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
明代人物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373号馆文选__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三)

戚继光

  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三)
  
  第十四。功名害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功名乃太上所与,何谓害?夫功名有分,天地最忌多取。使我实尽此力,实力有十分而功名至七八,则受之不为过,享之不为侈,天地鬼神亦安然付我矣;若只管多方做虚套,求益功名,专事粉饰而实事不继实苦不受,最难瞒是久远,一旦败露,天怨人恶,鬼神阴为褫夺,甚至寿命且不永。吾人只当尽力以报朝廷,功名之事安命以俟其自至。即有功而不见禄则当曰:“吾命仅止此耳。”有功而禄之过,便当兢兢业业,多加勤苦以副之,免为造物所忌,谚云:“常调官好做,家常饭好吃。”吾人常当使劳苦功业迈于身上之功名,宁发达迟挫抑多,即不受用于身,亦必受用于子孙。他人有功,扬之;他人欲取吾之功,让之。积累既深,屈困既久,自然真迹发见,公论有归。是又在于的知暂饰之非多取之害,然后能不攘功而功属于我,不求人知而无不知矣。
  
  第十五。尚谦德
  谦者,美德也,不独士君子当力行之,为将者处功伐之间,当危疑之任,非虚不能受益,非谦不能永保终誉全身完名,此为上计。今将之通弊,宁以萎靡为美德而视谦虚为萎靡,第谦虚、萋靡大有不同;夫卑以自牧,有功能忘,有劳不伐谓之谦;取人为善,收服人心谓之虚。凡人有德,我必慕之效之,一言一行之长,我必求之纳之。凡遇上司,僚属必尽礼尽职立功建业,视为职分所该,辛勤劳苦,须知臣子当然,上则爱之,下则戴之,所谓赞念福生,吉人天相。言无怨尤,行无悔吝,即万一疆场之累,人将怜之身死而名存。《大易》惟谦卦无凶辞,古之大将惟谦善终,此之谓也。
  
  第十六。惜官箴
  箴者,规戒也。明其守官之道而时时有所规戒耳。何世之武弁者,自襁褓时父母溺爱之则曰:“纵不读书有官做。”父母之过已不胜叹。及长有知觉亦自曰:“我有俸禄,可无忧贫矣;我有世官,可无忧位矣。”遂至无所顾惜,不惟不能荣耀门闾,且并其故物而失之。夫朝廷一命之寄,思所以号令乎?一命之上亦必有体,况为将者,三军司命,表率数千万人而欲使之尽力于我,我得假此以报国,期使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我不自己爱惜官箴,恪守正道立身行已。凡百点检务可以率下事上,以身为众人之法程,以官为众人之视效,否则人心解体。万法丛脞不知三罚覆 之诛,斧钺在前矣,岂止曰不能保此职而已。吾人但居一职,毋问崇卑,务要使此官门面相趁,独处则无愧于神明,自思则无愧于此心,上无愧于上司,中无愧于僚友,升堂无愧于公座,庶几乎?
  
  第十七。勤职业
  语云:“惟勤有功。”毋论职之崇卑,艺之大小,商贾勤则致富,农夫勤则收获丰,工勤则器精家给,士勤则德进业修,一命之士勤于职则职修名显。况夫为将之道,疆场之安危、三军之死生系焉。譬如农夫种田,春则勤耕,下种以时,粪多力勤,夏耘不失,秋乃有获。尚有天时、虫灾、水旱未卜。若有美田,春仅下种,不耕不耘,不粪不力,到秋来也要与他农同获粮粟,有此理否?兵中事件一一预先勤苦教练,见见成成只是等候待用,还恐备久则损,气久则暮,否则求守固战胜,即与不耕不耘望地内收粮粟之徒何异?为将者,须将所守疆域时时放在心上。军士有病患难、颠连无靠之事,时时访询,随有所闻,即时处之;军器时时辨验,一有不堪,即便修之;行伍时时点检,一有紊乱,即清编之;烽火、哨报、城池、墙垣,稍暇即一巡行,随目所见,即为修缮;文移案牍时时检行,如一事未完,即忘其饥劳,务必终之,不拘夜半久劳之后,必不使军机文案姑待来时。如此行之既熟,自然忘劳;精粗巨细,无不毕举,自然有备无患,若夫百务废驰,且顾眼前妻孥之乐,宴饮之欢,致将事务耽搁,行伍废败,卒然遇变,束手受死而为市曹之鬼,是自取之也。
  
  第十八。辨效法
  语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则无足术,斯下矣。”况兵事须求于实际之间,而可无效法之辨乎?为将者何所取材?必于经典中求之。前言往行而史册浩翰,岂武弁所能检习?幸而有《百将传》焉。人品心术事业俱已概见,吾人当熟玩而习之。每一将传中不独习其用兵之事,凡为人存心立行一一细玩,有不二之心、纯忠之行者,我则师其德;长于兵机而短于德行者,我则师其术;某将竟至败坏,属之自取,我则鉴之戒之;某将忠廉智勇无愧于己而无妄得祸,我师其行,苟无彼之祸,是我所遭之时幸也,即有不虞之变,古人已然,我何避何嫌?如此辨法,真心师向,自然完名全节,成古人之事业,有古人之荣遇,而无古人之祸难矣。此可以券取影随,非浪说也。
  
  第十九。习兵法
  兵之有法,如医之有方,必须读习而后得,但敏智之人自然因而推之,师其意,不泥其迹,乃能百战百胜。率为名将,盖未有不习一法、不识一字、不经一事而辄能开阖变化运用无穷者,即有之亦于实阵上经历闻见,日久乃能,否则吾知其断不能也。但古人兵法,如《七书》之类,就同药肆,五金八石,草木鳞虫,无所不备,盖不知患者症,所宜何药耳,必须医诊认病势,真正宜用某药,即取储肆中药,无不效。倘误诊病患,取药肆中,服之不瘳,将归罪曰:“药之不灵。”呜呼,灵也!《七书》内百法俱备,即药肆也,为将者要先知士伍之情,山川之形,认察敌人动静,即问病诊脉之医也,稍差误,用法不效也。吾人童儿习之,幼儿学之,又须长壮之日履名将之门,处实境之间,方知兵法为有用,方能变化兵法,以施之行事之际,至于见任将领,付以边场之寄,岁有桴鼓之举,可谓学法于实境之间矣。却恃其骁勇,或因幼年失学,不解文字,或不知兵法之有助于实用,遂又弃之而不讲。夫有资可习者,无实履之地;有实属之地者,无可学之资,如何而得全材为干城之器乎?以后将士识字者,于冬日夜长之时,宜将兵法、将传每夜饭后限看数页,然后或有室家之扰,或庭阶散步以舒其怀,睡则枕上,且细细玩味,内有不省义意者,次日仍复质问于先知之人,自然有得。不识字者,端坐澄心,令书手识字之类,或通文武生、秀才为之高声朗读数页,省其大概,复令讲说数遍,归枕之际,亦如前玩味,自然有得,久则开口议论,谁谓此人不学耶?古人谓“开卷有益”、“学不误人”,况我国家疆场之计,而可以懵然一白丁克济乎?当是任者思之。
  
  第二十。习武艺
  一物一事,有象有则,况乎五兵制器尚象,自有用使之法。法即彀也,在艺中得法者,谓之入彀。为将者身司统率,似不必以技艺为高,但士卒全以器械为爪牙,古人有言:“器械不利,以卒予敌。”利之一字不专为锋利用之,便利亦此利也。欲用之利,必习之精。习矣,而不得正彀大阵之中,稍有失误,或进退转跳间,前行未动,后行先误。若夫以少击众人疏分击,尤贵于艺精。为将者,己不先学,何以倡人?已不知花法、实法之辨,何以辨别士卒所习之高下?如凭教师而高下之人不服矣。谚云:“艺高人胆大。”将军者,将军于前,使无技艺在身,安得当前不惧?且身当前行,恃我之技,可当二三人,左右勇健,密密相随,人人胆壮,惟看将军气色。气色系于胆;胆系于我艺,是所关非小小也。欲为全才之将。凡种种武艺,皆精习之,在俱知而不必俱精。再须专习一二种,务使精绝,庶有实用,庶可练兵,肯专心致志,不过一月可熟一种。各种教师置于左右,每日饮食之余,无所消遣,则用一教师习之,以为消遣之地,他功不妨,而武艺自精。
  
  
 浏览:84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7 10:56:5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六 车、步、骑营阵解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军器制解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四 登坛口授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三 将军到任宝鉴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二 储练通论(下)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一 储练通论(上)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四)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三)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二)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练将第九(一) (收藏于2014/6/17 10:56:5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六)(访问4145次)
戚继光戚继光诗集(一) (访问2721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四)(访问2220次)
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访问1808次)
黄仁宇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八)(访问1800次)
戚继光戚继光诗集(五) (访问1784次)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军器制解 (访问1597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七)(访问1578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二)(访问1531次)
资料戚继光·口鸡三号将星殒(一)(访问148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17X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2/8 19:27:4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2/23 15:46:4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