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永念慈父---洛阳八中李根炎先生千古!

第五章 工作生涯

李根炎

  
   * * * *
  劳动改造待分配
  在大学里,尽管都提出要“复课闹革命”,但文化大革命已无法控制。工人不生产。学生不上课。只有人民解放军在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当时也出现一些怪论,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路线不端正,车多也没用。”(这就是当时有车而老百姓没有公共汽车坐的原因)。干工作没理,是非颠倒。
  67年,上海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即是革命委员会的一元化领导。“一月风暴”是指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成立《人民日报》的社论题目。从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革委会。如:贵州的“西南的春雷”、湖南的“芙蓉国里尽朝晖”等。
  大学生已无所事事。夏季起床后,游荡、消遣,说是学习,也没什么事。况人分两派,也各自行事,极端地无政府主义。(我就是)所谓的“逍遥派”,逍遥自在!
  69年,艰难地熬到了69年。想着该毕业了。好坏该分个地方了,但等啊等,还没有消息。
  我们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家里千辛万苦供我们上学,如今家里农村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即农民只能听生产队里的钟声下地干活,象我们贫穷的家乡,每天干下来一个劳动日0.26元,也为分过半分钱。我们生活无着落,良心受责,不忍心让家里再供养我。
  转眼又是一年,70年春,我们奉命与地质学院的院长周道到了四川省大邑县,天天到安任镇赶场买东西,那时(大地主)刘文才的家乡。多次去看了收租院。在那里生活了一个多月。
  大约在3至4月,我们又转移到了四川省洪雅县的十八军农场,那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到县城必须过青衣江。在六月天,往西一看仍是一片白皑皑的山峰。真可谓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青衣江水冰冷刺骨,有好事者,自恃水性(好),下水游泳。可怜地质学院的3名同学在不到2个月内魂入青衣江,哀哉!
   在山上种稻,是部队农场。在山上59年平乱的标语还在(西藏叛乱)。天热,心烦,吃的是发黄的泥水,牛肉也很便宜,由于思想难受,吃不下,喝不下,每顿吃2两米。似乎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六月底、七月初,上级下了文件,说是要分配我们这一批大学生,我们变得已很麻木。大学里呆了六年,四川已烦死我们了,无论如何要离开四川。
  我们河南的两位同班同学被分配回河南,到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报到。
  车过秦岭蜀道,象一个梦,一晃五年。我回来了,有个活命,没有出意外,没有病在那里,时年25岁。路上在渭南停了一天。我哥哥在那里打工,回家停了十天,因为我又是一年没有回家了。
  ……
  我又从家里出发,到郑州政法干校报到。当晚到了郑州,第二天早上说是到新乡,出发时又说是到焦作。就这样,我来到焦作市东郊铁路以南的0210部队农场劳动锻炼。
  我初到农场,一位来自北农机的焦淑芬问我,因为都是在水池边洗衣,“老乡,你是哪个村的?”,我顺手一指,“是哪个村的”。由于当时的打扮和模样被她当做农民了。以后他才知道我们玩逗了他。
  这里以前曾是劳改农场。农场附近的人,见到我们衣服褴褛,腰间系绳,说道“这一批劳改犯穿得不好,有的还戴手表呢!”
  我们的到来,使附近村上人不解。他们的确把我们当作了劳改犯。
  我们学生分成两个连,一连是男生,二连里是有男生也有女生。我在二连。
  由于二连一排男生,一排女生,活儿不重。由于发工资,(大学毕业每月43.5元,已是高工资了),生活是部队待遇,每月只交十几元伙食费,我几乎没有别的消费。寄给家里了九十元钱。这是对我25年父母养育之恩的反哺。
  农场有个千亩大苹果园,有三四千亩小麦,机械化耕种。
  在农场,是被劳动改造。也就是在焦作劳动期间,发生了71年的“9.13”林彪事件。
  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是有其极限的。但在农场劳动改造,更使我看到了人的负重。人的适应,人的挣扎。生命的顽强!
  为农场挖沙,由于掏空崖面,人还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使二班长差点埋在土坑中。为了扛近150至180斤的玉米麻袋,男女都没人搞特殊,都能抗得动。冬天,跳进结着厚冰的大渠中,引水浇麦。我们忍受这一切,拼命的表现自己,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要革命的,是接受改造的。因为上过大学,成了一个人的“知识”罪过。
  71年11月,从农场进行二次分配,当时从全国各地到河南来了很多大学生,由于一贯左得出奇的河南,把大学生当成了改造对象,当成了劳力、苦力,他们哪里知道,在以后改革开放的日子里,有不少人挑起了中国命运的大梁。
  我在农场分配工作,由于把人弄得不象个人,已丧失人的尊严,就听天由命吧。
   在这样一个时期,由于十年动乱,中小学也都不象个样,急要教师。首先是郑州、开封、洛阳这三个城市个需要百名大学生充实队伍。
  我们一行三十余人从焦作坐火车到洛阳车站,下车后被召在一起。宣布分配方案,我被分在十七中,谁知他在哪里?
  
   * * * *
  洛阳市十七中、区文教局、洛阳八中
  当时到校后才知道,它是一所十分偏僻的农村学校。与我同去的还有人民大学的张年印、北京林业学院的万建灯、邹俊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张凤山、王正中,郑州工学院的魏学政等人。
  从72年起,十七中又兴旺了一阵子,初中班、高中班,曾是校教育先进。74、75级的学生都很不错。中间又经历了75年的“杀妖风”、“反回潮”,直到77、78、79年走向高峰。
  刚到十七中,任过初中地理教学,化学教学,以极其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深得学生敬仰。
  我74年1月1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没有预备期。同年任教政组长(即教导主任),当时学校只有革命委主任和我主持学校的工作。
  77年恢复高考。我组织东郊甚至是孟津县、偃师县的部分学生参加高考,给学生们讲化学,院中挂一黑板,台下黑压压一片。一讲上午四节,无怨无悔,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下课后,只有极简单的饭食填饱肚子。但高考78年有7人上本科,在郊区名列前茅。79年也很不错。
  79年9月,我被调到洛阳市郊区文教局教研室工作。在那里主持了七九年中招化学命题,成立了化学中心教研组,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研究,是业务上有成就的一个时期。
  难忘的1983年,各单位机构改革,上级在反复考察的基础上,又把我派到了洛阳市第十七中学,任书记兼校长。在这个岗位上一晃就是八年。
  当时尽管我做了最大努力,改变校舍,兴办印刷厂,开辟农场,充实实验室,开展教研,使学校成为郊区较为出名的一所学校。
   当时也面临巨大困难,有的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教师中有的家在近村,不务教学,又不可扣其一分薪水,不给任何处分,还经常闹得不可开交。
  有好事者结帮拉派,拒抗管理,极尽诬陷。
   还有班子内部找事,学校不得安宁。
  各个学校都有(以上)表现,但我深尝滋味,动乱滋味!
  在大雨瓢泼的夜里,雷电交加,面对校园中的排排危房,湿淋淋的身躯走向每一个角落,难以应付的中学校长,没有一点现在二十一世纪校长的潇洒,但他与国同心,与人民同心,用单薄的肩膀支撑着这片蓝天,学生学习的圣殿。
  经营了8年,出任书记、校长那年,我38岁。学校实验设备是上等的!校办工厂效益是区属学校中较好的,农场是为教师服务独创的,高考成绩在三所较大学校之后是最靠前列的!
  多事的八年!学校教师出事。
  教师87年第一次评职称,教师们找我,缠我,可以理解。加上从90年起,已有了撤销17中的计划,个别老师找事,学校与东关老牛的纠纷,附近村庄大肆偷盗学校财产,(不一而足)。我在这里两次呆了近20年。
   我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十七中,留在了白马寺。
  刚去时,我是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离开时我的面颊清瘦,只有一双大眼、满脸胡须和高凸的颧骨!
  在十七中将要解散的前一年,即1991年,我提前离开那里,我熬煎着生命在那片土地上,离开时一身破中山装,身后是经我教育的成千的高中毕业生。(相信)它们永远也忘不了我,我也永远忘不了那段经历。那片土地,那段人生,那段不愿回味的生活。
  1991年9月,我离开十七中,来到洛阳市第八中学。
  在我刚到八中时,我已与权、与人无争。只想过个安稳的日子。教书可以,干杂事也可以,我已46岁,看透了很多东西。
  这里是个很特殊的地方,是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有人想发难,暗里使枪,更有弄权者心怀叵测。
  我采取了一个不予置理的办法,尽管当时我任高三化学课,还任化学组长,党支部副书记。
  我勤奋工作,对于不予不应理睬的盖不理睬,而是象站在高处,清楚明白看到一切。
  在教研室办公,与年轻教师,甚至是我当年的学生在一起,早起晚归,勤奋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情况,当你已超脱世俗,自由自在时,弄权者则自尝其果。
  同事、朋友为我不平,而我则痛快、放松。
  几年来,组织了八中化学教学,尽我最大努力,八中化学充满希望。从91年、92年接高三,两届毕业生化学成绩都不错。
   96年,参加了河南教委举办的高中校长培训班,不再任课,专职党务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在所任党务工作中,连续五年为局优秀党支部,并在2000年获取优秀党支部称号。在“三五普法”及依法治区活动中,被评为依法治区先进单位,依法治区示范单位。
  1999年4月,经医院检查,我患了脑血栓,手的功能出现障碍,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失去知觉,没有了功能。
  其实事先是有预兆的,有一段时间,老是在近中午下班时,手中的笔会不听使唤,或失去力量。不会写字、不会用筷吃饭。我告知学校,引起了学校及教委的高度重视,把我送到了洛阳医专附属医院。
  我工作三十余年,无论在哪个地方,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几十年如一日,敬业献身!
  我从办公室离开,环视了一下办公桌,浏览四壁,和我那极普通的座椅,它记录着我对事业的执著和忠诚。这也许是道别,也可能是永别,我走出房门,不忍心再看它一眼。
   在和局、校领导和同志们等送别人群挥手告别时,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情。
   在第三人民医院(医专附属医院)住了三十多天,病情好转。在那么一段时间,儿子灿峰没有听我们劝阻,第三天就从深圳坐飞机返回。正在河南财经学院上学,面对毕业分配的女儿丛蕾,我也对她最放心不下,从郑州返回,在病房外不敢前进,她听到我的声音才干进入房间。
  我的同事,每天都到医院看望。情深似海。
  我在病中,想得很多。甚至想把伴我三十多年的老伴赶跑,不给他们留下思念。但无论如何办不到,她不相信我这样一个好人会有坏结局,说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
  从山沟中走出的我,更思念我的老家,想我的家门亲人。
  哥哥在我生病之前先得脑血栓,产生视力障碍,也正是回家看望兄长,心中愤慨积郁,加重了病情。侄辈来了,带着家乡泥土气息,我实在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
   当时是影响到手,我还害怕影响到其它部位,还曾流连过我这不值钱的生命。我想告诉他们,一旦不测,我想回我山村,但我始终难以向他们启齿。
  病愈后,我返回学校。各位同事对我百般照顾,我每天都到办公室转一下。由于几十年养成习惯,这里有我的岗位,事业,寄托!
   从此再也不敢大意自己的身体,每天吃药,每年输液。
   00年4月3日,上级又通知我参加校长研讨班学习。从医院回来后,学校要我负责学校的基建维修。
  修建了家属院公路,维护办公楼2号楼下水道,后又修建运动场地一千三百多平方米。实实在在办了几件事。
  
   * * * *
  退养的生活
  在郑州学习从4月3日至4月27日,第二次是9月18日至10月16日。回来后,教委就于2000年10月20日下文,2000年7号文件,李根炎同志不再担任洛阳八中党支部副书记职务,任洛阳八中正校级协理员,负责老干部工作。
   从此,不再担负具体工作,就是人们常说的退居二线吧。
  我时年55岁,从此不再有具体任务,每天上班,看些书报,倒也清闲。
   我仍在尽我的力量,但已不再过多管事情。
  一天,一月,半年,倒也逍遥自在。
  家里人也高兴我不再管事,但我也隐隐觉得,家人对我冷漠,连伴我生活的老伴也常与我争论,我心里真不平,但慢慢适应吧。
   以后多注意身体,自己健康,也免得给学校带来麻烦,更不能累及子女!
  多关心一下家庭吧,欠他们有感情债务。
  河还要奔流,生活还会歌唱,我会让以后的几十年欢腾,我要让我生命的一切都闪光。
   李根炎于2001年5月
  (由于疾病,手写已变形走样,也很难再现往日的辉煌。)
  
 浏览:163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2/3 22:34:4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灿峰写在后面的话(收藏于2004/2/3 22:36:46
李根炎第五章工作生涯(收藏于2004/2/3 22:34:47
李根炎第四章从北京地质学院到成都地质学院(收藏于2004/2/3 22:30:23
李根炎第三章 从小学到高中(收藏于2004/2/3 22:24:15
李根炎第二章 童年往事(收藏于2004/2/3 22:16:53
李根炎第一章初到人间(收藏于2004/2/3 22:12:36
李根炎(收藏于2004/2/3 22:11:14
李根炎生 命 如 歌 ——慈父李根炎人生回忆录(收藏于2004/2/3 22:09:09
深圳商报记者河南偃师:铸剑为犁的象征(收藏于2003/10/31 11:40:17
李灿峰致我亲爱的爸爸(收藏于2003/6/5 21:43:5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根炎第四章从北京地质学院到成都地质学院(访问3170次)
深圳商报记者河南偃师:铸剑为犁的象征(访问2470次)
李根炎第三章 从小学到高中(访问2387次)
李根炎第五章工作生涯(访问1634次)
李灿峰致我亲爱的爸爸(访问1483次)
李灿峰写在后面的话(访问1301次)
李根炎第二章 童年往事(访问1250次)
李根炎生 命 如 歌 ——慈父李根炎人生回忆录(访问1169次)
李根炎(访问1100次)
李根炎第一章初到人间(访问103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三系后生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4/10 19:44:4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2 13:34:5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23 17:26: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8 8:33:28
李先生的学友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4/28 16:49:2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