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留下的这张中年时代的照片【纪念馆首页遗照】,是我们兄弟姊妹们最喜欢的一张。她那经典的微笑,透彻着她那真诚善良的心灵。面对艰辛困苦,她的微笑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也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思念。 母亲祖籍在山东诸城,小时候很苦。她常和我们提起从小闯关东的经历,是大舅用扁担一边装着行李一边坐着母亲逃荒到东北来的。 母亲15岁就到当时还是日本人管的纺织厂做了童工,受尽了欺凌和压榨。一直到结婚成家。 我家姊妹七个,为了拉扯我们长大成人,只靠父亲一人工资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为了生活,母亲到石坑去打过石子,到铁路食堂刷过碗,在铁路托儿所做过保育员... 一年到头总是不停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从小能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鞋和衣服是哥哥和姐姐的骄傲,衣服虽然破旧,但打着补丁也是洗的干干净净,令伙伴们刮目相看。生活虽然清苦,但家里的简陋家具和锅碗瓢盆从来都是木见本色,铁见亮光。母亲的勤劳持家和干净整洁在邻里是众口皆碑。 在我的印象中,无论多苦多累,母亲总是用微笑去应对。当年送三个哥哥去当兵,母亲就是这样微笑着去送的,只是当火车开动时,扭过头悄悄地抹掉眼泪。 我成家立业后,每次回家,见到母亲永远都是这种慈祥的微笑,不管你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和委屈,顷刻间烟消云散。 我患病要去北京做大手术了,上车前看到的还是母亲那慈祥的眼神和经典的微笑,但我会感觉到那背后会是一种什么... 母亲其实有一副好嗓子,高兴的时候姊妹们会欣赏到母亲甜美的评剧小段"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 母亲好像从来不会索取,从来不会指责挑剔别人,好像不会去要求别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她只是任劳任怨的默默的做着一个平凡母亲的角色。但母亲用她的一生为我们灌输了与人为善,正直做人的品行。她那经典的永恒的微笑,在哥哥姐姐妹妹的脸上都能找到影子。 转瞬间母亲离开我们有13周年了,每想起辛勤操劳了一辈子的慈母,没有能享几天好日子就因脑出血而撒手人寰,心中就隐隐的痛。和慈母的诀别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只有过来的人能够理解。 在北京的大哥,在互联网上为父母注册了网同纪念馆,每当思念的时候,打开网页就能看到父亲母亲那慈祥的眼神和永恒的微笑...... 妈妈,我想您了!您知道吗...... |
浏览:62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