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才高八斗 -- 曹植

读曹植《与杨德祖书》随感

不详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一生恃才放旷,目空今古,惟独对曹植佩服得五体投地,曾经说过:“天下才分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才高八斗”的典故源出于此。
  
    只要打开《曹植集》,扑面而来的就是他那汪洋恣肆的才情。读他的诗就如同骑上了一匹骏马,任它一路飞奔带你欣赏雄奇险峻的风光,直叫你眼花缭乱目眩神迷,想停都停不下来。他的赋好多都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像圆明园里的残砖碎瓦,令你不能不联想到当初“万园之园”的宏伟壮丽。那飞流直下、雪浪摇空的豪纵之情,那万象毕呈、造化在手的移山之力,那饥鹰渴骥、掣电奔雷的箭发之势,后人实难及其万一。
  
    诗如潮,赋如海,即使是为朝廷应制的表章赞令,字里行间也难掩其文采高华。但我最喜欢读他的《与杨德祖书》,把它作为自己写作的座右铭。
  
    杨德祖,就是后来被曹操找借口杀害的杨修。他在政治上是坚定的“拥植派”,两人过从甚密。但曹植给他的这封信,谈的不是政治,而是文学。
  
    在书信的开头,曹植历数了建安时期的文学大家: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弦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
  
    王粲、陈琳、徐干、刘桢等人,是各地的才子,曹操把他们全收罗到自己手下,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后世称为“建安七子”。父亲曹操和哥哥曹丕,都是才华卓越的诗人,诗文在魏晋时代有崇高的地位,曹植从小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家教,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阅读浩如烟海的历代文献典籍。曹操收罗过来的这些才子名士,在文酒之会中相互奖藉,相互探索,又相互评论,曹植从小身处其中,得益良多。他本人自幼博览群书,终身勤奋刻苦。陈寿在《三国志》里记载,曹植十岁多就诵读辞赋诗论达数十万言,杨修也赞叹他“若成诵在心,借书于手。”读曹植的辞赋,时刻能感觉到他读书的广博,以“破万卷”来形容只少不多。他在晚年,为了不让芜秽文章留传后世,殚精竭虑地锤炼推敲,即使犯了严重的反胃病,也从未动摇过删定别撰的顽强意志。他一生都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有清醒冷静的文学观念,在《与杨德祖书》中昭然若揭。
  
    他在信中指出了当时“建安七子”的弱点和歧误:
  
    “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也。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有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嗤余也!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自负的陈琳认为自己不比司马相如差,模仿他写了好多辞赋,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曹植写信讥笑他,他居然没明白意思,还以为曹植在夸他,到处吹嘘遇到了知音。曹植害怕打起笔墨官司会遭到后世的嘲笑,只好缄口不言,在写给杨修的信中才偷偷提及。对这些才子的自高自大,前文“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已带讥诮,这里又举出陈琳的例子。能否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正是曹植与这些才子的云泥之别。曹植知道写文章不可能不出毛病,只要听到别人有益的批评,他总是随时修改,不死要面子。
  
    但曹植又知道,文章归根结底是作者个人的事,别人的评价很难击中要害。他讲了一个故事:
  
    “昔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为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有所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吾尝叹此言,以为美谈。”
  
    丁廙将他的文章交给曹植润饰,曹植却认为自己的文才并不见得比丁廙强,不肯改动。丁廙就讲出了“文之佳恶,吾自得之”的话,令曹植叹服。写作的甘苦只有作者自己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情思,绝不是读者浏览几遍就能全看出来的。而又有谁会将一篇文章反复看好多次呢?更不要说用心揣摩仔细研究了。即使是像《红楼梦》那样弄成一门学问研究它几百年,到头来也是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又知道曹雪芹当初是怎么想的?说到底文章还是作者个人的事,与读者、社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文章可以被读者和社会以各种目的、各种方式利用,就像一把刀本来是切菜的,但也可以杀人。切菜和杀人哪里是那个制刀的工匠可以控制的?倘若这把刀造出来后就被工匠遗忘在墙角,从来没有售出,那它跟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曹植赞赏丁廙的这个观点,其实也就是说:作者写文章首先是为了自己,最终也只是为了自己,不要太多考虑别人的反应,更不要去迎合流俗,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文品。
  
    曹植在信中赞叹了孔子删定的《春秋》,把它奉为文章的典范:
  
    “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盖有南威之客,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论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叹息乎!”
  
    魏晋是一个“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时代,曹植在众多古代典籍中独独推崇孔子的《春秋》,也是在与建安才子们唱反调。孔子恰恰不写文章,只是收集整理以前的典籍,所谓“述而不作”。曹植独独推崇他,其中大有深意:原来文章写得最好的人,从来都不写文章,那么,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者,恰恰是浅薄无知之辈。曹植劝告世人,如果没有孔子那样博大精深的思想,就不要动不动褒贬别人,信口雌黄只会徒留笑柄。刘季绪的才华比别人差多了,偏偏喜欢诋毁指摘别人的文章,以己昏昏却想使人昭昭,可叹可笑。他应该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将来一定会有人出来把他驳得直翻白眼。像齐国的诡辩家田巴,也曾经一天辩倒上千人,可鲁仲连出来将他驳倒后,他终生都不敢张嘴了。刘季绪的才华并不见得比田巴强,而鲁仲连那样的人才,说不定哪天就冒出来一个。
  
    类似刘季绪这样的评论家可以说是“代代无穷已”,自己写不出东西,专靠骂人混饭吃。碰到这样的人倒不一定要挺身而出当鲁仲连,那样反而成全了他,他就是希望哗众取宠来博取功名利禄呢,臭不理他也就行了。
  
    曹植进一步指出,由于人的好恶不同,对文章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人的好恶不同,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作者,自然有不同的评价。一定要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那是非常可笑的。
  
    曹植将自己多年来写的文章都给杨修看,同时指出,虽然相信自己的才华,但从不轻视别人。他饱读诗书,但写文章绝不脱离现实,反而特别注意从民间吸收营养: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声,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民间流传的许多歌谣俚曲,对现实的揭露总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古往今来皆如此。三教九流中蕴藏着无穷的才思和智慧,身为皇亲帝胄高高在上的曹植居然认识得这样清楚,不能不使我们叹服。要知道多少人本来出自民间,还一味地附庸风雅故作清高呢!
  
    文学的社会功用是很有限的,成为一代文豪并不是曹植年轻时的抱负,他说:
  
    “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杨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
  
    文学就是文学,你不能让它承载它无法承载的东西。你不能指望它把全国人民都教育好,其实它连一个人也教育不好。它并不能提升读者的灵魂,如果能够提升作者自己的灵魂,就已经很不错了。作为曹操的儿子,曹植当然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社稷建立赫赫功绩,不肯把“辞赋小道”作为自己的理想。
  
    但他也不是没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又把话说回来了:
  
    “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
  
    曹植后来终于走上了这一条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辉煌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成就显然超过了建安七子,也超过了父兄。哥哥曹丕的民谣体诗歌,虽清新秀丽,但体卑气弱,不能望曹植的项背。父亲曹操的诗雄健中透着冷峻,而曹植的诗,既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更有激昂浓烈的情感,是热的。如果说曹操的诗是一杯冷酒,曹植的诗则是滴着血泪的一杯滚烫的酒。而他那海涛般波澜壮阔的辞赋,父兄更是望尘莫及。
  
    诗如潮,赋如海,《与杨德祖书》只是其中之一滴,但写作之前读读它,每次都会有新的启发。
 浏览:168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2/25 17:30:5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曹植曹子建集卷十 (收藏于2015/1/16 13:56:37
曹植曹子建集卷九 (收藏于2015/1/16 13:56:36
曹植曹子建集卷八 (收藏于2015/1/16 13:56:36
曹植曹子建集卷七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曹植曹子建集卷六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曹植曹子建集卷五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曹植曹子建集卷四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曹植曹子建集卷三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曹植曹子建集卷二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曹植曹子建集卷一 (收藏于2015/1/16 13:56: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曹植传(访问20802次)
雨天曹植<七哀诗>赏析(访问18157次)
方萱读曹植 《美女篇》有感(访问6966次)
不详(big5)曹植及其樂府詩研究(访问5060次)
(见内容)关于曹植的一些看法(访问5041次)
洛水灵三谈《洛神赋》——我心中最凄美的爱情故事(访问5015次)
巩衍杞心声心画 质朴奇警——曹植《白马篇》赏析(访问3732次)
洛水灵再谈《洛神赋》——中国古典神话中的美神(访问2570次)
夏冰寒诗的剪影之5:心悲动我神――曹植(访问2304次)
郭嘉1982魏国名士曹植(访问222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霏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7 21:28:3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10/27 15:06:51
nidaye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8 15:17:54
飞龙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评论于2009/8/11 17:45:2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25 17:46: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