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28037号馆文选__鬼谷子注 |
|
鬼谷子卷下(三)
〈散势法鸷鸟〉 〔势散而後物服,犹鸟击禽获,故散势法鸷鸟也。〕 散势者,神之使也。 〔势由神发,故势者,神之使。〕 用之必循间而动。 〔无间则势不行,故用之必循间而动。〕 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 〔言威敬内盛,行之又因间而发,则势自然而散矣。〕 夫散势者,心虚志溢。 〔心虚则物无不包,志溢则事无不决,所以能散其势。〕 意失威势,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 〔志意衰微而失势,精神挫衄而不专,则言疏外而谲变。〕 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长短。 〔知其志意隆替,然後可为之度数。度数既立,乃後揣说之图其事也。必尽圆方之理,变短长之用也。〕 无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 〔散不得间,则势不行。故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得间,势自分矣。〕 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 〔五气内精,然後可以外察虚实之理,不失则间必可知。有间必知,故能不失分散之实也。〕 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计谋者,志意之所成,故随其志意,必知其计谋也。〕 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神不肃察,所以势败。〕 〈转圆法猛兽〉 〔言圣智之不穷,若转圆之无止。转圆之无止,犹兽威无尽,故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圣心若镜,物感斯应,故不测之智,心术之要可通也。〕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义类,说义无穷。 〔既以圣心原不测、通心术,故虽神道混沌,妙物杳冥,而能类其万类之变,说无穷之义也。〕 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 〔事至然後谋兴,谋兴然後事济,事无常准,故形容不同。圆者运而无穷,方者止而有分;阴则潜谋未兆,阳则功用斯彰;吉则福至,凶则祸来,凡此事皆反□□,故曰:事类不同者也。〕 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 〔此谓所谋圆方以下六事,既有不同,或多乖谬,故圣人法转圆之思,以求顺通合也。〕 故兴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圣人体道以为用,其动也神,其随也天,故兴造教化,其功动作,先合大道之理,以稽神明之域。神道不违,然後发施号令。〕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 〔天地则独长且久,故无极;人事则吉凶相生,故无穷。天地以日月不过、陵谷不迁为成;人事以长保元亨、考终厥命为成。故见其计谋之得失,则吉凶成败之所终,皆可知也。 〕 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 〔言吉凶无常准,故取类转圆,然圣人坐忘遗鉴,体同乎道,故先知存亡之所在,乃後转圆而从其方,弃凶而从吉,方谓存亡之所在也。〕 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 〔圆者,通变不穷,故能合彼此之语;方者,分位斯定,故可错有为之事。转化者,改祸为福,故可观计谋之得失;接物者,顺通人情,故可以观进退之意、是非之事也。〕 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谓上四者,必见会之变,然後总其纲要而结之,则情伪之说,可接引而尽矣。〕 〈损兑法灵蓍〉 〔老子曰:「塞其兑。」河上公曰:「兑,目也。」庄子曰:「心有眼。」然则兑者,谓以心眼察理也。损者谓减损他虑,专以心察也。兑能知得失,蓍能知休咎,故损兑法灵蓍 也。〕 损兑者,几危之决也。 〔几危之理,兆动之微,非心眼莫能察见,故曰:损兑者,几危之决也。〕 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 〔适然者,有时而然也。物之成败,有时而然;几危之动,自微至着。若非情适远心,知机玄览,则不能知於未兆,察於未形,使风涛潜骇,危机密发,然後河海之量,堙为穷流 ,一篑之积,叠成山岳,不谋其始,虽悔何之!故曰:不可不察。〕 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於事。 〔夫圣人者,勤於求贤,密於任使,故端拱无为,以待有德之士。士之至也,必敷奏以言,故曰:言察辞也。又明试以功,故曰:合於事也。〕 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 〔用其心眼,故能知之;减损他虑,故能行之。〕 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 〔言减损之说,及其所说之物,理有不可,圣人不生辞以论。〕 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智者听舆人之讼,采[艹刍]荛之言,虽复辨周万物,不自说也。故不以己能言而弃人之言,既有众言,故辞当而不烦,还任众心,故心诚而不伪,心诚言当,志意岂复乱哉!〕 当其难易,而後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 〔失事而後谋生,改常而後计起,故心当其难易之际,然後为之谋。谋失自然之道,则事废而功亏,故必因自然之道,以为用谋之实也。〕 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 〔夫谋之妙者,必能转祸为福,因败成功,追彼而成我也。彼用圆者,谋令不行;彼用方者,谋令不止。然则圆行方止,理之常也。吾谋既发,彼不得其常,岂非大功哉!至於谋之损益,皆为生辞以论其得失也。〕 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 〔夫所以能分威散势者,心眼之由也。心眼既明,机危之威,可知之矣。既知之,然後能决之。〕 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於千仞之堤,转圆石於万仞之谿。 〔言善损虑以专心眼者,见事审,得理明,意决而不疑,志雄而不滞。其犹决水转石,谁能当御哉!〕 |
浏览:40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