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辛亥革命纪念园__段祺瑞纪念馆
段祺瑞家族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园

段祺瑞与天津的段公馆

作者

  
  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与段祺瑞在天津的“段公馆”有着密切的关系。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安徽省合肥人。他是清末北洋新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1911年曾任湖广总督。民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政府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国务总理。1920年,他被直系军阀击败下台。1924年,直系军阀失败,他又重掌大权,就任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他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造成“三一八”惨案,在天津作了寓公。
    段祺瑞一生的军政活动主要在北方,而天津又是他军政生涯的起点、活动的重要基地和作寓公的地点。
    段祺瑞的军事生涯始于天津。1885年,他考入了由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炮科,1889年毕业后,被派赴德国军事院校学习炮兵科,并在克虏伯炮厂实习。1890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洋军械局和随营武备学堂任职。1896年,他被袁世凯奏调到天津南郊的小站,协助袁世凯训练“新建陆军”,并任炮兵第三营统带兼随营学堂总监,并由此奠定了日后他在北洋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段祺瑞把天津作为活动的重要基地,其原因有二:一是京津近在咫尺,消息灵通,北京有什么风吹草动,天津马上便知,来往方便。二是天津有九国租界,租界内实行治外法权,中国政府鞭长莫及,是军阀政客策划政治阴谋的理想之地。
  段祺瑞的两处寓所就坐落在租界地内。早期的一处在意租界二马路(今河北区民主道)20号,是一所别墅式住宅,二层楼房,院内有车库,属意大利建筑风格。后来段祺瑞将此宅卖给了张廷谔(曾任天津市市长)。段的另一处住宅坐落在日租界宫岛街(今和平区鞍山道38号,即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此为庭院式建筑,建筑居中央,周围是庭院,建成于1920年。属于大型私人别墅,楼高三层,颇为庞大,砖木结构,并有地下室。进楼处的高台阶以上有回廊围绕楼宇,房间高大,装修虽不豪华,但整体气派、大方。建筑物顶部中央突出成圆形,好像为这幢楼戴上了一顶古典的桂冠。它属于欧洲折中外廊式建筑风格。段祺瑞的这两处住宅,都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局动荡、新旧势力交替,先后上演了袁世凯“洪宪帝制”和张勋拥溥仪复辟的丑剧。在反复辟的斗争中,段祺瑞在津门的意租界住宅导演了一出“再造共和”的“英雄”剧。袁世凯病逝后,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控制着北京政权,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力主对德宣战,企图组织“参战军”来扩大自己的武装,为总统黎元洪及依附其他派系的国会议员所反对,发生了“府院之争”。随即段祺瑞组织督军团,威胁国会。1917年5月23日,黎元洪免去了段的国务总理的职务。段愤然离开北京至天津意租界寓所。在此,段发表通电,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并暗促张勋由徐州带兵入京“调解”冲突。当时在徐州的七省军阀已经扩大为十三个省区,并组成“十三省区联合会”,以张勋为盟主。此时张勋乘机提出“非复辟不可”的主张,“各督军表面亦赞张意”。按着预定的步骤,各督军相继宣布独立,拒不承认中央政府。黎元洪被迫电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于6月7日带领“辫军”三千人由徐州北上,转天抵天津。张勋到意租界段祺瑞的公馆会晤段后,随即提出“调解”条件,要挟黎元洪解散国会。黎被迫下令解散国会,张勋于14日到达北京。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自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在天津的段祺瑞看到重返政坛的时机成熟,于是借助全国人民反对复辟的声势,纠集旧部组成五万多人的“讨逆军”,于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马厂誓师,北上入京。12日,守卫北京各要地的辩军或缴械投降,或逃跑。张勋则逃人荷兰使馆。复辟丑剧仅上演了12天便收场了。段祺瑞于14日离津入京,重掌政权,并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命,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继续实行军阀统治。这是段祺瑞在政坛上失意后,第一次退居津门,并在天津牢牢抓住了历史时机而东山再起的一幕。
    段祺瑞第二次退居津门是在1921年。1920年7月,直皖战争以皖系的失败而告终,以段为首的皖系军阀不得不拱手让权,直系军阀代替皖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于是,段祺瑞在第二年退居天津日租界别墅。
    段祺瑞退居津门,并于1921年12月派其亲信徐树铮到广东联合孙中山商讨反直问题。孙中山则指派廖仲恺、蒋介石与徐会商。1922年初,他派段芝贵赴奉联络张作霖商讨反直题;同年2月间,张作霖、段祺瑞又先后派人赴广州拜见孙中山商谈反直问题。这样,反直联盟基本形成。
    段棋瑞在天津终于等来了重返政坛的机会。
    1922年4月29日至5月5日,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以奉系的失败而告终。1923年10月,曹馄成了贿选“大总统”。然而,直系的主要支柱吴佩孚,不满于曹派的驱黎(元洪)贿选,在洛阳埋头练兵,力图实现其“武力统一”的野心。直系将领冯玉祥、王承斌等人,在直奉之战和驱黎贿选中为曹锟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被吴佩孚削夺了地盘或兵权。曹锟的红人李彦青又经常克扣军饷,不少人心怀怨恨,蓄志报复。加之冯玉祥在北洋军中是一个比较进步的人物,他立志要做一番救国救民的事业,对当时北洋军阀的腐败情形常常流露出不满情绪,以致遭到北洋军阀上层人物的歧视和猜忌。终于导致了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倒戈的事件,并推翻了曹锟的北京政权。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在北苑召开军事政治会议,决议电请到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计,以打开更新的局面,但孙中山先生北来尚需要一定时间。为应付当前混乱局势,应先请段祺瑞出面维持。冯玉祥等计划应由孙中山先生主政,由段祺瑞主军。为了促成这个计划的实现,在会议的第二天,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即联名电请段祺瑞出任国民军大元帅。27日,冯派赴天津往见段祺瑞的吴光杰回京报告,段表示决意出山,共维大局。
    当时天津日租界宫岛街的“段公馆”设有办事处,与冯玉祥、张作霖均有密切联系,并准备在津召开由孙中山、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等参加的“天津会议”。故孙中山于10月27日特致电段祺瑞,告之北上,晤商一切。同日孙中山亦复电冯玉祥,即日北上。于是,孙中山于11月13日由广州起程北上。这时段祺瑞在天津先后接到苏、皖、赣、浙、闽、湘、鄂、川、陕、豫等省督理表示拥戴他出山的电报,他认为上台的时机已经成熟。段得到冯敦促孙中山北上的消息后,为了捷足先登,于是连电冯玉祥、张作霖,促请赴津会商收拾大局办法。最初冯本希望这个会议在北京召开,或者是等待孙中山到津后再行前往,故迟迟未即就道。11月9日,段又派罗开榜到京催促,并云张作霖日内亦可到津,冯不得已,乃偕同刘骥、蒋鸿遇、王乃模等赴津。冯与段、张初步交换意见时,首先提出新政府应采取委员制,借以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而且可以防止个人专断。这个意见立即遭到段、张的反对。同时,冯又提出催促孙中山北来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问题,段、张对此虽然表面上表示赞成,但实际上并无诚意。在会议期间,皖系的卢永祥、吴光新和奉系的杨宇霆都非常活跃,在言谈之间,他们对于在会上讨论的问题,总是站在同一个方面,而且有意无意地对于欢迎孙中山北上的国民军,常常流露出歧视的语调。在会议上,张作霖提出在新政府产生前,暂组临时执政府,并推段为临时执政,执政府不设国务总理,由临时执政召集国务会议,这就无形中否定了黄郛内阁。鸡对黄郛内阁亦不表示积极支持的态度,而是完全同意了由段组织临时执政府,并且与胡景翼、孙岳附名于张作霖、卢永祥拥护段祺瑞的通电。
    这次天津会议先后在日租界的段公馆和曹家花园(今254医院)召开的。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
    段祺瑞于1924年11月21日离津赴京,24日就任临时执政;25日,冯玉祥即向段祺瑞提出辞呈,发出下野通电。12月4日,孙中山到达天津后,时局已经发生了逆转。孙中山因病卧床张园,于12月31日离津入京。孙中山北上的主张是: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段祺瑞的主张是:召开善后会议、外崇国信,尊重不平等条约。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后,于4月20日,由北京来到天津日租界的段公馆,开始了他的寓公生活,段以崇信佛教作为精神寄托。日本侵略者曾拉拢段祺瑞出山任伪职,被段拒绝。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派员迎段祺瑞南下上海。段祺瑞晚年保持了应有的民族气节。
  
  
  
 浏览:248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8/1 23:00:0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南方体育》段祺瑞在权力与围棋中游戏(收藏于2004/12/15 16:20:31
段殳《谈段祺瑞的“三造共和”》(收藏于2004/10/28 20:46:28
ss段氏父子与顾水如(收藏于2004/8/13 18:31:34
ss直皖战争(收藏于2004/8/13 17:37:50
ss临时执政府(收藏于2004/8/13 17:35:45
ss皖系军阀(收藏于2004/8/13 17:34:32
师陵漪段祺瑞与班禅九世(收藏于2004/8/11 20:01:32
未知趣谈清末民初的“四大”(收藏于2004/8/10 21:48:10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一批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60项(收藏于2004/8/3 12:09:44
范靖国摘吴清源与段祺瑞的“棋缘”(收藏于2004/8/3 11:15:5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段殳《谈段祺瑞的“三造共和”》(访问5286次)
赵之云近代围棋大后台段祺瑞(访问4973次)
段殳关于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3•18惨案”(访问2847次)
未知段祺瑞马厂誓师(访问2737次)
ss直皖战争(访问2601次)
ss皖系军阀(访问2541次)
作者段祺瑞与天津的段公馆(访问2486次)
王枪手段祺瑞:醉心权术的“清官”(访问2424次)
《南方体育》段祺瑞在权力与围棋中游戏(访问2352次)
记者 张博翻云谋划复辟棋 覆雨重挂总理印(访问229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8/28 11:27:37
段氏后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9/5 19:55:26
wusuohubao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2/15 11:51:3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