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深深的怀念慈父母

蔡国纪事本末

尚景熙 、尚玮、尚丹凤 /文,

  蔡国纪事本末
   尚景熙 尚伟 尚丹凤/编著 , 2006-4-19
  
  周武王克商封叔度于蔡
  时在周武王元年,蔡叔度元年,公元前1046年。
  《夏商周年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克商。据《周本纪》周武王灭商,是在这年春天的二月。“二月甲子”日黎明时,周武王誓师牧野(河南新乡一带),痛斥商纣王罪行,要求大家奋勇作战。当时周军有“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并有庸、蜀、羌、髳、微、纟卢、彭、濮等诸侯国的武装部队参加,共计兵车4000乘。商纣王70万人与周军作战,由于商军倒戈,商军惨败。周武王遂攻入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商政权结束,西周政权建立。
  据《逸周书·世俘》记载:周武王攻克商都朝歌后,曾分兵四出,征伐商朝的各地诸侯。当时向周臣服的共有652个诸侯国,其中被周征服的有99国,这样,周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周,原来是商朝的一个西方属国,现在猝然间取代了商的统治地位,如何牢固地控制东方地区,是周政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据《尚书·大传》记载,周武王为此曾经夜不能寐,召来师尚父(姜尚,即姜子牙)、召公奭、周公旦研究这个问题。师尚父主张把商人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召公奭认为应当区别对待:“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周公旦提出采取分化利用的办法,既要以武力监视,又要进行笼络。武王最后决定,采纳周公旦的办法,封商纣王子禄父为商后,留居朝歌,祀奉商祀,通过禄父控制商的遗民,并派自己的同母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相禄父治殷”(《周本纪》),史称“三监”。“相”,即辅助。殷即商朝原来统治的殷地(在今河南安阳、淇县一带)。“相禄父治殷”,即辅助禄父治理殷地。名曰辅助,实际是监督。
  “三监”率领了三支武装部队,分别驻扎在朝歌周围的卫、鄘、邶。《帝王世纪》云:“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卫在今河南省淇县东面,鄘在今河南省获嘉县,邶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南,团团将殷都朝歌包围,虎视眈眈地窥视着禄父。同年,周武王回归镐京后,复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封叔处于霍(《管蔡世家》),建立了三个诸侯国,分别监管商的原来地区。顾炎武《日知录·邶庸卫》有蔡叔度监管“自荆以南”,管叔鲜监管黄河以南,霍叔处监管黄河以北的记载。并云:“蔡,故蔡国,管则管城,霍所谓霍太山也。”故蔡国在今河南省上蔡县;管城即今河南省郑州市;霍太山在今山西省霍县。出于对商原来地区加强监管的需要,蔡国与管国、霍国同时建立。
  现在应当说明一个问题,蔡叔度所封的蔡,古今一些学者认为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而在商纣王子禄父所封的朝歌周围,即今豫北淇县一带。此说首见郑樵的《通志·都邑略》:
  蔡本畿内之地,以为蔡叔之采邑。及蔡叔逆命,国除。至蔡仲改封于汝南,故以汝南为蔡。及迁州来,则以州来为下蔡,汝南为上蔡。
  郑樵此说,并非无据。《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此处所说武庚即纣子禄父。三监,一说为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无武庚。即《帝王世纪》所说的:“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庸(古同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庸、邶、卫的位置:庸,在朝歌南,今新乡市西南有庸城。邶,一说在朝歌,今淇县;一说在朝歌北,今汤阴的邶城镇。卫,在朝歌东,今淇县东。班固关于三监的这段记载,肯定了蔡叔度居卫,但未否定蔡叔度封蔡,郑樵却引申说:“至蔡仲始改封于汝南,故以汝南为蔡。” 这样,就肯定了蔡叔度始在卫或在庸,为今天的一些史学研究者推测蔡叔度的具体封地提供了依据。
  班固的“蔡叔尹卫”说虽被郑樵继承与发展,今之学者有的亦沿用其说,并加以发挥,但是,历史上很多学者却不承认。上文已述,对蔡叔度的封地,裴骃《集解》引《世本》曰:“居上蔡”;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曰:“上蔡县故蔡国,周武王克殷,封其弟叔度于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蔡县》:“蔡国旧城周二十五里,蔡叔度始封此”。皆是证明。李泰的《括地志·豫州》也说:“豫州北七十里上蔡县,古蔡国,武王封弟叔度于蔡是也。”因之,对郑樵所说的“蔡本畿内之地”,“蔡仲始改封于汝南,故以汝南为蔡”的说法,应该郑重考虑,《帝王世纪》谓在庸,同样使人难以接受。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三叔监殷是怎样监法。周武王灭殷后,对殷的管理是使管叔、蔡叔、霍叔“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余民”(《管蔡世家》)。周武王姬发十分清楚,殷商政权虽然覆灭,但是,殷的贵族及殷的遗民对殷尚怀念殊深,这对初建的西周政权有很大威胁。这样,管叔、蔡叔、霍叔的任务,不但要监视禄父,而且要管理好殷故地的遗民,即“治殷余民”。殷商全盛时期,力量北达内蒙古,南逾江淮。其中心活动地区,所谓畿内之地,从发现的殷商遗址,可知包括今河南省境及河北南部,从山东直到苏北、皖北的黄河中下游,这与《商颂·玄鸟》所说的“邦畿千里”正相吻合。对这么大的一个区域进行管理,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怎能经常住在殷地旧都朝歌周围呢?周武王姬发也不可能把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封到这里看住武庚就算了事,而是要其在监视武庚的同时,并对殷的直属区域进行管理。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邶庸卫》说:“邶庸卫三国也,非三监也。殷之时邦畿千里,周则分之为三国。今其相距不过百余里,如《地理志》所言,于百里之间,而立此三监,又并武庚而为一监,皆非也。宋陈傅良以为自荆以南,蔡叔监之,管叔河南,霍叔河北。蔡故蔡国,管则管城,霍所谓霍太山也。其地绵广,不得为邶庸卫也。”顾氏之说,得到清代道光年间学者黄汝成的赞许。他在上文下注道:“康叔既封,犹标其地(指邶庸卫),是初为三国,非三监明矣!”
  顾氏与黄汝成之说是说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各在其国,对原殷商的版图划地而治。“蔡故蔡国,管则管城,霍所谓霍太山也”,并不存在什么邶、庸、卫三监之事。分析得正确精辟。
  事实是很明确的。西周时期的封国,都是因地名国,如康叔封于卫,国号卫;郑桓公封郑,国号郑;虞舜后封陈,国号陈。设若蔡叔封卫,则应称卫叔,管叔封庸,则应称庸叔,霍叔封邶,则应称邶叔,怎么能称蔡叔、管叔、霍叔呢?况且今日的郑州为管国故都,若是管叔封庸怎么会成为管国都城呢?霍叔封邶,怎么又在山西的霍县建都呢?
  殷商时期的遗址,就现在所知,在上蔡境内不下百处,单蔡国故城内外即有二郎台遗址、西关遗址、南关遗址、蟾虎寺遗址、郭庄遗址等。出土的文物有商代铜鼎、铜戈、铜镞及陶鼎、陶鬲等。在故城城垣的下层曾发现小口尖底的夯窝。说明蔡国故城在殷商时期已经是人口众多、文化发展,有武装、有城垣的城邑了,按“邦畿千里”说,亦应是殷商的畿内之地。
  三叔在邶、庸、卫建都之说虽误,根据西周王朝的惯例,诸侯受周天子命在本国外经常居住的地方,周天子即赐地为邑。郑桓公跟随周天子祭泰山,周天子赐坊作为助祭汤沐邑;鲁国国君到洛阳王城朝见周天子,周天子便赐与许田作为朝见时的食宿邑。管叔、蔡叔、霍叔既受周武王之命监殷,在分区监视治理的同时,必然要到朝歌议事和看看武庚与原来的殷商贵族是否有谋逆活动,并对武庚在政治上加以指导,使其按照周朝的规章制度办事。这样,在朝歌周围就必须有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当时也应称为邑。蔡叔尹卫、管叔尹庸、霍叔尹邶之说,或从此起。但是,不能说管叔蔡叔霍叔的封国即在此,仅仅是供临时居住而已,就像郑的坊、鲁的许田一样。根据上述,蔡叔度的封国蔡,仍应是今日的河南上蔡,并非有些人猜想的焦作、长垣、郑州等地。
  蔡叔度居蔡与囚死郭邻
  时在周武王元年至周成王二年,蔡叔度元年至蔡叔度五年,公元前1045至公元前1041年。
  蔡国的“蔡”,是上蔡土生土长的字。
  清·康熙本《上蔡县志·沿革》曰:“伏羲氏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为蔡”。蓍草是上蔡的特产,生长在上蔡县城东的白龟祠。它成簇状生长,一簇数株或数十株,成条状,高达2余米,叶小成椭圆形,三叶一组成三角形。入秋开乳白花,紫心;其后结实,如谷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的《群芳谱》,吴春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对上蔡白龟祠的蓍草均作了专题记载。《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并谓“其茎为筮,以问鬼神知吉凶,故圣人赞之,谓之神物。”对蓍草的记载最早是《周易》。《周易·系辞传》有“蓍之德,圆而神”。即用蓍草占卜,功能圆滑,变化神奇。可知蓍草是上古占卜的主要工具。用蓍占卜即用蓍揲卦、祭神问事,所以《上蔡县志·沿革》说“伏羲氏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为蔡”,是有道理的。李斯作小篆用“艹”“祭”组合成“蔡”,亦含有用蓍草揲卦祭神占卜之意。
  “蔡”,在商代名蔡地。
  甲骨文卜辞有:
  “己亥卜,王,蔡方 ”。(《乙》908)
  “□□卜, 贞于燕来受年”。(《巴》14)
  第一辞是卜问蔡地有灾吗?第二辞是卜问蔡地能丰收吗?
  不少学者认为商时的蔡地即今河南省上蔡县。由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商时期中心区域图》即将“蔡”标在今上蔡。蔡地位于淮北的汝河岸上,是殷商王朝的南面门户,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以及经济上在当时都是地位显赫的,尤其军事上位于南北要冲,所以在周文王时就成为周部族争夺的对象:“文王之道,被于南国。”(《诗经·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南国即今汝、淮、汉水一带,因处在商、周王朝的南部,故称“南国”,西周王朝时又称“周南”。蔡正处在南国的北部。周文王时政治势力已经达到这里,所以周武王灭掉殷商后,立即就封其亲属大臣于蔡,镇守南国,这位亲属大臣即蔡叔度。《周本纪》有封其“弟叔度于蔡”的记载。
  蔡叔度封蔡不久,西周王朝内部即发生一场争夺政权的斗争,蔡叔度也卷入其中。
  根据《夏商周年表》,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商,至公元前1043年病死。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于是,“周公专政,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管蔡世家》),流言四起,发兵反抗。商的余孽武庚,趁机发动叛乱,东部半个中国重新陷入混乱状态。对这场战争,周公旦采取果断措施:出兵东征,诛武庚、管叔鲜于殷,囚蔡叔于郭邻,废霍叔为庶人,战争平息,这次战乱史称“三叔之叛”。
  给三叔每人戴上一顶“叛周”的黑帽子,是否妥当?不妥。这三项黑帽子是周公旦给戴的。
  周武王本是深谋远虑、知人善用的君主,对三叔绝对不是轻率地因为是自己的弟弟即对其封国并加以重用的。在灭商和征服99个诸侯国的战争中,三叔必定立有卓越战功,表现出了堪当重任的能力,方才委以重任并且封为诸侯国君的。所以三叔并不是思想败坏、庸碌无能之辈,而是忠于周王室的卓有功勋的杰出人物。那么,他们三人为什么联合武庚叛周呢?
  对这个问题周公旦应该负主要责任。
  对周公旦我们不否认他对周王室的重大贡献,也不否认他摄政当国的正确,问题是在做法上具有严重错误。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为了巩固“天下未集”(《鲁周公世家》)的西周政权,摄政当国是应该的,但是在做法上周公旦既不与兄弟们商量,也不与大臣们讨论,却擅自跑到天子位置上:“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鲁周公世家》)“阼”,即东阶,是周天子的位置,“践阼”即登上天子的位置。“代成王摄行政当国”,从“代成王”的“代”字,可见已经把成王放在一边了。《尚书今古文注疏·大诰疏》也说:“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并且说“天子,周公也”。明堂是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即后来所说的朝堂。从以上可见,周公俨然以天子自居了,这样怎能不引起他人的怀疑呢?所以“群叔流言”(《尚书·蔡仲之命》),连太公望、召公奭也起了怀疑。可见当时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鲁周公世家》)的人并非仅管叔、蔡叔、霍叔,而是人言纷纭了。在这种情况下,管叔、蔡叔、霍叔起兵,是要周公旦归政成王,含有靖难的性质,怎能说“叛”呢?或曰《管蔡世家》明确指出:管叔、蔡叔“挟武庚以作乱”,怎能说不是叛乱?窃谓武庚是就周王朝内部不和钻了一个空子,煽动商的残余势力起兵,企图复辟。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就说:“继承问题引起周内部的不和,武庚看有机可乘,联合东方旧属国奄、蒲姑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可见三叔起兵与武庚起兵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一是为了“继承问题”,一是为了复辟。从此可以推断,对武庚起兵三叔也是反对的,他们不会与武庚合作,三叔“挟武庚以作乱”的“挟”字是周公旦加上的。
  现在谈谈蔡叔度兵败后被囚的郭邻。郭邻见《尚书·蔡仲之命》:“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对郭邻,江灏、钱宗武著的《今古文尚书全译》则谓“其地不详”,又引《孔传》曰:“中国之外地名。”对郭邻上蔡亦有传说,谓在蔡国故城西北蟾虎寺一带。这里沟深林密,靠近蔡国故城,郭邻即靠近蔡国故城的地方。并说:蔡叔度自认为无罪,但却说自己与武庚为伙,加了个叛逆的罪名,心中郁愤成疾,不久病死。此说可靠,陈逢衡《逸周书补注》也说:“以其附近城郭仍在蔡境内,故谓之郭邻。”马世之先生在《上蔡蔡国故城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也同意此见。
  关于蔡叔度在蔡国为君的时间问题,根据史书考证,应为五年。周武王是在灭商的当年回归镐京后封“弟叔度于蔡”(《周本纪》)的,武王建国“后二年”(《周本纪》)病逝,按《夏商周年表》即公元前1043年。武王在位共三年。按武王病逝后必经过一段酝酿,周公方才东征,《周本纪》说:“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又是一个三年。所以蔡叔度在蔡国为君,除去周武王封其于蔡的时间,与周公东征战败后的时间,在蔡国为君尚不少于五年。 (待续)
  蔡国纪事本末(三)
  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与蔡武侯
  时在公元前约1020年至公元前837年。在这个时期,包括西周的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8个天王,计约184年。
  据《管蔡世家》:“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宫侯立。宫侯卒,子厉侯立。厉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
  蔡仲受封,未明爵位,从其子蔡伯荒,可知蔡仲受封时蔡国为伯爵。其子袭封,称蔡伯荒。蔡,国名;伯,爵位;荒为名。春秋时期,此例甚多,如郑伯突,郑为国名,伯为爵位,突为国君名;楚子围,楚为国名,子为爵位,围为国君名;晋侯黑臀,晋为国名,侯为爵位,黑臀为国君名;宋公鲍,宋为国名,公为爵位,鲍为国君名。蔡国至蔡宫侯时始晋升为侯爵。
  《吕氏春秋·音初》有这样一段记载: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
  荆即楚国。王右,即周昭王的车右边保卫天王的武士。梁即舟。抎即坠。振即救。
  译文:周昭王亲自将兵征伐楚国,辛余靡身长多力,充当昭王的乘车右边的保卫人员。伐楚回归的时候涉渡汉江,船坏了,昭王与蔡公均坠入汉江。辛余靡拯救昭王到达汉江北岸,返回又救了蔡公。
  这件事也记载在《帝王世纪》里。《帝王世纪》说周昭王时德衰,向南征讨,济渡汉江,划船的人厌恶周昭王,将用胶粘制的船让周昭王坐。船行至中流,胶化,船解体了。周昭王和祭公俱沉于水中死去。周昭王的车右辛游靡长臂多力,游到水中获得昭王的尸体。
  祭公即蔡公,蔡、祭古通用。上面两段记载,在情节上和人名上虽有矛盾,但是蔡公陪同周昭王伐楚,与昭王同船济汉的记载是一致的。蔡公既然同周昭王伐楚,同舟共济,蔡国必然出兵。据《竹书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十九年”“丧六师于汉”。可知这次战争共经历4年,即由公元前980年至公元前977年(按《夏商周年表》推算)。从“涉汉”与“丧六师于汉”,可知周王室的“王师”,先是进攻,渡过汉水与楚军交战,最后失败,在渡汉水时,六师丧没。周王室六师丧没,蔡国的军队也一定受到很大损失。
  与周昭王同舟济汉的这位蔡公,窃以为即蔡伯荒。按《周本纪》,从周成王至周厉王共计9位国君,即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据《夏商周年表》,这段时间是从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841年,共计201年。在这201年中,蔡国只有5位国君:蔡仲、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蔡武侯。每个国君平均每人在位40余年,原则上都是长寿和在位时间很长的。从周成王即位至周昭王没于汉,共计65年,从时间上看,与周昭王同时没于汉的蔡公,应即蔡伯荒。由于蔡伯荒忠于王室,又为王室出兵征楚,死难,所以至蔡宫侯时升为侯爵。前文已言,蔡伯荒为伯爵,为什么称蔡公呢?春秋时期,爵位低的国君的谥号也可称公。如郑伯寤谥号为郑庄公,秦伯任好谥号为秦穆公,晋侯重耳谥号为晋文公。
  按以上推断,蔡宫侯、蔡励侯时期应该相当于西周王室的周穆王时期。周穆王50岁即天子位,立55年而崩。即从公元前976年至公元前922年。在这个期间,发生一件与蔡国有关的事情,即徐偃王“通沟陈蔡之间”。《太平御览·地部》引《博物志》曰:
  徐偃王治其国,仁义著闻,欲周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朱矣。
  上国:杜预注“上国,诸夏。”(见《左传》成公七年注)诸夏即中原的诸侯国。古代西方为上,东方为下,徐国在中原东面,故称中原诸侯为“上国”。
  徐偃王是徐国国君。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徐国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洪泽湖西侧的淮河北岸。徐偃王通沟陈蔡之间,应是从淮河西上,经今颖河至陈,经今汝河至蔡。为了顺利通航,将淮河、颍河、汝河的某些部分重新疏通也有可能,决非从徐国千里迢迢新开一条沟渠至陈蔡。
  由于徐偃王推行仁义政治,诸侯归顺,直接威胁着周穆王政权,正在西方游玩的周穆王,日行千里,急忙回归进行征讨。《括地志》曰:
  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腰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
  巡狩即天子离开国都巡行境内,这里指周穆王到西方游玩。造父,御马能手。腰褭,千里马名。周穆王听说诸侯共同尊崇徐偃王,急令造父御车,用千里马驾车,亲自回归征讨,结果消灭徐偃王。
  徐偃王虽然被消灭了,但是,从其“欲周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可见对陈蔡二国是很景仰的,并且势力已经发展到这里。
  蔡武侯时期,西周王室已是晚期。周厉王“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周本纪》)。召公谏诤,厉王不听,反使卫巫监视国人活动,禁止国人谈论国家政事,违者杀戮。国人不能忍受了,便群起袭击周厉王。周厉王惊惶失措,狼狈地渡过黄河,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周厉王逃走,朝中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周本纪》)。这个时期,戎人内侵,诸侯多叛周。蔡武侯就处在这个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
  蔡夷侯与蔡釐侯
  时在公元前837年至公元前770年,西周共和政治结束,继之为周宣王、周幽王。
  共和政治经过14年,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蔡武侯卒于共和政治的第四年,即公元前838年。蔡武侯卒,子夷侯立。蔡夷侯十一年(公元前827年),群臣拥立厉王子太子静为王,是为周宣王。周宣王励精图治,“修政,法文、武、成、康之贵风,诸侯复宗周”(《周本纪》)。这段历史,人称“宣王中兴”,实际是西周王朝的回光返照,到了周幽王的时候,西周就被犬戎灭亡了。
  从周宣王即位(公元前827年),到周幽王亡国(公元前771年),共计57年,蔡国的国君是蔡夷侯、蔡釐侯。据《管蔡世家》记载,蔡夷侯在位28年,“卒,子釐侯所事立。釐侯三十九年,周幽王为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周王室东徙,即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因为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历史上称东周。东周时期,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的能力,进入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从此,蔡国也卷入了大动乱的旋涡。
  蔡共侯、蔡戴侯与蔡宣侯
  共侯、戴侯、宣侯正当周平王在位的东周初期,是蔡国国力最强和在诸侯国间最活跃的时期。
  据《管蔡世家》,蔡釐侯四十八年“卒,子共侯兴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初立。”
  蔡釐侯、蔡共侯、蔡戴侯、蔡宣侯与周王室、公元对照年表如下:
  
  蔡釐侯 周宣王十九年~ 公元前809年~
  (在位四十八年) 周平王九年 公元前762年
  蔡共侯 周平王十年~ 公元前761年~
  (在位二年) 周平王十一年 公元前760年
  蔡戴侯 周平王十二年~ 公元前759年~
  (在位十年) 周平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750年
  蔡宣侯 周平王二十二年~ 公元前749年~
  (在位三十五年) 周桓王五年 公元前715年
  鲁隐公是鲁国的国君。鲁隐公元年是鲁国史书《春秋》的开始。时年为周平王四十九年,蔡宣侯二十八年,公元前722年。从此,春秋时期开始。(待续)
  蔡国纪事本末(四)
  宋卫陈蔡伐郑与宋鲁卫陈蔡伐郑
  时在周桓王元年,蔡宣侯十一年,公元前719年。
  《左传》隐公四年: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译文:宋殇公即位当了国君,公子冯出奔去到郑国。郑国收留了他,并且准备把他送回宋国当国君。到了卫国的公子州吁自立为国君以后,决定重新挑起卫国先前与郑国的旧怨,借此以便讨好各国诸侯,并且把人民对自己的不满向外转移。于是,就使人通告宋殇公说:“假使你愿意出兵攻打郑国,铲除你的政敌公子冯,以你为主,敝国愿意用全国的人力与物力并联合陈、蔡两国参加,这是敝国的最大意愿。”宋殇公欣然接受了这项建议。由于陈国、蔡国正在和卫国和好,就接受了卫国联合攻打郑国的要求。这样,宋殇公、陈桓侯和蔡军、卫军便联合攻打郑国。他们包围了郑国都城的东门,一连围攻五天方才退兵。
  宋殇公是宋国的国君。宋国,子姓,是商朝的后裔。商纣王子禄父叛乱,被周公旦所杀,为了保存商朝的祭祀,改封纣兄帝乙的长子微启为宋公,都今河南省商丘。周平王四十二年(蔡宣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死前,让其弟和为国君。宋宣公卒,和立,为宋穆公。宋穆公立九年卒。死前嘱咐大臣立宋宣公的儿子与夷为国君,并且使自己的儿子公子冯住到郑国去,以免争夺政权。与夷立,是为宋殇公。郑国都今河南省新郑,当时是黄河中游的强国。国君郑庄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想支持公子冯回到宋国当国君,推翻宋殇公,这样,宋、郑两国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恰巧第二年卫国发生了州吁弑君夺权自立为国君的事。卫国,姬姓,是周武王弟康叔封的后裔,初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周桓王元年(蔡宣侯三十一年,公元前719年),州吁弑其君桓公而自立。州吁本是卫桓公的庶出弟,弑君自立,人心不服。卫国和郑国世代有仇,为了对外联合诸侯,对内平息民怨,就采取联合宋、陈、蔡三国攻打郑国的办法,将矛盾向外转移。州吁对宋殇公说的“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君害”,指公子冯欲与宋殇公争夺君位事。赋,指战争的人力与物力。“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即卫国动用人力、物力与陈、蔡二国随从宋国伐郑。陈即陈国,妫姓,虞舜之后,都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阳县。蔡即蔡国。
  《春秋传说汇纂》对这次战争评论道:“此诸侯会伐之始,亦东周诸侯分党之始。”说得正确。
  同年秋,宋国又联合鲁国与陈、蔡、卫三国伐郑,“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左传》隐公四年)。
  现在试论蔡国在当时诸侯国中的国力与地位。据《晋书·地理志》上:“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迄获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百三十九知其所居,三十一国尽亡其处,蛮夷戎狄不在其间。”这个大动乱的春秋时期,开始有1200个诸侯国,经过242年,到了春秋末期,见于《春秋》经传的尚有170个诸侯国,可见诸侯国之多。在这众多的诸侯国中,宋、卫伐郑,不联合其他诸侯国,而联合陈、蔡两国,可见陈、蔡两国在诸侯国中已是国土广大,国力富强的诸侯国。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四章《列国兼并时期—东周》,把蔡国列为强国,与其他大国通称列国。并且说:“共余小国只能做列国的私属,给宗主国服役”。从此可见,蔡国下面还有很多小的诸侯归服,并且向蔡国缴纳贡献,提供军事援助。
  《蔡仲之命》云:“睦乃四邻,以蕃王室。”周王室对蔡仲提出的任务就是团结好周围的诸侯国,保护捍卫周王室。蔡国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极为重要的。南面是东西横亘200余里的汉代所称的鸿隙陂,鸿隙陂南连淮河,从今天的汝南、平舆至新蔡西境,当时为大面积的积水沼泽。所以,要由江汉与豫南北上,必须经过蔡国。康熙本《上蔡县志·禊表》有“楚郑通衢坊”,下注“在西古城口”。古城,即蔡城故城,西古城口即蔡国故城的西门外面。说明故城西门外面即是位于今湖北省的楚国通向黄河中游的郑国的交通大道。当时的蔡国位于鸿隙陂西北,为江汉、淮河通向黄河中游的交通枢纽,所以位置极为重要。周王室让蔡国在此建国,就是让他把守好东南这一地区的门户。因为今天的淮河流域当时即少数民族淮夷的所住地,淮夷与楚国经常出兵进犯,企图观兵中原,抵御淮夷和楚兵进攻的任务是非蔡莫属的。
  还应说明的是,由于蔡国位于汝淮流域,南衔淮夷、荆楚,北通郑、卫、宋、陈,就成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地。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的古文化遗址中,就含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又含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到了春秋时期,这里的青铜器既具有荆楚器物风格,又具有黄河流域的器型。如在蔡国古城出土的铜鼎,大多深腹高足,具有南方风格,但有的却矮足圆腹,属于黄河流域器型。器物如此,在生活习俗、语言方面,应该说是兼有南北因素的。“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楚辞·扫魂》)屈原把吴歌与蔡讴并提,不但说明蔡人善歌,并且说明蔡国歌曲对吴楚两国影响之大,但是,蔡人的歌曲也不可避免地吸收有吴楚两国的因素。
  蔡宣侯考父卒蔡桓侯封人立
  时在周桓王五年,蔡宣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15年。
  据《管蔡世家》,蔡宣侯立三十五年卒,“子桓侯封人立”。《春秋》隐公八年云:“夏六月已亥,蔡侯考父卒”,“八月,葬蔡宣公”。考父为蔡宣公名,即蔡宣侯。
  对蔡宣侯的名字,《管蔡世家》言为“措父”,《春秋》记为“考父”,互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据《钟鼎彝器款识》云:“传世器有正考父鼎,阮元定此为蔡侯考父器,可信。”并云:“‘正’者考父时为周卿士也。”为周王室卿士,在诸侯中是崇高的荣誉,加上蔡国位居“列国”,可知蔡宣侯时期,蔡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蔡桓侯名封人,蔡宣侯子。
  蔡卫成阝不会王命
  时在周桓王七年,蔡桓侯二年,公元前713年。
  郑国与宋、卫、陈、蔡四国为敌,自感孤立。于是,先与陈国和解,接着,互相联姻,“郑公子忽”与陈侯女“成昏”(《春秋》隐公七年)。公子忽为郑庄公长子,“昏”即婚。在这一基础上,郑又拉拢齐、鲁二国作为外援。齐国,姜姓,太公之后,都营丘,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稍北八里,地拥泰山之北,兼有山东半岛,为东方强大的诸侯国。战国初期,田氏夺其国,是为“田齐”。鲁国,姬姓,文王子周公旦后。周公辅助周王朝,成王封其子伯禽于曲阜。曲阜是商朝的奄国地。曲阜与奄城相距三里,曲阜在东而稍北,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北三里之古城村。奄城在西而稍南,即今曲阜市。1977年曾于鲁国故都进行勘探发掘,测得鲁都城平面大致呈扁长方形,周长13.7里,面积39.5平方里。故城城门11座,宫殿区在城中。今曲阜市仅占鲁故城西南角的一小部分。
  郑国拉拢齐国,早在春秋以前。《左传》隐公三年有:“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杜预注:“石门,齐地,或曰:济北卢县故城西南济水之门。”《大清一统志》谓在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约70里。“盟”即盟誓,“盟于石门”即两国在石门通过盟誓缔结友好条约。“寻卢之盟”,杜预注:“卢盟在春秋前,卢,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谓:“寻盟,当时常语,即修旧好之义。”可见在春秋以前齐、郑两国就已经友好了。
  对郑国与宋、卫、陈、蔡四国的矛盾,齐国曾经进行调解。通过调解,郑国与宋国、卫国一度和解:“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左传》隐公八年)宋、卫与郑国的和解使臣在温城相见,然后又到瓦屋缔结盟约,从此郑与宋、卫才算化解东门之役的仇恨。温,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30里。瓦屋,杜预注:“周地,在今温县西北。”
  郑庄公虽然与宋、卫两国和解,但仍以宋、卫、陈、蔡伐郑,“围其东门”为恨,思欲报复。所以蔡桓侯元年(公元前714年),郑国借词宋国不朝周天子,“以王命讨之,伐宋”(《左传》隐公九年)。“以王命讨之”即以周天子的命令讨伐宋国。可是,“蔡人、卫人、成阝人不会王命”(《左传》隐公十年)。从“不会王命”,可见郑国出兵前,曾以“王命”号召诸侯国出兵伐宋,蔡、卫没有出兵,所以说“不会王命”。郑庄公用“王命”号召诸侯国出兵伐宋,这是春秋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端。
  在这次伐宋战争中,齐、鲁因与郑国友好,都曾出兵。蔡、卫因与宋国友好,没有出兵。由此可见,黄河中下游的诸侯国当时分为两大集团。
  成阝,国名,周武王封弟叔武于此,地址在今河南省范县。(待续)
  蔡国纪事本末(五)
  宋卫蔡伐戴之役
  时在周桓王七年,蔡桓侯二年,公元前713年。
  《左传》隐公十年: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译文:隐公十年七月庚寅日(五日),郑国的军队伐宋归国,犹在远郊。宋国、卫国乘虚攻入郑国。接着,宋、卫又联合蔡国攻入戴国。郑国的军队跟踪而来,八月壬戌(八日)围戴,癸亥(九日)克戴,攻取三国军队。郑国攻取三国军队如此容易,原因是宋、卫伐郑时没有向蔡国通报,攻戴时才通知蔡国出兵。蔡国人愤怒,故不和而败。
  戴国,《春秋左传注》:“戴音再,《公》、《穀》作载,《释文》及《正义》亦作载”,并云:“今河南省民权县东而稍北四十五里,离宋都六十余里,当即古载国之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春秋时期全图·郑宋卫》所印为“戴”,在今民权县东北。按宋、蔡、卫三国伐戴,戴必为亲郑之国,亦如郕国亲宋“不会王命”同。可见当时的小国都在依附大国。
  蔡侯郑伯会于邓
  时在周桓王十年,蔡桓侯五年,公元前710年。
  《左传》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
  邓,国名,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今名邓襄寨。《路史》谓“夏仲康支子封邓,为邓氏”,始筑邓城。《河南省文物志选稿》谓,春秋为蔡地,后属楚。遗址为高出周围地面6~7米的正方形台地,周围有土垣,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80米,城墙系用黄土和灰土筑成,城墙断壁处,文化层厚约2米,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骨器和兽骨等。陶器有鼎、鬲、斝、豆、杯、觚、侈口罐、侈口钵、小口高领瓮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篮纹等。出土文物表明,遗址包含有河南龙山文化和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
  楚国又名荆楚,据说是三苗之后,先前居住在黄河流域,后来被夏禹战败,退到长江流域,称荆楚。西周初期,酋长熊绎被周成王封为子爵,居丹阳,即今湖北秭归县。西周时期,熊绎的子孙不断扩大土地,立国号为楚。东周初期,楚国愈益强大,国君熊通自称“我蛮夷地”,“自立武王”(《楚世家》),公开与周天子分庭抗礼。这样就大大震动了中原诸侯。
  据《楚世家》,楚武王虽说“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但并未进军中原。郑国远在黄河之滨,南有桐柏山与大别山阻隔,远在江汉之北,距离楚国遥远,年迈的郑庄公为什么慌慌张张跑到邓与蔡桓公会盟呢?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楚武王曾经进军中原,并且死于河南新蔡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开封府·襄城县》:襄城县东北有“郑庄公城。春秋楚伐郑,庄公出师境上,与楚相拒处”。据《中国历史纪年表》,郑庄公在位为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在位为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郑庄公与楚武王为同时人,郑庄公抗拒的楚兵为楚武王师无疑。根据文献记载分析,楚武王这次北上侵郑,是由三关(冥厄、直辕、大隧,均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后称义阳三关)北上,因为信阳北有楚王城,《读史方舆纪要·汝宁府·信阳州》谓其为“楚武王破申时所筑”。楚武王应是在这里击破申国后,率兵北上,经过蔡国西境,到达郑国南疆,郑、蔡均受到楚军威胁,所以方有郑、蔡邓城之盟。
  这次会盟的目的很明确,即《左传》桓公二年所说的“始惧楚也”,要缔结军事联盟,共同抗楚。这次军事联盟,郑、蔡两国之外,还应有江、黄、道、柏、息、慎、沈、房等较小的诸侯国参加,并且形成以蔡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因为蔡国位于豫南,滨临汝、淮,是豫南的主要强国。与汝淮诸侯或为同宗,或为姻亲,或为友邦,或为依附,因此,蔡国倡首,众皆随从,遂结成强大的抗楚联盟。而郑国远在黄河之滨,缔结军事联盟只是表示支持而已。
  根据文献记载,楚武王可能最少两次进军中原。一次是在郑庄公生前兵抵郑国南疆,一次是在楚武王逝世的公元前690年。这次应是受到以蔡国为首的联军的阻击,死在豫南。虽然《左传》庄公四年谓楚武王伐随,“卒于樠木之下”,《楚世家》谓:“楚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但均未说明死于何地。从文字分析似应死于湖北。湖北钟祥县有樠木山,亦名武陵,湖北省应城县有樠池,均谓楚武王卒于此,但被杨伯峻一口否认:“恐皆不可信。”(《春秋左传注》庄公四年注)那么楚武王具体死在何地呢?很多文献记载,楚武王墓在豫南:
  《世本》:“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括地志》:“楚武冢在新蔡东北五十里。”
  《皇览》:“楚武王冢在汝南郡鮦阳县葛陂乡东北,民谓之楚王琴。汉永平中,葛陵城北祝里社下于土中得铜鼎,而名曰‘楚武王’,由是知楚武王之冢。”
  《水经注·汝水》记载与《皇览》同。鮦阳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北,葛陂在今新蔡县西北。从上面文献记载,楚武王墓似以在新蔡北面的葛陂岸上可靠。楚武王墓为什么会在这里呢?应是楚军伐随,随服,遂乘胜进兵中原。这时,以蔡为首的诸侯联军严阵以待,楚军遭到强烈阻击,军败,楚武王死在这里,也葬在这里。组织诸侯联军,阻击楚军北上,蔡国正当鼎盛时期,是豫南诸侯的支柱。由于蔡国组织抗楚联军,中原诸侯20余年免受楚国蹂躏。
  蔡随周伐郑
  时在周桓王十三年,蔡桓侯八年,公元前707年。
  这时,东周王室的天王为周桓王。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卒,“太子泄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周本纪》)。周平王晚期,周与郑即关系恶化。郑庄公为平王卿士,平王信任西虢公,想分郑庄公权与西虢公。郑庄公怒,派人取王室温地之麦,“又取城周之禾”(《左传》隐公三年)。周桓王即天王位后,第三年郑庄公才去朝拜,“桓王怒其取禾,弗礼”。这样,矛盾继续加深,“郑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郑世家》)。
  对这次战争,《左传》桓公五年记载得很清楚:
  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 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译文:周桓王集合诸侯军征讨郑国,郑庄公率军抵抗。当时周桓王亲自指挥中军,虢公林父指挥右军,蔡卫两军归属他指挥。周公黑肩率领左军,陈国军队归属他指挥。
  郑公子子元请求郑庄公组成左军,抵抗蔡、卫两军,组成右军抵抗陈军。并且说:“陈国刚刚发生内乱,人民缺乏斗志,假如先攻打陈军,陈军必然狼狈奔逃。周王率领的中军看到这种情况,必然发生骚动,而蔡、卫两军不能互相支援,当然会纷纷争先逃跑。这时我们可以集中兵力攻打周王的中军,如此就可大获全胜。”
  郑庄公采纳了子元的献策,就派大夫曼伯率领右军,祭足率领左军,原繁、高渠弥率领中军护驾郑庄公,摆成一个严整的“鱼丽阵式”。就是先锋排列25辆战车,其次是每排5人的5排步兵列阵在两车之间,组成敌人无法切断的坚强阵势。于是,两军就在郑地繻葛展开激战。郑庄公首先命令左右两军说:“举起军旗,擂响战鼓”,要求进攻。蔡、卫、陈三国的军队纷纷奔逃。周桓王率领的中军顿时大乱,郑国的军队合在一起进攻周王军,周王军大败。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虽然肩膀受伤,尚能指挥全军。祝聃请求郑庄公下令追击,郑庄公说:“一个仁德的人,凡事不愿意高居人上,怎敢欺凌天子呢?如果我们能够自救,不使社稷倾覆,就已知足了。”
  文中的“ 动而鼓”,《春秋左传注》:“ 音桧,大将所用军旗,执以为号令者也,通用一绛帛,无画饰。”又曰:“贾逵以 为发石,一曰飞石”,但被段玉裁《说文注》否定。
  繻葛之战是东周王室召集率领诸侯进行讨伐的第一次战争,也是召集率领诸侯进行讨伐的最后一次战争。在春秋诸侯纷纷强大的情况下,东周王室已经没有战胜诸侯国的力量了。
  蔡桓侯在公元前710年与郑庄公盟于邓,公元前707年派兵与周桓王征郑,中间仅仅经过三年。按说当时蔡、郑两国正在和睦,但是蔡国仍然派遣军队随王伐郑,说明蔡国对周王室还是忠诚的。
  蔡桓侯诛陈佗
  时在周桓王十四年,蔡桓侯九年,公元前706年。
  《春秋》桓公六年:“蔡人杀陈佗。”
  陈佗是陈国的新立国君。杜预曰:“佗立逾年不称爵者,篡立未会诸侯也。”是因篡夺政权即国君位,又未会盟诸侯,故称名,不称国君爵位。对此事,《陈杞世家》的记载是:
  (陈)桓公鲍卒。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为厉公。
  把陈佗说成陈厉公,这一记载是错误的。按《春秋左传》记载,陈佗即五父,蔡人杀了陈佗(五父)改立陈厉公。陈厉公名跃,《春秋》桓公十二年有“陈侯跃卒”,这个陈侯跃即陈厉公。对于此事,古代学者多有辨证。如《索引》引谯周曰:“《春秋传》谓他(佗)即五父”,并曰:“是太史公错耳”。太史公错的原因是把陈厉公与陈佗误作一人,又把陈佗、五父说成二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五父即陈佗。
  杀人国君另立自己亲信为君,决非一般人能为,策划此事者定为蔡桓侯。《春秋左传注》亦谓:“《经传》称人者,皆指国君或大夫。”这个时期,陈国完全在蔡国的控制之下。
  蔡叔与鲁大夫柔宋公陈侯盟于折
  时在周桓王十九年,蔡桓侯十四年,公元前701年。
  《春秋》桓公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杜预注:“柔,鲁大夫未赐族者。蔡叔,蔡大夫。叔,名也。”
  按杜预的注释,“叔”是人名,但张应昌《春秋属辞例编》云:“桓十一年蔡叔,桓十七年蔡季,叔、季、弟之称也,蔡叔、许叔、蔡季、纪季是也。”据此,则蔡叔是蔡桓侯的母弟,前人多主是说。杜注谓“叔”为人名,误。
  宋公,为宋庄公。陈侯,为陈厉公。折,地名,位置不详。
  《春秋左传注》谓这次会盟是“内卿会盟诸侯之始”。
  蔡桓侯诛陈厉公跃
  时在周桓王二十年,蔡桓侯十五年,公元前700年。
  《春秋》桓公十二年:“八月壬辰,陈侯跃卒。”杜预曰:“厉公也,十一年与鲁大夫盟于折,不书葬,鲁不会也。壬辰,七月二十三日,书于八月,从赴。”赴,即告丧,今文作“讣”。从赴,即按告丧的时间。
  此事在《陈杞世家》记载甚详。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
  译文:陈厉公娶蔡女,蔡女和蔡国人淫乱,厉公也多次到蔡国淫乐。厉公七年,被他杀死的太子免的三个弟弟,大的叫跃,二的叫林,小的叫杵臼,共同使蔡人以美女引诱厉公,与蔡人共同杀厉公,拥立跃即位,就是利公。
  原来的陈厉公为人不正,数入蔡淫,引起蔡人反感,陈桓公太子免之弟遂借机与蔡人合谋诱杀陈厉公。一个国家的决策在国君,诱杀了陈厉公的蔡人仍应为蔡桓侯。
  《陈杞世家》谓“杀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误。跃为厉公名,而此处以跃为利公,是太史公又误。《索隐》引谯周曰:“《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佗)为厉公,五父为别人。” (待续)
  
  
  
原文2006年1月——12月 发表于《儒林门第》蔡家友摘录  浏览:420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2/10 20:11: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蔡家友贵州兴仁蔡氏历代祖宗之位(收藏于2023/8/29 12:11:30
蔡家友七月半祭祖 绿色祭奠 网络传思(收藏于2022/8/11 17:07:44
蔡家友趣说中元节(七月半)(收藏于2022/8/10 15:37:32
蔡家友壬寅年母亲节祭母(收藏于2022/5/8 11:23:18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收藏于2022/4/8 14:02:44
蔡家友清明·为爱祈福绿色祭奠(收藏于2020/3/29 10:32:39
蔡家友七月中元节祭祖,是对逝者怀念与尊重,是最好的寄托。(收藏于2019/8/14 22:48:01
蔡家友标题(收藏于2019/4/5 11:48:42
蔡家友十五元宵节,去给祖坟上灯、放鞭炮烟花。(收藏于2019/2/20 0:08:04
蔡家友中元节,燃一盏《心灯》,为逝去亲人点燃一段心香!(收藏于2018/8/24 17:17:1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蔡家友摘录(http://xz8.2000y.net/mb/2/readnews.asp?newsid=387473)蔡氏族谱(访问17580次)
蔡家友祭奠母亲逝世三周年(访问9101次)
蔡家友摘录 蔡世明/文学习蔡氏文化,振兴蔡氏家族:蔡”字解析(下)(访问8112次)
蔡家友蔡姓来源(访问6596次)
蔡家友母亲两周年祀日祭文(访问6469次)
蔡家友祭奠母亲(访问6380次)
蔡家友摘供蔡氏族谱信息(访问5411次)
蔡家友贵州省兴仁县蔡氏家普(访问5032次)
尚景熙 、尚玮、尚丹凤 /文,蔡国纪事本末(访问4201次)
蔡家友摘抄 蔡嘉猷/文 ,中华蔡氏郡望的考究(下)(访问396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8/14 22:49:2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8/24 17:30:5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8/15 17:06:50
蔡氏后生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8/13 17:40:15
家吉茂功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1/27 22:43:1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