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年清明祭父母
补记:今年因有事,拖到2006年 6月3日才回老家给父母扫墓。 6月3 日天气阴沉,无风无雨,虽然已过小满,天气也不是很热。毕海开车,毓滋、毓伦、毓倩一行四人于上午十时三十分到达郭董各庄。由春山陪同,缓慢驱车沿着田间小道驶向父母墓地。沿途小麦绿色中透着微黄、土豆盛开着小白花、大蒜叶间吐出长长的蒜苗、豌斗夹果实保满,绿色一片、空气新鲜、丰收在即、景色迷人!同时想到父母安睡在这样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心中也感到坦然。我们到达墓地(四节地),此时,福良四哥的大儿子秀仓也来到墓地。我们给父母的坟上添上新土,放好父母的遗像,摆上一簇鲜花,摆上贡品:粽子、荔枝、核桃酥、白皮点心、白酒,将点燃的一大炷香插在父母遗像前,把祭文铺在父母坟上。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我们每人手持一炷香,默立在父母墓前。首先,播放了“丙戌年清明祭父母”祭文及重孙家铭弹钢琴的录音,然后,向父母墓三叩首,给父母烧纸钱,默祝父母千古九泉,祈祷父母保佑子孙平安!我们同时替毓傑、毓儒、毓伟各家及所有的亲人烧了香、磕了头。此后,我们又祭奠了所有故去的亲朋乡亲。我们敬请父母谅解今年上坟来晚,并承诺明年一定在清明节期间来给父母上坟,禀报子孙平安,免得父母惦念! * *** ** ** 丙戌年春,春回大地,春分过后,逼寒食、近清明,凄风苦雨,种种脑人天气。初春乍暖还寒,雨纷纷、风凄凄,令人感到魂飞魄散、精神恍惚、悲惨凄凉之意。我们不觉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春天来了,燕子又要回来了,我们将看到燕子不停的穿梭扑食哺育幼雏的情景。我们会不由的想起母亲在八十多岁时竟能流利的背诵,她小时候在太姥姥家墙上挂的白居易的“燕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梭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惫,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触景生情,我们怎能不思念父母呢?他们不是象燕子一样哺育我们吗?父母一生含辛茹苦,倾一生血汗,为一家老小糊口,实属不易,最终耗尽心血,默默地、平平淡淡地,安然辞别子女驾鹤西去。回想苦难岁月,窝头咸菜高粱米,衣裳褴褛。父母摇煤球、摆烟摊、捡破烂维持生活。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雪雨,父母为生活奔波、挣扎。我们不会忘记父亲在四十四岁,在烈日下摇煤球,我们不会忘记母亲在五十多岁,在风雪中捡破烂,我们不会忘记父亲纳鞋底、母亲给我们做五眼鞋,我们不会忘记母亲为了我们吃饱,她饿的皮包骨头,我们不会忘记冬夜,母亲坐在高桌上为我们缝补衣服……,这一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终年的劳累、操劳,父母的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身患病疾。 现在父母的子孙成群,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的都不错。父母的小孙子毕海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妈喜爱的扬琴手-孙女毕珂将喜结良缘。重孙家铭已上小学,重外孙女尹思淼已上初中。父母在天之灵,有情应开怀大笑、安睡九泉,保佑子孙平安! 我们一定牢记父亲关于无知识、无文化之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竞争力,知识是立足之本的教诲。我们一定要实现母亲让孩子们上大学的愿望。我们要按父母的遗愿教育后代,让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德、让他们具有强壮的身体、具有不断学习拼搏向上的精神、让他们每个家庭都充满和谐幸福!让父母的美德代代相传! 父母恩重如山、情深似海。父母恩德与日月同辉,普照寰宇。父母善良、勤劳、乐观、刚毅的伟大精神天长地久,子孙后代永远传承! 毕氏家族发达、繁荣、兴旺!子孙健康、平安、幸福! 父母有灵应安!父母有情应笑! 父母千古!精神永存! 谨以此拙文祭奠父母。 * * ** 念奴娇 -清明祭父母 凄风苦雨, 断人魂、 清明恼人天气。 看飞燕穿梭哺雏, 竟引思双亲意。 经复春秋, 含辛茹苦, 养育多儿女。 倾一腔血, 平平安然西去 。 回想苦难苍桑, 无食充饥, 衣服多褴褛。 摇煤摆摊拾破烂。 发白背弓身疾。 子孙成群, 有情应笑, 恩德辉寰宇。 精神伟大, 永传承共天地! 子孙于2006年(丙戌年)清明. |
浏览:100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