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庆奎、郝寿臣合作演出于北京华乐戏院,双挂头牌,由万子和成班,高庆奎每场戏份为一百元,郝寿臣为八十元。虽然高、郝合演的重头戏很多,但高庆奎常常演出独挑的大戏如《 探母回令》 、《 哭秦庭》 、《 浔阳楼》 、《 重耳走国》 等,戏幅长而工力苦。有人进言于高:以戏论酬,高应多郝一倍。高庆奎却从艺术观点上分析说:“寿臣演戏,不惜气力,戏虽小而消耗力亦大。我们俩协力合作,不能斤斤于各自演出的戏幅大小而戏份悬殊。宁可叫你们瞧我值得多,我绝不多取而叫钱压着我的能耐。”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戏曲演员“宁叫艺压钱,不叫钱压艺”的道德观,渗透于他们的美的心灵之内。 |
原文 发表于翁偶虹戏曲论文集 浏览:138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