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炀帝杨广(569-618) 604年即位,在位15年。文帝第二子,曾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杀父即位后,杨广过起淫奢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频频出巡。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于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2.隋炀帝 杨广 (560-618) 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终激乱败国,为宇文化及弒于江都。谥炀。 3.炀帝杨广 隋文帝次子,又名英。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开皇八年十月,大举伐陈,为行军元帅。平陈不久,江南作乱,杨广徙为扬州总管,镇江都。他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开皇二十年,皇太子杨勇被废,立为皇太子。仁寿四(604)年七月,弒父自立,年号大业,并杀故太子勇,在位十四年。 即位后,宠幸佞臣宇文述、虞世基、裴蕴等,诛杀功臣高颎、贺若弼等。对人民严刑峻法,又自恃国力富强,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大业元年,发丁男二百万营建东都洛阳,又于皂涧造显仁宫,采海内奇材异石、嘉木异草、珍禽奇兽充实苑园。后又开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等,沟通长五千里的大运河,并自长安至江都,沿渠造离宫四十余所。复令百姓修长城,筑驰道。大业三年,始置进士科,自此科举制度成为我国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同年,以裴矩为黄门侍郎经营西域;并于大业三年、六年,派朱宽、陈棱等人先后航海至台湾,进一步密切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 隋炀帝经常游幸各地,大业元年、六年、十二年,曾三次巡幸江都;仅第一次,舳舻相接二百余里,拉纤工就有八万多人。炀帝还不断对边境和邻国用兵,包括林邑、吐谷浑,并三次进兵高丽,繁重的兵役、徭役把全国民众驱入绝境。从大业七年起,各地纷纷起义,隋朝土崩瓦解。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大业十四年三月,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终年五十岁,谥号炀帝。初葬流珠堂,后改葬吴公台下;唐朝平江南后,于贞观五(631)年又移葬于雷塘。 4.杨广(569-618) 即隋炀帝。隋朝皇帝。604-618年在位。一名英,文帝次子。开皇元年(581)立为晋王。600年陷其兄勇,夺得太子位。仁寿四年(604)杀父自立。初尚承文帝政风,使隋朝进一步强盛,后逐渐骄怠,恶闻政事,致使朝政日趋腐败。又滥用民力,穷兵黩武,终至国败身亡。义宁二年(618)为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北史·隋本纪》言其“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塞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彰,教绝四海,刑参五虐。诛锄骨肉,屠劓忠良”。 5.杨广(569~618) (作者金性尧,摘自中国诗词网) 隋代诗人。即隋炀帝。小名阿摩。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文帝次子,母独孤氏。开皇元年(581),立为晋王。后阴谋争夺其兄杨勇的太子之位,于开皇二十年(600)得逞,立为太子。文帝暴卒,遂即位称帝。他为了控制江南,满足自己的游乐生活,于大业元年(605)广征民夫,兴修运河,但南北四大水系也由此而沟通。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广爱好文学艺术,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抄录副本,分为三等,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又在殿后另筑二台,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 其文初学庾信。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才学之士柳□、虞世南等100余人,"以师友处之"(《北史·柳□传》),于是爱好梁陈宫体。《隋书·文学传序》称:"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今存其诗多为乐府歌辞,内容或为应酬赠赐,或写声色游娱,显然沾染齐梁之风。但他也有显示帝王之尊的雅体,"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如《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及《白马篇》 2首。清代沉德潜认为这类作品"气体自阔大,而骨力未能振起","比陈后主胜之"(《古诗源》)。由于他曾亲历塞上,远征辽东,故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戎马生活,也有其实践基础。他又有精工的诗句,如"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回"(《春江花月夜》),明代胡应麟以为"绝是唐律"(《诗薮·内编》),对初唐近体发展有一定影响。 《隋书·经籍志》着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事迹见《隋书》本纪。 6.隋炀帝 (摘自no1190网) 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隋文帝次子,少聪慧,善窥人意,在兄弟中独为父母所锺爱。开皇元年(581年),时年十三,立为晋王。八年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进位太尉。兄杨勇被立为太子后,杨广心怀不满,渐与杨素等亲近,密谋夺取太子位。杨广常在父母前矫装俭朴,不好女色,以讨欢心,及后更诬告杨勇加害于己。开皇二十年(600年),文帝下诏废杨勇为庶人,另立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后杨广即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炀帝即位后便假造文帝遗诏,缢杀其兄杨勇。其弟汉王谅在并州起兵反,炀帝遂派杨素征讨,谅降后被幽禁死。及后炀帝又毒杀杨勇诸子,以巩固及稳定其权位。炀帝统治初期,全国经济继续发展。大业五年全国就有郡一百九十个,县一千二百五十五,在籍户八百九十万,人口四千六百万,为国家全盛时期。他又下令改革科举制度,除秀才、明经科外,设置进士科,透过考试选拔官员。但炀帝志得意满,骄纵享乐无度,滥施暴政,耗尽人力财力。仅在登基第一年内,就建东都、开运河,被征调的劳役有四百万人,平均两户就征发一名男丁。其后又连年修筑长城、开凿运河、巡游全国、运粮造船等,十年内被征发的丁男不下千万,役死者过半,加上三征高丽、三幸江都、两巡塞北、三临涿郡、一游河右,消耗国家人力财力物力无算,使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痛苦不堪。大业七年(611年),山东农民首先起事反隋,其后河南、河北、江淮起事军队风起云涌,短短数年,就形成了几及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事。豪强武装也割据独立,大业十二年炀帝带了大批官员、军士从东都避难到江都,不久东都即为瓦岗军围困。炀帝在江都仍纵情酒色取乐。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合谋煽动宫中兵变,缢杀炀帝。李渊闻讯,在长安即自立为帝,国号唐。隋朝至此亡。 7. 隋炀帝小传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杨坚次子。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5)立为晋王。开皇八年冬,大举伐陈,杨广为行军元帅。陈灭,迸位太尉。每以矫情饰行,暗怀野心。开皇二十年,以阴谋导致文帝废掉太子杨勇,十一月得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弒父自立,改元大业。即位后,杨帝好大喜功,多次对外用兵,攻吐谷浑,击流求,伐辽东,征高丽,兵卒死伤甚多。又大治宫室,广兴土木,建西苑,造离宫40余所,开运河,筑长城。又骄怠,不问政事,荒淫暴虐,滥杀无辜。又东西游幸。居处不定、耗费无度,使得赋重役繁,民不堪命,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大业十二年(616)南巡至江都,沉洒酒色,无意北归。隋恭帝义宁二年为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杀于行宫温室。在位14年,年50,谥炀皇帝。《北史》、《隋书》皆有纪。炀帝少好学,善属文,有集55卷。 8 杨广 (摘自dfhl.best.163.com)(569一618)隋代书画鉴赏家。即隋炀帝。一名英,华阴(今属陜西)人。都长安,在位十五年(604一618)。大业初,兴修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大造宫殿西苑,迫使人民从事无偿劳役,严重破坏生产,后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善词诗,能草书,擅飞白,工丹青,富收藏。曾于东京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藏法书,西曰「宝迹」,藏名画,为艺苑所称。巡游扬州时,尽携二台所藏书画随行,中途船覆,大半淹失。其残留者,归宇文化及,后俱人唐内府。着有《古今艺术图》五十卷,已佚。 |
浏览:303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