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国 历 史 与 文 化之三
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发掘的两座蔡墓,均为竖穴土坑墓。一号墓残存遗物仅21件,有铜矛、镦、削、铃和玉璧等。二号墓出土遗物91件,有铜剑、殳、戈、镞、钁和车马器等。除蔡器外,还出土有吴王夫差戈、吴太子剑、越王者旨于赐戈等吴越兵器。两墓都有较大的坟丘,规模基本相同,相距约200米。由二号墓的出土错金铭文"蔡侯产"剑,可将此墓定为蔡声侯墓。又根据古代"父昭子穆"的葬制,推测一号墓的墓主应是蔡声侯之子蔡元侯。 1982年,在安徽省舒城县九里墩发掘一座大型春秋蔡墓,该墓为土坑竖穴墓,有棺有椁,虽经两次被盗,仍出土文物140余件,有青铜礼器、兵器、乐器以及数量众多的车马器和玉石装饰品。根据墓室结构、器物组合等多方面考察,该墓应是国君之制。墓中出土一件青铜戟上有"蔡侯逆之用戟" 6字铭文,释者认为蔡侯逆即蔡迁州来后的第二代国君-蔡成侯朔。 综合观察上述几座蔡侯大墓,可以看出蔡国虽然迁居到被南淮夷和群舒包围的地方,但仍保持着中原文化传统,如采用周王朝正朔,使用鼎、簋相配的传统用礼制度。大孟姬盘铭说"肇佐天子",即尊奉周天子为宗主。尊铭又申明其姊要"类文王母",即遵守祖先风范。蔡国与楚国和吴国频繁交往,出土器物既有楚文化因素,又有吴文化因素。此外,几座蔡侯墓中还发现吴王光嫁女之器(吴王光鉴),吴王夫差戈、吴太子剑等,表明了蔡与吴国公室的亲密联系。 |
浏览:91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