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23日,从上海传来噩耗,我们一直思念并牵挂的娘娘郁淑英已经在上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对于上海娘娘的不幸逝世,无论是生活在上海的所有亲戚朋友,还是苏北娘家人——生活在土地堂或是已经走出土地堂的所有亲人,都深感悲痛,他们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心地善良、待人热情、情感丰富的好人而感到痛惜。 上海娘娘的一生是不断付出的一生。在单位,她是街道工厂的业务骨干,平日不怕脏、不怕累,工作积极主动,不仅能出色地干好本职工作,还积极配合单位做了许多其他份外的事,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十分敬佩她的奉献精神,给予她一致的好评,工作期间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家庭,她的付出更是有目共睹,在她的天平上,福龙伯伯及小敏、小伟始终是最重要的,凡家里有的,一切的一切,必先确保丈夫、子女们的需要,任何时候都把自己放在最后,即使是在自己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甚至行动不便之后,她还在没日没夜地为家庭操劳,子女们的上学、就业、成家都是大事,每一样、每一件她都要操心,以尽可能地能在子女的生活上乃至仕途发展上帮到他们,不让他们有任何后顾之忧。由于她的奉献和付出,子女都很出色:女儿杨小敏,从小承母亲之美德,孝敬父母,勤俭持家,与邻友善,待人坦诚,工作后积极奉献,为企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儿子杨小伟,更是值得骄傲,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市长朱镕基的翻释,之后经过努力又到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还在美国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现在可谓功成名就。 上海娘娘对家乡人很有感情,对娘家人更是时刻牵挂,即使是诸如我们这些小辈,她也一直放在心上,经常问寒问暖。小时候我们到上海去玩时,常在娘娘家吃住,娘娘既要忙着烧好吃的给我们吃,又要关心我们晚上睡觉是不是被冻着,时不时地替我们把被子盖盖好,还要安排带我们到小孩喜欢玩的地方去玩,真是关怀备至、疼爱有加,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好感动的。每每我们要回乡下时,娘娘总要给我们买些糖果作为“回头货”带回家,还要与福龙伯伯一起用借来的三轮车把我们送到十六铺码头,护着我们上船,再三嘱咐我们要当心,然后依依不舍地与我们道别,下船之后娘娘还会在码头岸边不停地朝我们招手,有时我们还会见到娘娘流泪,一边跑,一边流泪,一边挥手,瞧见这样的场景,即便我们是小孩,也难免心中难过,我们挤在船侧栏杆边,也不停地朝娘娘挥手,嘴上喊着:“娘娘放心吧”、“娘娘回去吧”,然而,随着船的行驶,加上耳边不时传来的风声、人群的嘈杂声,估摸着远处的娘娘也未必能听得见……。娘娘就是这么一个对待侄辈甚至比对待自己子女还好的人。 在我们的记忆里,上海娘娘年轻时也经常带孩子回江北老家土地堂来,每当听说上海的娘娘要来了,我们这些孩子都很高兴,搬着指头等着她们的到来。那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不论是去上海,还是从上海回来,没有一整天的时间是到不了的,这还不包括提前购买车票、船票的时间。由于对娘娘特别有好感,也特别亲,有好几次我们姐弟几个怀着感激之情,硬要跟着大人专程跑到余东车站去接,或是回上海时送到余东车站,尽管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多大用处,只是跟着跑跑而已,但我们心里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娘娘……。 后来上海娘娘回江北的次数就少了,她最后一次到土地堂是2009年的春节,距前一次到土地堂可能有二、三十年了。这次来,刚好赶上小伯家的住房已重新翻新,豪华型的现代化建筑,在苏北是不多的,可以想象得到娘娘见了该有多高兴,当然,更高兴的自然是能又一次和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在一起,倾诉彼此的思念,享受团聚的幸福,尽管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两三天,但也足以值得将这次甜蜜的相逢深深地铭记在心里。 这以后,娘娘就再也没有到过江北,原因就在于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这期间我们几次去上海看望她,给我们的感觉是情况一次比一次差,虽说一直在医院医治,但总不见好转。2012年9月18日,我与父母及姐弟又去上海看娘娘,娘娘比以前更瘦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这让我们的心情很沉重,心里在流泪,可我们很无奈,我们帮不上她……。谁都没有想到,我们这次离开上海,竟成了与上海娘娘的最后诀别,这是一件何等残酷的事情,怎能不让人感到悲痛。 衷心祝愿上海娘娘一路走好,在天堂生活美满! 2013年1月6日 |
浏览:101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