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父亲去世十四周年
2011年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这一天,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马上进入腊月,又到“腊七腊八,冻死娘仨”的寒冷季节了。我们的父亲在1998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九)晚八时许去世,享年九十五岁。到2012年1月17日父亲已离开我们已有十四个春秋了。农历腊月二十也是父亲诞辰109岁纪念日。 十四年的风雨、十四年的思念。父亲的言行教育我们、影响我们,使我们终生受益匪浅。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永世不能忘怀。 我们已近入花甲、古稀之年。回想父母在我们这个年龄,也就是在1970年左右,父母正在老家受着煎熬,精神压抑、居无住所、食不裹腹、衣不避寒、生活窘迫、年老体弱、病魔缠身。那时父亲面容憔悴、精神恍惚、身体虚弱。那一年我回家探亲,到家都快到年卅了,可是父亲没有在家。听母亲说:“你爸爸为了多挣工分拾粪去了。”那时父亲不愿下地,愿意去拾粪,大约十斤粪队里才给记两分左右。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在空旷的地里,没有任何遮挡,狂风沿着垄沟,卷起一溜溜白烟,一望无际的田野无有人迹,风吹的乾树枝子嘎嘎作响.父亲头戴一顶破皮帽,两个帽子“呼得儿“在下巴颏儿处系上,上身穿一个空心破棉袄,腰上系着布腰带,下身穿一个老辈子的“免裆棉裤”,腿脚用绑带绑着,脚上穿着家做破棉鞋,肩上背着粪箕子,胳肢窝下夹着个粪叉子。他顶着北风,身子前倾,身子被风吹得左右、前后摇晃,走起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他不仃地喘着粗气,靠嘴的帽子“呼得儿”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连眉毛、鼻孔上也都结了许多白霜。寒风凛冽把棉衣一下就穿透了,冷风刺骨,人一下子就感到透心凉。大风呛人,呼吸困难,他头低着、眼睛四处寻找。数九寒天,没有人在地里拉屎(在那个年代人们有屎也拉在自家的自留地里),冬天地里没有活计,也没有大牲畜的粪便。偶尔在垅里也能找到狗的粪便,在“电道上”拾到拉车的牛马粪便。他一出去就是大半天,到了汀流河,身上出了一身汗,肚子咕咕响,早上吃的窝头、秫米粥早就消化完了。他找到一个背风的地方,放下粪筐,从破兜里掏出一个窝头,啃了起来,他身无分纹,也买不起一杯热水喝。窝头太干实在咽不下去,他只能向老乡讨一碗水,送一送干硬的窝头。傍晚,他带着一身的汗水、疲惫和满脸的泥土,朝着太阳西落到方向,吃力地背上粪筐蹒跚的朝着食不充饥、柴不暖炕的家走去……。他走着走着突然想到儿子就要回家过年了,他顿时眼睛亮了起,浑身有了力气,脚步也加快了……。(父亲的这段经历有福良四哥的顺口溜为证) 父亲辛苦劳累的一幕永驻心头。时至今日,我们也到了父亲拾粪的年纪。我们衣食无忧,享受退休的安逸生活,和儿孙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感谢父母,他们用血汗、疾苦,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永远不忘父母的恩德,我们要将父母的美德世代传承! 父亲千古! 生查子 -慈父去世十四周年 昏天暴雪飞,腊月冰风寒。长夜泪湿巾,慈父悠悠见。 离家闯关东,学徒艰辛难。血汗浸终生,品德儿孙传。 ** * * 元曲【中吕·山坡羊】 -纪念父亲去世十四周年 呼啸风强,飞舞雪狂。腊月伤痛终难忘,慈父去,泪流淌。 奋斗精神子孙传,高尚品德永流芳。天,悲无声。地,悲无声。 毓伦2011年腊月 |
浏览:114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