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茫茫宇宙,生命真的有意义吗?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大年初一早上睁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买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犹太籍,有奥斯维辛集中营经历。 集中营这样封闭的环境,完全没有可能了解外部战事,弗兰克尔就没有绝望过吗?他活下来就为了完成一部著作?这就是他生命的意义?我始终存疑。 那两天正好在看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梁先生一生研究古建筑,却遭到批判,林徽因说:”梁思成是个做学问的人,没有了学问就什么都没有了。“那时梁先生怀疑过自己生命的意义吗? 文革中傅雷夫妇的自杀,翦伯赞夫妇的自杀,还有周作人致信派出所求死……相信他们都曾思考过生命的意义,但为什么都死的这么决绝呢? 我还边看边想,同在集中营,为什么有些人能超越苦难,有些人却表现麻木,还有些人以致沉沦呢?人与人怎么会有那么大差别呢? 很多疑问挥之难去。 看到后来还有点失望,技术层面的意义疗法不足以解答心理上的疑惑。 直到看完全书,我才渐渐搞明白,求生的意志,期待与妻子的劫后重逢,才是支撑弗兰克尔活下来的动力。这要归功于集中营的封闭环境了,如果知道了妻子已经先他而去,很难想象弗兰克尔还能坚持活下来。重获新生后,他第一时间得知妻子已不在人世,此时他生命的意义才在于写作,帮助他人寻求生命的意义,成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已经从爱妻子升华到爱同胞爱人类,这就是苦难的意义,他确实超越了苦难。人需要不断地自我超越,活成最好的自己。 我想,这么理解或许能自圆其说了,否则很难解释陷入绝境后怎么还会有生的欲望,估计弗兰克尔在集中营还没到绝望的程度,爱的力量确实强大无比。 |
浏览:32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