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更缔婚媾以垂永好
“更缔婚媾以垂永好”,这是康熙皇上御笔所书。此语出自御赐固伦淑慧公主祭文。“朕抵承训言,弗敢失坠,更缔婚媾以垂永好。”说的是康熙承祖母孝庄文皇后“联姻蒙古,安抚边疆”的谕示,谦恭的说自己不敢使联姻之事辍断,再次缔结良缘与蒙古垂恩结好之事。事实正是如此,康熙三十年,将次女荣宪公主嫁给巴林右旗台吉乌尔衮。当时公主下嫁时十九岁,额附乌尔衮二十二岁,固伦淑慧公主还健在,时年六十二岁。由打固伦淑慧公主这边说,乌尔衮是公主与色布腾王爷长子鄂齐尔之子,是公主的嫡孙。从京都皇室这边说,荣宪公主是淑慧公主娘家的侄孙女。荣宪公主应称淑慧公主姑奶奶。从辈分说,荣宪公主与乌尔衮成亲是属于一个辈分。 荣宪公主之所以能和乌尔衮成亲,固伦淑慧公主生活在巴林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康熙二十九年,在巴林西郊乌兰布统地方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战事。清朝大军与新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武装力量打了一次打仗。当时康熙皇上亲征,派大臣在巴林旗境内西拉沐沦河上公主桥指挥战斗。巴林部命乌尔衮率军参战。这一场战斗打败了噶尔丹,乌尔衮作战勇敢立了战功。据传康熙皇上曾召见乌尔衮,见其年方二十一,英姿勃勃,一表人才,心中欢喜。次年遂将亲生女儿和硕荣宪公主嫁于乌尔衮。公主下嫁聘礼甚为丰厚,金银绸缎自不必说,随嫁陪房人员就有240户,与固伦淑慧公主的陪嫁奴一样,也是各种匠人具全。他们来到巴林以后,在王府附近定居。此时加上固伦淑慧公主带来的300户,光陪房户口就有540户。这在当时来说可谓一个不小的数目。据史料记载,巴林部建旗之初,巴林右旗分得户口800户。此番陪嫁人口占当时全旗人口一半以上。并且集中在一处居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聚落。在聚落里面,有王爷府,圆会寺等高大的砖瓦建筑,远远望去屋顶宝刹金光闪闪,空中雾霭蒸腾,这在当时蒙古草原可谓奇观壮举。住在草原上如星斗般蒙古包的人们惊奇赞叹而仰慕,将这里称作益和板兴,即硕大的板兴房屋。数百年来名称演绎,渐称大板,即今日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所在大板镇。 大板在那个时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中心。这里住着掌管旗权的至高无上的扎萨克,衙门府住着处理全旗政务的管旗章京。他们拥有朝廷恩赐的封建土地,旗内的山川草原人丁户口都归王爷所有。这里还住着皇室下嫁的“体托天家”“出降蕃服”的公主。盟旗王公四时八节都来到这里参拜。陪房匠人们为满足王爷台吉们的所需,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作坊。跑草地的“拨子”们也来草原经商,吸引着旗内外蒙古民众来这里交易,因此这里成为四通八达的商品集散地,自然而然成了经济活动中心。旗内信喇嘛教的蒙古人都要到荟福寺朝拜佛祖,当然便是信仰中心。据有关史料记载,益和板兴不但在巴林,就是在东蒙古也是十分有名望的。这一切同荣宪公主下嫁巴林关系极大。 荣宪公主初嫁巴林时,受封和硕荣宪公主,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90年),才被封为固伦荣宪公主。不过荣宪公主被封为固伦公主并非因额娘晋为皇后,而是得到朝廷优旨褒奖。公主下嫁巴林时额附乌尔衮二十二岁,当时的巴林右旗扎萨克是乌尔衮的阿布鄂齐尔。公主下嫁的第三年鄂齐尔王爷去世,在谁承袭扎萨克的这一件事上旗之上下有过争论。鄂齐尔有三子,长那木德格,在鄂齐尔去世那年已三十一岁,次子是乌尔衮,三子名字叫桑利达。按照正统承袭应是长子,但是乌尔衮身为额附,理应由他来担当,且乌尔衮有战功,才貌双全智勇过人,人们都希望容纳感乌尔衮袭爵任巴林右旗第三世扎萨克。据说公主在这一点上明智克己,极力劝说台吉和旗民,并在上报朝廷承袭的文书上划掉了乌尔衮的名字,换上那木德格的名字。这一举动一时为之称颂。此事在她的御赐碑文上有记,“奉苹藻以流徽,无惭妇道;协珩璜而著美,克尽母仪。”虽然此言属于礼仪之文,但可略见一般。 荣宪公主十九岁来到巴林至五十六岁去世,在草原一共生活了三十七年。公主平身身居蒙古草原,但深深懂得固伦淑慧公主下嫁蒙古安抚蒙众巩固皇祖开辟的皇朝政权之志向,铭记皇父让她来蒙古草原实现“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之目的。其实,沙皇俄国不断袭击大清国,入侵东北战略要地雅克萨城和喀尔喀蒙古所居的色楞格河流域,煽动喀尔喀蒙古脱离清朝,入俄国国籍。俄国还借南方吴三桂发动“三番之乱”的机会,加强对北方蒙古地区的侵扰。他们以提供武器,重金收买蒙古上层人物等卑劣手段,发动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肢解北方领土,进攻清朝政府。为了痛击反叛,打破沙俄的梦想,粉碎叛军进攻,巩固北部边防,康熙皇上经常巡视塞外,并在北方兴建行宫,行围木兰围场。曾经也来到过巴林王府驻跸。为此,荣宪公主和额附乌尔衮在巴林右旗王府所在地大板修建康熙行宫。行宫仿照京都四合院的格局,建的优美壮观富丽堂皇。康熙皇上驻跸此处,大为高兴,曾给荣宪公主亲笔题写“金枝衍庆”匾额。康熙皇上对黄金家族皇室宗女在塞外蒙古草原枝脉繁衍续接不断很是高兴。这同后来的御赐固伦荣宪公主碑文上的“固伦荣宪公主,辉分玉叶,派衍璇源”是同一个含义。关于康熙皇上题写匾额,在巴林草原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康熙皇上来到行宫门首,上了七级台阶,举目望去,只见青虚虚瓦顶,光溜溜墙壁,红漆抱柱,细棂门窗,不由叹道。“好一座建筑!不过这得多少银两?我的闺女,皇父从不许奢耗。”公主道。“皇父听禀,建此行宫并非女儿奢侈堕落,孩儿知晓皇父近年多次离京北巡,皆因北方不靖,沙俄入侵我大清国土,叛逆扰我疆境不宁。巴林本事军事要塞,女儿再次兴建行宫,一来迎接皇父到来,二来与地方永结友好,显示我蒙古心向朝廷,众呼万岁。至于修建的银两,皇父知道婆祖母固伦淑慧公主遗有四门台吉,公主之族,人口繁衍,十变成百,百变成千----- 这些银两都是众人凑集而来;再说砖瓦当地烧制,材料就地取材,工匠是我出嫁时带来.......” 皇上听了龙心大悦,道。“皇儿远在千里之外还替皇父想着社稷大事,我黄金家族可谓永盛不衰矣。取笔来,我要为儿题写匾额。”遂写下“金枝衍庆”四个大字。此匾一直保存在行宫。 公主一生笃信佛教,承祖母固伦淑慧公主之志,为传播佛教,在原龙王庙的基础上扩建殿宇,增塑神像,建成娘娘庙。后来又建了一座玉皇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公主出资又在行宫东南侧不远处修建另一座庙宇,这就是荟福寺。当时王府附近已经有一座圆会寺,为什么还要另建一座庙宇?民间流传着几种传说。 一说来源于风鉴先生看风水。荣宪公主下嫁以后不几年,巴林右旗王爷府接连不断死了几个大人物。康熙三十二年,就是公主下嫁的第三年,公主的阿玛哈旗主扎萨克鄂其尔病故。康熙四十三年,新任扎萨克那木德格去世。康熙三十九年,固伦淑慧公主故去。公主的额附乌尔衮于康熙四十三年袭爵,当年三十五岁。王府上下担心乌尔衮王爷也是个薄命的扎萨克,便请风鉴先生破绽。风鉴先生说王府居地风水虽好,只是王府东南有邪魔俯瞰,对王爷和公主有妨害,应该在那建一座庙宇,每日锣鼓声音不断,号角声音相连,就可以防备克星。 另一种说法由于庙宇最初用名而来。这座庙宇曾一度称为“虎庙”。“虎庙”如何来的?传说乌尔衮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作战,二是狩猎。每日身不离鞍。有一次去白音汉山狩猎,见一只斑斓老虎。按常例猎虎的时候,须先向山佛祭祷,禀明来意,并请山神恩准方可捕获。这一次偶然遇见,老虎震怒摆尾啸喉,腾空跃起扑向乌尔衮王爷。乌尔衮闪开身子,露出后边四个猎手。猎手们持枪一齐向老虎刺去。虽然刺中老虎,但猎手们也吓晕了过去。老虎带伤逃走,乌尔衮策马急追上去。等到猎手们苏醒过来,乌尔衮王爷和老虎都不知去向。这老虎逃掉尚可,要是乌尔衮王爷有个闪失,怎么得了?他们寻了三天三夜不见踪影,只得回府禀告。荣宪公主闻听,如同轰雷震顶,泪水簌簌流下。一面派人上山寻找,一面请喇嘛颂经祈祷。荣宪公主面佛祷告。“佛祖在上,保佑额附平安回府。我再造庙宇,重塑金身。”才祷告毕,就听见门外喊乌尔衮王爷回来了。公主一看,乌尔衮王爷牵着马,马背上搭着一只猛虎。许愿还愿,公主出资在王府东边朝格图卓尔地方建成一座喇嘛庙。还将王爷所猎之虎,去骨去肉,皮内实草,眼内嵌珠,立在庙堂之上。因称“虎庙”,蒙古语巴尔斯苏模。雍正四年(1726年),公主提议,扩建成为20间砖瓦结构的正殿和西厢房3间。公主上报情况后,理藩院赐“荟福寺”金字匾和四大天王殿,门前建影壁一座。旗民集资建“小白庙”一间。此后又陆续建造一些殿,堂,房,仓等。荟福寺主佛像“三世佛”,经卷,法器很多。在巴林,固伦淑慧公主的圆会寺和荣宪公主的荟福寺兴建,昭乌达盟等盟部都来参加,使得益和板兴热闹非凡,真正成为四方蒙众信仰中心。 固伦荣宪公主的额附乌尔衮一生骁勇,惯于征战。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参加了有名的攻打噶尔丹的战役。公主成亲以后,仍多次送额附带兵出战。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乌尔衮率巴林兵到乌珠穆沁作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乌尔衮嗣封王爵后,统领昭乌达盟蒙古十一旗军多次出征。康熙五十年(1711年),乌尔衮王爷奉命率部往阿尔岱山一带驻防,遏止蒙古厄鲁特旗策旺阿拉不担入侵。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出任昭乌达盟长,以副将军身份统督内属国二十三旗戍务,率军征讨策旺阿拉不担连续六年。固伦荣宪公主为带挈能够社稷着想,每次都亲自送额附出战。出征之时,桑利达亦随行,这样旗内的政务都落在荣宪公主身上。 荣宪公主处理旗内政务十分谨慎,不敢稍怠。每事必亲自过问,发布指令必签张押印,至今公主水晶印章保存在巴林博物馆。公主处事公平,疾恶如仇,在巴林流传着巧审右梅林一段佳话。传说当年乌尔衮王爷西征以后,旗内一些梅林扎兰便狂妄自大起来。女人掌管旗政在蒙古还是没有的事,即使是皇室公主他们也不看在眼里,一些人开始胡作非为。一日,公主到旗内查干坤兑一带视察下情,听说右旗梅林侮辱了一个平民的女儿,公主十分气愤。但为了弄清此事,令王府卫丁将右梅林缉捕归案。公主心想,若是我审,他必不肯直说,于是让那个地方的坤都达审理。右梅林自恃甚高,根本不把坤都达放在眼里,让坤都达把那个女子找来,当面调戏,并当众述说奸污女子的事情,喝问谁人敢管。右梅林正大耍威风喧闹之时,荣宪公主从后面出来,喝令鞭一百,罚银千两九九牲畜,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先行革区官爵,再上报朝廷。公主此举,大快人心。自此以后,大小官吏不敢为非作歹,旗内大事小情悉听公主指挥。这样一来,可使额附安心作战,无后顾之忧,保卫大清疆土。对此,御赐碑文赞道。“彤管杨八州,慎早娴夫内则;丹纶换异彩,荣光爱于宗亲。”旗众对公主奉行唯谨,敬之若神明,称二公主麽麽。 公主对上孝敬,得到康熙皇上的钟爱。康熙四十八年,公主闻得皇父患病,便日夜不停赶回京都,亲自照顾皇父饮食睡眠,亲自料理煎汤熬药,早晚问安,关心备至。在公主殁后,墓志铭上专门记载此事,“圣躬不豫,公主视膳问安,晨昏不辍,四十余晨未尝少懈怠。”皇上病愈之后,对公主降旨褒奖说,“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实为最。”于是将荣宪公主由和硕公主晋固伦公主。 荣宪公主晚年,由于额附乌尔衮多年出征在外,又患痼疾,十分思念,时常萦绕于怀放心不下;又因琳布酗酒赌牌很不听话,公主虽然多方教导,但屡教不改。这样一来,思夫忧子,奄奄成疾,于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二十一日病故,享年五十六岁。公主亡故以后,雍正派大臣到巴林料理丧事。因提前没作准备,只得将公主灵柩停放在圆会寺内,择巴林陶白山阳坡修筑享殿,构筑地宫。过了一年零四个月,于雍正七年(1729年)八月十九日辛酉落葬。 公主遗体保存极好,1972年出土时,虽埋葬240多年,皮肤仍有弹性,宛如生人一般,发长二尺,垂于脑后,满头珠宝翠簪。腕套金镯指戴戒指,身穿十层衣服,足蹬大红缎满帮绣花靴子。这些都是珍贵的出土文物。如下有: 珍珠团龙袍服:黄绿色缎面,上面用珍珠绣制八个团龙,团龙排列有序,须爪毕露,栩栩如生。袍之围领和袖边上,都用小粒珍珠缝制。整个袍服共用大小如一的珍珠一万两千粒。这件团龙袍收藏在赤峰市博物馆,多次被选送到国内外展出。 八凤金冠与金簪:八凤金冠金顶圈上镌雕金凤凰八只,金龙五条。金簪有金花兰簪,金菊花簪,梅花金簪,麻姑金簪,盘肠玉饰金叶簪,红珊瑚五蝠金簪。这些金簪有的嵌宝石,有的嵌钻石,更有名贵者嵌猫眼石等。 朝珠手镯戒指耳环:大粒朝珠一串共一百零八颗,黄金镯四只,金镶钻石戒指二只,上嵌钻石六粒,金耳环四只,龙形嵌珠金坠十只。 这些珍贵文物为博物馆收藏,如今为无价之宝。 (本资料较为珍贵,但由于设置问题,暂时无法限定复制,希望广大读者自觉维护网墓的尊严,未经维护人允许,不得私自转载。谢谢合作!) |
| 浏览:4753 |
|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