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
明代人物

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四)

资料

  平定倭寇使他名声大振
  
  戚继光故乡在蓬莱,却并非生于此地。
  
  戚继光的六世祖戚详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将领,在为朱元璋出征云南时战死。朱元璋为了答谢功臣,遂任命戚详之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也是袭此职而从戎的。嘉靖初年,戚景通已官升都指挥,不久即任山东总督备倭一职。
  
  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月日11月12日)子时,戚继光出生在戚景通的官邸——山东济宁鲁桥镇。这时戚景通已经五十六岁了,老来得子,令戚景通欣喜不已。
  
  戚继光从小酷爱读书,十余岁时诗词已写得相当好。如他的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即是他少年时的作品。由此可见,戚继光不仅学业好,志向也相当不凡。
  
  戚景通死后,十七岁的戚继光袭祖职为登州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军戎生涯。
  
  众所周知,戚继光之成名,缘于他的抗倭战绩。
  
  自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开始,日本的一些亡命军人、失意政客,以及一些中国的海盗,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大事抢掠,并日渐猖獗,为祸居然长达二十余年。
  
  当时,正值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各诸侯之间互相攻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政府。所以说倭寇之乱,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实是一股一股的流寇各自为战,每股倭寇的人数并不多,这对于堂堂大明帝国来说,应该是不难平定的。
  
  然而,由于明朝政府政治腐败,各地官员皆通过暗中减少戍卒人数的办法从中克扣军饷中饱私曩,再加上长期不更新军队的武器装备,至使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出奇之低下。如有一次,一支六十七人的倭寇队伍从杭州附近登陆,先后蹂躏淳安、歙县、绩溪、泾县、南陵、芜湖、当涂、南京、溧水、溧阳、武进、无锡等十余城,流窜数千里,杀死杀伤中国军民五千余人,其中包括一个御史、一个县丞、二个指挥、两个把总,几乎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诚为咄咄怪事。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升任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事宜。
  
  由于倭寇最炽的地方是东南沿海,所以,两年后,戚继光被调到浙江任江都司佥书。
  
  次年(1557年),戚继光任宁绍台参将。在与倭寇的作战过程中,戚继光深感明军的战斗力太低,往往未见倭寇便望风而逃,即使是勉强与倭寇交战,也是一战即溃。
  
  戚继光感到,用这样的军队与倭寇作战是不行的,他决定训练新军。
  
  当他将他的练兵计划汇报给浙直总督胡宗宪时,胡宗宪并未当回事,只给了他三千士兵。
  
  令戚继光失望的是,经过他训练的这些士兵,虽然看起来军容严整,但真正打起仗来,依然是胆小怕死。
  
  一次,戚继光听说浙江义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斗殴事件,原因是永康等地的人要到义乌去开矿,义乌人不允许,因此双方展开械斗,双方参加者都达到数千人,最终义乌人经过浴血奋战,将永康等地的人击退。
  
  戚继光听说后,认为义乌人如此骁勇善战,正是他训练新军的最佳兵源地。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在征得胡宗宪的同意后,来到义乌征兵。
  
  戚继光征兵,只收长得黝黑粗壮、看起来淳朴憨厚的农民、矿工,凡是长得面容白净、表现机灵的人,一概不要。这样,他在义乌招了四千多人。这四千多人,后来成为“戚家军”的主要力量。
  
  戚继光为训练这支队伍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就是他对这一时期练兵经验的总结。
  
  戚继光练兵,既注重结营布阵,也注重锻炼筋骨,更重视训练士兵们的纪律观念。他接受孙武、司马穰苴等古代军事家以诛杀立威的思想,以严酷的手段对待违犯军纪者,轻者处以体罚,重者割耳甚至斩首。据说,他的儿子戚印就因为违犯他的命令而被他毫不留情地斩首了。
  
  铁的纪律,训练出了铁的军队。嘉靖四十年,戚继光率军在浙江与倭寇展开大战,九战九捷,直至将浙江一带的倭寇完全平定。
  
  卓越的战绩,顿时令朝野上下对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刮目相看。次年,朝廷任命戚继光为福建总兵,负责福建一带的平倭事宜。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俞大猷在福建巡抚谭纶的率领下,与倭寇展开了平倭以来最为关键的一役——平海卫之战。
  
  初战时,明军都指挥欧阳深误中倭寇埋伏,与所部数百人皆力战而死。倭寇遂乘胜攻取平海卫(今福建省莆田东南九十里处)。
  
  是年四月,戚继光、俞大猷率部联手将倭寇包围,并令士兵在出海口设置栅栏,截断了倭寇的退路,旨在将这股倭寇一举全歼。
  
  倭寇知道此回遇到了劲敌,想突围从海路逃窜,但遭到明军的截击,只得退回平海卫。
  
  戚继光在发动总攻前,在军中找了一个当地的士兵,让他作向导,从小路出敌不意地登上了平海卫城北的高地,对倭寇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在戚继光发动对平海卫的总攻击后,俞大猷率军从海上进攻平海卫的南大门,都督刘显率部截击盘据在崎头的倭寇,明军各部互相配合,一举攻取平海卫,杀死倭寇两千两百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倭寇的主要有生力量。
  
  此役之后,戚继光和俞大猷分别率部陆续扫平了东南沿海的残余倭寇,使明朝中叶的倭寇之乱至此得以彻底平定。
  
  戚继光百战百胜,威震四海,一时朝野上下称颂之声不绝于耳。如谭纶上疏,说戚继光“鞠躬尽瘁,用兵如神,驭众而分数愈明,取胜而机事益密。批亢捣虚,彼丑畏之如虎;除凶雪耻,斯民望之如云。全师奏凯,兵不留行;一战成功,贼无噍类。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李邦珍上疏嘉靖,说戚继光“智兼万敌,勇冠三军……挥戈四出,收捷万全。诚为旷世之奇勋,无忝明时之良将”。
  
  平定倭寇,朝廷论功以戚继光为首。兵部在核查事实后给嘉靖的汇报材料说:“倭患起自嘉靖三十五年,……独赖副总兵戚某募兵往剿,一鼓尽灭。看得此一臣者,算神百胜,勇逾万夫。超距先登,独入豺狼之穴;挺身力战,共称熊虎之才。功当首论,宜加升赏……”
  
  福建的老百姓终于盼到了和平之日,对戚继光的赫赫功业更是有口皆碑。有首民谣唱道:“戚我爷,戚我爷,爷未来兮民咨嗟。爷既来兮,凶妖荡尽,草木生芽。欲报之德,昊天无涯。愿爷孙子绳绳兮,为公为侯,永定国家。”
  
  平定倭寇之乱,使戚继光之功业彪炳千秋,也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当晚年的戚继光回顾这段军事生涯之时,对于自己身经百战而能全身以退是感到非常欣慰的。他在《祝文》中写道:“回首视之,或临锋镝,或逢水火,或督我愆,或忤当权,或为挂藉,或蹈嫌疑,实数滨于死地而邀天幸以全其生也。”
 浏览:219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2/12 10:46:0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六 车、步、骑营阵解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军器制解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四 登坛口授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三 将军到任宝鉴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二 储练通论(下)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一 储练通论(上)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四)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三)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二)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一)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六)(访问4018次)
戚继光戚继光诗集(一) (访问2670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四)(访问2196次)
戚继光戚继光诗集(五) (访问1773次)
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访问1761次)
黄仁宇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八)(访问1694次)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军器制解 (访问1547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七)(访问1545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二)(访问1483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一)(访问144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17X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2/8 19:27:4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2/23 15:46:4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