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下市乡农民家庭。 1932年7月,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系。 1936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毕业。为“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领导人之一。 1938年在武汉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 1939年10月,在皖南参加新四军。 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10月,与邵宇从上饶集中营越狱。 1943年1月,与曾菲于苏中解放区结婚。 1949年7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9月,参加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秘书长,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联主席。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教授。 1952年4月,任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 1954年任华东、上海美术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1956年兼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 1959年2月,调任安徽省宣传部副部长。长期兼任安徽省文联主席、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亲自设计并领导创作大型版画,布置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1963年当选安徽省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2年创作的一批大型套色版画《陈毅吟诗》、《金色的秋天》等,被版画界称为“新徽派”。 1979年第二次主持设计、布置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1980年至1985年出访日本、南斯拉夫。在我国内地、香港及日本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出版了各种作品选集。 1985年被聘为汕头大学名誉教授。 1986年2月,回广州定居。聘为安徽大学名誉教授,提出“丙寅变法”。3月,增补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7年被选为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1988年3月,继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2月,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聘为高级艺术顾问,先后多次获得各种奖励。 1989年与夫人曾菲提出将自己的一批作品捐赠给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意向。当时广州美术馆未有相应规模的展厅,产生了建设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初步构想。 1991年、1992年赴美国、法国访问并举办画展。 1994年获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广东、安徽两省举办了一系列庆贺赖少其同志从艺60周年活动。10月,重上黄山写生,并赴安徽各地参观访问。 1995年在广州珠江医院治病。住院期间,仍不离书画创作。8月,广州艺术博物馆奠基。12月,“赖少其捐赠书画作品展开幕式暨赖少其捐赠书画作品交接仪式”在广州举行。与夫人曾菲将89件236幅页作品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12月,《赖少其传》(贺朗著)出版。 1996年赴北京解放军304医院治病。 1997年在广州珠江医院住院,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在几次病危情况下,仍坚持作画。 1998年5月,广东画院举办了“赖少其八十后新作展”,7月29日,在广州珠江医院、南方医院住院,不能吃饭、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仍坚持创作书画作品百余幅。 2000年11月28日凌晨病逝。 |
浏览:97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