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在一个晨星即将升起的清晨,一位老人怀着平静的心境、带着他半个多世纪艺术实践的成果,安详地离去。他刚刚写下的“一片丹心”、“不老人生”,仍摆在他的病床前。
熟悉赖老的人都知道,这些墨宝,也许是这位著名书画大师、红军老战士对自己一辈子艺术和人生的总结。 赖老一直因病住在广州珠江医院谊侨楼的一间病房里。赖老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今年的9月23日———广州艺术博物院开馆那一天。他带病前来剪彩,黄华华、林树森等领导都十分感动。 这座足以让广州人感到自豪的文化艺术殿堂,是赖少其先生13年前建议筹建的,他还带头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该馆。开馆那天,赖老坐着轮椅、鼻孔中插着吸管出现在展览大厅,门口还守候着一辆救护车和一群医护人员。在场的人见了无不动容。 赖老年轻时投身革命,但一辈子不改艺术家的性格。解放后,他在上海领导华东地区美协工作,用他的正直、热情团结了一大批老画家,也因此和黄宾虹、傅抱石、林风眠等老一辈的国画大师结成良师益友。“文革”深受迫害的时候,他还挺身而出,保护了许多艺术家。 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艺术馆馆长、师从赖老多年的张小虎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2日起,赖老因肺炎再一次入院治疗。先生从1998年8月就不能吃饭,采用鼻饲的方法维持生命。他还长期患帕金森综合症,肺部常感染,5月17日医院为他做了气管切开手术,来帮助排痰。在医院的精心护理下,赖老恢复较快,他能在黑板上写简单的字句和家人交流。 赖老的夫人曾菲女士说,在病情稳定后,赖老又开始写字,先在黑板上写,后来写在宣纸横幅上。就在赖老去世前十个小时,他还兴致勃勃地写了“寿而康 ”的横幅,让人推着轮椅送到曾菲的病房,祝家人健康长寿。 赖老的左手几年前已瘫痪变形,住院期间,右手也变得僵硬无法伸直,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写字画画。近一年时间,又创作了50多幅新作。去年举办的“ 赖少其新作展”,精选了赖老八十以后病中创作的一批作品,让画坛为之一震。人们发现,这位早年学过西洋画、青年时期投身“新版画运动”的画家,其创立的“新黄山画派”在海内外独树一帜;而他的“衰年变法”更将其画风推进到自然率真、深淳高远的境界,体现出赖老对艺术的“一片丹心”。 赖老的女儿小峰告诉记者,那天从艺博院开馆式归来,赖老特别高兴,要她把艺博院的画册一页一页翻给他看。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艺术馆落成,赖老感谢政府和人民为他所做的一切。 赖老就这样安然而去———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已经心满意足了。 |
浏览:89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