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纪念巧平

第一个冬天

罗巧平

  这个周末(2010年1月10日)休斯敦出奇的冷,一连4天,晚上最低到了摄氏零下10度,白天也就在2-3度。据说破了几十年的纪录。虽然这远不能和北方城市的冰天雪地风如虎相比,但对一向以暖冬自豪的休斯敦人来说,真是灾难了。市政府也全力以赴,除了已有的慈善设施外,晚上为那些无家可归者开放了公共图书馆避寒,甚至公共汽车(都有冷暖设备)也成了临时避难所。
  周日我全副武装,帽子,手套,棉背心,照例出去走步。虽然冷,太阳却很好。沿路走过去,不时看到房前的花儿被冻死,或者水管冻裂,哗哗地喷水,显然房主没有经验,没有把花儿,水管包好;听新闻报道,白天喷出的水,流到街上,晚上就结成了冰,诱发了好几起交通事故。休斯敦人没有在冰雪上开车的经验和设备。市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设施,只好派人在结冰处撒沙子防滑。
  走在熟悉的社区,呼吸着清冷的空气,不由得想起1989年,我到此市的第一个冬天。
  那也是一个冷得非常的冬天。
  来美国前我被告知休斯敦是个热带城市,夏天难熬,冬天却很舒服,一件毛衣足以过冬;所以我只带了床薄薄的毯子和几件毛衣。
  12月初到休斯敦,在休斯敦大学东南角不远,位于South MacGregor Way和Callhoun Road的交岔路口的一所公寓落下脚来。那里住的都是中国来的学生和访问学者,多数没有车,走路可到学校。他们为了省钱,常常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人合租一室一厅。女生的公寓很少,我找到一套已有两人住的公寓,但她们不愿意再加人,一时又找不到人另租一套,只得说好话暂住她们的客厅,晚上睡在厅里沙发上,白天要把被子收好放在角落里。她们不让我做饭。我觉得她们害怕对我太好,我会赖着不走了。幸好隔壁公寓,住了4位男士,他们开恩让我用他们的炉具,冰箱。男人们对落难的女士更有同情心。但他们白天上学兼打工,夜深才归,早上直睡到太阳高照,我不好意思打搅去做早饭。那一周我是照实挨了好几次饿,这是我来前没有料到的,初来乍到,摸不清哪有可吃饭的地方,就是找到了,我也吃不起。后悔没多带些饼干之类的救急食品。
  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个室友,一位墨西哥女孩佩蒂。这片公寓区有三栋楼,两栋红楼内外状况都比较好,但已全部住满,我们只能在后边灰楼的二层租下套一室一厅,月租$220,我俩儿分摊。
   我从来没见过如此破旧的楼房,楼梯踏上去摇摇晃晃,吱吱作响,随时要塌似的;据说楼主已要丢弃这楼房,值不得花钱修理;不料近来中国留学生多起来,这楼离休斯大近,位置好,不断有人要租,还不讲条件。(刚来的中国人,谁懂这些。)天赐赚钱好机会,楼房不用修,租金还不断涨。
  走进房间,暗色的,满是污迹的地毯已辨不清原来的颜色,我们租的是带家具的房间,厅里一张破旧的园桌,两把椅子,其中之一的一条腿已断掉,用绳子胡乱绑住。小小的厨房,电炉,冰箱倒都有,只是又脏又旧,蟑螂爬来爬去,天哪!在北京哪见过这种场面?我最怕这种小虫类,一见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佩蒂倒不介意,想是见得多了。那段时间她成了我的英雄,只要听到我一惊一炸的叫喊,她就冲过来,毫不手软地杀死那小虫。卧室里空荡荡,一无所有。佩蒂自己有个床垫。我也不能睡在地上,回到学校给公寓管理员打电话(我们为省钱没装电话),他答应送个床垫来,下午回来一看,不知该哭还是笑,一个小床垫,只有我身高三分之二那么长,显然是给小孩用的,只好回学校,再打电话,费尽周折,才得到个旧床垫,没有床架,直接放在地板上。后来我知道,人们经常把这种破家具丢到门口,垃圾公司就会收走,楼主大概就从街上捡来租给我们。不管怎样,我总算有了自己的“窝”。租房后和电力公司联系,他们送了电来。有了电,就可以做饭;小小卫生间,澡盆加淋浴,居然还有热水。一周来第一次痛痛快快在自己“家”洗热水浴,长长地舒了口气“总算安顿下来了”。这时我明白,烤箱,电或气炉,冰箱,洗澡间,热水,是这儿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再差的公寓,也都有这些设备。
  卧室有个窗式空调,我也没搞清它是否工作。反正目前也用不着。到周五,气温忽然急剧下降,这才想起来房里应该有取暖设备,一问才知道取暖用煤气,可是我们还没有打电话给煤气公司请求服务,赶紧!已经太晚,我被告知周末工人休息,下周一才能来我们这儿接通煤气。我傻眼儿了,外面下着雪粒儿,没暖气,我这薄薄一床毯子,能熬过这个周末吗?
  傍晚时分老墨(我们对墨西哥人的“爱称”)女孩佩蒂回来了,我对她讲了我的忧虑,她挺大方地说:“没事,我有床电热毯,我们合用”。晚上,我们把两张床垫并在一起,把她的电热毯搭在我俩儿的毯子上。真管用!尽管吸进的空气冷飕飕的,但缩在电热毯下,我居然悠悠地进入梦乡。
  那一年的冬天真是冷了一阵儿,还飘了雪花儿,据说在休斯敦是罕见的;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不时看到汽车小心地开在结了薄冰的路上,不知怎么就出溜一下,滑到路旁的沟里。我当时还觉得很好玩儿,我没有车,不用耽这份心。
  我没大受罪就熬过了那严寒。但许多人遇到了大麻烦,因为水管冻裂,不少房子,饭店,旅馆断水好几天,甚至几周,居民只好住旅馆,没停水的旅馆生意好得不得了;找管工修理要排队,太多活儿,忙不过来。休斯敦大概几十年没这么冷了,没有相应的知识和措施。
  我只埋怨得到的信息不准确,但住久了发现,人们说得没错,通常来说,休斯敦冬天不冷,12月,1 月,常见人们短衣短裤在街上走;但总有例外。我感觉这儿的冬天气候,就像中国抗日时的游击区,忽冷忽热,而且变化极快,一天之内气温能下降20度(华氏);几年前冬季一天,天气很暖,我穿着T恤衫,短裤进了健身俱乐部,两小时后出来,发现气温突变,刺骨的冷; 好在车停得不远,我上牙磕着下牙,混身哆嗦着跑到车里,赶紧开了热气,口中骂道:“神经病的鬼天气!”
  现在我已经习惯冬天要天天看天气预报,否则不知道第二天要穿什么衣服。
  搬进“新”公寓两个月后,从杭州来了个学小提琴的女生胡A,想插到我们屋里。实在说一间卧室三个人是挺挤的,但我想起自己刚来时的困境,就同意了。三张床垫并排摆着,中间只有一尺多的距离。不过我们白天基本在外,只是晚上才回来,也凑合了。我和A自己做饭,晚饭剩余第二天带学校当午餐。佩蒂打餐馆,吃餐馆,很少做饭。A是个不顾别人的人,我和佩蒂都不喜欢她,尤其当她懒得去学校时,就在家里练习小提琴。我的天!不知她是怎么混的,读到研究生,那小提琴拉的就没法听,噪杂刺耳,只要她一拉琴,我们就什么事都不能做,终于我忍无可忍,请她不要再在宿舍练琴,否则我们都要得神经病了。她来后不久就忙着办老公出来,半夜三更常有中国来电打到隔壁房间,(我们没电话),可怜那些男士,只好从热被窝里出来,敲我们的门。她一人搅得我们两个房间鸡犬不宁。好在她有本事,不久就把先生从国内办了来,搬出去了。我这才有点理解为什么当初那个女生宿舍不愿我加入,请神容易送神难,碰上个合不来的,住一块多别扭。
  佩蒂倒是个很善良的女孩儿,二十出头,很单纯。她出生在美国,家住靠墨西哥边境处。姐姐嫁了个台湾人,在休斯敦开了家快餐店,她也就到了此市,在社区大学选些课,课余就在姐姐店里打工,只是睡觉时才回来。倒也好处。休斯敦市有许多墨西哥人,合法的,非法的;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接壤,墨西哥非常贫穷,响往好生活的人想法设法地越过边界,哪怕在美国挣最低工资,也比他们家乡好得多。一旦在美国生了孩子,就是美国公民,就享有食品券等各种福利,多生几个,靠美国公民孩子的福利,非法移民的父母也能吃穿不愁。佩蒂就是这样一个“美国公民孩子”。比她的前辈,她知足,有美国身份,说一口流利英语;但生长在那样的家庭,她也没有更高的奢望,像她这种女孩能在社区大学修课已很不常见,多数早早就找份低工资工作或出嫁了。佩蒂有部旧车,在我们这群以步代车的穷学生中显得很自豪。周末佩蒂最愉快,是她和男朋友约会的时候。她几个小时地站在镜子前,把仅有的几套衣服试来试去,总不满意,直到男友敲门了,才慌忙求我:帮我去开门好吗。那时套在身上的衣服就是当天的晚礼服了。佩蒂心中最高尚的工作是当秘书,她听说我是搞计算机有关工作的 (我无法和她解释地球物理,软件编程),非常羡慕,问:“你是秘书吗?”后来她真的在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份“legal secretary"的工作,实现了她美好的愿望。
  休斯敦没几天春天,冷热拉锯的游击战刚过,酷暑马上就到。四五月,太阳已火辣辣的,我们这一层薄板为墙的房子烤一天,蒸笼一般,晚上就没法进。这时我们才发现,那窗式空调根本不工作。知道楼主决不会花钱装新空调,我决定搬家了;好在这时我已有了一辆旧车,不一定非住学校附近。我毫不犹豫地和来美后第一处住所拜拜了。
  我和佩蒂分手了,再没她的消息。几个月来我们处得很好,但我没想和她交朋友,毕竟我们各方面相差太远。
  请不要从我的故事中得个错误结论:以为休斯敦人的居住条件这样差。像美国其它城市,以至全世界一样,休斯敦人贫富悬殊,在我寻找第二住处的时候,偶然的机会,进到一栋家庭住房,我惊呆了:简直是宫殿!夫妇俩口,孩子都长大出去了,楼上楼下,5间卧室,再加上起居室,家庭办公室,数不清的浴室,哇!厨房又宽敞又亮堂,足可以给一连人做饭。我就像刘姥姥进大官园,眼睛都不够使了。其实这只是一栋中上等的家庭住房,远不是什么豪宅。
  我的第一所公寓在休斯敦的东南,和休斯顿大学隔一条小河;休斯敦大学以及周边地区,环境很好,校园绿草茵茵,不同风格的建筑,雕塑,给人优雅,宁静的气氛。但稍远一点,一过河,就全然不一样了,这里是黑人区。我们楼下就住了几家黑人,好多人挤在一室一厅,很穷。我那时一点也不害怕,几十年阶级教育,使我脑
  子里有个“穷人=好人”的公式;后来回想起那段时间,还真有点后怕。那地方贩毒,抢劫,枪击事件时有发生;而我却经常天黑后回家,独自走在无人的路上;难怪好几次有车停下来,主动让我搭车,这我倒从来不敢,他们很可能是好心人,觉得一个女子单独行走在黑暗中太危险。可谁能担保他们不是坏人?
  几年后,有机会又去那里,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留学生剧增,这片近校园的公寓成了热点,公寓换了主人,更有生意头脑,把破楼彻底装修,成了挺不错的公寓楼了。
  我倒有点怀念那摇摇欲坠,吱吱作响的破楼梯了。
  (完于2010年2月23日)
  
 浏览:206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2/4/10 5:54:1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罗巧平勘探日记一篇(收藏于2012/10/26 1:01:44
罗巧平未完成的自传(收藏于2012/4/19 3:23:55
罗巧平命运(收藏于2012/4/19 3:21:05
罗巧平【代简介】(收藏于2012/4/17 10:24:08
罗巧平我的第一个美国房东(收藏于2012/4/10 5:59:45
罗巧平第 一 辆 车(收藏于2012/4/10 5:56:35
罗巧平第一个冬天(收藏于2012/4/10 5:54:14
罗巧平第 一 份 工 作(收藏于2012/4/10 5:52: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罗巧平第一个冬天(访问2067次)
罗巧平第 一 辆 车(访问1521次)
罗巧平第 一 份 工 作(访问1472次)
罗巧平我的第一个美国房东(访问1144次)
罗巧平未完成的自传(访问1060次)
罗巧平命运(访问841次)
罗巧平勘探日记一篇(访问808次)
罗巧平【代简介】(访问75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京京遗憾!未完成……(评论于2012/4/19 11:57: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4/11 21:00:4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