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全才老生,除了“字正腔圆”外,还得“唱、做、念、打俱佳”,“文、武、昆、乱”不挡。高庆奎他本以做工胜。虽然有一部分人喜欢他大嗓子,他的好在能把唱做完全戏剧化。我常见别的伶人在唱的时候什么都不管,把剧中的情感抛开,唱完了再做戏。这是最要不得的。
我们听马连良的《焚绵山》、《白蟒台》,那两段原般,多好听,多兴奋?可以唱得人忘去愁闷,忘去他是将死的人。但这样一来把悲剧的空气完全打破了。所以马连良唱虽好听,常把悲剧唱成喜剧,这种人是不适于做戏的。 高庆奎就不这样,他的唱功,做功,皆随着剧情走。我们看他的《哭秦庭》,可以使观者忘掉他是在唱戏。在他唱大段反调时,我只见其哭,把他的唱几乎忘记了。《空城计》他唱的更好,那一段二六好像和司马懿谈话一样,那是如何的自然。我们就以旧戏的规则来批评他,他的唱功也是没有毛病,因为他这种表演是最成功的,同时在戏剧之中也是具有最高价值的。 原文发表于《人生旬刊》,1935年第一期。编辑:刘豁公。 |
原文1935年 发表于《人生旬刊》 浏览:84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