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4年,顾水如前往北京以棋会友。当时,寓居北京府学胡同的北洋军阀头目段祺瑞酷爱围棋,日本名手高部道平则是来往段府的常客。在段的款待下,顾水如在短短一年间与高部下了百余局棋,这对顾水如进一步掌握日本棋法具有积极意义。
顾初到北京的前几年间,经常与他切磋棋艺的另有几人,较著名的有汪云峰、段俊良、吉芝亭、刘棣怀等。 汪云峰是清末民初北方棋坛重镇。不过在那个时代里,知名棋手一般兼有“清客”与“棋手”两重身份,才能谋生立命,故长期游走于权势者之门,汪自然也不例外。他诗文歌赋、丝竹弹唱样样在行,又下得一手快棋,所以为当时上层社会所器重。汪虽然常和日本棋手对局,但他年龄比 顾水如要大25岁左右,因此只能算是“新”与“旧”交替时代的人物。汪、顾结识的前几年间,汪在棋艺与处世经验方面比顾都有一日之长,他对顾起过提携、指导作用,汪与顾的关系可说在师友之间。 段俊良是段祺瑞的长子,清末就读于保定陆军学堂,因酷爱下棋,中途辍学。至民国初期,段棋艺大进,与汪云峰、伊耀卿等名手已可抗衡。 顾来北京后,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段俊良,因为敌不住“小段”就不可能得到“老段”的青睐。顾、段之间曾经反复较量,双方互有胜负。不过段俊良棋艺虽高,生活上却是个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他最初因围棋引人入胜而爱上围棋的,渐渐才发现原来此道水平越高,对局越耗心血,不觉产生了畏难情绪。于是干脆与顾水如订了个“顾、段不再战”的君子协定,从此高挂免战牌。到了20年代,段俊良的名字就在棋界消失了。 |
浏览:179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