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山鹰 雪峰

愿他们的英灵化作山鹰

新浪体育

  编者注:此稿是一位北大登山队员的父母通过新浪网,向远在拉萨的儿子发去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致仍在希峰大本营的儿子:
  
    首先我们以父母的名义,向你不幸遇难的伙伴致以敬意。愿他们的英灵乘着希夏邦马
  凛冽的寒风,扶摇盘旋,直上蓝天,化作永不折翅的山鹰。
  
    愿他们的父母--那些辛勤养育了优秀儿子的人们--节哀顺变,平安度过这痛苦的时刻。
  
    祈祷你和幸存的伙伴战胜困难,昂首返回母校--那所培育了中国最优秀青年的学校。
  
    登山探险运动是丈量人类精神品质高度和广度的标尺。它展现了人类异于万物而独具的挑战精神。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不屈服于具形者的局限,敢于挑战自身、探索自然,欲求突破拘束,进入自由无待的理想境界。正是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它是人类创造性的源泉,是人的内在本性能与至高无上的创造者相通的证明。
  
    汤因比曾用“挑战与应战”来论述文明社会的起源和生长,他引用了歌德诗剧《浮士德》的神话故事来作比喻。当人类开始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从完美的阴(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的阳(运动状态)时,他们的处境就象处在崖壁下的登山者。多数人仍在崖壁下昏昏欲睡,但有一小群得到创造者启示的人,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开始向上面的崖壁攀登。他们是勇于探险的人,如同《浮士德》所说:“我已经下了决心,离开这个岩石攀上峭壁,去探登上面的岩顶。我知道要干这件事乃是把安全置诸度外。但是为了可能的成功,我却宁愿有一次坠落和毁灭的危险”。在歌德的故事里,这位大胆的登山家,经历无数致命的危险和挫折磨难之後,终于胜利攀上了顶峰(参见郭沫若译本)。
  
    这是一个用登山家的探险精神讲述人类文明进步的绝好比喻。登山运动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人们克服怠惰安逸的本能,培养顽强不屈,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顽强就是你在困难环境里坚决活下去的决心,绝不承认失败,另觅安适的生活。如果说理性是发明之母,那么顽强就是发明之父。只有顽强的人才具备真正的创造能力,超越有己有待的具形存在状态,进入无己无待的自由境界,与伟大的创造者相会于神秘之境,证验个我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追求生命自由的事业是代价昂贵的,从来如此。正如你们的《山友》所说:大自然并不总是宠待人类,它的力量是可怕的。为了获得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既然选择了证验个我生命的意义,就难免坠落和毁灭的危险。自由翱翔的山鹰,也有被狂风折翅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不愿你冒如此的风险。我们忧心如焚,坐立不安。但是你已经成年了,有权利为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负责,作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此时此刻,我们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永远记住那些长眠雪域的山友。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你经历了一次非常的人生考验。忘记他们就是罪过。
  
    我们等待你回来,不是垂头丧气,而是昂起你的头来。
  
  
 浏览:44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8/15 18:22:3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ahlon长歌当哭!!(收藏于2002/8/25 19:48:45
sheery琐忆(收藏于2002/8/25 5:47:27
闵捷北大登山队队长刘炎林回忆山难经过(收藏于2002/8/20 18:00:12
谢伟从社会到自然(也谈山鹰社成员遇难事件)(收藏于2002/8/20 15:34:29
fallingtear黑夜终于来临(收藏于2002/8/20 12:16:06
心萍勇士们,一路走好(收藏于2002/8/19 18:33:21
新浪体育没想到会遇难 闻噩耗悲怆惨烈--登山队长亲诉山难(收藏于2002/8/19 15:52:52
flowersoul第一次(收藏于2002/8/19 15:33:55
dingxiaozhuo黑色(收藏于2002/8/19 15:32:11
erin思念是生命的火(收藏于2002/8/19 15:30:5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闵捷北大登山队队长刘炎林回忆山难经过(访问3357次)
谢伟从社会到自然(也谈山鹰社成员遇难事件)(访问2529次)
huehue (兽医)萧自强:生死大限与集体孤独《八千米生命高度后记》(访问1524次)
长不大的玉米我爱你,希夏邦马之鹰(访问1492次)
erin思念是生命的火(访问1440次)
junio笑着流泪(访问1394次)
xfox卢臻小记(转载)(访问1382次)
ahlon长歌当哭!!(访问1297次)
fallingtear黑夜终于来临(访问1271次)
琛航闻北大学生在希夏巴马峰遇难治哀(访问126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7 20:24: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8 20:31:1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