东京”为大“柁子”,但“扳倒马朝贤”则是一段妙笔。如何解救北侠并就势翦除霸王庄,扳倒马朝贤——借黑妖狐智化的神机妙策和艾虎的机智聪黠使之构成戏剧冲突。在听众看来,即使这种“栽赃陷害”的方法似乎失于侠义之风,但“恶人自有恶人磨”,听众也就会心了。可以说,传奇色彩是《三侠五义》后半部的最显著特点。如欧阳春宝刀退邓车时的惊险、逆水泉盗印时的紧张、锦毛鼠命丧铜网阵的悲壮… …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人物刻画上,《三侠五义》更有其独到之处。像展昭的雍容大方、蒋平的刁钻细心、欧阳春的藏锋不露、智化的聪明狡黠、赵虎的憨直粗鲁……,都表现得活灵活现。但我认为锦毛鼠白玉堂是本书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他身上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之丰满鲜明。由夜走苗家集始,到命丧铜网阵止,充分体现了评书的艺术魅力。白玉堂的出场即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他可以慷慨解囊相助老者,这本是他大方豪爽的一面;接下来反而夜入苗家集盗取不义之财,并割掉苗氏双耳。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白玉堂见义勇为而又工于心计的特点。在“五鼠闹东京”中,白玉堂要会斗南侠,展昭急忙回京准备应对锦毛鼠。这时,说书人却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此处埋下伏笔,先说书生颜查散与金公子的巧遇。金公子每次吃饭都赖帐,总归要由颜查散付钱(著名的“三吃鱼”片断)——听众如坠云里雾中,即使有人认为这是白玉堂,但也不敢肯定,因为白玉堂是出手阔绰的侠客呀?直到颜查散寻亲不成,被诬入狱,金公子救出颜查散,这时才点明白玉堂的身份。此时,说书人话锋一转,又说开封府出现刺客,有人寄柬留刀;而皇宫里又有人到处闹事。听众虽知晓这是白玉堂故弄玄虚,逢场作戏,但说书人始终让他隐在背后,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种明笔、暗笔交叉运用的手法,产生了强烈的悬念。陷空岛“五鼠戏御猫”,直至展昭中计被擒,白玉堂才洋洋自得地露出庐山真面。可以说,白玉堂闹东京的故事延展极长,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间“扣子”的运用充分彰显了评书的艺术魅力,使情节扑朔迷离,腾挪变化;同时更重要的是,白玉堂的人物形象就在这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逐步丰满鲜明,其好胜诡谲、性骄气傲的性格特点显露无疑。
    评书《三侠五义》作为公案短打书的代表,会者云集,但精者少而又少。其中,北京评书名家王杰魁可称佼佼者。他的《三侠五义》得自王致廉,以说表细腻、翔实生动著称。他在北京说此书时,有“净街王”之美誉。北京评书艺人刘杰谦师承德臻厚,40年代迁往天津,其《包公案》亦颇有造诣,并留下脚本。东北评书艺人孙阔英师承袁杰武,其《龙图案》重在“公案”,即对案情的推理细致入微。当代评书演员中,马连登之子马岐擅说此书。马岐师承评书名家陈荣启,他的书生动自然,语言幽默,擅使“扣子”,能在紧要处留下伏笔以吸引听众。他还善于用京剧的唱腔和念白作为辅助手段来刻画人物,使之鲜活生动。东北评书名家单田芳亦擅说此书,他能将《三侠五义》、《小五义》、《七杰小五义》以及自编的《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作为系列评书连续播讲,在听众中颇具影响。其他演员如田连元等亦有录音、录像资料传世。
    在关于《三侠五义》的评书话本中,主要有以下这些:《大五义》(刘杰谦口述本,上下册,春风文艺版)、《龙图案》(孙阔英口述本,安徽文艺版)、《包公案》(单田芳口述本,黄河文艺版)、《三侠五义》(单田芳口述本,上下册,群众版)。评话话本以金声伯的苏州评话《白玉堂》(一名《锦毛鼠白玉堂》,均为北岳文艺版)最为著名。
  在《三侠五义》的种种续书中,影响较大的有:《小五义》(程秉权口述本,全三册,春风文艺版)、《火烧藏珍楼》(程秉权口述本,春风文艺版)、《七杰小五义》(单田芳口述本,上下册,黑龙江人民版)、《再续小五义》(刘浩鹏口述本,全三册,北方文艺版)、《白眉大侠》(单田芳口述本,上下册,内蒙古人民版)、《白眉大侠》(满全、全镛,全三册,中原农民版)等。
  
  
原文 发表于中国评书网  浏览:413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3/24 8:47:3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包拯北宋包永年墓志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北宋包绶墓志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北宋文氏墓志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北宋崔氏墓志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北宋董氏墓志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北宋包拯墓志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包孝肃奏议集原跋(下)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包孝肃奏议集原跋(中)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包孝肃奏议集原跋(上)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包拯包孝肃奏议集巻十 求退 (收藏于2014/5/27 10:42:2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佚名《秦香莲》唱词(访问6917次)
4mao《三侠五义》系列书目结构(访问4137次)
莫索吾名青天之难--关于包拯与展昭(访问4109次)
佚名鐵面無私的包拯传说(少儿读物)(访问3454次)
安遇时等(明)包公案--五鼠闹东京(访问3348次)
工藤新一、锦毛鼠清官包龙图包拯(访问3166次)
佚名京剧故事-打銮驾(访问2800次)
佚名<北宋史>中的包拯生平介绍(访问2706次)
安遇时等(明)包公案--五鼠闹东京(访问2704次)
段义海观包公祠楹联有感(访问249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包拯奏議(评论于2019/4/15 0:05:0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25 8:29:3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8/19 22:18:5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8/19 22:18:53
khdnpgzk文选评论lhiogoyvo9 tg7ovyyioyioioycv(评论于2010/12/19 11:40:3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天下英雄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