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海军的死亡也成了一个重要事件。
他在时,我们没悟出这一点来; 他走了,他是网络生活的一个象征。 他真是为网络而生的人,真是生逢其时的人,虽然死非其时。 正是网络才使他如此兴奋地、超量地、没有任何回报地写作, 正是因为网络,他无论在河南老家的小镇还是在深圳的一家公司, 都能给我们呼风唤雨、挥斥方遒的感觉。 他身上的那种狂生气质, 完全是网的气质。 让我们想想,这样的狂生过去也许不知有多少, 都被纸页的权威排除在沉默的黑暗之中, 不为人知, 找不到知友。 他们身上的天生才气得不到世人的惊叹、磨砺、激扬, 销磨余生,老死沟壑。 因此,朱海军其生也短, 却其生也幸。 在短短的网络生活中, 他的生命力得到极大的张扬和抒发, 这也许就是过早地挥霍掉生命的原因? 正如他那不顺遂的履历所暗示我们的一样, 他是一个落拓的、流浪的形象、一个边缘人的形象, 这就是一名网上客的形象。 正是在网友这个边缘人群中, 识与不识, 皆知其名。 他在纸页的领域还未曾闻达, 那些知名人士也许连听都未经听说过他, 但已经成我们中间的重要人物。 这样的人物在过去还未曾有过。 网,给了我们从不曾有过的品评人物的标准。 从此,在网上, 我们就想起朱海军, 一个在网上活过, 在网上死去的人。 |
浏览:115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