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柳哲姓氏寻根网(柳下惠纪念馆)__周敦颐
柳哲姓氏寻根网(柳下惠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314号馆文选__太极通书

太極通書(一)

周敦颐

  太極通書(一)
  
  誠上第一
  
  誠者,聖人之本。誠者,至實而無妄之謂,天所賦、物所受之正理也。人皆有之,而聖人之所以聖者無他焉,以其獨能全此而已。此書與太極圖相表 。誠即所謂太極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此上二句,引易以明之。乾者,純陽之卦,其義為健,乃天德之別名也。元,始也。資,取也。言乾道之元,萬物所取以為始者,乃實理流出,以賦於人之本。如水之有源,即圖之“陽動”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此上二句亦易文。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言乾道變化,而萬物各得受其所賦之正,則實理於是而各為一物之主矣,即圖之“陰靜”也。純粹至善者也。純,不雜也。粹,無疵也。此言天之所賦,物之所受,皆實理之本然,無不善之雜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此亦易文。陰陽,氣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陰一陽者,形而上者也。道,即理之謂也。繼之者,氣之方出而未有所成之謂也。善則理之方行而未有所立之名也,陽之屬也,誠之源也。成則物之已成,性則理之已立者也,陰之屬也,誠之立也。
  
  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複。元始,亨通,利遂,貞正,乾之四德也。通者,方出而賦於物,善之繼也。複者,各得而藏於己,性之成也。此於圖已為五行之性矣。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易者,交錯代換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已。天地之間,陰陽交錯,而實理流行,一賦一受於其中,亦猶是也。
  
  誠下第二
  
  聖,誠而已矣。聖人之所以聖,不過全此實理而已,即所謂“太極”者也。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仁、義、禮、智、信,五行之性也。百行,孝、弟、忠、信之屬,萬物之象也。實理全,則五常不虧,而百行修矣。
  
  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方靜而陰,誠固未嘗無也。以其未形,而謂之無耳。及動而陽,誠非至此而後有也,以其可見而謂之有耳。靜無,則至正而已;動有,然後明與達者可見也。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非誠,則五常百行皆無其實,所謂不誠無物者也。靜而不正,故邪;動而不明、不達,故暗且塞。故誠則無事矣。誠則眾理自然,無一不備,不待思勉,而從容中道矣。
  
  至易而行難。實理自然,故易;人偽奪之,故難。果而確,無難焉。果者,陽之決;確者,陰之守。決之勇,守之固,則人偽不能奪之矣。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去己私,複由天理,天下之至難也。然其機可一日而決,其效至於天下歸仁,果確之無難如此。
  
  誠幾德第三
  
  誠,無為;實理自然,何為之有!即“太極”也。幾,善惡。幾者,動之微,善惡之所由分也。蓋動於人心之微,則天理固當發見,而人欲亦已萌乎其間矣。此陰陽之象也。
  
  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道之得於心者,謂之德,其別有是五者之用,而因以名其體焉,即五行之性也。性焉、安焉之謂聖。性者,獨得於天;安者,本全於己;聖者,大而化之之稱。此不待學問勉強,而誠無不立,幾無不明,德無不備者也。複焉、執焉之謂賢。複者,反而至之;執者,保而持之;賢者,才德過人之稱。此思誠研幾以成其德,而有以守之者也。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發之微妙而不可見,充之周遍而不可窮,則聖人之妙用而不可知者也。
  
  聖第四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閑者,幾也。本然而未發者,實理之體,善應而不測者,實理之用。動靜體用之閑,介然有頃之際,實理髮見之端,而眾事吉凶之兆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清明在躬,志氣如神”,精而明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應而妙也;理雖已萌,事則未著,微而幽也。誠、神、幾,曰聖人。
  性焉、安焉,則精明應妙,而有以洞其幽微矣。
  
  慎動第五
  
  動而正,曰道。動之所以正,以其合乎眾所共由之道也。用而和,曰德。用之所以和,以其得道於身,而無所待於外也。匪仁,匪義,匪禮,匪智,匪信,悉邪矣。所謂道者,五常而已。非此,則其動也邪矣。邪動,辱也;甚焉,害也。無得於道,則其用不和矣。故君子慎動。動必以正,則和在其中矣。
  
  道第六
  
  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中,即禮。正,即智。圖解備矣。守之貴,天德在我,何貴如之!行之利,順理而行,何往不利!廓之配天地。充其本然並立之全體而已矣。豈不易簡!豈為難知!道體本然故易簡,人所固有故易知。不守,不行,不廓爾。言為之則是,而歎學者自失其幾也。
  
  師第七
  
  或問曰:“曷為天下善?”曰:“師。”曰:“何謂也?”曰:“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此所謂性,以氣稟而言也。“不達”。曰:“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剛柔固陰陽之大分,而其中又各有陰陽,以為善惡之分焉。惡者固為非正,而善者亦未必皆得乎中也。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此以得性之止而言也。然其以和為中,與中庸不合。蓋就已發如過不及者而言之,如書所謂“允執厥中”者也。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易其惡則剛柔皆善,有嚴毅慈順之德,而無強梁懦弱之病矣。至其中,則其或為嚴毅,或為慈順也,又皆中節,而無太過不及之偏矣。故先覺覺後覺,闇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師者所以攻人之惡,正人之不中而已矣。師笵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此所以為天下善也。此章所言剛柔,即易之“兩儀”;各加善惡,即易之“四象”;易又加倍﹐以為“八卦”。而此書及圖則止於“四象”,以為火、水、金、木,而即其中以為土。蓋道體則一,而人之所見詳略不同,但於本體不差,則並行而不悖矣。
  
  幸第八
  
  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不聞過,人不告也;無恥,我不仁也。必有恥,則可教;聞過,則可賢。有恥,則能發憤而受教;聞過,則知所改而為賢。然不可教,則雖聞過而未必能改矣。以此見無恥之不幸為尤大也。
  
  
 浏览:120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5/30 14:45:3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周敦颐通書後記 (收藏于2014/5/30 14:45:38
周敦颐再定太極通書後序 (收藏于2014/5/30 14:45:38
周敦颐太極通書後序 (收藏于2014/5/30 14:45:38
周敦颐太極通書(四) (收藏于2014/5/30 14:45:38
周敦颐太極通書(三) (收藏于2014/5/30 14:45:38
周敦颐太極通書(二) (收藏于2014/5/30 14:45:38
周敦颐太極通書(一) (收藏于2014/5/30 14:45:37
周敦颐太极图说附诗 (收藏于2014/5/30 11:33:28
周敦颐太极图说述解 (收藏于2014/5/30 11:33:27
周敦颐太极图说附辩 (收藏于2014/5/30 11:33:2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周敦颐太极图说述解 (访问2737次)
周敦颐周子全书卷一 (访问1732次)
周敦颐周子全书序 (访问1419次)
周敦颐太极图说附辩 (访问1329次)
周敦颐周子全书卷二 (访问1256次)
周敦颐太極通書(二) (访问1242次)
周敦颐周子全书卷三 (访问1233次)
周敦颐太極通書(一) (访问1207次)
周敦颐太极图说附诗 (访问1008次)
周敦颐再定太極通書後序 (访问1001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