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__李继先、陈荣恩夫妇纪念馆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红十字遗体(角膜)捐献者纪念园

人世间最后的奉献——一对耄耋老人捐献遗体的故事

徐五成

  南市区小西门地区有一对耄耋老人,双双志愿遗体,要在人世间作最后一次奉献。
  两个红本本
  这对老夫妻就是上海图书馆退休职工85岁的李继先和上海博物馆退休职工84岁的陈荣恩。人们一走进他们家,就会在茶几上发现两张醒目的红本本,那是市红十字会颁发给他们的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
  早在1982年时,陈老妈妈就想:我国人口众多,若人死了都要建造墓地,那耕地就会越来越少,再说人活着应对社会作点贡献,人死了骨灰有何用,还不如捐献遗体为我国的医疗事业作点奉献,于是她征得老伴和四个子女的同意于1983年办妥了捐献遗体手续。李老伯柏在老伴领证后一年也办了手续。
  两枚纪念章
  这对老夫妇还常把上海第二医学院颁发给他们的志愿捐献遗体纪念章挂在胸前,每当亲朋好友、邻居问起这枚纪念章时,他们就会自豪地谈起捐献遗体的事。
  邻居许纯祖老人生前常来他们家串门,当他听了他们捐献遗体的事后,也马上去办了手续。1988年7月,这位老人不幸逝世,他的亲属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向市红十字会捐献了遗体。李老伯伯的两位老同学受他俩影响,都先后捐献了遗体。
  可是,他俩移风易俗的举动,也引起一些人的疑惑,有人问:“红十字会给你们多少钱?”两老听后大笑说:“人死了还要什么钱,这是无偿捐献!”也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今后死了,还要千刀万剐(指解剖),想想多可怕!”他俩听后便理直气壮地说:“人死了还有什么感觉,为医学事业作点贡献也是光荣的嘛!”
  两只白布袋
  这对老夫妻还珍藏着两只白布袋,袋上写着四个十分醒目的黑色大字:“长眠安息”。在这四字中间还贴着他们各自的一张二寸照片。原来,这是他俩精心设计的。四个大字是李老伯伯亲笔写的,白布袋是陈老妈妈亲手缝制的。李老妈妈对人说,我们已要求子女在我们死后不办丧事,不做寿衣,不留骨灰,只要套上这白布袋把遗体捐献就行了。
  
 浏览:116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7/29 16:08:3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移风易俗倡义举(收藏于2006/2/22 11:06:23
歌声中的双亲(收藏于2006/2/22 11:02:38
陈荣恩遗嘱(收藏于2002/7/30 12:00:54
徐五成人世间最后的奉献——一对耄耋老人捐献遗体的故事(收藏于2002/7/29 16:08:30
马骋人生最后的奉献---小西门居委15位居民志愿捐献遗体(收藏于2002/7/29 16:07:14
孙卫星’98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获表彰——展现上海人民新风尚新风貌(收藏于2002/7/29 16:03:57
徐五成愿为发展医学事业作贡献--南市区一对老夫妇破迷信改旧俗(收藏于2002/7/29 16:02:35
洪迪昌 李瑞枚 徐金发 匡煜华 李豪 李华 严福元等遗体捐献建议(收藏于2002/7/29 15:59:20
何海平 何文源耄耋老人的心愿——凉城新村四位老人志愿捐献遗体(收藏于2002/7/29 15:52:47
李豪最后的奉献——在市人大视察《遗体捐献条例》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收藏于2002/7/29 15:49:4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豪最后的奉献——在市人大视察《遗体捐献条例》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访问1178次)
徐五成人世间最后的奉献——一对耄耋老人捐献遗体的故事(访问1161次)
洪迪昌 李瑞枚 徐金发 匡煜华 李豪 李华 严福元等遗体捐献建议(访问1151次)
孙卫星’98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获表彰——展现上海人民新风尚新风貌(访问1074次)
移风易俗倡义举(访问1067次)
陈荣恩遗嘱(访问974次)
王静扬做最后一次奉献(访问948次)
集体荣获上海市1998年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特别奖(访问929次)
徐五成愿为发展医学事业作贡献--南市区一对老夫妇破迷信改旧俗(访问897次)
马骋人生最后的奉献---小西门居委15位居民志愿捐献遗体(访问851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