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陈公忠钦纪念园区__铁枝红蕊,笑傲冰霜
陈公忠钦纪念园区

回顾清流县余朋朝阳文体用品厂30周年的发展历程

陈英贤

  1985年秋,上级要求各乡镇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长陈智宏动员我去办木制品企业,余朋木材资源很丰富,可是没产品、没设备、没技术、没市场,尤其是没有企业管理经验,能干得下来吗?乡长看我犹豫不决,就鼓励我说:“别考虑太多了,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可以一边干 ,一边学,谁也没有什么事天生就会。何况我们政府还会支持你,你只管大胆去干就是了”。我也觉得乡长说得在理,再说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不是取消成份论,我能有这个机会吗?过去因为我的家庭成份是地主,连记工员都没资格当,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我能不搏一搏吗?于是我答应乡长立即着手筹办木制品厂,想不到我这一干,就在企业干了27年,当了27年的厂长。
  正当我决定要办木制品加工企业,而又为生产什么产品、寻找技术师傅和产品销路犯愁时,清流一个姓邱的老头带着一个姓吴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姓包的年青人来找我,说明来意要和我合作办厂,他们说有纺织器材半成品的业务,而且可以请来师傅,打边机到江西南丰买,只要有材料,很快就可以投产。说来好象很容易,于是一拍即合,一共六个股东,他们三个,我方三个,都是以前林场的管理人员,分别是陈彰福,曾任林场副场长,徐光荣曾是林场的司务长,我是林场的财务。厂址乡政府安排在家俱厂,调剂了二个车间(其中一个是破的)和办公室及住宿房共二间,还有林场的大锯台也调一台给我们。我们作了分工:我是厂长兼会计,陈彰福是车间主任,老邱是出纳,老吴负责业务,小包负技术指导,老徐负责调运材料。每人出资600元,另外周转金由我出面货款2 万元。营业执照很快就办下来了,企业名称叫“清流县余朋竹木制品厂”,企业性质是合伙企业。老吴也去南丰纺织器材厂订了一单小纱管合同。顺便也买了三台简易车木机回来。接着就开始生产,小纱管看去简单,实际要求很严,又专门要荷木做的,师傅也不精,做起来损耗率很高,特别是产量拿不出来,做了几个月才达2.5吨的车子一车货,交货期又超期了,只好将这些货先送过去。结果这批货款结算回来还不到成本的一半,大家都惊呆了。到年底,差不多亏损一万多元。
  1986年正月一开厂,股东会研究要多开发产品,降低成本,把好质量关,力争逐步扭亏为盈。结果是产品是多开发了纺织器材半成品系列,如宝塔管、粗纱管、铁锤柄、洋锹柄等。但是还是产量出不来,质量上不去,仍是继续亏本。他们三个外地股东看到扭亏无望,就开始动摇打小算盘了,老邱利用职务的便利,把他们投进的每人600元都偷抽回去了。利用出差和购买材料千方百计多报、虚报发票,甚至把放在永安火车站发货的钱也偷偷自己拿回去,总之就是上手为财,根本不为厂的生存着想了。到了4月份,亏损己达2万多元,贷款己花完,股东再不投资,己无法正常运转了。可是外地三个股东都说没钱再投资,人心不齐,光靠本地三个股东投资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分别动员三个外地股东退股,条件是不要他们承担亏损,还多发一个月工资。他们觉得再混下去也没什么前景,说不定以后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可能还要承担一份亏损,于是都同意退股。留下三个股东每人再投了部份周转金,同时停发管理人员工资,等到有盈利时再补发(伙食费统一集体支付)。但关键还是要找到生产有盈利的产品,要不然也是维持不了多久,还是要关门。天无绝人之路,这时来了一个浙江师傅,叫周在顺。他说他有山桃木梭坯料的业务,他也有十多个工人可以在山上做,做好后装车发往尤溪纺织器材厂,我们跟一个人去结算,他们的工资也是按合格率结算,货款除了工资外,就是运费、税收和毛利了。这种产品由于生产工人经验丰富,技术过关,包赚不亏。我们在太山村的小岩岭山场上找到一片很漂亮的山桃木,经过办理有关手续后,周师傅就带着工人直接进山去做了(用人工锯的)。生产二、三天就有一车,我们就跟车去结算,果然不仅合格率高,而且货款又及时兑现,同时,我们还生产荷木纺织器材半成品,销往荆西纺织器材厂和尤溪纺织器材厂。我们就这样逐步转亏为盈了。
  山桃木只做了二个月就做完了。厂里只是锯一点板料卖,我们四处打听总想开发一种产销对路的产品,但当时信息实在闭塞,根本就无从了解。有一次,我销枫树板到三明红印山的一个木制品厂,这个厂是用枫树板料生产羽毛球拍半成品,一个羽毛球拍半成品包括4条88公分长,2.2公分宽,0.22公分厚的条料,1个三角坯,1条口子(25CM长球拍料)和1 个握柄。这4条球拍料质量要求很高,要求无节疤、无虫眼、厚薄均匀。难就难在88公分长厚度0.22CM要厚薄均匀。我看了很感兴趣,觉得很适合我厂生产,就是技术难度有些高。这家厂厂长姓张,还有一个技术员姓黄。一来二去熟悉后,我就和厂长说:“我们也想开发这项产品,请你们给予支持”。张厂长说,我这里再生产一个月,厂租到期就不生产了,到时设备转卖给你就好了,技术员小黄也说,到时候如能脱身,我就过去给你们当师傅,如不能离开,也会抽空过去指导你们生产。我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几次发货的货款都没付,待以后直接抵扣转让设备款就好了。一个月后,我提到要转让设备时,张厂长却说:“我们的设备要搬到乌龙去生产,无法转让了。欠下来的货款我会付给你,听说陈大国营伐木场有一套生产羽毛球拍半成品的设备,你过去看看能否转让”。我急忙赶到陈大伐木场,一问果然是有一套设备闲置在仓库里(早年有生产过一段时间),但问负责人却说:“我们场里正在调整领导班子,现在暂时不处理,等班子调整后再说”。我只好回厂等待。等过了半个月,我又到陈大伐木场,问调整后的新场长,他说:这套设备虽是闲在那里,但卖也卖不了几块钱,我是刚上任的国营单位负责人,还是不卖为好。不过我提供一个信息;我早些年去清流开林业会时,我有看到清流有一家企业也有这套设备在生产羽毛球拍半成品,你可以回清流看看,说不定现在那套设备有卖”。
  我立即赶回清流一打听,果然清流制材厂有一套设备,二台小锯台肯转让,600元一台。压刨自己要用。没有压刨配套不起来,单独小锯台我不想要。制材厂厂长知道这个情况后,对我说:“农械厂有一台压刨,买来都没用,你过去看看,或许肯卖”。我跑到农械厂一问,果然有一台60CM的大压刨,买来多年没用,是东北一家乡镇企业生产的,我到会计帐上查了一下,买来时才1500元。后来我找到厂长,问他压刨要卖多少钱?他说:“要卖2500元”,本来吗2500元在当时也是便宜,但我得知进价才1500元,就想他再便宜一些。于是对厂长说,您进价才1500元,是否可以再少一些,按2000元卖给我们。厂长回答说:“我们研究研究,傍晚答复你”。到了下班前,我再去问厂长,厂长回答说:“经过研究,决定不卖了”。我说:“给2500元,也不卖吗”?。“不卖”。到底是什么原因突然不卖呢?我很纳闷,决定晚上直接再找厂长,问明情况,看看有没有回旋的余地。晚上,我备了一个红包300元,到了厂长家后,就直接开门见山地对他说:“我是余朋一家木制品厂的厂长,我们现在要上一个项目,其他锯台等设备制材厂可以转让,但压刨他们自己要用,介绍我来到你们厂买。我现在很需要这台压刨,运回余朋立即可以生产,请您给予支持”。说完我把红包递到茶几上,“这点小意思,给小孩买点学习用品”。厂长首先把红包拿还我,然后说:“下午我们研究时,以为你是倒卖机器的,所以不买,之前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既然你是真正用在生产上,我们就把压刨卖你了,价格2500元。但我下午说过不卖,很多人听到,你明天去找一个机关单位的熟悉人再过来说说,我就给那位熟悉人面子,再改口说压刨卖给你。至于红包我是不能收,也不会收的”。我从心底里非常感谢这位大公无私的厂长,后来打听到他叫谢贻谋。
  第二天,我把买压刨和小锯台的钱付了后,请一部小四轮就直接运回余朋了。接着,我又赶过去三明把技术员小黄请过来,紧锣密鼓地就开始生产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又销往那里去呢?小黄所知道的三明原来的客户我们不敢重复联系。我们只好瞎子摸象一样,写了十多封推销信寄出去,当时是没处可查询,地址和厂名都是照推测和估计写的。二个星期后,收到江苏省江都县文体用品厂回信,说该厂要货,叫我们拿样品过去订合同。于是我和小王立即起身前往江都寻找业务。江都文体用品厂在扬州市江都县富民镇,专门生产羽毛球拍。我们找到供销科,他们看了样品也表示满意,可是他们要我们送货到厂,而我们做不到,只能用火车零担托运到南京西或镇江南。但他们态度坚决,不送货到厂,就不要货。但他们推荐我们到河对面的体育器材厂看看,体育器材厂也是生产羽毛球拍的大厂。二厂只相隔一条河,不到500米,我们找到体育器材厂的供销科,他们正需要半成品材料,同意到南京西或镇江南提货,但要把提货运费从单价中扣下来。双方很快就把合同签下来了。后来到旅社了解了一些当地情况;原来富民镇是个体育用品之乡,生产羽毛球拍等体育用品的厂家有五、六十家,不过就是文体用品厂和体育器材厂规模最大,我们庆幸首次找业务就找对了地方和厂家。我们回到厂后,得知三明张厂长有来厂要叫小黄回去,并看了我们生产的产品后说:“这种产品技术要求很高,这些经过验收己经包装(可以发货)好的产品合格率50%都不到。叫我们赶紧收场,不然损失更大”。小黄第二天就回去了。我吩咐质检员把己包装好的条料重新按合同要求再检验一次,第一次发货一定要给厂家一个良好的印象。结果又选掉一半(暂时另外存放),我把再次精选出来的这些货办理零担托到镇江南站。一个星期后,我赶到江都体育器材厂一问,货还没到,负责分管生产的谢副厂长对我说:“你是第一次送货。如果质量很差,我们是不要的,也不让卸车”。听这么一说,我心里也有些紧张,到底其他厂家送来的货又达到什么程度呢?为了查明情况,我直接找到仓库,看见有几个老头在选料,我发现这些料不仅节疤多,厚薄也不均匀,比我的货差得多了。我问仓管员,这些货是那里发过来的啊?仓管员说:“是景德镇发来的”。仓库里本地的料也很多,本地的是杨木料,很白,也不少节疤。下午货从火车站运到厂了,因为是福建第一次发货到他们厂,围进来很多人看,当他们看到卸下来的木条子既均匀,又没有节疤,似乎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货,个个用土话称赞不己。后来验收时,一直找才找到三片稍薄一点的,把合格率打到97%。我说:“我的货基本上每片都能用,合格率应当给100%”。供销科长说:“97%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合格率了,总有片把不行的,不可能100%”。那批货结算下来还不到4000元。送了一次货质量要求如何,心中有数了。后来我们厂里验收也放松了一些,之前选出来的也全部混进去发货了。当然合格率也降到93-95%。
  我回厂后又接到一封石狮永宁体育器材厂要三角和手柄的信,我们生产了二吨半的车子一车货送过去,这车材料都是用胖丁生产的,结果手柄合格,三角全部不合格(三角不能用胖丁做的)。该厂长了解我们缺少技术人员导致生产不正常时,介绍一个年青的林师傅给我厂。原来当年陈大伐木场和清流制材厂生产也是他们厂要的货,师傅也是他们派的。林师傅的工资待遇要比其他师傅高得多,但他确实有水平,到厂后把锯台重新修整,告诉工人开片要领,并把锯片全部整理一番( 主要功夫就在于磨锯),带着工人练习了几天,质量数量都上来了。也可以正常交货了。虽然产值不高,但可以进入正常运转。
  1987年冬,乡政府提出要把“余朋竹木制品厂”收归集体所有,在生产羽毛球拍半成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羽毛球拍成品。并把企业名称变更为:“清流县余朋文体用品厂”。我还是厂长,陈彰福负责管理车间,徐光荣负责仓管,还派了陈金才当会计,张金英当出纳。管理人员工资由乡政府定,厂长每月120元,其他管理人员每月102元。原“竹木制品厂”的设备、材料、帐务盘交后,我们三个当地股东收回投资款和补发工资(之前未发的)后,还略有盈余,每人分了一千多元。
  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原来的家俱厂退到胶合厂去另建厂房,还新建了占地面积400平方的二层楼车间,修建了围墙,添置了橱房、厕所等设施。还由一个副乡长带队去石狮购置生产羽毛球拍成品设备。设备回来后,二层新车间也建好了,立即进入紧张的安装调试,师傅还是永宁的林师傅。进入调试阶段后,才发现这些设备都是私人生产的非标设备,质量极差,一台设备都要调试好几天,甚至根本就调不起来,要更换配件或回炉修补,后来勉强修凑起来,但进入生产时,不是经常出故障,就是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不达标。经过半年时间的磨合,终于拿出合符质量要求的成品,但辅助材料不断涨价,成本己超出核定范围 。我们生产的羽毛球拍的商标是白鹤牌,销往省内外80多家百货公司。羽毛球拍每家百货的文体柜都需要货,但只有冬天才更好卖,所以要货不多,有的一年才卖一、二箱。所以产品的销售还很难打开局面,而且货款少而分散,又不好收。由于毛球拍产销不平衡,产品积压不断增加,资金周转不灵,只好减少产量。又引进地板木产品,地板木是由周宁的一个姓叶的师傅来厂搞承包,生产成本自负盈亏。还从泉州请一个老师傅来厂开发旅行折叠椅(有销往上海日杂商店)、积木、玩具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由于市场没打开,大约维持了一年左右时间又停产了。
  接着又开发了折叠尺半成品,这项产品是好不容易才从江西吉安(东固山)木尺厂订来的合同,从江西石城请来一个之前是生产檀香扇的师傅,这个产品看去非常简单,就是一条22*1.8*0.25CM的枫木条子,要求是二面光滑,不能有锯齿纹,不能起毛,不能烧焦,厚薄均匀。江西做檀香扇的师傅来厂试了一个星期,连几片合格的样品也拿不出来,总是一面光滑,另一面不光滑,或是有锯齿纹。我看他实在是黔驴技穷,(磨锯片功夫不过关)只好把工资算给他后,把他辞退了。然后我带着一个锯工较好叫康福明的工人,到明溪一个折尺加工厂参观学习,我在办工室佯装和厂长洽谈合作,最后提出让我们到车间参观一下,我在车间参观,康福明则直奔磨锯房看他们磨锯,其实我们生产羽毛球拍半成品时,磨锯的要求水平也很高,但锯折尺的锯片要求还更高,相差也不是很多,只是功亏一馈。康福明装作漫无目的的随便看看,当他看完磨一个锯片后,就知道我们磨锯片的差距在那里了。我们回厂后,参考他们的磨锯技术,第二天就拿出合格的样品了。样品送到东固山木尺厂认可后,我们就开始生产了,但是还是碰到了难题,就是锯片磨好后,锯了一、二百片,锯片就会发热摇摆,就不能锯了。一天一个人只能生一千多片,而正常的厂家一个人一天可以生产近万片。当时我厂有四个锯工技术都差不多,我就叫他们自己的锯片自己磨,自己去摸索。谁最先摸索和撑握技巧者,谁就立起来当师傅(师傅清闲,工资又更高)。他们之间互相探讨,不断交流总结经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经过将近二个月的摸索,有个叫康六发的锯工终于摸索出道道来了,一天也可以锯近万片了,就宣布立他为师傅。后来要扩大生产,女员工也上去锯,在师傅指导下,不但自己学会磨锯,数量一天也可以生产1万余片。这项产品维持了二年,后来又是市场滞销了,产品也就停产了。但该产品还是帮助厂里渡过了当年的金融风波。
  是年,张金英调离文体厂,徐光荣接管出纳工作。先后又增补了李金招(仓管)、邓桂发(调运)、陈宣才(供销)等 三人。
  1990年春,我们又引进了木尺成品,当时生产的是小黄木尺,销往省轻工外贸,产品很畅销,不要订合同,生产多少要多少。引进木尺来由是省轻工外贸纸文部钟科长和清流外贸局经理是广东同乡,1 月初出差路过清流,清流外贸局长热情招待老乡,其间钟科长拿出一支小黄木尺对清流经理说:“这种木尺现在出口销量很大,有多少,销多少。它是用东瓜胖(胖丁)做的,听说这种木材清流很多,可以发展个把厂家生产,另外可以给县外贸3%的手续费”。清流经理当即答应开发木尺产品,并留下几支样品。次日,清流外贸局赖科长拿着小黄木尺来我厂,动员我厂开发生产这款产品。我接过木尺仔细反复地认真察看,几个管理人员当即分折研究;这款木尺的原材料当地很多,货款兑现,又是出口产品,可以提高我厂的知名度。但是别看这支木尺简单,尺子的形状(梯形)、印字(四个版面)、油漆等工艺对于目前我厂现有水平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还要购置设备和启动资金,同时这款木尺单价的利润空间也很低。鉴于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再进一步深入考察后再决定是否承接开发木尺产品。又过了一个月,县外贸赖科长和乡政府李序钦乡长又来厂动员我厂承接生产木尺,据说是福州钟科长又打电话给县外贸经理,催促他尽快落实木尺生产,县外贸赖科长这次就先去找乡政府,乡政府听说是出口产品,很感兴趣,于是乡长自己来落实这件事。我们当时的厂是乡政府的厂,盈亏都是乡政府的事,乡长要我们生产,我们没理由说不生产,只好推说当前资金紧张,没有启动资金。乡长说:“这好办,我批3000元给你先启动”。既然乡里要我厂开发生产木尺,又肯支持启动资金,我当即表态:马上着手开发,一个月内拿出样品。想不到当时勉强性开发的木尺产品,后来倒成了我厂的主导产品,直到现在还是产销两旺。要不是木尺产品支撑住,我厂可能早就关门大吉了。
  接下来我们去南平请了姓应的木尺师傅,添置了成形机2台、印字机10台、油漆架和其他相应所需的设备,还赶到上海制尺模,其实随便动一下就花去二万余元。设备安装调试后,即动手做样品。第一次我和应师傅一起去福州送样品,不合格。第二次样品送过去还是不合格,我就心慌起来,心想师傅自己做的样品二次不合格,那今后正式生产是工人生产的,合格率又会是多少呢?第三次送样是我一个人去送的,当时恰好清流外贸经理在福州开会,我就找到他一起送进去,钟科长看到是县外贸经理送来尺样,随便看了一下,就笑着说:“可以了,你回去生产吧”(当时的木尺不要答合同)。回厂后,立即安排工人上岗生产,由于是试产阶段,不仅生产速度很慢,而且废品率很高,当时成形出来后的尺坯还很粗,要经过木工刨子刨光滑,刨了又不光滑的,或是缺口的,再用石灰粉涂补,并用砂布擦平后,才能油漆。这些工序都是用手工做,速度很慢,又还做不好。印字也一天只能印几百片,而且印坏掉不少。整条流水线丢掉的废品达三分之一以上。就是装进箱的,也不见得好。生产一段时间后,好不容易生产有一百多箱,就先发货到省外贸仓库,看看有什么反映?货发过去后,就凭进仓单开发票给县外贸,县外贸再开票给省轻工外贸。一个星期过后,货款就到我厂了,很顺利。但帐一算,亏了不少,究其原因,各个工序都有存在不同问题。主要还是师傅专业素质水平不高,解决不了一些具体问题。大约交了五、六次货后,有一天,省轻工外贸业务陈丽钦直接打电话给我说:“你的尺子质量问题很严重,你自己要下来处理”。我到福州和陈丽钦一起到仓库,打开我厂生产的尺子纸箱,发现里面的木尺确实是很糟糕,各种问题都存在有,但最主要是尺子不整洁,黑乎乎的,是因为印字的员工手粘到油墨,又去拿尺子,把手上的油墨又粘到尺子上,粘到油墨的尺子又放在其他印好的尺子上面上,不同程度的又粘到其他尺子。她说:“这么差的尺子卖给谁都不要,只能退货处理”。我也无言辨驳,只能承认错误。到了办公室后,我恳求钟科长和陈丽钦这次的货既己进仓,就照顾照顾不要退货了,回去立即整改,今后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把厂内实情和他们说,由于我所请到的师傅是个半桶水,很多工序都存在不少问题,不仅质量上不去,而且成本很高,到目前还一直是亏本。请你们介绍一家生产木尺的乡镇企业,让我去参观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转亏为盈,这样才能长久生产下去。他们觉得有理,就立即写了一张介绍信,介绍我到政和县铁山木尺厂参观学习。其实我们发的货并不是这次的才有问题,从第一次发货就存在质量问题,只不过是没有抽检到,没发现。当时全省有63家木尺厂,每天都有进仓,只是在出仓发货时,对出仓的货才有抽验。之前我厂生产的木尺都没抽到过,就这样混过去了,而这次刚好是抽到我厂的木尺,外箱上是没有注明生产厂家的,检验人员是通过外箱的商检号才推算到是清流生产的。
  我一个人经南平过建欧,快傍晚时分,才到政和铁山木尺厂,我找到厂长,说明来由,并把钟科长写来的介绍信拿给他看,他看完后,笑着说:没问题,你那些工序存在问题,我都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时虽然是同行,但不存在竟争,不管谁生产再多省轻工外贸统统都要,还嫌太少。那时工人己下班,我请他按工序顺序边讲边示范给我看,特别是我们存在重点问题的几个工序,多示范几次给我看。如我厂成形机出来的尺片很粗,每片都要刨。他解释说:这个工序主要解决二个问题,:一是木片要干,二是转速要快,转速要达到每分钟一万余转(我们的转速才6000多转)。我再问他我厂刨尺子的工人有10人,而因刨 出来太粗,要十多个人补灰。而贵厂10个人刨,只要2个人补就够,为什么?他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新刨壳和刨刀经过磨察,包刀和刨壳的隙缝就会宽起来隙缝一宽,刨起来就粗了。他拿起一个刨子给我看,一边说:“我的刨子为了防止隙缝会宽起来,每个刨子刨刀下方镶一块薄铁皮,这样刨子口就磨损不了,刨起来就很光滑,基本上不要补。我们补的是有虫眼和节疤的。我又问他,木尺的整洁度是怎样做的?他解答说:“平时工人要养成保持产品整洁的观念,要设心处地去想,要是我们是用户,会去买不整洁的尺子吗”?印字的员工每人备一点棉花和汽油,要是手给油墨粘黑了,就沾点汽油洗手。要是尺子搞黑了,就沾点汽油洗尺子,要是印坏了,就把整面用汽油擦掉。最后就是包装检验时,不整洁的尺子谁印的退还谁去擦。做到这几点,尺子就整洁了。其他工序也请教了不少经验,受到很大的启迪,有的问题讲起来很简单,得不到精通师傅的指导,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这次取经,收获很大。我回厂后,根据铁山木尺厂的经验,要求师傅配合立即展开整改,不少工序立竿见影,只是以前做事宽松习惯了,现在要认真严格,有些不适应。针对这个问题,开始整改这个月,全部按点工,不求数量,只求质量。经过一个月的整改,不仅质量上来了,利用率提高了,涂补尺子减少了70%,工资省了,相应成本也下降了,产量也上来了,完全转入正常生产,转亏为盈。可是好景不长,海湾战争爆发后,木尺滞销了,1991年秋,省轻工外贸通知我们不敢再发货。其他又没有销路,只好停产了。
  木尺停了,我们又要去找新产品。1991年冬,又引进木刷柄(钢丝刷柄)产品,这项产品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生产也比较顺利,没走弯路。我们是去建阳请的师傅,刚好设备也是这个师傅的二手设备,设备到厂安装调试后,立即就投入生产,产品也比较畅销。二个月后,师傅要回去,回去之前给我厂培训了一个师傅。这项产品用统杂就可以做,成了我厂的主产品之一,起初几年的产品都销给常州市向阳制刷厂。持续生产了二十多年,直到最近一、二年才比较少生产。
  为了把做木尺的杨木(胖丁)利用起来,开发了磁面尺的半成品,销往江西省信丰制尺厂,维持有一年多时间,到1992年冬恢复生产木尺时,就停止生产了。
  我们厂从1985年创办开始到1991年,为了求生存和发展,几乎都是在忙于开发新产品,而且新产品开发之初期,都是亏本。由于农村信息闭塞、人才缺乏、市场波动和自身的水平局限,新产品的寿命都很短,长的一、二年、短的才几个月,很难产生效益,但是正是这些连接不断地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像丝线吊葫芦一样,把厂保留了下来,没有因脱节停产而倒闭。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运行的厂是何等的艰难,不管1987年之前是个体的厂,还是1988年之后是集体的厂,我们管理人员虽然工资偏低,但都恪尽职守,克勤克俭,艰苦创业。当时为了节约开支,我们自行规定:出差住宿费县内报5元以内,县外报10元以内,省会报20元以内。当时我经常出差上海、江苏一带联系业务,回来一趟只报100多元。那时永安到上海火车票是21元,永安到南京火车票是18元,当时车少人多,我每次乘火车最少都要站到鹰潭、甚至杭州才有坐位,从来没有买过卧铺。其他费用也是能省则省,恨不得一分钱掰做两半来用,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1991年,乡政府把厂的经营权承包给我,管理人员由我组阁。盘结时,应收款和应付款持平,没有给乡政府造成压力和债务负担(那时集体性质的企业基本上是亏本或负债累累)。当时在厂的7个管理人员(陈英贤、陈彰福、徐光荣、陈金才、李金招、邓桂发、陈宣才)都留了下来,成为新一届的股东,每人交押金700元,我交800元,共5000元交乡企业站作合同押金。大凡办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合伙企业是很难办的,尤其是一个还在创业阶段,还没有效益的企业。每个人的水平能力、脾气性格、道德涵养都参差各异。我们经过研究讨论,制定了四条规定: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重大事务都通过大伙研究决定,意见有分岐时,少数服从多数。二、民主理财,每月盘结和年终结算都要向股东公布和审查。每个股东对企业的经营运作亏盈情况都能心知肚明。三、工资待遇:我240元,其他人200元。股份分红也按此比例分配。四、顾全大局,服从分配,安排分工根据各人的特长,扬长避短,没有贵贱之分。不得利用职便图谋私利,尽职尽责,共谋发展。这四条规定成了规范我厂合伙经营三十年来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纪律。
  1992年,当木尺停产快一年时,省轻工外贸打来电话,木尺又有销路了,可以恢复生产,但这次是要定合同,按合同数量生产。听说木尺可以生产,我们很高兴,可是价格很低,我们核算了一下,一箱(1箱12打,1440支)木尺只有毛利0.5元。当时我们的生产水平一天只能生产10来箱,也就是一天只能赚5元,连茶叶钱和电话费都不够。我们犹豫不决,不敢接单。省轻工外贸业务陈丽钦解释说,我们外贸现在跟外商定合同,也是一单一单地洽谈接单,每单价格都有不同,这一单价格是低一些,可是以后不会都这样低啊!如果这个单你们不接,给其他厂家接去了,那以后的单也要给其他厂家,你厂就没份了。经她这么一说,我们就接单了。投入生产后,我们不断深入探索,改革工艺。经摸索发现,如果木板干到12度以内,开片的锯台加快转速,开片的锯片又不开锯路,锯出来的尺片最少有一面是光滑的,另一面可能有一点起毛,或是锯齿纹。成形机上轴承改用耐高温的,转速再加快,把有毛或有锯齿纹那面认准朝上成形,成出来的片就二面(本来就有一面光滑)光滑了。这样就省去人工刨片这道工序,刨1支尺子的工资单价(尺子是梯形的,要刨四个面)2分,这样每箱成本就节约了近30元。这样一来,每箱木尺就有35元毛利了,可以放心地做下去了。后来陈丽钦下的木尺合同单,价格确实有所提高,但量不够我们做。针对这个问题,陈丽钦建议我们去广交会上寻找客户。那年我和陈宣才通过陈丽钦办入场证,第一次去参加广交会。进入广交会,就像刘佬佬进入大观园,那个场面太让人吃惊了。光是文体用品的展厅就有好几个,展位至少也有好几百个,中外客商也很多。有展木尺的摊位也有七、八十家以上。展商都是外贸和有出口权的厂家,以前我们认为木尺就是省轻工外贸专营的,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经营木尺的外贸单位。我高兴极了,后悔没有早来广交会。我们把木尺样品、报价单及名片向逐个摆有木尺的摊位送去,摆摊的外贸也很高兴认识我们,并互换名片,因样品和生产厂家多了,他们和外商洽谈时,也就较有选择的余地。记得那次广交会上,旗开得胜,接到了深圳一家外贸的一个小柜的木尺单,另外还有几个小单。特别是我们还向多家外贸拿到了不少的木尺样品,为今后开发木尺系列产品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至此之后,我们每年二次的广交会都有去参加,每次都或多或少地拿到一些单子(有不少单子是广交会后成交的)。成交的外贸从南到北、全国各地都有。产品主要销往欧美、非州、中东一带,品种也由之前单一的小黄木尺开发成系列的五、六十种。
  同一年,周宁叶师傅与我厂合作生产地板木的合同己到期,他们要到将乐再与人合作生产。于是地板木这个项目就我们自己接过来做了,做了好几年后,这种地板木己不适应市场了,才停产。这年我们还开发了钢丝刷和毛刷系列成品,这项产品除了木材我们占优势外,其他材料都是劣势,无法跟浙江、江苏的厂家竟争,尤其是销路打不开,还不慎被扬州一家公司骗了5万多元,原意开发成品是想做强做大,没想到种种原因,才一年多时间就停产了。
  钢丝刷和毛刷成品停产后,我们就专注生产木尺和刷子柄。我们制定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谨慎经营”的保守经营方略。我们股东都是普通农民,既无后台,又无背景。我们不搞违法乱纪的短期行为,按章纳税。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宗旨,在经营中重合同,守信用,保质保量按期交货,做得到的事就承诺,承诺的事就坚决做到做好。要让客户认为我们是诚信可靠的,才会乐意和我们合作。谨慎经营就是要认真搞好安全生产,严防火灾、水灾及工伤事故的发生,经营中防止上当受骗,造成货款流失。
  1994年至1996年,厂里除了开发生产有部份的铜丝刷外,就是守住木尺和刷柄二种产品,年产值也才100多万元。由于没有继续开发新产品,资金周转逐渐正常。股东没有另外再投资,厂里扩大生产靠自身滚雪球的方式壮大的,若是除了上缴乡政府承包款和各种金税外,仍有盈余,这部份就按股份分红。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分红。1995年李金招因家中有事,不能来厂上班,辞职回家。
  1997年我厂被县里定为乡镇企业改制的试点,我厂承包前的固定资产是集体的,承包后添置的固定资产是我们股东的,实际上就是有点公私合营的性质。集体资产经过评估折价,在上级的协调下,双方经过多次协商,于1997年4月13日签订了改制协议书(改制款分三年付清)。
  企业改制后更名为“清流县余朋朝阳文 体用品厂”,性质是合伙企业。合伙人6 个,即我和陈金才,陈彰福,陈宣才(2000年退股),徐光荣,邓桂发。我仍任厂长。
  1998年厂里的产值首次跃过200万元,随后逐年增长。1998—2000年连续三年被县里评为“纳税大户”。2000年还被县政府列入“重点保护 单位”。
  2000年我被乡党委任命为“余朋乡三厂党支部书记”。2002年三厂支部还被清流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先后培养7名优秀青年员工入党,这些党员在企业成为技术和管理中坚骨干,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有的回村后还被推选为村支委,村书记等职。
  2001年,我厂购买第一台电脑,开始只用来开税票和报税。电脑买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自学电脑,开始学五笔打字,后来学QQ,邮箱等。2002年我厂 创建了自己的网站、邮箱。加入阿里巴巴和惠聪网会员,并通过阿里巴巴和惠聪网发布供求信息,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商贸网站,不少客户也从这二个网站找到我们,建立供求关系。我厂需要购买的器械也是从网上购买 ,比直接从商店买便宜得多。后来我又从谷歌网站做木尺广告,直接用英文发布到外国去,想以此寻求外国文化用品的客户,可是由于厂里没有懂外贸知识和英语的人才,不会回复和沟通,所以效果不大,尝试了一年多后,就停下来了。我们也曾经在网上招聘具有外贸常识的英语人才,可是因为我厂地处偏辟,企业规模偏小等原因,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
  2004年我厂发生一场大火灾,是半夜1点左右,大家都在睡梦中,一个木质结构的车间突然起火,等车间守夜值班人员发现时,火焰己冲上屋顶。接着漫延到1987年新建的二层车间(800平方),楼下堆放着很多的板料和木尺半成品及木尺前工序设备,楼上是印字间、成品和材料仓库。全部都是易燃品,救都没法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化为灰烬。此次直接损失70多万元,大伤元气。
  痛定思痛,重建时厂房设计,线路排放,一切按照消防要求去做。特别是在完善消防设施方面增加了很多投入;引来了车间专用自来水,并新砌了四个专用消防水池。添置了一台12匹马力的消防机动汞,并配套上消防带和水枪,还培训一支业余消防队。消防机动泵不要用电,用汽油直接发电,威力很大,后来在几次房失火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还到村里帮忙救过火。
   2008年厂里的木尺设备进行了一些更新换代,显著提高了功效。首先是人工印字机换成了移印机,人工印字一个人最多一天印1箱(1440支),而移印机一天一个人可印10000余支。人工油漆改为拉漆机油漆,人工油漆1个人一天只能油1200支,还经常流漆不合格。而拉漆机1个人一天可以油12000支,相当于10个人手工油漆。
  2013年1月,本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辞去余朋朝阳文体用品厂厂长和余朋乡三厂支部书记的职务,股份保留 。厂长由陈金才接任。三厂支部书记由陈世贤接任。
  2013年陈金才接任厂长后,对一些比较滞后的设备又进行了更新换代,提高了生产能力和功效。
  2015年是清流县余朋朝阳文体用品厂成立三十周年,是目前为止清流县历史最长的企业。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报道:中国集团企业平均寿命7—8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5—3年。曾经和我们二十多年前发生过业务关系的企业基本上都不存在了,最早销纺织器材半成品的尤溪纺织器材厂和荆西纺织器材厂二十年前就关门了,销羽毛球拍半成品的江都体育器材厂和石狮永宁体育器材厂也是早十多年前就倒闭了。销折尺半成品的江西吉安(东固山)制尺厂(国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停产倒闭了,销磁面尺半成品的江西信丰制尺厂(国营)也倒闭十多年了,就连最早销小黄木尺的省轻工外贸也在上世纪末倒闭了。他们想不到当年名不见经传只会生产半成品的余朋朝阳文体厂却能够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其实在这充满竟争、优胜劣汰的时代里,每个企业都是非常脆弱的,那么我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生存下来,最主要是我厂能以市场为导向,居安思危。我厂在前十年拼命开发新产品,主要是为了确保在任何时候总还有1—2个产品有销路,才不致于关门。比如说当甲产品不好卖时,我们己开发出丙产品上市场了,当乙产品出现市场疲软时,我们的丁产品又上来了。但是我们所开发的新产品占有市场时间都不长,当然有的是材料涨价,成本太高不能生产,如成品羽毛球拍和钢丝刷等,在开发产品市场调查时,材料价格是在成本核算之内,可是生产一段时间后,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就没法生产了。当然很多产品是因市场频繁变化而停产的,有的产品头一年还很畅销,第二年就滞销了。所以我们在前十年转换产品像走马灯似的,不但没赚钱,反而要亏本,但最大的意义就是厂生存下来了。
  后来我们开发了刷柄和木尺后,一直稳固地占有二十多年的市场,才没有继续开发新产品,而是转向开发和巩固产品客户了。刷柄产品巩固二、三家就足够了。主要木尺产品的客户变化较大,货比三家,竟争也激烈,稍不小心就被别人争夺过去了。所以我们坚持诚信经营,巩固老客户,在广交会上和网络上寻找新客户,通过日积月累,目前我们己有业务往来的客户近百家,这也是我们厂一笔可贵的无形资产。
  木尺产品国内不要,全部出口。外国人大部份还是用塑料尺,所以木尺的销量也不是很大,根据我们的体会,木尺大体上每年销量都差不了多少,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影响不大。这二年全国木制品市场疲软,但我厂的木尺销量反而增大。我们正是得益于当年开发了产销两旺的木尺产品,才使企业至今仍充满活力和生机。
  至于我厂历时30年,产值仍徘徊在500来万,没有做强做大,我们感到遗憾。我们也曾经开发钢丝刷、铜丝刷、毛刷等系列产品,试图做强做大,但没有成功。也曾经试图扩展木尺的销路,从而以销促产,扩大木尺产量,可是效果不佳。当然这和我们保守经营,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也有关。今后的发展思路,或许初步可从二个方面去考虑:一、首先企业要申请办理自营出口,可以经营其他厂家的产品出口(相当于外贸公司)。二、吸收有实力的投资商共同开发国内外都有销路的铅笔(易耗品,销量很大)、塑料尺等文具产品(推销文具产品我厂有基础,凡是需要木尺的外贸、外商都要这类文具产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把握机遇,不断做强做大。
  2015年秋月初稿于三明
  
  
  
 浏览:39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5/6/26 20:57:2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陈英贤六十年前的清流一中(收藏于2023/7/14 7:28:49
陈英贤纪念入读清流一中60周年同学聚会(收藏于2022/8/22 18:00:39
2021国庆节(收藏于2021/9/29 18:00:53
王海演我的蒙馆夜学—陈佛光先生(收藏于2021/8/22 11:20:02
王海演我的蒙馆夜学—陈佛光先生(收藏于2021/8/14 17:48:33
陈英贤红心向党,退而不休的“老园丁”王海演老师(收藏于2021/8/14 17:44:52
陈英贤重修廊桥有感(收藏于2021/2/26 19:13:21
收集:陈英贤蛟溪廊桥对联集锦(收藏于2021/2/26 19:09:48
陈英贤关于蛟溪廊桥文化的说明(收藏于2021/2/26 19:04:43
陈英贤拜访黄玉章同学(收藏于2020/8/15 22:15:0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陈英贤父亲的苦难人生和我的坎坷历程(访问5195次)
陈舒智北大总裁班学习心得(访问2948次)
陈英贤我的家乡(访问2886次)
王海演我记忆中的陈忠钦(访问2715次)
陈舒慧愉快的春节(访问2581次)
李金旺我的故友—寅嘉(访问2544次)
王海演陈忠钦辞世二十年祭(访问2500次)
陈英贤给父亲上香的留言(访问2408次)
陈新明沉痛哀悼挚友陈忠钦(访问2390次)
陈英贤纪念父亲诞辰81周年(访问227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太棒了!(评论于2010/1/2 0:28:4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6/3 23:06:31
清钦阳光我爱我的家乡余朋(评论于2008/6/27 11:22:32
访客昨天的故事(评论于2007/11/8 8:56:5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