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共和国将帅园__王文贞、王萍纪念馆
共和国将帅园

母亲

王晓云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
  
  五月是母亲的节日,五月也
  
  是母亲离开我们的日子 。 妈妈,
  
  在您离开我们两周年的日子里,您的
  
  女儿向您献上一束康乃馨!
  
  在母亲的忌日,我把这篇文章送给天堂里的母亲。
  
  我走近母亲的病床前,轻轻地喊了一声“妈妈”,母亲睁开疲劳的双眼,只说了一句话:“你来了,吃饭了吗?”我急忙回答,“妈,我吃过饭了。”
  
  这是母亲最后一次住进医院,八十四岁的老人以超人的毅力经受了人生最后一次大手术。母亲一生做过四次大手术,这一生遭了多少罪,我心里很清楚。
  
   手术后的母亲看上去很虚弱,嘴唇已经没有一点血色,满头白发衬托着苍白的脸,使本来就瘦弱的身体显得更加柔弱。每当医生掀开敷在母亲身上的纱布换药时,那一尺多长的刀口我看的心都在颤抖。
  
   我坐在母亲床边,抚摸着母亲瘦削变形的手,我不知道这双手今生今世还能摸多久?母亲把我的手轻轻地攥住,我感觉到母亲的手在微微用力,顿时,那血肉相连的温暖传遍了我的全身,一直暖到心底最深处。母亲那慈祥的眼神看着我,这是母亲对儿女难以割舍的爱!我细细地端详着母亲,端详着岁月刻在母亲脸上的每一道皱纹,端详着母亲脸上每一个细小的表情。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看上去很平静,我真的难以想象,瘦弱的母亲怎么能扛住这么大的灾难?挺过了这么大的手术?生我养我的老母亲啊,正承受着人生最大的煎熬,可我却没有半点奈何替代她。我不知道此时的母亲在想什么?是在想念她的家乡?还是在回忆她一生的经历?是牵挂着她的儿女?还是思念着我的父亲?
  
  母亲的家乡在山西左权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听母亲说,她十二岁那年,家乡闹灾荒,为了救全家人的命,姥姥姥爷忍痛把她卖给了地主家做了童养媳,自从卖到地主家,母亲就没过一天好日子,每天起早贪黑,做饭、洗衣、喂猪。母亲人小个子矮,做饭要踩着凳子才能够到锅台,有时一打盹就从凳子上掉了下来,身上常常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常年的劳累让母亲作下一身病,但倔强的母亲从没对姥姥姥爷说一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来到太行山,母亲接受了革命思想,勇敢地和封建势力决裂,撕碎卖身契走出了地主家庭参加了革命,母亲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九四二年入了党。先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主任。组织妇女们给八路军纳军鞋,做服装;带领支前队挑着担子趟河,爬山,冒着枪林弹雨给八路军送给养。母亲生下第一个孩子后,组织上派母亲去太行三公署干部学校当区队长,母亲把刚刚出生四十天的孩子寄养给奶妈,这一去就是两年多。一九四九年母亲背着孩子组织家属队跟随大部队渡长江。一九五二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全国人民享受和平生活时,母亲怀着身孕又一次送父亲上战场......战争年代母亲每次与父亲分别从不掉眼泪,革命老区的母亲、妻子们都是“心在流泪面带笑”地送亲人上战场。我不理解的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我们不能让亲人看到眼泪,把微笑让他们带走,留给自己一份坚强。特殊的经历、艰苦的环境、残酷的战争、造就了母亲刚强的性格,在几十年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母亲从没有叫过一声难,喊过一声苦,也很少看到母亲的眼泪。
  
   母亲感情细腻话不多,性格沉稳坚韧,为人谦和宽容,凡熟悉母亲的人都说母亲性格好,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母亲是全家人的公仆,她从早到晚的忙碌着,每天第一个起床的是母亲,最后一个休息的也是母亲。一日三餐、四季衣裳,孩子的教育、亲友的联系,没有她操不到的心。在我的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是小时候看母亲做针线的情景。由于家里孩子多,我们兄弟姐妹穿的衣服和鞋袜都是母亲亲手做成的。母亲纳出的鞋底上排列着密密的麻线点,纳鞋底用的麻线也是母亲自己捻成。衣服也是大孩子穿小了小孩子接着穿,那时候的衣服都是棉布的,常常是衣服没穿小,上衣的胳膊肘和裤子的膝盖就全磨坏了。每天晚上,母亲总是习惯地坐在台灯下,边听着广播边做着活。常常忙到收音机里说出“今天的播音全部结束”。那时,我天真地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个样。母亲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忙碌着,手里始终都有放不下的针线活。整天忙碌的母亲很少和我们聊天,玩耍,我们也很少和母亲依偎在一起。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常在做活的空闲时间给我们剪剪纸,母亲的手秀气又灵巧,十指微微向上翘,母亲手里的剪刀能剪出各种各样的花鸟。母亲最爱剪的是手拉手站成一排扎着小辫的小姑娘。母亲边剪边说,你们姐妹要向她们一样,手拉着手一起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母亲一生清苦,但始终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着。六十年代副食供应很短缺,鱼肉都要凭票供应,就连新鲜疏菜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买到。每到吃饭时,母亲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常常是盘子里的菜差不多快吃光了,母亲才坐在饭桌前,习惯地把剩下的菜汤掺点水当汤喝。母亲不喜欢吃鱼,也不喜欢吃肉,炒鸡蛋母亲说她也只能吃一口热的。反正只要是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母亲都说不喜欢吃,傻乎乎的我们还都当真呢。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一直到我们都做了母亲,才明白母亲的用心,才真正懂得母亲。母亲就像暴雨中的一把小伞,为儿女遮风挡雨,母亲就像烈日下的一片树阴,让儿女在树荫下乘凉,母亲就像寒夜里的炉火,为儿女带去温暖,母亲把爱点点滴滴稀释于每一个平凡而琐碎的日子里。
  
   母亲生活俭朴,从不铺张浪费。母亲最常穿的是自己做的灰色大襟衣服,这件衣服母亲穿了很多年,衣服袖子和前襟破了,母亲一针一线的缝好依然穿着它。母亲有一双皮鞋,是父亲抗美援朝回国时特地给母亲买的,平时母亲舍不得穿,只有和父亲外出参加活动时,母亲才拿出来穿上,后来,这双皮鞋的鞋面打了好几块补丁,鞋底钉了厚厚的掌,几次我们都劝她别要了,可母亲始终舍不得丢掉。母亲平日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可当国家有难时她总是带头捐钱捐物,一九九四年,家乡建希望小学,母亲一次就捐款四千元,一九九六年家乡发洪水,路冲垮了,桥冲断了,母亲马上拿出钱让我寄给当地政府。母亲的家乡是革命老区,办报纸缺少资金,母亲不仅自己慷慨解囊,还动员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捐款。一九九八年松花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母亲又亲自把钱、棉被、棉衣送到捐征点。(母亲从一九五五年从部队复员后,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没有上班,也没有收入,直到八九年落实政策,组织上才发给这些老兵们很少的生活铺贴)母亲在部队时做政治工作,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转业到地方后,长期担任家属委员会书记,这个工作琐碎,又没有报酬,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可母亲一干就是几十年,无私的为党工作着。母亲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属,我们家也多次被军区评为五好家庭。
  
   父亲和母亲是在战争年代自由恋爱结的婚,感情很深。几十年里,我从没见过他们有任何的隔阂和不睦,母亲一辈子谦让着父亲,爱护着父亲。战争年代父亲落下胃病,每次做饭母亲都给父亲开小灶。文革期间,父亲工作很忙,经常后半夜才回到家,我家厨房的锅台上总有一块用碗扣着的面,不管父亲几点到家,母亲都要为父亲下一碗热汤面。父亲在朝鲜战场长期住坑道,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严重时不能下床。每天睡觉前母亲都要为父亲锤腿、按摩。不管父亲去哪住院,母亲都要亲自陪护,一九九零年,父亲住进沈阳总院,严重的心衰让父亲在床上整整躺了九个月,母亲也整整九个月没出病房。春夏秋冬几十年,母亲精心照顾着父亲。母亲说,“一想到你爸爸战争年代受的苦,遭的罪,能活到今天很不容易。现在你爸又有那么重的病,我还和他争什么高低呀!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看似平时话不多的母亲,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了最深刻的道理。
  
   母亲顾大体识大局,心里能装住大事,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母亲总是那么沉稳,为了让父亲安心工作,她从不把家里的困难告诉父亲,多大的事都自己扛着。一九五九年,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母亲被查出肺上长了瘤子需要开刀。母亲也很希望父亲能陪伴在身边,可当母亲知道父亲马上要到外地部队蹲点时,为不影响父亲的工作,母亲只让父亲在手术单上签完字,就催促父亲下部队了。母亲做的是开胸手术,术后没让父亲照顾一天。母亲从没有半句怨言,六十年代末,也正是文革最乱的时期,突然接到奶奶病逝的消息,那时父亲正在市革委当主任,繁重的工作和动乱的形势根本不允许让父亲回老家去料理奶奶的后事,是母亲替父亲操办了奶奶的后事,从奶奶的寿衣到棺材,都是母亲亲自选定,母亲没让父亲分一点心。几十年来,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不讲代价,不讲理由。父亲常深情地对我们说:“你妈妈其实是很有水平的!这个家离得开我也离不开你妈妈。”
  
  母亲生第二个孩子时刚刚解放没多久,正是寒冬季节,住的屋子四处漏风又没有火取暖。母亲就把孩子尿湿的尿布放在自己的身体下,用身体的温度悟干。母亲说生我时得了产后风,可刚刚出生十几天的我又得了新生儿黄疸加肺炎,很多人看过后都说这孩子没救了,劝母亲把我放弃,善良的母亲不忍心看着还没来得及见父亲一面的孩子就这样死去,硬是冒着产后风的危险,抱着我在严寒的冬天跑遍了当地所有医院,在母亲不离不弃的努力下,终于从死亡线上救回了我的命。七十年代中期,我得病住进了医院,母亲为我整整送了四十多天的饭,直到我康复出院。母亲不辞幸苦的照顾着每一个孩子,照顾着孩子们的孩子,直到都长大成人。母亲像一炉火,驱散着冬日的严寒,母亲像一烛蜡,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儿女。儿女是母亲手中的风筝,母亲用心牵挂着,不管风筝飞得多高,母亲的手里始终牵着那条线,母亲为儿女的成绩而高兴,为儿女的失败而痛心。儿女是母亲生命的延续,她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保护着自己的儿女,她包容着子女的一切,无条件的接纳着子女的全部。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上级发给母亲一枚纪念章,母亲以它为骄傲,把这枚纪念章看的很重很重,我明白,这不是一枚普通的纪念章,它代表了母亲一生的荣誉。我把这枚纪念章别在母亲胸前时,我从母亲的笑容里看到了一个抗战老战士的自豪和幸福。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是母亲最后的日子,极度衰竭的母亲双眼还在看着我们,母亲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母亲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可母亲的心脏依然顽强的跳动着。医务人员竭尽全力抢救着母亲,母亲的眼睛一直还在看着我们,我心里明白,那是母亲对生命的渴望,是母亲在向我们求生啊!泪流满面的我们大声的对母亲说,“妈妈,妈妈您坚持住啊!”我们多希望母亲能挺过这一关。虽然医务人员在做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留住母亲的生命。残酷的现实击碎了我们的梦,心脏监视仪上的弯曲成了一条直线,病房里的空气噶然停止,母亲的生命终止在八点五十分。慈祥的母亲脸上没有一滴眼泪,依然是那么平静,安详。一生刚强的母亲啊,最后留给我们的还是坚强。
  
   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爱我的人走了。失去了母亲,我突然感到家没了,那是一种何等的恐怖和失落啊!
  
  母亲一生没有显赫的业绩和地位,她活的淡静、平凡,满足、幸福。几十年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父亲,奉献给了我们。
  
  
原文2009年5月25日 发表于故乡的云博客  浏览:94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0/4/8 23:59:4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晓云父亲的书法(收藏于2011/6/29 0:08:29
晓云从父亲的照片想起......(收藏于2010/11/4 2:35:55
晓云战火中的浪漫爱情(收藏于2010/10/8 23:36:11
王晓云情系太行(收藏于2010/4/10 12:08:46
王晓云母亲的厨房(收藏于2010/4/9 0:19:49
王晓云爸爸的日记(收藏于2010/4/9 0:15:58
王晓云怀念父亲(收藏于2010/4/9 0:06:12
王晓云母亲(收藏于2010/4/8 23:59:42
王晓云魂系太行(收藏于2010/4/8 23:57:1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晓云父亲的书法(访问1336次)
晓云从父亲的照片想起......(访问1217次)
王晓云怀念父亲(访问1153次)
王晓云魂系太行(访问1149次)
王晓云情系太行(访问1120次)
王晓云爸爸的日记(访问1073次)
王晓云母亲的厨房(访问1005次)
晓云战火中的浪漫爱情(访问954次)
王晓云母亲(访问941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共和国将帅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