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__书法家任政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我记忆中的父亲任政

任舜华

  家父任政永别了一生钟爱的笔墨和我们家人,永别了他广大的学生以及喜爱他书法的人们,驾鹤西去,已经整整十年了。父亲在祖国书法园地里,孜孜不倦地耕耘了七十年。以往父亲常跟我讲述他甘苦的前尘,常常会叩击我的记忆之门,唤起我对他的深深的怀念。
   刻有“家在天台雁荡之间”的一颗印章,是我父亲十分喜爱而经常使用的。因为这是父亲诞生和生长的地方——风景幽美的浙江黄岩,在那里他度过了最初的学书生涯。父亲的启蒙老师是他的老叔祖,晚清举人任心尹——浙江颇负盛名的柳体专家。从七,八岁起,父亲每天悬臂练习大字两百,先学柳,再学颜,从不间断。这些都为他以后学书打下了扎实的楷书根底。同时,父亲还跟随任心尹公研习诗文。 老先生用背诵《论语》,《古文观止》和唐宋诗词来约束他那孩童好动的天性,从而也为父亲自幼打下很好的文学基础。
   然而,父亲的童年时代就与众不同地在黑与白的世界里和好似唱歌,死记硬背古诗文中度过了。在琅琅的诵读中,他的童心往往神游;一会儿,翘首远望小伙伴们的风筝在蓝天上晃荡;一会儿,又盼望读完之后,爬上树去掏雏鸟……
   幼小的他,还吃了不少的苦头。星星闪烁,蚊子成群的夏夜,他把一双小脚伸进空酒瓮里;寒风凛冽的冬天,为防墨冻住,他将砚台架空,下方点上小油灯。尽管小手冻肿,还是不停地练字……
  那时,乡间的学书资料极其有限,就在这有限的资料里,少年的任永正(原名),他贪婪地吮吸着。之后,他又临习了颜鲁公的《元次山碑》,王右军的《圣教序》,汉《史晨碑》,甚至将清石梁编的真伪杂糅的《草字汇》逐字逐页临摹。这些草字结构变化,似刀刻印在他的脑海里一样,他写起来已是滚瓜烂熟。
  一晃五年过去了,十二岁的他,在路桥镇已经小有名气了。他能经常为街坊邻居写些婚丧喜事之类的对联和条幅,还很受欢迎呢!有一次,父亲坐着写,时间长了,感到疲倦,原先悬起的臂不由自主地按在桌面上。那时,在簇拥的人堆里,有一位老先生见状对旁人悄声地说:“这孩子臂也悬不起,没前途!”父亲听后大为震动,事后便向那位老先生请教。老先生抚着我父亲的头说:“写条幅一定要站着,要居高临下,下笔的点画,波撇,屈曲 ,皆尽全身之力送出去。悬臂写字,就是练功,它能使笔势开展,收益无穷 。”老先生寥寥数语,深深地留存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从此,父亲经过毫不懈怠的努力,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1934年,家中遭了火灾,生活每况愈下。父亲才18岁,就自谋生路了。他凭着自幼熟 读诗文的基础,加上一手工整秀丽的小楷,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黄岩长途汽车公司。可是,没多久,抗日烽火遍地燃起,乡间公路遭到破坏,汽车公司自然就倒闭了。
  
  
  
  
  
  
   1938年,父亲离别了故乡,只身来到了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准备投靠先期已到达的长兄。到了上海,他才知道,长兄两年前赚了点钱,逐渐成了个暴发户,与德
  国商人合开了一家叫上海德华的染织厂。但是,兄嫂对他这个刚从乡下来求援的弟弟却很冷淡,不予接纳。父亲不得已,进了另一家在曹家渡的隆章染织厂,当练习生。当时,父亲已经22岁了,上海滩上,当练习生的一般都是14,15岁的孩子。其实,练习生是和童工差不多性质的,劳动时间长,报酬低,活又重。歧视和冷落,使父亲深深感到寄人篱下的痛苦。
  行进在坎坷之路上,更需要韧性和毅力。在染织厂一年多的时间里,父亲抱着“即使是石缝中,也要拼尽全力钻出苗来”的决心和勇气,每天起早摸黑,补习英文,研读诗文及有关课程,终于百里挑一的考入了位于四川路桥堍的上海邮政局。当时,这还是个“铁饭碗”哩!此后,由于他的书法特长,很快被升为科员。不久,我母亲也从黄岩来到了上海。
  在生活稍稍安定一些后,出于对书艺如饥似渴的追求,父亲的寻师拜教之情更为迫切。在当时的书坛上,马公愚先生享有盛誉,父亲日夜盼望着亲眼见见马老的挥毫。恰巧,在邮政局的一位同事,是高级职员,名叫徐绿芙,与马老熟识。父亲便托他带了几幅字给马老看,热望马老的指点。徐回来讲,马老看了作品,大加赞赏,要父亲不必拘礼,有空可以随时去马老家。在当时认钱不认人的社会中,马老这样破格的接纳我父亲,实际上是免去了拜师所需的修金和礼品,免去了一切的俗套了。马老的器重,使父亲非常感激和兴奋,更增强了学好书艺的决心。
  父亲早在三十岁,已成名于海上艺苑。1947年,他的个人传略 和作品已被收录于《中国美术年鉴》(中国首部美术年鉴)。他所得评语是:“ ……书法各体俱精,行草宗二王,极刚健婀娜多姿之致;楷法初唐四家,平和简静;隶书于史晨礼器,曹全华山,得力最深;篆以石鼓为基,溯源古籀,肃 穆雍容,不失古雅。请益马公愚,王福厂,推为青年书家之有希望者,其造诣更将有期不可限量之前途。其家藏碑帖,极富且精……”
   父亲生活十分俭朴,粗茶淡饭,烟酒不沾。一年365天,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写字读书的。
  初到上海,父亲曾经独自伫立黄浦江边,凝视滚滚的江水,久久沉思:这条大江不正是无数山溪流水汇集成的吗?在书艺上要有突破,创新,不正需要汇集前人的“山溪流水”?要登堂入室,我一定得尽可能博览名迹,广泛吸取历代的精华,以丰富自己。
  从此,父亲就开始如饥似渴地搜集历代名家法帖和书法理论书。许多次,上午刚拿到工资,下班后就直奔四马路(现福州路)。见到一本好帖,不论价格多高,如果全部工资不够,他就把身上的衣服脱下,卖了凑足了钱再买。回到家里不顾我母亲的埋怨,他只为得到一本好帖而窃 喜。 久而久之,旧书店老板和我父亲熟了,只要他一去,老板就把新进的帖任他挑选。运气好时,会捡到一块珍奇的“宝石”。但有时因见识不广,买进赝品,吃了大亏。
  
  
  
  
  上海著名的碑帖收藏家唐希陶,是我父亲早年就结识的好朋友。在唐家,父亲翻读过几千本帖,视野大大开阔。尤其是在唐先生的悉心指点下,父亲获得了鉴别碑帖真伪优劣的宝贵知识。对唐希陶的藏帖,父亲除了细细观摩,还作了大量临摹。当时正处国内战争时期,唐先生怕家藏碑帖全毁于炮火之下,就把一部分寄放到我们家。于是,父亲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
  我还记得,1950年2月6日,上海遭受国民党飞机最猛烈的袭击,史称“二,六”大轰炸。虽然,空袭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到了晚上人们依旧是心惊肉跳,怕再次空袭。我们家住在东新桥(现浙江南路)金陵东路的石库门二楼客堂间。那天,所有的邻居都躲到底搂灶披间里。我父亲却泰然自若的坐在写字台前,用一只黑色洋袜筒,套在电灯泡颈端,靠着一束射在桌子中央的亮光,继续他的临帖,还让六岁的我站在他身旁,看他写字。
   父亲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计划和方法。面对卷帙浩繁的法帖,父亲采取力攻尖端的办法,对各体书法择其优秀几种,专心攻习,坚实基础。然后,他由约及博,博涉兼优。
   父亲曾说:“我常以我的姓名的谐音‘认真’两字自勉,用自己的书艺,为我们古老民族书园增添一分春色。”
  父亲自号“兰斋”,既取芝兰之室的寓意,又有宗法“兰亭”的意思。他认为:雅非孤芳自赏,雅俗共赏才是理想的境界。
  父亲既不骄不躁,又善于虚心求教于同时代的长者,能者。解放初,沈尹默先生从重庆来上海定居。父亲久仰沈老的大名,十分兴奋,在制笔大师杨振华的引荐下,趋前拜识。凭着他的谦逊恭谨的态度和学养技艺的水平,很快得到了沈老的接纳和赏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在周末都上沈老家,时常还带我同去,一呆就是大半天。沈老与父亲谈论技法,鉴赏分析碑帖,但涉及较多的却是读书。我父亲是浙江黄岩人,沈老是浙江吴兴人,见是同乡,沈老话更多了。沈老说:“浙江有个传统,远在元代赵子昂,明代徐青藤,清代赵之谦,以至近代诸家,他们的造诣都扎根在学问的基础上。”
  除了苦练技法,父亲也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他曾要求我牢记《翰林粹言》中的一句精当之言:“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此“功”就是技法功夫,此“性”乃学问修养。
   不仅在书品上而且在人品上,父亲受马公愚和沈尹默先生的影响很大。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父亲总是不断进取,创作了丰富的的书法作品,写了不少的著作,还在上海各界做了大量的书法辅导工作。从六十年代后的二十多年里,他给广大青少年授课近千次。
  “书法之道,人品为先。”父亲的一生,他真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他再次教导我说:“生命有限,艺术长存。我毕生精力,尽萃于此。”他还说:“历史是无情的,字的好坏与否,需由历史的检验,不该看它一时的荣耀,而要看它能否久久流传,两百年后见分晓!”
  
  
  
  
  
   回想起来,感到欣慰的是,父亲在有生之年,还能亲眼看到,1979年,经多次遴选,最终任政体的行书脱颖而出,他写的7600个汉字(繁简各一套)行书字模,一问世就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后又进入了电脑常用汉字行楷字库,作为中国书法代表性书体为全世界所免费共享。如今,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人们随时可以从电脑,影视,报刊,杂志,,广告,店招等,看到飘逸秀丽的任体书法。一位书法家的书迹能如此在全球广泛而永久流传,可以说是古今中外鲜有其匹。
   父亲对人的真诚,质朴和坦率,就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它犹如春雨潜入过我的心田,给我鼓励,催我奋进。如今,父亲的遗墨仍和当年一样赢得人们的关注和赞叹,我不但深感幸福,更要以父亲为榜样,做人学书。
  
 浏览:183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8/27 13:51: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张延安追忆与书法名家任政先生的交往(收藏于2011/9/11 13:26:43
周国富一幅晒图墨宝的由来(收藏于2011/3/24 15:24:52
洪欣乐于写市招的任政(收藏于2009/11/7 21:11:10
顾咪咪、李亚云追忆任政(收藏于2009/11/4 11:47:15
钱汉东平民书法家任政(收藏于2009/11/4 11:33:50
任舜华我记忆中的父亲任政(收藏于2009/8/27 13:51:39
丁惠增任政——浙东书风的一面旗帜(收藏于2009/3/25 20:43:06
曹家富任政题书 精美典雅(收藏于2009/3/22 21:15:10
徐明旭我的书法老师任政先生(收藏于2008/9/7 20:13:32
丁惠增懷念“好好先生”(收藏于2008/3/5 17:22:4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孙琴安忠厚的长者 ———追忆著名书法家任政(访问4841次)
戴小京《任政书法集》序(访问4332次)
徐明旭我的书法老师任政先生(访问4107次)
丁惠增任政——浙东书风的一面旗帜(访问3087次)
程锡元《任政书法集》跋(访问2981次)
“白弄山人”任政(访问2215次)
任舜华《陈伊夏藏任政书法集》跋(访问2165次)
钱沛云风范书坛——感念恩师任政(访问1936次)
任舜华我记忆中的父亲任政(访问1837次)
黄宣成忆任政先生旧事(访问181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王克恩幽默.磊落.厚道----缅怀一代宗师任政先生(评论于2010/9/28 18:59:22
胥超敬仰(评论于2010/3/14 22:45:24
江苏宜兴市丁山:东贤新村估十四3o3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3/5 10:20:04
亚石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0/13 0:18:40
访客点评79981号文选(评论于2007/9/29 19:59:0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