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林仁达胡岫云纪念馆

诲尔谆谆 德厚流光

林厚斌,林厚怡

  父亲林仁达出生在镇江一个商人的家庭。他小学毕叶后,即被祖父送到扬州一家钱庄去学徒,祖父希望父亲像大伯和二伯一样,子承父业,世代经商,发家致富。然而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少年的父亲睹苏北城乡广大贫苦百姓,由于生活艰难,缺医少药,许多人年纪轻轻,就被疾病夺去生命,这一切给年少父亲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于是他立志要当一个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良医,解救贫民百姓的苦难,拯救他们的生命。父亲决心已定,绝不再去钱庄学徒,三天两头从扬州回镇江,执意与祖父纠缠,最终父亲重新获得读书求学权利。他考取南京金陵中学,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东吴大学(后改为苏州师范学院)医学预科,正当他走向*协和*医学院这条理想的道路上,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原本生活还较殷实的家庭,被洗劫一空,他进协和的美梦也破了。他亲眼目睹日寇的奸淫掳掠,中国人民当亡国奴的惨状。国难当头,父亲立志不为日寇卖命宁可闲赋在家,绝不为鬼子做事充当汉奸,他也不让子女进学校读书,免受奴化教育,当时家中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全靠变卖和借贷度日,生活极为艰难。抗战胜利后不少亲戚朋友给他介绍工作,有的报酬很丰厚,父亲考虑再三,决定做教师。他说治病救人的理想破灭了,但我可以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师和教师都是救人济世的崇高职业。47年左右崇实女中复校经著名的教育家法度老师推荐,父亲到崇实女中教书,于是他一干就是一辈子。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惨痛历史教训,使父亲认识到国家衰败就遭欺侮,国力强大需要教育。崇尚科学,崇尚知识成了父亲的毕生追求。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三个子女身上,发誓培养我们读书成才,让我们接受高等教育,为此父亲承受了极大的经济压力。教师薪水不高,他有限的工资是全家生活的唯一来源,节衣缩食,粗茶淡饭,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每逢开学他就为筹集学费而犯愁。有人劝他并说三个子女都读大学费用大,难以承受,两个女儿读中专可减轻不少负担。但父亲认为男女都一样,他要尽最大努力培养我们,让我们接受高等教育,他常说:*那怕脱裤子当挡(当铺)也要送我们上大学*。他对我们子女如此,对学生,对亲戚朋友的子女更是如此。他鼓励青年人读书,教导他们要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自从他当教师后,父亲就开始进行援助失学青年的义举。凡遇到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的青年,父亲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跨进*崇实女中*校门。经过学习改变了他(她)们的命运,有的有了文化不再当童工,做女佣;有的成了国家干部;有的参加抗美援朝。中学生处于非常时期:多变,混沌,迷惘,幻想。不少学生经她点拨后,确立了自己的理想,认定前进的方向,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专家,教授,博导,高级工程师,其中不少成了他的忘年之交的密友。新中国刚成立时,人才匮乏,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已不能再进中学继续读书,但当他们求助于父亲时,他总是热情接待,利用晚间和业余时间为他们补习文化课,从不收取报酬。前几年有一位老者,两次从扬州到镇江寻找父亲的下落,当他知到父亲已去世的消息悲伤不已。他是特意向父亲来报喜的。他在当地工作小有名气,市领导还专门接见他。他说能有今天的荣誉和富裕,全亏林仁达老师多年来对他的教诲。当年他在父亲的辅导下,使他顺利通过就业文化考试,并考取上海立信会计学校(该校在当时较有名气),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工作,后因不服水土又回到老家,工作没着落,日子十分艰难。父亲又开导他,有一技之长可自某出路。父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靠技术致富的思想,使他有了谋生的手艺和技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有了用武处。父亲在九泉之下一定会深感欣慰的。
  父亲热爱教育工作,作为一个中学教师他教过英语,数学,生物。在分科极细的今天,很难想象一个中学教师教学范围如此之广,这与他平时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有关。他教书极为认真,我们三个子女都做过他的学生,每逢考试我们从未想到他那里获得任何照顾或暗示,考得不好照样不及格。然而忠于教育,在极左年代也成为一个罪状。1964年的寒假,天气异常寒冷,子女们从外地回家过年也驱逐不走家中阴冷的空气。有人扬言要他写捡查,因他在课堂上只宣传好好读书,是旧*崇实女中*过来的知识分子放毒,引学生走白专道路。教师自古以来就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好好读书就把学生带坏?他无法想通,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每走上讲台授课时如履薄冰。在史无前例的浩劫中,他这老*崇实*是命中注定的批判对像,抄家,进学习班,劳动改造无一幸免。年近花甲的他,身陷囹圄,而他却把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想到国家,民族的忧患。他意识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将不会持久。父亲身为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在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恐怖年月里能有这样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敬佩。
  父亲自1947年到*崇实女中*(解放后为镇江市二中)当教师,至1971年退休,从事教育工作达34年之久,他治学严谨,教学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深得同仁,学生及领导的赞誉。可以说他执教的一身,完全实践了中华民族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文,行,忠,信的教育思想。授以学生文化知识,带领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教育学生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父亲的一生是不慕名利,勤奋博学的一生。从1954年就拿75元月薪,一直到1971年退休工资所增有限,过去当班主任又苦,又累,没有补助,他当了几十年的班主任,从不计较个人的的得失,名誉,地位,默默耕云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生能耐得寂寞和清贫是源于他有丰富的精神追求。有书本为伴,终日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记得在炎热的三伏天,早晨起床后就读书,8点左右用一块布帘挡东晒的阳光,又继续看书。冬天外面结冰,房间十分阴冷,就到天井里去跳几下,活动活动,再继续看书。夏天晚饭后乘凉,就与我们谈天说地,谈他少年时大家庭生活,求学的坎坷,日本鬼子的烧杀掳掠,他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感悟,他读书的体会等等,以启发教育我们,可以说夏天夜的纳凉是我们全家人精神上的聚餐会。父亲与子女思想,文化上的互相交流,对我们影响很大。父亲读书范围十分广泛,天文,地理,历史等,古今中外都看,他不善言词,也不善交际,但他周围总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定期相聚。见面清茶一杯促膝畅谈:时事政治,自然科学,趣文轶事,读书心得,涉及知识十分广泛,内容博大精深。在那时可读的书籍奇少,我们聆听他的教诲真是受益非浅。他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很严。一直告诫我们工作,要把学习永远放在第一位,特别强调转业技术人员要自觉养成读书习惯。他常说当医生一定要学好外语,阅读外文书刊,杂志要象中文一样流畅,外文才算过关。他要求我们双职工要把握时间,在年轻时过好业务关,生活一定要简,否则业务就会停滞不前。
  父亲受民主思想的影响极深,在他眼中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知识高低,品质好坏之分。对上从不溜须拍马,对遭遇困难和不幸的人,他格外照顾。解放初期,有一位教师因有历史问题,被打成历史反命,全家生活顿时失去来源,有谁敢去关心这个被*划为敌我矛盾*的人。正在这困难时候,他幼小的女儿从桌上摔下,肾脏破裂,如不尽快手术有生命危险,然而他那来的钱给女儿做手术?父亲知道后先拿仅有的一部分,然后再到*崇实*请各位老师帮忙,并再三说明孩子是无辜的,在他的带动下很快筹足费用,手术及时进行,保住那幼小得到生命。
  堂兄57年大学毕业不久划为右派,送去劳动改造。妻子与他离婚,连父母兄弟都与他划清界限,断绝关系。而父亲却没有疏远他,与他保持通信,鼓励他好好改造,不要把业务荒废,在近20年的通信中谈得较多的是数学(因堂兄是交大数学系毕业,喜爱数学),父亲鼓励他,给了他自信与希望。拔乱反正后,堂兄无罪释放,当他走出牢门时,首先去看父亲,并说没有父亲的鼓励,他就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今天,十分感激父亲对他的救命之恩,
  在文革中,二中红卫兵把早以退休的慕叔勤老师从上海带回镇江批斗,父亲为她鸣不平,一个普通教师教书育人何罪之有?自身难保的父亲还十分担忧慕叔勤老师回沪的身体状况,他再三关照在上海读书的二女儿一定去看望她。使无辜受到伤害的慕叔勤老人十分感激。
  镇江沦陷记作者张怿伯是父亲的亲戚。从50年代后期到去世之前是张怿伯生活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这时父亲与他来往最密切。他们主要谈及张老的两本书:*镇江沦陷记*和*辛亥革命海军举义记*。当时由于某种原因书未能公开出版。父亲以明朝名将史可法抗请兵入城的*扬州十日记*为例,鼓励张老,说这两本有历史价值的书一定会传给后人的,他认为只要在民间流传,总有一天会公布于世,为此他向周围的亲戚朋友推荐,令人遗憾的是张怿伯先生未能亲眼看到*镇江沦陷记*一书不仅公开出版,而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声称张老为拉贝)。张怿伯晚年贫病交加,生活十分困难,原先在镇江创造的金山化工厂,公私合营后每月薪金仅30元,长期以来靠变卖家产维持生活,三年自然灾害他实在无法支撑,并意识到自己的境遇不符合上面的政策,要讨个说法,开始上书,此举又使他成为*帮助对象*。在那时特定的政治气候下,父亲一如既往地去看他,关心他。怿伯老人不幸病故后父亲十分痛心,惋惜。
  父亲终生从教,他没有什么惊人的创举,但在他平凡的工作与生活中表现了崇高的思想竟界,给我们子女影响很大,使我们受益匪浅。
  1988年盛夏,酷暑难当,父亲病重,几度出现险情。在那炎热的夏季,我们子女的心像掉进了冰窖似的,周身寒彻。想到一辈子克己待人,靠微薄的薪金把我们培养成人的父亲将要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悲痛欲绝。我们遵照他的意愿:活不争名,死不争地,后事从简,火化后的骨灰洒竟万古奔流不息的长江。
  父亲生于1911年,卒于1988年。享年78岁,他离我们而去已有13年,然而他的声音笑容貌却永驻我们心头。他的情操品格将永远激励和鞭策我们勤奋工作,不断进取。
  
 浏览:104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8/9 9:32:3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赵默海悼词(收藏于2015/12/24 15:22:27
赵一凡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收藏于2015/12/24 15:10:43
林厚斌,林厚怡诲尔谆谆德厚流光(收藏于2014/8/9 9:32:31
林厚斐父亲的逃难(收藏于2014/8/2 14:54:50
林厚怡父亲的平凡与伟大(收藏于2014/8/2 14:53:37
林厚怡忆祖辈往事回首(收藏于2014/8/2 14:52:2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林厚斌,林厚怡诲尔谆谆德厚流光(访问1048次)
林厚怡父亲的平凡与伟大(访问937次)
林厚怡忆祖辈往事回首(访问900次)
林厚斐父亲的逃难(访问525次)
赵一凡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访问466次)
赵默海悼词(访问423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