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霞客行·徐霞客纪念馆
明代人物

徐霞客小传

佚 名

  
  徐霞客,明代杰出的旅行家、探险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是在旅行和探险中度过的。在漫长的旅行生涯中,他将自己的旅行路线、沿途的地形地貌、动植物分布情况、所经受的气候条件、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己的切身体会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著成了一部至尽仍有极大科学价值的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他因此而成为一位历史名人。
  
  (一)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出生于江阴城南不远的沈塘河畔一个名叫南肠歧村的一户地主家庭。徐霞客从小非常聪明,幼时读私塾,就出口成章,提笔成文。
  
  徐霞客的家庭对他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父亲徐有勉性格孤傲,为人耿直,讨厌八股文,对做官不感兴趣,惟独特别爱好大自然和自由。他经常带着孩子们游历山水和名胜古迹,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父亲的这种坚强的傲骨和热爱大自然的性格,对徐霞客影响很大。徐霞客少年时代,特别喜欢历史、地理、方志、游记之类书籍。对这类书籍的广泛阅读,使他开阔了眼界,知道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许多峻美的高山,奔腾的江河。每当读到这类书籍,他都产生出周游全国名山大川的念头。后来,他毕生从事探险旅行与父亲的影响分不开。
  
  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勤劳、俭朴、通达、善良。她对徐霞客性格的形成、学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更大。徐霞客十九岁时,父亲病逝。随后兄弟三人分家,徐母和徐霞客生活在一起,她负担了操持家务和维持徐霞客念书的重任。而徐母最了不起之处,还在于她对徐霞客非凡理想和抱负的理解,对他事业的坚定支持。徐霞客本来就受父亲的影响,对科举制度毫无兴趣。他读了几年书后,曾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能考中。经过这种挫折,他更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外出游历。但他想,家有老母以及妻子早逝留下不满三岁的孩子,一旦他一外出,他们怎么办?因此心中十分犹豫。徐母看出了他的心思,鼓励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要因为家里的事而放弃你的志向,耽误你的年华。你放心地去吧,去实现你的理想,家里有我呢!”她亲自为徐霞客整装送行,并叮嘱道:“你对所游览的名胜,一定要作好记录,归来交给我看,我也好欣赏欣赏。”每次徐霞客旅行归来,徐母都给予很大的鼓励。
  
  (二)
  
  徐霞客生活在明朝末年,正是我国历史上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工业文明开始萌芽的时期,全国各地手工业、商业大量出现、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尤其是一些有识之士,对旧科举弊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他们开始逐步抛弃八股文,而将注意力转向社会所需的生产技术及自然科学的探索上来,而且当时社会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具有务实精神的知识分子和杰出人物,如著名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著名的科学家、《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等。
  
  徐霞客这时交了许多这类好朋友,他们知识渊博,对政治、科学、人生有浓厚兴趣。如“闽中大师”黄道周、著名学者陈继儒等,他们对徐霞客的科学探索精神起了积极的鼓励作用。
  
  徐霞客在亲朋好友的影响、鼓励和帮助下,进行了长达三十四年的旅行探险。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不知疲倦、不畏艰险,在祖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毫不退缩。遇上奔流急湍的江河,没有桥梁,就泅渡过去;遇到陡峭险峻的危岩高峰,披荆斩棘也一定要登上顶峰;遇到深邃莫测的洞穴,他决不轻易放过,哪怕是像蛇似地爬行,也要对洞穴例外弄个清楚明白;旅行中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他便在山野丛林中找个休息之处;饿了便找野果充饥;狂风暴雨、豺狼虎豹、盗贼土匪都不能阻止他继续前进。有一次他在云南滇西考察时,曾几度陷入绝境,但他仍然非常乐观。在爬石房洞的时候,他身上只带有够一天用的钱,不料爬山时,又却不知怎么竟丢失了,他只好将身上的衣物卖掉,换来二百余文钱,他仍是很高兴立刻买来酒肉,吃完后,又继续他的探险;到了滇东的彝族居民区,他找不到住宿,只好到人家马棚里过夜。生活上的艰难困苦,他毫不在意,仍是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去迎接,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徐霞客敢于跳处旧书堆,走出书斋,坚持通过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资料,又将这些资料进行去粗存精、分析整理,进而探索大自然的规律,为近代地理学开辟了一条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新方向。
  
  早在徐霞客之前,很多人到过溶洞游历,对我国古代石灰岩溶地貌作了相当丰富的文字记载。但对岩溶地貌进行系统勘察研究,并以科学方法去探索它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古往今来,徐霞客还是第一人。他一向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不迷信经典传说。如:《尚书》等经典中有“岷山导江”的说法,长期以来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然而徐霞客没有迷信这些。他从江西、湖南、广西、贵州进入云南,一路追溯到长江上游——金沙江。尽管没有到达长江发源地,但他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分析,否定了长江之源出自岷江的错误说法。他认为岷江只不过是长江一条支流,金沙江才是长江上游。这一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从而打破了千百年来盛传不衰的“岷山导江”的错误说法,为揭开长江之源的秘密指明了正确的途径。徐霞客正是靠着这种不畏艰难困苦的求实精神,对祖国的山川江河、地形地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正确结论,并在《徐霞客游记》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三)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内容丰富朴实、科学价值极高的著作。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游记》中记载了我国有史以来最详尽、最准确的岩溶地形的宝贵资料。它是今天一门新兴学科——岩洞学最早的文献之一。
  
  《游记》中也记载了大量的气候资料,,通过这些不可多得的原始记录,可以进一步探索三百年来我国各地天气变化的趋势,为今天的气象学提供宝贵的资料。
  
  《游记》中还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给世人展示了当时五彩缤纷的动植物界的画面。徐霞客当时目睹的生态环境,经理了三个世纪的演变后,已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些正是当今环境科学十分关注和着手研究的重要课题。
  
  《游记》中以大量篇幅记录了明末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当时的手工业、矿产开采、农业、交通、商业贸易、城镇规模建置沿革等方面的状况。这些为今天经济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如城镇地理、农业地理、人口地理、商业地理、交通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游记》还记载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对人们了解少数民族,具有较高的价值。
  
  《徐霞客游记》所反映的大量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无疑是我们极为丰富的地理科学的宝库,形成了许多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地理分支学科并随着它的广泛流传,必将进一步开阔人们对祖国山河地貌进行深入认识的事业,增强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
 浏览:265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4/7 17:14:0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二十二)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二十一)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二十)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九)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八)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七)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六)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五)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四)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三) (收藏于2014/7/4 16:14:4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科学知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访问4470次)
佚 名徐霞客小传(访问2656次)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访问2547次)
竺济法(宁海)《徐霞客游记》缘何从宁海开笔(访问2238次)
粤西孤客徐霞客:一生走在路上(访问1728次)
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访问1630次)
中华万游网千古奇人--徐霞客(访问1298次)
汤家厚海外热衷徐霞客研究(访问1203次)
佚 名马镇徐霞客故居胜地(访问1186次)
佚 名踏遍青山的徐霞客(访问113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I就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2/1 16:28:4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10/15 18:33:3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1 21:49:00
1040148259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11/24 18:29:2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