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霞客行·徐霞客纪念馆
明代人物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403号馆文选__徐霞客游记

第十九篇 江右游日记(四)

徐弘祖

  第十九篇 江右游日记(四)
  
  二十六日 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细米易,姑餐而即行。仍从北连处下,令顾仆先出峡门之口,余独转上西崖。其岩亦横裂如马祖,而无其深,然亦无其填塞诸秽趣也。从岩畔直趋而南,路断处辄为开凿,既竭走完岩端,〔崖壁峻立,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峡而出。既越洞西,遂分两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而南,两崖并夹,遂成一线。线中东崖之下,复裂为岩,亦横如马祖,而清净幽渺,忽有霄壤之异。岩外之崖,与对崖俱下坠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中亦横裂,邃幽深若重楼。惟极北则豁然,以为可通外境,而豁处天光既辟,地险弥悬,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实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称别有天地者耶?复还至洞门分道处,仰其上层,飞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无可攀。从其南道转峰侧而上,则飞阁高悬,莫可攀跻,另辟一境矣。时顾仆候余峡下已久,乃穿透腹之洞,仍东出崖端,欲觅道下峡口,不可得;循旧沿崖抵北连处下,则顾仆见余久不出,复疾呼而至矣。遂与同出峡口,东南四里,过南吉岭。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下岭,即见大溪自东而来,直逼岭脚,〔其溪发源沪溪,由上清而下。〕乃从溪北溯溪,东南四里,至碣石下。则其石仰望穹然,虽渐展而阔,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撑天之状。其下有碣石村,是为安仁东南界;渡溪南为沥水,山溪上居民数十家,于是复属贵溪矣。又东五里,直抵排衙石之西,是为渔搪。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其地东临大溪。循溪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 蔡坊渡溪东一里,龙虎观。观后一里,水帘洞。南出山五里,兰车渡。三里,南镇宫。北行东转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长。东一里,真人府。南渡溪五里,越一岭,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谿县东界也,是入抚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 由孔坊三里,郑陀岭。七里,连洋铺。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铺。有石梁水,出邓埠。十里,茅田,即往抚州道。下一岭为五里桥,水始西向许湾桥,南有庵,旁有阁,为迎送之所。东南入金谿城。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门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其西为茵陈岭,有冈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冈矣。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所云“锦绣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许湾始胜舟云。朱于之南有山高耸,亦自东北绕而南,为刘阳寨、牟弥岭,其东为沪溪,西为金谿之大塘山,疑即《志》所称梅峰也。又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 发自大塘。对大塘者,东为牟弥顶大山也。南十里为南岳铺,又西南十里为贾源,又五里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为后车铺,饭。又南十里为界山岭。一名韩婆寨。下岭二里,为沪溪分道。又二里为大坪头,水始南流。又四里为横坂铺。五里,七星桥。又五里,潭树桥。十里,梧桐隘。揭阳无渡,到建昌东门宿。
  
  (十一月初一日缺)
  
  十一月初二日 出建昌南门,西行二里至麻姑山足。上山二里,半山亭,有卧瀑。又一里半,喷雪〔亭〕,双瀑。〔麻姑以水胜,而诎qǜ于峰峦。半山亭之上,有水横骞qiān,如卧龙蜿蜒。上至喷雪,则悬瀑落峰间,一若疋同“匹”练下垂,一若玉箸分泻。分泻者,交萦石隙,珠络纵横,亦不止于两,但远眺则成两瀑耳。既坠,仍合为一,复如卧龙斜骞出峡去。但上之悬坠止二百尺,不能与雁宕、匡庐争胜。〕又一里,连泄五级,上有二潭甚深,旧亭新盖,〔可名“五泄”。五泄各不相见,各自争奇。〕〔螺转环连,雪英指白的水花四出;此可一目而尽,为少逊耳。〕又半里,龙门峡,上有桥。〔两崖夹立,泉捣中壑,不敢下视;架桥俯瞰于上,又变容与为雄壮观。龙门而上,溪平山绕,自成洞天,不复知身在高山上也。〕又半里,麻姑坛、仙都观。左有大夫松,已死;右有通海井。西上岭十里,逾篾竹岭,为丹霞洞。又上一里,为王仙岭,最高。西下二里,张坊。西左坳中为华严庵,宿。
  
  初三日 王仙岭东下一岭为丹霞洞。又逾篾竹岭西坳中,南上越两山,东南共五里为飞炉峰,有小石炉方尺,自军峰山南飞至。其地南为军峰,北接麻姑,东瞰盱江,西极芙蓉,盖在五老峰之西,阳华峰之西北矣。(以下有缺)
  
  
 浏览:19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7/4 16:14:4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二十二)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二十一)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二十)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九)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八)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七)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六)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五)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四) (收藏于2014/7/4 16:14:40
徐弘祖第二十二篇 粤西游日记二(十三) (收藏于2014/7/4 16:14:4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科学知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访问4474次)
佚 名徐霞客小传(访问2658次)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访问2550次)
竺济法(宁海)《徐霞客游记》缘何从宁海开笔(访问2252次)
粤西孤客徐霞客:一生走在路上(访问1744次)
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访问1640次)
中华万游网千古奇人--徐霞客(访问1301次)
汤家厚海外热衷徐霞客研究(访问1209次)
佚 名马镇徐霞客故居胜地(访问1195次)
佚 名踏遍青山的徐霞客(访问114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I就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2/1 16:28:4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10/15 18:33:3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1 21:49:00
1040148259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11/24 18:29:2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