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湖湘学宗——张栻

张姓起源

张满意

  在我国古代,张姓一直是一个大姓,其历史悠久,族大支繁,恐怕很少有姓氏能与它相比。但究其来源而言,主要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战国《世本》(秦嘉漠辑补本):“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姓氏考略》:“挥造弧矢,受封于张,后为弓氏、张氏、望出太原”。 《路史•后纪五》:“黄帝子挥封于张,为张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唐《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北宋《姓解》、《广韵》:“张氏,出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 明张浚《张姓统宗谱》:“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祖弧星”。 清干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由以上这些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最初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建都于今山西翼城西)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今河南新郑)。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间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①、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②、据《三国志•魏志》所载,魏国大将、晋阳侯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大姓。 ③、出自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据有关资料所载,汉末三国时,乌桓族中张姓是贵姓;十六国时期由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中,就有许多羯族张姓,如张季即是;金有辽阳人张浩,本姓高,为东明王之后;元未有蒙古族将领伯颜帖木儿,英勇善战,后归明朝后,明太祖便赐姓张氏;女真族人咎卜,任女真千户,以武勇善战著称,明成祖也赐他姓张。另外,女真族中的颜盏氏。赤盏氏等在此时也有改张氏的,等等。这些支族的改姓,使得张氏支派更加庞大,新的成员增加。
  张本为长、弓的联合,与弓、矢有关,无论是施弓射箭,还是设网捕捉禽兽,它都戈现出一种雄壮的军武之气。正因为“张”包含了如此气概,所以古代的帝王就常常将一些武士猛将赐为张姓。历史上,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换徽记,加入到张氏家族中来。而每一次徽记改换的背后,差不多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发生。
    辽阳(今辽宁辽阳)渤海族人而霸生活在辽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张。其子张祜、孙张匡,都服务于辽代,官至节度使,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张匡有两个儿子,长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军节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贞,历任金代静江军、镇西军、兴平军节度使,东京路都转运使等,金世宗时官至户部尚书。他为官以厚道、正直著名,史称“厚而刚毅,人畏惮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荫补军正。正隆二年(1157)中进士。因其妹嫁给金世宗为元妃,所以升迁较快,先后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但为官不能“正谏”力争,以不违抗上命为原则,所以政绩不大。
    玄素的同辈人,即高(张)霸的曾孙张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名声显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辅年间,就以出谋划策而被任命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天眷二年(1139)参与制订内外礼仪程式,迁礼部尚书。海陵王即位,为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天德三年(1151),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宫。贞元六年(1153),金迁都扩建后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则因功拜为平章政事,寻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又主持营建汴京(河南开封)城。六年(1161),海陵王南下进攻南宋,他留治尚书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权,主持军需后勤工作,支持前线作战。世宗即位,拜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大定三年(1163)逝世,谥号文康。张浩有五个儿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张汝霖(?--1190)能继承父业。汝霖,字仲泽,少年时就聪慧好学,深得父亲喜欢。张浩称赞他是张家的千里驹。贞元二年(1154)赐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运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师,拜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世宗临终前,与太尉徒单克宁等同受命在臣,迎立章宗完颜憬景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1月)逝世,改封莘国公,谥号文襄。
    在今湖南永顺、保靖、花垣县境内,有很多张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来。相传宋代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边,当上了屯长,他们就不再东返,而在此定居落业了。子孙繁衍,人丁渐旺,出于老兄门下的叫大章,出于老弟门下的叫小章。再后来,可能因为章、张读音相同,或许是垦荒拓地离不开弓矢,抑或是为了鼓励大家的军武奋猛之气,他们就由章而改姓为张了,并且不断分支迁徒,散居于永顺、保靖、永绥(今花垣)各县,尤其集中于平扒、丫家、茶洞、老旺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区在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前,还是土司辖地,是土、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这支由章改张的人,和土居的少数民族通婚、杂居,入乡随俗,渐渐地他们就被同化了。所谓”在土村为土民,在苗寨为苗人”(清•严如煜《苗防备览》卷9)。不仅姓氏改了,连族别也变了。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这支张氏后裔人数不断增加,于是就向湘西周边地区扩张迁徒,今天的湘鄂川贵四省边境地区甚至云南、广西都分布着大章、小章的子孙。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聂台的人,因为和人结怨,为逃避仇家追杀,就改姓张,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其后人张辽最有名。张辽(169-222),字文远。虽然是他姓改归张氏(在古代有关姓氏学著作中,称这种现象叫“私冒”。也就是冒名顶替),但他却得张姓真传的军武之气,成为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据文献记载,在曹操与陈兰、梅成的天柱山战斗中,张辽率兵冒死攻人纵深二十余里、两面高峻险狭的山谷,全歼陈、梅之军。又有一次,张辽屯兵合肥,被东吴孙权率军包围。为了突围,他亲率八百敢死队员,趁夜硬闯吴军布下的陷井,高喊自己的名字,一路直杀到孙权帐前,刺死吴军十多名护卫将领后,又冲出重围,将落进陷井中的人“拔出”。其武猛之威、震慑吴军。曹操“大壮”,拜为东征将军。其后屡立战功,封晋阳侯。公元222年,病死军中,谥号刚侯。儿子张虎、孙子张统先后嗣袭晋阳侯爵。张辽的哥哥张汛也因战功,封为列侯。
    天庆五年(1115),辽天柞帝耶律延僖手下一个名叫张家奴的将军,领兵攻克高州(今内蒙古赤峰市)。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倔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入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
    爱义氏分布在爱潮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台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沼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沼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风(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沼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风)了。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中黑山军首领张燕,本姓褚,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张牛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后,他聚众万余人响应,不久合并张牛角领导的起义军。张牛角死后,他被推为首领,遂改姓张,以矫捷而被称为“飞燕”。曾与常山、赵郡、上党、中山、河内的各路起义军联合,号为”黑山军”,坚持斗争。后降东汉政府,被任命为平难中郎将,参与军阀混战,所部逐渐脱离,乃归曹操,任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食邑500户。其子张方、孙张融先后嗣承侯爵,成为曹魏时期的一个贵族世家。
    据文献记载,女真族中的颜盏氏、赤盏(石盏、食盏)氏、温迪罕氏、几撒惹氏等在元代时改姓张。《元典章》卷四十九中的张不花(延祐四年三月)、《金史•兵志》中的兵部尚书张那也、《金史•完颜福寿传》中的府吏张谋鲁瓦等人,都是这些改姓张氏的女真族人的后裔。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勇敢,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
    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1408)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 年(1410)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的在今黑龙江首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前凉王张天锡未称王前就与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刘肃相友善,并依靠他们谋杀权臣张邕,某杀侄子前凉王张玄靓,自产为王。为酬其功,赐二人姓张氏,视为自己的儿子,并依诸子之例,以“大”为字,改梁、刘二人姓名为张大奕、张大诚。
    除了上述永久改为张姓的情况外,历史上还有过一些人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改姓张,用长弓的徽号作保护,在解除险情之后,他们又复姓归宗。如战国时期的范睢就是这样。范睢(?一前255)字叔,一作范旦。魏国人。因长于辩论,而充当魏国官吏,但与魏国亟相魏齐有矛盾而受到排挤。有一次,魏齐借故将他处以笞刑,他的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敲掉,靠了装死才保住一条性命。为了逃避魏齐的追杀,他只得改姓换名叫张禄,四处流浪。后来他逃到秦国,受到秦王的重用,于是又恢复真实姓名。官至秦国丞相,封应侯。在这里,”张”除了是一个表姓的徽记外,更多的则是范睢的”护身符”。明代安徽巢县人汪兴祖的情况则有些不同,他是明初大将张德胜的养子,初从养父姓张。德胜战死,追封蔡国公,亲生儿子张宣年幼,由兴祖嗣爵。兴祖领兵战胜陈友谅、张士诚,数败元兵,屡立战功。洪武元年,张宣已长大成人,被任命为宣武卫指挥同知,而兴祖则复姓汪。后来汪兴祖在进攻四川的战役中战死,追封东胜侯,其子年幼,则由张宣抚养。汪、张两家,两世互相扶持则又是一段佳话。
     张姓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先后有解、龙、聂,以及蒙古、朝鲜等他族之姓融合进来,同时还衍生出“清张”、“张廖”、 “张简”等特殊的姓氏。
  所谓“清张”,就是一脉相承自四千多年前得姓始祖张挥的张姓,而该省的“清张”省籍人士,大多属于著名的清河衍派,根源在遥远的河北、山东地区。乾隆年间张朝天所撰的《张氏源流纪略》载:“张氏出自清河郡,黃帝第五子主祀孤为张氏,由来已久,历朝各有表见,隋之前尚矣。漳之有张,自伯纪公络虎始,公先本河南祥符县人,唐仪凤间隨陈元光经略全闽,封威武協应上将军,镇守漳州,因家于漳,张氏始以跡焉……”
  “清张”还有一个较为特别的支派,那便是近年来一直有出色表现的台中神冈张氏。这一支张氏,是该省民间有名的“番仔驸马”张达京和土著岸里社公主所传的后裔。
  张达京是广东人,于雍正年间渡海来台,在台中地区开垦。那时台中地区还是土著的地盘,张达京为了开辟新天地,就与六个番社的士著合作,由他出资开圳,把水分给土著灌溉,土著则以土地换水,不久之后,张达京并且娶了岸里社的公主为妻,所以被称为“番仔驸马”。台中盆地的开发,张达京的功劳不小,由于他的开路,此后,从神冈、丰原、潭子、石冈、东势以及新庄一带,才大量出现了大陆移民的聚落。他的这番贡献,连满清皇帝都认为了不起,后来,还曾经特别把他和岸里社的头目阿穆一起召到北京面圣褒扬。
  “张廖”,则是从福建地区衍传到台湾来的, 父系为张,母系为廖,他们的家族标识,也是张、廖二姓的混合——从张姓的清河郡和廖姓的武威郡,各取首字,合成为“清武堂”。
  “张简”,也是产生于宋朝时的福建,父系为简,母系为张,由于父系的祖籍是在福建上杭县太平里的洪源村,所以本省的张简氏子孙,迄今仍然以“洪源”表示自己的根源所在。
   清张、张廖和张简三支系统,组合成了目前台湾省第四大姓的张姓家族,他们虽然各有各的源流,但是在血缘方面,却毫无疑问是殊途同归,全都是五千年前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因此,本省的张姓,不论属于哪一个系统,早已彼此互认为一家人,不但张、廖、简三姓的联宗组织处处可见,数年前,大家还合编了一部“张廖简氏大族谱”,以最具体的方式,团结宗亲,共清本源。
  在我国历史上,“张、王、李、赵”通常因其影响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曾被称为我国四大姓氏,而张姓列为其首,可见张姓曾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
  
 浏览:582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8/27 0:07:5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张满意南轩世谱(最新修订)(收藏于2006/12/30 17:03:00
张满意张栻(收藏于2005/7/28 17:11:45
詹招琳中華姓氏同源共祖統一輩序(昭穆)表(收藏于2005/3/20 0:18:59
张满意遠古母系族群盤古氏至少典氏譜系(收藏于2005/3/20 0:17:28
陈谷嘉张栻本体论的逻辑结构体系(收藏于2005/3/18 11:40:37
张满意朱熹留在武夷山的足迹(收藏于2004/8/31 11:56:24
张满意城南书院(收藏于2004/8/29 17:54:32
张满意同宗公告(收藏于2004/8/27 0:23:24
张满意张氏名人(收藏于2004/8/27 0:12:38
张满意张氏郡望(收藏于2004/8/27 0:11:5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张满意南轩世谱(最新修订)(访问10622次)
张满意南轩世谱(访问9324次)
张满意湖南张氏(访问8627次)
张满意广东张氏(访问7247次)
张满意遠古母系族群盤古氏至少典氏譜系(访问6937次)
张满意张姓起源(访问5823次)
张满意张氏郡望(访问5605次)
张满意张氏源流(访问4510次)
宋明理学心性论朱熹与张栻的中和之辩(访问4250次)
詹招琳中華姓氏同源共祖統一輩序(昭穆)表(访问383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7/3 12:59:1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4 20:00:3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1/20 8:06:0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5/1 17:36:31
zhangxueli1953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17 13:52:2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