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回忆的日子
每个人或者说每个成年人都有他(她)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的日子,比如死里逃生,恋爱,团聚,受奖。。。。。。最值得我回忆的日子是送女儿上大学,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 97年9月11日,我们和女儿一同登上了南去的列车,那儿,对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但肯定是个好地方。心情是多么好啊!甚至还嫌火车轮子转地慢。一出站立刻感到南京潮湿的空气,眼睛贪婪地望着。。。。。谁接我们呀!有同行的伙伴吗?我们去的地方实际是南京北岸的浦口。啊,终于来了大轿子,心想,马上就可以到女儿向往的高等学府了。。。。。。可是偏偏大桥堵车(原来经常如此)大轿子把我们拉到下关码头,我们必须下车再坐渡轮。哎呀!那可就辛苦了。因为我们给女儿带的行李可不轻啊!感觉一下,从来没感觉过的也不错的,南京的码头船大,江面宽,而且非常平稳,摆渡票价一角钱,也算是南京一景啊!过了江到了浦口码头可就苦了,校车还很远,我们的行李又沉,听说还要过一个铁道口才能找到校车。唯一点好的是:我们报到的学子家长们已经形成了队伍,,随大流儿走呗,可谁也帮不了谁,行李少的自然就跑到前面去了,女儿的箱子大,平一点的柏油地可以拉着走,很多的路就得凭臂力尤其是铁道的天桥,真是考验我了,虽然对东大一百个不满,心情还是好的,送女儿上大学嘛!还能有第二次?后面一个男子说出了现在年轻人不大懂的话“到这儿拉练来了!”我一听好亲切,一口天津话。但那个时候,全部的能量都用来赶路,没有搭讪的余力和时间,后来才知道那个男子是郑学晶的父亲。 浦口是一个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我努力地寻找着它的不同凡响处,大概是女儿在那儿学习的原因,它已留在我的记忆中了。因为缺少大厦而使你的视野很宽,天空很大,土山的断面都是新鲜的黄土,满街跑的是“马士达”(一种坐人的电三轮)。浦口车站是一个毫无现代气息的小车站,但却让我寻到了留下记忆的理由,原来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取材即浦口车站。 我们进校区了,校区给我的印象是新,静,净,新生一个个都是中规中矩的。我们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交费,可别落掉一处,妈妈一丝不苟地给女儿收拾着床位,瞎受累吗?多余吗?差矣!那是母亲在体验着难以诉说的幸福!! 学校后面是土山,丛林,里面有小路,我一个人信步这人迹罕至之境,眼前只有鸟鸣,偶而脚下蹿出一只野兔。。。。。。 坐在回返的列车上,我总是站而不坐,爱人问我,我说一会儿能看到校区白楼的塔尖,再和女儿说一声再见! 这朴实无华的浦口留下女儿多少欢笑,激动,甜蜜,苦涩 。。。。。。 真是“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这都已成过去。后来女儿特别怀念的就是这浦口的单纯。因为女儿的突然逝去,忆起浦口油然而生的是那“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的悲怆,本应是美好的回忆啊!浦口! |
浏览:64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