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疆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胡海疆

《湖西英烈传》

梁成琛 胡光锋

  《湖西英烈传》(人物篇)
  
  
  内容简介
  
  值建国60周年之际,由梁成琛、胡光锋编著的《湖西英烈传》,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充实的湖西革命烈士和英模的人物传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盼作者把英烈的革命精神浓缩成了地方党史的精华,是尤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收录了微山湖西地区(简称“湖西地区”)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英烈人物,记述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光辉业绩。书中插印了许多珍贵的人物照片和文物资料图片,这无疑增强了该书的知识性、可读性和可视性,并具有存史收藏价值。书中大部分文字资料,参照了曾在党史办工作过的同志的回忆文章,依据多年征编的党史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翻开书页,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火硝烟、风云变幻犹在眼前,英雄和烈士的光辉形象巍然耸立,优秀的湖西儿女在湖西这块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悲烈壮歌和动人心魄的乐章。
  
  目 录
  
  郭子化:湖西革命的先驱。。。。。。。。。。。。。。。。。。。。
  郭影秋:兼资文武重教育。。。。。。。。。。。。。。。。。。。。
  王文彬:耿耿丹心照汗青。。。。。。。。。。。。。。。。。。。。
  李贞乾:第一任湖西专员。。。。。。。。。。。。。。。。。。。。
  张光中:一生战斗为革命。。。。。。。。。。。。。。。。。。。。
  马霄鹏:高风亮节气如虹。。。。。。。。。。。。。。。。。。。。
  赵万庆: 青山处处埋忠骨。。。。。。。。。。。。。。。。。。。。
  袁汝哲:只留清白在人间。。。。。。。。。。。。。。。。。。。。
  郝中士:心血浇灌湖西土。。。。。。。。。。。。。。。。。。。。
  吴凤敏:为革命虽死犹生。。。。。。。。。。。。。。。。。。。。
  范子侠:模范布尔什维克。。。。。。。。。。。。。。。。。。。。
  张国华:主席器重的爱将。。。。。。。。。。。。。。。。。。。
  彭明治:总理亲点的大使。。。。。。。。。。。。。。。。。。。。
  李公俭:扩充队伍为抗日。。。。。。。。。。。。。。。。。。。。
  王光:公安战线一尖兵。。。。。。。。。。。。。。。。。。。。
  胡玉岭:湖西秘密交通线站长。。。。。。。。。。。。。。。。。。。。
  鹿承河:少奇同志的向导。。。。。。。。。。。。。。。。。。。。
  侯福荣:联络站的女英豪。。。。。。。。。。。。。。。。。。。。
  孟昭佩:特别党支部书记。。。。。。。。。。。。。。。。。。。。
  康文斌:青纱帐里扫残云。。。。。。。。。。。。。。。。。。。。
  孙兆立:湖西悲风折英才。。。。。。。。。。。。。。。。。。。。
  陈正立:战斗在十字河边。。。。。。。。。。。。。。。。。。。。
  马乐山:劲节浩气存千秋。。。。。。。。。。。。。。。。。。。。
  樊心明:热血尽洒黑樊楼。。。。。。。。。。。。。。。。。。。。
  赵瑶烈:碧湖丹涛祭英魂。。。。。。。。。。。。。。。。。。。。
  唐亮:挺进湖西的将军。。。。。。。。。。。。。。。。。。。。
  彭雄:叱咤湖西的英雄。。。。。。。。。。。。。。。。。。。。
  肖华:开国的少壮上将。。。。。。。。。。。。。。。。。。。。
  朱敦法:湖西走出的上将。。。。。。。。。。。。。。。。。。。。
  郭耕夫:明知危险偏要行。。。。。。。。。。。。。。。。。。。。
  朱华:生为革命鼓与呼。。。。。。。。。。。。。。。。。。。。
  张基隆:湖西干校的校长。。。。。。。。。。。。。。。。。。。。
  王华桥:民兵英雄第一名。。。。。。。。。。。。。。。。。。。。
  吕励芝:英勇就义雨花台。。。。。。。。。。。。。。。。。。。。
  孙毓琛:他在爆炸中永生。。。。。。。。。。。。。。。。。。。。
  王鉴览:抗日救国宣传员。。。。。。。。。。。。。。。。。。。。
  张宾如:为抗战勤奋工作。。。。。。。。。。。。。。。。。。。。
  翟子超:受尽刑罚志不渝。。。。。。。。。。。。。。。。。。。。
  裴盛德:英雄气概泣鬼神。。。。。。。。。。。。。。。。。。。。
  裴宗勤:抗击日伪勇献身。。。。。。。。。。。。。。。。。。。。
  张宾如:为抗战勤奋工作。。。。。。。。。。。。。。。。。。。。
  张国运:生为革命死为民。。。。。。。。。。。。。。。。。。。。
  聂峨亭:党外布尔什维克。。。。。。。。。。。。。。。。。。。。
  葛步海:斗争艰苦反逃亡。。。。。。。。。。。。。。。。。。。。
  尹学渊:忠魂清白照后人。。。。。。。。。。。。。。。。。。。。
  史为功:一生清白笑九泉。。。。。。。。。。。。。。。。。。。。
  孟宪琛:智勇名扬砀山北。。。。。。。。。。。。。。。。。。。。
  孟宪璞:饮弹流血识鬼魅。。。。。。。。。。。。。。。。。。。。
  阎树棠:血洒铜北千里井。。。。。。。。。。。。。。。。。。。。
  李旭华:鲜血浇灌华山县。。。。。。。。。。。。。。。。。。。。
  李士享:为国捐躯在鲁南。。。。。。。。。。。。。。。。。。。。
  李耕川:微山湖畔英名传。。。。。。。。。。。。。。。。。。。。
  朱煜如:政治教育急先锋。。。。。。。。。。。。。。。。。。。。
  潘复生:恢复湖西根据地。。。。。。。。。。。。。。。。。。。。
  鹿渠清:善于走群众路线。。。。。。。。。。。。。。。。。。。。
  王光烈:忠勇热血洒湖西。。。。。。。。。。。。。。。。。。。。
  杨震:英名神威震敌胆。。。。。。。。。。。。。。。。。。。。
  江兆瑞:洪泽湖畔忆忠魂。。。。。。。。。。。。。。。。。。。。
  常俊婷:杰出的妇女干部。。。。。。。。。。。。。。。。。。。。
  陈兴振:心胸宽敞顾大局。。。。。。。。。。。。。。。。。。。。
  王清惠:黄河堤下埋英魂。。。。。。。。。。。。。。。。。。。。
  王洪垒: 微山湖水慰忠魂。。。。。。。。。。。。。。。。。。。。
  刘尹斋:湖西中学育英才。。。。。。。。。。。。。。。。。。。。
  季凤舞:滴水之中见光辉。。。。。。。。。。。。。。。。。。。。
  李大勋:最后子弹留自己。。。。。。。。。。。。。。。。。。。。
  
  
  
  
  
  
  
  
  
  
  
  
  《湖西英烈传》(事件篇)
  
  ——湖西惨案大揭秘
  
  
  
  内容简介
  
  《湖西英烈传》(事件篇)以纪实的笔法,描述了抗战爆发后湖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由于受“托派”思潮的影响,1939年8月开始,在山东南四湖以西的苏鲁豫边区(即湖西地区)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肃托事件”。 湖边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诬指干校有“托派”活动,便开始进行所谓“肃托”。暗害分子王须仁的倒行逆施,得到驻在湖西的苏鲁豫支队四大队政委王凤鸣及苏鲁豫区党委书记白子明的的支持,使“肃托”蔓延到地区各地并由地方蔓延到部队,先后被扣押审查者达五六百人,湖西抗日根据地创始人王文彬、马霄鹏、张如、赵万庆等大批优秀干部遇害,郭影秋、李贞乾、梁兴初、郝中士等党政军干部等均被拘禁;地委、各县乃至区党委的党员干部三百余人惨遭杀害,酿成了我党历史上的一大冤案。11月,中共山东分局委员、115师政委罗荣桓和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等同志赶到湖西,释放了被扣押的同志,及时制止了这一恶性事件的发展。1941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湖西边区除奸错误的决定》,给无辜牺牲者平反昭雪,处理了事件的主要责任者,后暗害分子王须仁畏罪自杀,王凤鸣畏罪潜逃,投靠日伪当了汉奸,最后落得可耻下场。该书堪称一部内容丰富详实的湖西革命斗争史,一部血泪与呐喊交织的冤假错案全景式大纪实。本卷全面展示了抗战期间湖西革命英烈不屈不挠、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血染风采。
  
  目 录
  
  
  开篇鸣冤急函
  序章湖西烽火
  1、五四运动对湖西的影响
  2、中共湖西党组织的发展
  3、湖西抗日统一战线
  第一章湖西“肃托事件”的发生
  1、湖西的“肃托”首先湖边地委搞起来
  2、难以堵封的缺口
  3、飞驰谷亭镇
  4、悠扬的歌声
  5、谷亭军政联合会审
  第二章“肃托”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1、顺藤蔓延
  2、常俊婷被隔离审查
  3、两封信成了“托匪”联络活动的证据
  第三章 《团结报》社的“托匪”
  1、魏钦公感到风雨就要来了
  2、宣传部长马霄鹏
  3、朱华的突然被捕让整个报社震动了
  4、魏钦公被捕了
  第四章托匪要暴动
  1、白子明不敢正视那张气愤的脸
  2、“托匪要暴动!”
  3、白子明命令抓捕嫌疑人
  4、区党委机关转移
  5、“走火事件”
  第五章于王庄惨案
  1、马霄鹏等人遇害
  2、屠杀没有停止
  3、魏钦公死里逃生
  第六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1、地方顽固军蠢蠢欲动
  2、尹夷僧和袁汝哲被捕
  3、一场大屠杀就要开始了
  第七章一切都变得阴森可怕起来
  1、地委书记的苦恼
  2、王立然的话像一支利箭
  3、王凤鸣心里顿时漾起一阵阵幸福的波澜
  4、王须仁表示:“我尽量做到让领导满意”
  第八章郭里集惨案
  1、这样的严重问题向谁说
  2、王鉴览始终坚信自己的清白
  3、张宾如咬紧牙关不做声
  4、会场突变
  5、阴森的夜晚
  第九章区党委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白子明面对“肃托”问题十分地害怕和头痛
  2、李贞乾坐不下去了
  3、日本鬼子采取联合行动
  第十章危难之时的“托匪”
  1、警卫排长已清楚王须仁在说谎
  2、“托匪”们一个个站了起来
  3、常俊婷的心头象着了火
  4、生活中会有这等反常现象
  第十一章区党委的各部部长都成了“托匪”
  1、不严格看押“托匪”就是失职
  2、王凤鸣率部队突然包围了区党委
  3、张如被捕
  4、王凤鸣假传“中央命令”
  第十二章庞大的“托派组织”
  1、“共产主义大同盟”
  2、孙衷文理不清头绪了
  3、“托匪”头子公审大会
  4、群众眼前似乎泛出一片红光
  第十三章谷亭在哭,整个湖西在哭
  1、红枪会暴动
  2、无声的威胁
  3、眼看着一场新的血战又要开始了
  4、王文彬和王须仁的积怨太深了
  5、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6、王文彬和张如被秘密枪杀
  第十四章区党委名存实亡
  1、“整理委员会”
  2、王须仁的“攻心战”
  3、强烈的欲火烧得王凤鸣头晕目眩
  4、赵万庆遇害
  第十五章 更大的屠杀阴谋
  1、开办“训练班”
  2、“肃托”并没有停止
  3、王须仁又要杀人了
  4、王凤鸣发疯似地举起了马刀
  第十六章统战工作遭到破坏
  1、—场生与死的考验
  2、胡子良设宴为友人饯行
  3、三十七颗赤红的心
  第十七章“肃托”的重点转向妇女队
  1、“肃托”的重点转向妇女队
  2、开弓没有回头箭
  3、白子明必须克制自己
  4、又牵连到区县的一批干部
  第十八章 串联和越狱行动
  1、“训练班”和监狱里开始有人串联
  2、张子敬逃跑被抓
  3、越狱逃跑与捎信给上级领导
  第十九章血雨腥风
  1、铜北办事处
  2、千里井惨案
  3、血雨腥风
  第二十章“必须挖出最大的托派!”
  1、李贞乾被捕
  2、梁兴初等人被捕
  3、彭明治感到震惊
  4、郭影秋翻案
  5、李贞乾以死相争
  第二十一章罗荣桓制止湖西“肃托”
  1、“肃托”在继续蔓延
  2、马不停蹄奔湖西
  3、刀下留人
  4、快刀斩乱麻
  第二十二章湖西“肃托事件”的处理
  1、初步处理
  2、对湖西“肃托事件”责任人的处理
  3、对湖西“肃托”事件的再处理
  4、王凤鸣的下场
  尾声湖西烈士英灵永垂不朽
  后记:历史沉冤——“肃托”案
  
  《湖西英烈传》(党史篇)
   ——湖西革命斗争史实录
  
  
  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由梁成琛、胡光锋等编著的《湖西英烈传(党史篇)》一书,是一部反映党领导的湖西人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纪实,内容丰富,史料充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该书采用了以时为序和纪事本末体的编纂方法,其内容人物事件有合有分,有重大事件的详细描写,有英烈人物的光辉业绩。书还插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无疑增强了该书的知识性、可读性和可视性。书中大部分资料,参照了曾在党史办工作过的同志的回忆文章,依据多年征编的党史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湖西英烈传》(党史篇)内容提要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消息从北京传到徐州,以七师学生郭子化为会长的徐州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徐州铁路大罢工与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波及湖西。1921年初,以陈亚峰、郭子化、解慕唐为首的学生,在七师组建起共产主义小组,广泛宣传马列主义,并建立了公开的群众组织“赤潮社”,创办了《赤潮》旬刊。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以后湖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统治的沛县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无不深受鼓舞。7月,徐州召开加丰、沛、肖、砀、邳、睢、铜、宿(迁)八县学生代表会议。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政府的统治,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觉醒。他们走向社会,深入工农,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接受了新思想,认识到旧社会的腐败、颓废和进行改造的必要。这为湖西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9年,沛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1930年,丰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1932年,徐州地区各地在“左”倾盲动思想影响下,相继举行暴动,但大多以失败告终。此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一方面用武力对革命群众进行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又以诱骗自首和特务破坏双管齐下,到处搜捕共产党人。1933年春,江苏省委批准由冷启英、孔子寿、周斌组成新的徐州特委,冷启英任书记。1933年4—5月,中共江苏省委再次遭到破坏,徐州特委与上级失去联系。在此前后,徐州周围的河南省委、山东省委以及蚌埠、东海等地党组织也先后被破坏。到1934年上半年,除郭子化领导的枣庄矿区区委和铜山县东南乡的殷阳庄支部、西北乡的和尚庄支部以及萧铜边路套支部外,其余悉遭破坏,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处于低潮。
  1934年,萧县、永城等地的党员与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屈的联系。在湖西地区,沛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较快,党的基础较好。1935年5月,郭子化到沛县巡视工作,在宋庄重建了中共沛县县委,张光中兼任县委书记,王润生任副书记兼组织委员,李公俭任军事委员。县委建立后,以宋庄为中心,先后恢复建立了西区、大北区、中心区和东南区四个区委。特委指定沛县县委负责丰县、萧县、铜山各县党组织的恢复和整顿工作。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能够逐步达到统一,党的路线开始转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会后,刘少奇被派往北方局领导白区工作。他总结了大革命失败后党在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主张有系统地组织退却和防御,在不利的时候,暂时避免和敌人决斗;主张有计划地把党的公开组织严格地转为秘密组织,长期地隐蔽力量,深人群众,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提出群众可能接受的口号和斗争方式。
  1935年2月,郭子化召集有张光中、丛衍瑞、王明增、陶洪瀛、丛林、郭致远、李韶九等参加的各地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别委员会,统一领导这个地区党的活动。会议选出郭子化为临时特委书记,丛衍瑞为组织委员,张光中为宣传委员,丛林为秘书,肖平为武装队长。会议总结了以往地下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工作方针。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口号,强调党的组织和领导骨干要尽量隐蔽,群众组织要争取公开合法,要注意“积小胜为大胜”,防止革命急性病;在活动方式上,党员要职业化,反对无职业“四不象”;在组织问题上,要求小而精,并注意阶级成分,防止阶级异己分子钻入党内。会议还对临时特委委员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分工。郭子化除负责全面工作并经常巡视各地外,着重抓鲁南地区建党工作;张光中负责以沛县为重点的湖西地区(即微山湖西的沛、萧、铜、丰等县)的工作;丛衍瑞负责以枣庄矿区为中心的湖东地区的工作。会后,特委根据会议的决定,向党员进行了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的教育,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推动了各项革命工作的开展。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的建立,标志着边区党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建立后,尽管对党中央新的斗争策略不了解,但在实际斗争中积累了经验,所确定的方针任务比较明确,且符合本地实际,特委分工比较具体,再加上党员的积极努力,边区各方面的革命工作都迅速开展起来。特委领导下的群众斗争此起彼伏,规模逐步扩大,群众斗争的情绪愈来愈高。特别是党组织力量较强的沛县,群众斗争尤为活跃。
  1935年春,国民党沛县政府举办新生活运动集会,青年教师郭影秋率领学生参加,会上,他慷慨陈词,揭露国民党的腐败、不符合新生活的要求、不抗日、不抵制日货等等,一下子激怒了国民党县长苏民,当场逮捕了郭影秋。1935年秋,丰县的党员赵万庆与史为功、路光前一起奔走于丰县三、四区进行恢复党组织的活动。同年萧铜边恢复了路套区的党组织,建立了区委,路继先任书记。特委还派丛林去河南永城与党员刘平江、李兰轩等人取得了联系,恢复了党组织。
  1935年春天和7月份特委先后两次派郭致远去邳县与李学彬联系,指示他按照特委的要求发展党员,并建立党的支部。到1936年,苏鲁边区特委的活动范围由枣庄矿区,扩展到苏鲁豫皖边区的沛、峄、费、滕、泗、丰、萧、邳、灵璧、永城、临沂、铜北等十多个县。特委在这些地区有的建立了县委或区委,有的建立了支部或党的小组,有的地区虽没建立组织,但也与一些失散的党员取得了联系。随着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1936年年底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根据工作需要,改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临时特委。
  1937年5月,党中央决定将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划归中共河南省委领导时,中央移交给河南省委负责人朱理治同志的党员关系共460人,其中苏鲁豫皖边区特委300人,河南工委70人,鄂豫边区省委60人,皖西北特委30人。郭子化领导的特委党员人数占河南省委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到1938年初,特委拥有党员人数达1232人。这一事实说明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成为白区斗争中一面不倒的红旗,为徐州地区党的历史填补了一段空白;同时也为这一地区此后的抗日战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自此,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日战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湖西人民,同仇敌忾,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处开展武装斗争,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并开创了鲁南、湖西、邳睢铜潇宿永等抗日根据地,为夺取全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沿津浦路南下,保卫南乐及武汉以徐州为中心设立第五战区,委任李宗仁为司令长官,官邸设在徐州。在全民抗战的新形势下,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机关由鲁南山区迁至徐州。
  1937年10月,李宗仁到徐州后,发布了《约法七章》,内容是:坚持抗战,肃清汉奸;成立民众动员委员会;允许民众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11月,成立了第五战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总动委会),李宗仁亲任主任委员,下设组织、宣传、战勤3个部,夏次叔为组织部长,晁庆祥为宣传部长,李明扬为战勤部长,刘汉川为秘书长,聘请国民党的党政军要员和苏、鲁、皖三省知名人士为委员,并邀请郭子化以社会名流身份为总动委会委员。他以半公开的共产党员身份开展总动委会的工作,使其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同中共保持较密切的联系,如总动委会秘书长刘汉川、组织部长夏次叔、徐州专员兼总动委会战勤部长李明扬、青年训练班主任雷宾南、临沂专员张里元、国民党丰县县长董玉珏、沛县县长冯子固、宿迁县县长黄白楚、永城县县长鲁雨亭、萧县县长王雪芹等。他们在拥护支持统一战线和发展抗日力量方面都起到一定怍用,有的甚至为抗日献出了生命。郭子化、郭影秋还通过刘汉川、李明扬、雷宾南等,直接做李宗仁的统战工作,促其与共产党合作。第五战区总动委会成立后,各县也相继成立了动委会。按总动委会的组织条例规定,各县动委会的主任委员均由国民党主要行政官员兼任,另由总动委会派指导员一人去做实际工作。由于郭影秋担任了总动委会组织部总干事,第五战区所属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20多个县所派任的动委会指导员,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或倾向共产党的进步人士,如丰县的陈筹、沛县的苗宗藩、萧县的李砥平、砀山县的尹夷僧、邳县的栗培元、睢宁县的吴季诺、宿迁县的于化琪、永城县的刘平江和枣庄煤矿的张福林等都是共产党员,宿县的郭子豪、烈山煤矿的张云榭等则是进步人士。他们具体负责动委会的实际工作。
  11月,特委在萧县黄口召开特委委员及19个县代表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洛川会议精神。会议确定今后的中心任务是: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和坚持武装斗争。会后,特委书记郭子化在刘汉川先生的引荐下拜会了李宗仁。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第五战区成立了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李宗仁亲任主任委员,郭了化被聘为委员。总动委会下设组织、宣传、战勤3个部,组织部长夏次叔(中共秘密党员),宣传部长晁庆祥,战勤部长李明扬,秘书长刘汉川,中共铜山县工委书记郭影秋被聘为组织部总干事。之后,第五战区所辖各县也相继成立了动委会。特委通过总动委会组织部选派党的骨干赴各县动委会担任指导员,负责处理动委会的日常工作。在短短的一、二个月内,我党与李宗仁、刘汉川、李明扬、赵光涛(总动委会组织部副部长)及国民党各县县长、开明士绅和各阶层的民众,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特委通过各级动委会,积极发动和组织民众抗日团体。1938年初,“青年抗日救国团”、“职工抗日联合会”、“农救会”、“妇救会”、“姊妹团”、“儿童团”和“农民自卫队”等民众抗日团体遍及苏鲁豫皖四省边区,他们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后,日军对徐州地区疯狂地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在铜山阎窝、汉王、吕梁三地制造了多起惨案,杀害的无辜村民达3200余人,烧毁房屋7800余间。日军所到之处,满目焦土,血流成河。日本侵略军对徐州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徐州失守以后,中共中央即作出《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5月下旬,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原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归其领导。7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撤销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郭子化调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任统战部长,原特委所辖地区分别成立三个特委:苏鲁豫特委(原徐西北区委与鲁西南特委合并),书记王文彬;鲁南特委,书记宋子成;苏皖特委(原徐东南区委),书记邵幼和。从此至抗战结束,徐州地区各县的党组织分属5个战略区领导:徐东南运河以西邳睢铜地区(即苏皖一地委),属淮北区党委领导;徐西北微山湖以西地区(含丰县、沛县和铜山一部),属冀鲁豫区党委领导;徐东北陇海铁路以北地区(含邳北、铜山东北),属鲁南区党委领导;徐西南萧宿永地区(含铜山一部),属豫皖苏区党委领导;运河以东宿北、潼阳地区(今新沂县),属淮海区党委领导。
  1938年8月以后,湖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积极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开辟创建了几块独立的抗日根据地。在湖西地区,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建立后,与日顽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之后,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先后在马良集、黄庙、华山、河口、旧城、解集等地重创日军;还联合丰、沛、鱼(台)3县的国民党常备队,对盘踞在丰县北部的汉奸王献臣部进行讨伐。是年底,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在团长彭明治,政委吴文玉(吴法宪)的率领下奉命由晋东南挺进湖西,吸收湖西地方武装,改编为苏鲁豫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吴文玉任政委。为稳定湖西局势,“苏支”决定再度围歼王献臣部。12月29日“苏支”发起猛攻。击溃王献臣部,毙俘800余人,王率残部300余人逃进丰城。战斗期间,日军派兵增援,被我击退。接着,“苏支”又向盘踞在沛县的伪军籍兴科部发起猛攻,一举歼敌1000余人。此后党派郭影秋深入虎穴,说服籍兴科率部2000余人反正,被改编为“苏支”独立大队,籍兴科任大队长,郭影秋任政治委员。两次战斗的胜利,不仅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而且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也有很大影响。丰县的黄体润、沛县的冯子固等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都转而依靠我们,并要求我党派干部帮助他们训练部队。我党遂派王效斌、朱煜如等分别到国民党丰、沛县常备队任政训处主任等职。这一时期,我党的政权建设有了发展,1939年先后建立了萧县、沛滕边、铜北、鱼台等县级政权机构,后又成立了湖西专署,湖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939年8月,正当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时候,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肃托”事件。湖边地委组织部长、暗害分了王须仁,勾结“苏支”四大队政委、极端个人野心家王宏鸣(后叛变投敌),胁迫区党委书记白子明,对湖西地区革命干部肆意捕讯和杀害。区党委成员中,除白子明外无一幸免,统战部长王文彬、宣传部长马宵鹏、军事部长张如、社会部长赵万庆等一大批党的好干部惨遭杀害。直至11月,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等赶往湖西制止了“肃托”事件。但湖西根据地已遭受严重内伤,先后被捕受刑讯的干部达五、六百人,其中遇害者约300人,仅丰、沛两县遇害的就有46人。更为严重的是,湖西党组织已失去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党员人数急剧减少,统战工作遭到破坏,有些党组织和地方武装自行解体。“肃托”事件给湖西地区造成很大损失,湖西区党委遂降格为湖西地委,中共山东分局派潘复生接替白子明,任湖西地委书记。1942年,刘少奇对湖西“肃托”事件提出了再处理的意见,冤案得到了彻底平反昭雪。
  1940年初,国民党军队向各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掀起了反共浪潮。在湖西地区,他们排挤掉国民党军队中的我党干部,制造了一系列反共事件。在铜山,国民党保安团团长耿继勋部袭击我铜北办事处,制造了“千里井惨案”,办事处副主任阎树棠等抗日战士被杀害。在沛县,顽县长冯子固撤消了当时被称为“红五区”的区长李剑波(中共党员)的职务,并对举行集会、请愿,要求挽留李剑波的2万名群众开枪射击,制造了六?一三流血事件。其他各县,国民党军也纷纷反共、制造磨擦,致使根据地的建设遭受到严重威胁。
  1941年以后,徐州各抗日根据地进入极其困难时期,在日、伪、顽、会、匪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根据地不断缩小。对此,党领导徐州军民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巩固解放区的十大政策”,一面加强统一领导,开展拥政爱民、大生产、整风运动和采取精兵减政、减租减息等项措施,克服困难,度过难关;一面积极进行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
  1942年2月,湖西地委根据山东分局《关于实行精兵简政的决定》,对党政军机关先后进行3次精简,党政军实行一元化领导,由部队首长兼任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全区脱产人员精减了1/3,使部队和机关更加精干,更加具有战斗力。是年4月,日军6000余人合围微山岛,夏季以后又接连不断地“扫荡”湖西根据地,皆被湖西军民所粉碎。
  1943年初,日军改变战术,在几条交通线上强修据点30余处,形成“T”形封锁线,向根据地进行“蚕食”。此时,我湖西地方武装主力不足2000人。在强敌面前,湖西地委积极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在我军袭扰和打击下,30几个据点的日军,不敢轻举妄动。在胜利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的同时,湖西地委积极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抽调党政干部组成若干个工作队,到各地发动农民实行“二五减租”、“分半减息”,并开展反奸、反霸斗争和大生产运动。微山湖周围各县都成立了“湖田垦植委员会”,抢种湖田,提倡谁种谁收,开展劳动竞赛。许多党政军负责同志带头开荒种地,组织发展手工业和副业生产,组织妇女纺纱织布等。通过减租减息、反奸反霸和大生产运动,发展了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从而使根据地的财政状况得到根本好转。为发展湖西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湖西专署还创建了湖西中学,地委创办了《湖西日报》。
  湖西根据地,在最困难时期坚持了下来,并得到巩固和发展,保证了晋冀鲁豫、华中和山东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开辟了一条通往延安的湖西地下秘密交通线,先后建立了湖上地下交通线、建立沛北秘密交通线、鲁南至湖西的地下交通线,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等领导秘密过湖西。
  1943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根本好转,德、日、意法西斯已成强弩之末。进入1944年,苏联红军在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后,开始战略大反攻;英美军队于1944年6月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国继续进行海上反攻,把战场推进到距日本国更近的海域;在中国战场,日军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以支持太平洋战争,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严重不足,处境更加困难,日伪之间矛盾也渐趋尖锐,所以不得不在1944年提出“守备训练第一,讨伐作战为次”的口号,对抗日根据地采取战略守势。敌后战场形成了对抗日军民空前有利的局面。湖西抗日根据地,经过1941年到1943年的反“扫荡”、反“清剿”、反“蚕食”的艰苦斗争,已得到初步恢复、巩固和发展。整风运动的进行,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生产救灾运动的开展,克服了经济生活的困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对中共中央渡过困难的十大政策的贯彻执行,改善了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条件。根据地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在湖西根据地,面对敌人蚕食分割的严重形势,湖西地委和军分区采取“敌进我进”的对敌斗争策略,抽调有战斗经验的连排干部、特派员、侦察员、宣传员组成武工队,插入敌后,镇压死心塌地的汉奸;运用革命的两面政策,组织两面政权,建立情报网络,根据地由极为严重的格子网变成密切关联的隐蔽根据地。1943年秋,日军调集徐州、济宁、商丘、新乡等地三十二、五十九、三十五师团和第四旅团,在伪军孙良诚部配合下,共11000余人,出动汽车270余辆、坦克9辆、飞机3架,分10路对湖西根据地单东南中心区进行大规模的“铁壁合围”扫荡。由于情报及时准确,主力部队提前跳出日军伏击圈。此次反“扫荡”,分区后勤政委壮烈牺牲,其他人员安全脱离险境。军分区主力还清剿了虞城老君寨、砀山杨集等日伪据点。此后,日军再无力对湖西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了。经过斗争,1943年湖西地区被敌伪蚕食、分割的游击区,又转变为抗日根据地。湖西根据地由年初的1000多个自然村,扩展到3000多个自然村,人口由40万人,增加到330万人。军分区(九团、十团、十一团)武装增加到2000余人,地方武装2000余人。地委在对敌斗争中要求各级建立自卫团的领导机关,从18岁到45岁的青壮年都参加了自卫团。各区普遍建立了民兵联防队。1944年1月,湖西军分区进行扩军。2月问,为保卫革命圣地延安,奉中央命令冀鲁豫边区6个团的兵力去陕北,湖西军分区十一团奉命调出和其他5个团随杨得志司令员去延安。1944年春,地委在全区开展了扩兵运动。为保卫胜利果实,成群结队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几个月内就有5000青年涌人部队,入伍新兵超过部队原有人数。县大队、区中队也进行了扩编。部队集中力量对新兵进行政治、军事训练,战斗力得到迅速增强。
  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冀南、冀鲁豫两区委合并为中共平原分局,原冀鲁豫六地委(湖西地委)改称为第十一地委,六分区改称十一分区,二十一专署(8月1日)改称十一专署。随着根据地的扩大,恢复了原来的一些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了一些新政权。1944年8月,徐北中心县委撤销,成立沛县抗日民主政府,李剑波任书记,苗宗藩任县长;同时撤销原萧北工委、沛铜县委,建立新的沛铜县委和办事处,李广德任书记,孟宪璞任办事处主任。11月,成立砀山县委和华山县委,分别由褚振民、王效斌任砀山、华山县委书记。
  1944年7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为策应八路军太行、太岳部队向河南进军,并配合新四军第四师在淮北地区的发展,决定由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统一指挥鲁南及湖西的部队,组织微山湖区反顽战役。7月18日开始,鲁南军区政委王麓水率鲁南部队穿过津浦路,越过微山湖到达湖西,奔袭追击顽山东挺进军三十六纵队周侗部,在程子庙将其包围,毙伤俘1400余人。后又回师湖东,歼灭驻高庄的周侗部马广汉团400余人。从7月30日至8月18日,冀鲁豫第十一军分区九团、十团,第九军分区骑兵团,在湖西各县地方武装协同下,由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王秉璋、政委潘复生统一指挥,在沛(县)鱼(台)边地区先后攻克龙固集、卞庄、姚桥、魏楼等据点,歼灭顽苏北挺进军第三十三纵队吴品山部、三十七纵队胡子馨部、三十五纵队丛维三部、三十六纵队张开岳部,并攻克顽三十四纵队黄体润部驻地新范庄。从9月10日开始,冀鲁豫部队增调八分区七团,十分区二十团、二十一团等部,组成南北两个纵队,分别由第八军分区司令员曾思玉、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王秉璋率领,在军区副司令员杨勇统一指挥下,向徐州附近的铜山、萧县、丰(县)南、沛(县)南一带顽军攻击,采取挖心断头以震动全线的战术,首先集中兵力向铜北耿继勋部所据守的号称“新徐州”的李单楼进攻。其据点是苏北所有据点中最坚固的一个,有1800多人固守,围墙既高又厚,上下3层火力配备,并有各种侧射火力。9月22日,曾思玉司令员率部包围了李单楼,七团首先攻克了其外围据点陈老家,沉重地打击了耿继勋的气焰,动摇了其军心。然后对李单楼准备实施爆破,发起总攻。耿顽见势不妙,从其秘密通道突围,向北逃窜。曾思玉司令员亲率部队追击逃窜之敌,至沛县大屯一带,敌立足未稳,遭第八军分区七团强袭,直杀得顽军伤亡狼藉,耿部1800余人所剩无几。耿曾亲手在李单楼城门上镌刻“金城汤池”4个大字,吹嘘为“新徐州”的老巢,在湖西抗日部队的铁拳之下,不堪一击,成为笑柄。李单楼之战,攻开苏北最坚固的围寨,使其他顽军大为震惊,纷纷逃窜。打顽部队乘胜追击,歼灭残敌,扩大战果。在黄口附近俘虏国民党第九(徐州)专区专员董汉槎以下50余人,击溃顽砀山县保安旅窦雪岩部,并再次将丰县董玉珏、黄体润部击溃。反顽战役历时2个月取得决定性胜利,徐州西北地区顽军被歼灭11000余人,残余3700余人流窜于陇海铁路南北敌占区。
  1945年7月3日,冀鲁豫第十一军分区十团、十二团在丰、沛、鱼(台)三县抗日武装配合下,乘日军退守铁路沿线之机,一举攻克丰县城,将驻守此城的伪军穆伯仁部大部歼灭,俘虏400余人。继而乘胜攻克丰砀、丰沛、丰徐、丰鱼公路沿线的十多处据点,毙伤日伪军500余人。丰县全境获得解放。丰县县委先后在北店子和赵庄集召开庆祝丰县城和全县解放大会。7月8日,十一军分区主力部队和沛铜县大队等地方武装配合作战,在沛县城西南20里罗庵子村,迎头痛击徐州来援的郝鹏举部第一师,俘敌300多人,毙敌200多人,生俘师长乜庭宾。打破敌人重占丰县城的企图。在全国大反攻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湖西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作战,8月15日攻克沛县城,在沛北刘田寨、沛南罗庵子分别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接着,冀鲁豫军区部队又收复鱼台、金乡、成武等县城,攻克了陇海路上的黄口、李庄车站,收缴了伪军大批武器及物资。至9月5日,湖西地区除济宁、嘉祥、巨野3个孤立城市尚为敌盘踞外,其余广大地区皆获解放。
  中共湖西地委于1945年冬至1946年上半年,在老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复查减租减息工作的同时,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群众运动。运动开始,地委和各县、区委先后召开活动分子会议,进行了思想动员和部署。地委书记郝中士1945年12月15日在全区活动分子大会上指出:这次群众运动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我们必须把这次群众运动当成全党的中心任务。并要求各级党委亲自动手,大胆放手,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为了摸索经验,各级都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地委抽调了大批地直机关干部,由地委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带队,分别搞试点。5月初,地委又从全区抽调县区村干部4300余人,组成工作组分赴11个县46个新区帮助发动群众。丰县抽调600多名干部,沛县、华山县也抽调部分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区、乡、村。工作组进村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贫问苦,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很快建立起以贫雇农为骨干包括中农在内的农会,采取由小会到大会的方式进行反奸诉苦,逐步形成群众运动的高潮。
  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以后,由于其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徐州周围地区大部分被占领。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后,采取极其野蛮残酷的摧毁政策,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所到之处,将树木全部砍光修筑工事,把人民群众财产掳掠一空,见青壮年男子就抓,见妇女则肆意奸淫。国民党地方团队和还乡团尾随正规军而至,对解放区人民疯狂进行阶级报复和反攻倒算,手段残忍至极。湖西的国民党地方团队耿继勋、黄体润、吴品山、张开岳等部入侵丰县、沛县、铜山、金乡、单县、鱼台等地区,将抗日烈士墓掘开扬尘,一个月就残杀了革命干部家属、民兵、村干4300余人,抓壮丁6100余人,抢粮1500万斤、牲口11400余头、大车1100余辆,烧毁房屋21900余间。1946年9月,沛县的中共组织及干部家属、民兵武装北撤后,国民党还乡团对没有来得及撤走的共产党员、干部、家属,实行刀穿、刀砍、枪杀、活埋等惨绝人寰的杀戮和穷凶极恶的倒算。国民党还乡团除对共产党员、干部、家属进行大肆屠杀外,在经济上则疯狂地进行拔田倒租,反攻倒算。
  1946年8月,国民党军及地方顽军向丰、沛、华山、沛铜县解放区进攻,四县党、政、军机关和武装北撤到山东境内。沛县、沛铜两县撤退时,留下一部分人员和武装坚持斗争,国民党大举进攻鲁南时,沛县和沛铜留守人员又北撤到冀鲁豫后方根据地。1947年初,北撤的各县党组织陆续插回本县,开展广泛的敌后斗争。
  1947年2月底,刘邓大军撤到黄河北休整,国民党军对湖西中心区展开大“扫荡”。为了拖住敌人,掩护主力休整,湖西地委、分区根据冀鲁豫区党委的指示提出“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的战斗口号,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地道战,坚持地区斗争。积极推广鲁西南地道战的经验,使地道成为分散坚持游击战争的重要依托,做到能躲能打,能攻能守,保存自己,打击敌人。如华砀县武工队开展的地道战、沛县武工队开展的周堂地道战、丰县武工队开展的李药铺地道战等。在斗争实践中,地道战由开始的单纯挖洞藏身消极防御,逐渐向积极打击敌人方向发展,其形式也逐步发展到一村或多村相连,成为坚持游击战争的有效形式之一。
  1948年秋,在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徐州“剿总”为加强徐州防务,命令徐州外围的军队纷纷向徐州收缩。徐州地方武装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乘敌人纷纷向徐州靠拢的有利战机,大胆穿插,分割包围当面之敌,相继解放了徐州周围各县。湖西地区各县随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投入支前以及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工作。11月7日,在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丰县国民党军南移,只留保安团孤守县城。丰县、华山县地方武装配合冀鲁豫军区部队发动武装攻城,中共丰县县委立即发动政治攻势配合。当晚,国民党丰县保安团弃城南逃,丰县、华山县县大队跟踪追击,毙伤敌48人,其余残敌向徐州逃窜。9日,中共丰县县委进驻县城办公。10日,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丰县、华山县地方武装配合下,取得华山战斗的胜利,将国民党地方武装彻底赶出丰县。丰县全境解放。11日,湖西军分区武装部队配合主力部队分两路向沛县东南压缩,在崔寨一带击溃金乡县保安团,毙伤俘敌60余人。至此,沛县全境解放。在淮海战役中,湖西地区人民大力开展支前运动,部分湖西干部南下,参加渡江战役,为解放全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要 目
  第一章:五四运动的影响及马列主义传播
  1、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以后湖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徐州铁路大罢工与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波及湖西
  第二章:湖西党组织的初期发展与活动
  1、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建立
  2、丰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3、沛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4、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与活动
  第三章:湖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1、黄口会议
  2、第五战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
  3、各种抗日民众团体的建立
  4、苏鲁边区初期的统战工作
  第四章:湖西抗日武装的建立与发展壮大
  1、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的建立与开展的斗争
  2、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建立与开展的斗争
  3、铜北独立营
  4、沛滕边武装的组建
  第五章: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苏鲁豫支队
  2、苏鲁豫区党委
  3、抗日人民政府的建立
  第六章:湖西“肃托”惨案揭秘
  1、湖西“肃托”事件发生的原因
  2、湖西“肃托”事件的发展
  3、湖西“肃托”事件的严重后果
  4、罗荣桓对湖西“肃托”事件的制止
  5、湖西“肃托”事件的初步处理
  6、刘少奇对湖西“肃托”事件再处理的意见
  7、冤案的彻底平反昭雪
  第七章:统一战线的破裂与“三角斗争”
  1、铜北千里井惨案
  2、沛县“六一三”事件
  3、丰北反顽战斗
  4、贾庙战斗
  5、西撤与北撤
  第八章:湖西反“扫荡”斗争
  1、万人大“扫荡”
  2、马桥突围
  第九章:湖西地下秘密交通线
  1、建立湖上地下交通线
  2、建立沛北秘密交通线
  3、建立鲁南至湖西的地下交通线
  4、护送刘少奇、陈毅等领导秘密过湖西
  第十章:由局部反攻到抗战胜利
  1、攻克丰、沛、萧、铜地区伪据点
  2、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向日伪顽军发动局部进攻
  第十一章:争取实现和平民主的斗争
  1、开展锄奸反霸斗争
  2、开展土改试点,掀起参军和练兵运动热潮
  第十二章: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华砀县武工队开展的地道战
  2、沛县武工队开展的周堂地道战
  3、丰县武工队开展的李药铺地道战
  第十三章:插回敌后实施战略反攻
  1、秘密插入敌后
  2、三次武装插回
  3、攻克鱼台
  第十四章:全力支援淮海战役
  1、支前运动
  2、干部南下
  3、参军参战
  第十五章: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原文2009年10月 发表于(北京)作家出版社  浏览:1175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0/5/21 13:36:4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梁成琛 王居伟揭秘湖西秘密交通线《半截楼传奇出版》(收藏于2012/10/14 19:58:20
冀鲁豫党史湖西地委交通组织(收藏于2011/10/24 22:14:31
湖西大地纪念老红军胡玉岭诞辰110周年(收藏于2011/9/18 10:39:55
湖西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收藏于2011/4/13 8:04:29
胡光锋电影《湖西秘密交通线》创作历史背景(收藏于2011/1/20 7:27:52
胡光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获奖征文选载:(收藏于2011/1/2 8:46:37
尹海峰电影《湖西秘密交通线》文学剧本(收藏于2011/1/1 10:11:05
梁成琛《半截楼传奇》(收藏于2011/1/1 10:02:25
刘厚珉风起“半截楼”(收藏于2011/1/1 9:54:21
沛县党史工委《沛县革命斗争史稿》(收藏于2010/5/21 14:13:0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梁成琛 胡光锋《湖西英烈传》(访问11751次)
胡光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获奖征文选载:(访问2869次)
湖西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访问1555次)
尹海峰电影《湖西秘密交通线》文学剧本(访问1456次)
胡光锋电影《湖西秘密交通线》创作历史背景(访问1374次)
刘厚珉风起“半截楼”(访问1367次)
任彦申总主编《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沛县分卷)(访问1366次)
梁成琛《半截楼传奇》(访问1336次)
沛县党史工委《沛县革命斗争史稿》(访问1310次)
冀鲁豫党史湖西地委交通组织(访问130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8/4 10:03:17
刘永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28 23:46:46
胡海疆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2 8:57:19
胡海疆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2 8:32:17
胡海疆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2 8:11:2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