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__莎剧东行,屈赋西去——孙大雨纪念馆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领略那心声的幽远---读邓均吾的海涅译诗

孙大雨

  “北地冱湿的高丘,寂立着一棵孤松;皑皑的冰雪蒙头,他立在那里做梦。它梦见远远东方,那儿有一棵棕榈,立在如焚的坡上,伤心地默默无语。”
  
    这是四川籍创造社、浅草社诗人邓均吾(1898—1969)早年翻译的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名诗《松》。原诗是海涅诗集《抒情插曲》(1822—1823)中的第35首,曾被众多作曲家谱成乐曲,邓均吾用优美的韵律、隽永的译文准确地传达了海涅诗歌的意蕴。
  
    为纪念邓均吾诞辰一百周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邓颖编选的邓均吾早期诗选《白鸥》。书中选收了他1923年7月至1948年翻译的六首诗歌。其中第二首是标明德国海涅原著的《松》。第一首《绿泪莱Lorelei歌》(笔者注:书中将Lorelei原文误写作Lorolei),编选者在注释中指出:“原稿未注明作者”,未能考究出他的作者。实际上它就是海涅著名的诗作《罗累莱》。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见到的邓均吾翻译的海涅诗歌实际上有两首,而不仅仅是《松》这一首。   
  
    《绿泪莱Lorelei歌》、《松》这两首译诗最初分别发表于上海《创造日》日刊第6期(1923年7月27日)、第12期(1923年8月3日),均入选上海光华书局1927年出版的《创造日汇刊》。
  
    关于《绿泪莱歌》的翻译,最早有名全即孙大雨发表在《学192110月4日上的译文,后来有杨丙辰先生根据德文的翻译,发表在北京《莽原》半月刊第15期(1926年8月10日)上,译名为《洛莱神女》。《松》这首名诗,早年则有胡适的古体诗译文,不过当时胡适把“棕榈”译成了南国的“芭蕉”。他的翻译最初发表在1913年《留美学生年报》第2期。稍后则有诗人朱湘的翻译,收入他的《番石榴集》。
  
    邓均吾阅读、翻译海涅诗歌受到郭沫若的影响,他是在熟读了郭沫若送给他的一本英译《海涅诗集》后,逐首进行了翻译,《Lorolei歌》、《松》就是其中的两首。  
  
    青年诗人邓均吾本人的“忧郁”、“喜欢沉默”、“冷静”的气质也正适合翻译海涅的诗歌。郑伯奇说他的抒情诗“音节美丽”、“清新流丽”,这也正是海涅早期抒情诗歌的特色。
  
    在他的诗歌《太阳的告别》中,邓均吾写道:
  
    靠近小楼窗前握着卷海涅诗篇领略那心声的幽远哦,一轮橙红的落日正挂在屋角西檐。
  
    诗中写的也正是那段与海涅诗歌为伴的日子,“心声的幽远”也正是他对海涅诗的领悟评析。
  
 浏览:117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10/16 12:21:2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孙大雨领略那心声的幽远---读邓均吾的海涅译诗(收藏于2003/10/16 12:21:20
陶莉让世界了解中国──读《屈原诗选英译》(收藏于2003/10/16 11:23:03
丰华瞻孙大雨先生的屈原诗英译(收藏于2003/10/16 11:16:23
苏雪林新月派的诗人(收藏于2003/10/16 11:04:43
傅岩山耿介清正孙大雨(收藏于2003/10/16 10:57:10
傅岩山关乎性格关乎命运--阅读孙大雨(收藏于2003/10/16 10:56:2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傅岩山关乎性格关乎命运--阅读孙大雨(访问2579次)
丰华瞻孙大雨先生的屈原诗英译(访问1613次)
傅岩山耿介清正孙大雨(访问1260次)
陶莉让世界了解中国──读《屈原诗选英译》(访问1220次)
孙大雨领略那心声的幽远---读邓均吾的海涅译诗(访问1178次)
苏雪林新月派的诗人(访问115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杨成绪 ychengxu@sohu.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5/29 15:36:1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