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马关条约缔约一百周年,也是终战后五十周年。百年前,大清帝国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置台湾居民的意愿於不顾,事后亦无任何善后之措施。事实上,在一八九五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前,中国政府从未有效的统治过台湾,而且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在马关条约时,已完全放弃。此后五十年,台湾人只有逆来顺受,承受异族的殖民统治。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曾有台湾人民参与,生杀予夺,全操持在他人手中。台湾的先烈虽勇敢地捍卫乡土,但结果仍难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马关条约意味着中国对台湾边陲之忽视,弃置不顾,而台湾人民却仍「恋恋风尘」,始终感念大中国的「列圣旧恩」。过去四百年来,台湾未曾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永远是作为达到其他目标的工具。在清朝眼中台湾是「化外之民,蛮荒之地」,更是「鸟不语,花不香,男无情,女无义」,可以随意割让的岛屿;日本殖民统治,使台湾人沦为二等国民;战后,在国民党统治下,又成了「反攻大陆的基地」,如今在国共两党的「一个中国」政策之下,台湾恐又将成为大漠沙文主义的牺牲品,台湾本身一直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台湾人必须有所觉醒,能认清马关条约后百年来台湾的苦难历史,毅然割断祸贻子孙的「中国情结」。 回溯百年前的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与伊博文等在日本马关(下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十一款,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及其子李经方与日方办理交接时在敌人面前万般推诿、卸责,不仅尽力撇清与台湾的关连,甚至鼓煽敌人,「弹压凶横的台民」,充分显示中国政府鄙视、弃置台湾的心态。 在无情无义的「祖国」态度冷漠而苛酷的封锁大陆对台湾的一切支援,而在「无天可吁,无主可依,台民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台湾民主国,虽只是昙花一现,但对台湾人,却是难得的历史考验。当时中国已弃台湾於不顾,但台湾人却仍是百般倚赖。易言之,中国已弃台湾於不顾,但台湾人却仍是百般倚赖。易言之,中国已出卖台湾给强日本,而台湾尚在依恋、幻想中国皇帝「何忍弃之」的悲情中,而订民主国年号为 「永清」,可见民主国时代「中国情结」之深,受害之惨。 推动台湾民主国的建立,而「心怀祖国」,幻想帝国主义列强支援的台湾士绅,与众所拥戴的民主国总统唐景崧等一大批大陆官兵在「建国」之后不久即争先恐后的逃走之后,只剩下台湾人中小地主与知识分子,为保卫自己的乡土、财产及尊严,毅然起而联合佃农与原住民,拿起原始武器--「竹篙菜刀」,去抵挡拥有近代化武器的日军。先人的这种血汗,凝聚成抵抗外来政权的「台湾人意识」。其后五十年,备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歧视和剥削,但反日的情绪普遍而深入,启发了台湾人民特有的「国民意识」。 令人慨叹的是,自马关条约后不久成立的台湾民主国时代的「中国情结」,迄今仍未能完全割断。多年来,这种被滥用,极为危险的「中国情结」,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以致国民心理、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育制度,甚至政治生态,均被扭曲变形,而受了严重的打击。因此回顾马关条约以来台湾的行径与历史命运,必能了解「祖国」是靠不住的,其对边陲的统治者心态,远较异族为甚,此由二二八事变之发生即可得到印证。其实二二八事变亦为「中国情结」引发的祸害。当时台湾知识分子无不将台湾的政治腐败归咎於陈仪,一厢情愿的以为中央政府必定会有改善,因此频向南京政府陈情,但奉为救星的蒋介石却派大军来台湾,对台湾的菁英、民众,施以「格杀勿论」式的,有计划而无情的大屠杀,至此台湾人才真正的觉醒。足见战前战后,中国对台湾边陲的统治心态丝毫未变。但亦因在此情况之下,台湾人才觉得应自己建立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思想。二二八事变给台湾社会最大的教训,乃是决不可以「种族」去认同中国,必须以「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作为认同的基础。且必须认清中共是极具敌意而危险的外国,是唯一威胁台湾全体人民存在的国家。 际此马关条约一百周年,回溯台湾这一百年来所承受的屈辱与创伤,归根究底是来自「中国情结」,因此我们必须「割断脐带,成为自己的领航者」,彻底的切断这种危险的「中国情结」,从而建立以二千一百万人民利益为主体的国家与民主社会。 |
浏览:269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