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纪念馆
千秋家国梦

清风两袖朝天去

半文

  
  记得那是在读初一时,要背课本附录中的诗歌,印象最深的就是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的诗歌,在吟咏之间,令人气血沸腾,壮志飞扬。当时我就想,若非大思想、大气魄、大襟怀者,不可能写出如此激动人心的诗来。
  
  
  后来在历史课本中看到于谦在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大灭瓦剌军士气,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不禁击节叫好,果真英雄本色。然这样一个英雄,也有儿女情长的时候。
  
  
  于谦在《荒村》中写道:“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从诗中可知,于谦心存百姓,不舍儿女情长。于谦曾任河南、山西巡抚,据传他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妇孺,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可以想见,就算现在,要走遍河南、山东两省界内,尚非易事,在当时,于谦仅凭一匹瘦马和一颗爱民之心,为求苍生俱饱暖,竟然万水千山踏遍,勇气可榜。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现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我一直在想,于谦经常上奏这样的疏文,虽百姓欢呼雀跃,然而于谦在无形之中却树了不少冤家。更传于谦入京后,奏疏频传,却不屑送礼,令其他不论是受礼还是送礼的官员都很不受用。
  
  
  他曾撰《入京》一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手帕、蘑菇、线香”指进献的礼品,于谦不屑送礼,便称自己惟有“清风两袖”,如此生得磊落,去得安心,不用像当时一些为官者,生时常噤噤,死了还担心阎罗王兴师问罪。
  
  
  后于谦被英宗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固然因为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另立新主,英宗怀恨在心,更重要的是朝野上下一群贪生怕死却惟利是图的阁老们,也早欲除之而后快。生存在皇帝与阁老的夹缝之中,想不死,亦难矣!只可惜一代民族英雄,没有战死沙场,却惨死于庙堂之间,也算是历史的悲哀了。
  
  
  到抄家的时候,于谦家中竟无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当朝一品官员,竟清贫如此,不知抄家的官员,会不会就此幡然醒悟?即便时隔五百四十五年之后的今天,看到这里,我仍是眼眶热辣辣地难受,如此清白本色,足以为万世师表。只可惜我没能早生六百年,不然,在于少保鞍前马后,帮着提提战袍与马靴,也算没白活一世了。
  
  
  
  
  
  
 浏览:552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2/11 2:20:2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于谦忠肅集附録(三) (收藏于2014/7/7 12:34:10
于谦忠肅集附録(二) (收藏于2014/7/7 12:34:10
于谦忠肅集附録(一) (收藏于2014/7/7 12:34:10
于谦忠肅集巻十二(五) (收藏于2014/7/7 12:34:10
于谦忠肅集巻十二(四) (收藏于2014/7/7 12:34:10
于谦忠肅集巻十二(三) (收藏于2014/7/7 12:34:10
于谦忠肅集巻十二(二) (收藏于2014/7/7 12:34:09
于谦忠肅集巻十二(一) (收藏于2014/7/7 12:34:09
于谦忠肅集巻十一(二十五) (收藏于2014/7/7 12:34:09
于谦忠肅集巻十一(二十四) (收藏于2014/7/7 12:34:0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于谦入京诗(访问13679次)
王宏钧“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的诗篇和为人(访问7319次)
李世瑜明史 于谦传(白话文)(访问6288次)
半文清风两袖朝天去(访问5527次)
资料土木堡之变和于谦保卫北京(访问3832次)
赖家度 李光璧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访问3605次)
佚名夺门之变——景泰帝篇(访问3008次)
蒋祖缘简论于谦的“忧国忘身”、“忧国忘家”精神(访问2920次)
资料赖有岳于双少保 人间始觉重西湖(访问2814次)
左东岭于谦之死——士人的尴尬与绝望(访问250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李虎哥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15 14:35: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14 21:22:5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2/13 19:12:4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25 20:20: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10 18:35:2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