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何济林纪念馆
共和国将帅园

南宫光复纪略

张范津

  南宫光复纪略
  张范津
  
   1945年5月2日是南宫光复纪念日。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同年、同月、同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敲响了法西斯的丧钟。1945年5月8日,中共南宫县委、县政府召开南宫解放庆祝大会,同年、同月、同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初,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已经初显,我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对敌发起了春季攻势。为配合这场攻势,南宫县委提出了“围困据点,扫清炮楼,扩大解放区”的口号。此时,经过长期艰苦斗争锻炼的南宫县抗日武装力量,已有了大的发展,县大队扩大到300多人,各区中队也增加到三四十人,各乡村普遍建立了民兵组织,对敌斗争的情绪非常高涨。他们积极配合二、四分区主力部队,向南宫周围五条公路上的炮楼、据点,展开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攻势,开始了向盘踞南宫6年之久的日伪军的最后一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南宫城外全部成为解放区,南宫城成了一座孤城。
    4月30日,在解放新河战斗即将结束之际,二分区司令员杜义德向南宫县公安局长孔英杰、敌工科长曹忠元下达指示:争取里应外合拿下南宫城。
    唇亡齿寒,孤悬南宫的日伪军看到南宫城周围尽失,新河城将破,预感自己末日的来临,千方百计择机逃脱。5月1日晚,接到情报,敌人准备逃跑。县公安局立即向分区首长作了汇报,无奈这时二十五团正在攻打新河县城,无力南顾,分区要求他们继续监视动向,见机行事。半夜再次传来消息,敌人已经上车,正要逃跑。但由于手中没兵,孔英杰、曹忠元也毫无办法,终让敌人钻了空子,一个与敌作战的良好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5月2日凌晨4点钟左右,我情报人员来报告,张小言治安军骑兵、警察局警察以及伪行政头目四五百人,已经弃城南逃,一般日伪人员还在。事不宜迟,孔英杰、曹忠元决定立即进城,并命令情报员马上回城组织所有敌工人员维持城内秩序,做好迎接我方人员进城的准备。
    5月2日上午8点多,孔、曹二人带领公安队从城北安宋庄出发,由北关入城,进城后进驻北大街华兴公烟草公司办公,接着占领了敌伪政府机关、住所和所有仓库,封锁四门,南宫城实行了紧急状态。召集商人、士绅在东街文庙召开安民会议,不少日伪人员纷纷到公安局登记,商人士绅情绪和城内秩序也开始稳定下来。下午,各区中队、县政府领导相继进城。
    5月3日上午10点多,分区司令员兼地委书记杜义德、参谋长何济林、地委副书记贺亦然等和部队在一片欢呼声、掌声和口号声中从北门进城,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
    5月8日,南宫县委、县政府在县城东北角一块开阔地,搭台召开了南宫解放庆祝大会。冀南区党委、冀南行署专门发来贺信;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因工作忙脱不开身,派夫人张双群专程赶来祝贺。庆祝会结束后,举行盛大群众游行。
    南宫是全国解放区已收复的13座较大县城之一,从而结束了日本侵略军对南宫长达6年的法西斯统治,对冀南战略反攻产生了巨大影响,延安《解放日报》于11日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
  
 浏览:188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8/11/14 8:36:4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解放军兽医大学历史沿革(收藏于2008/11/26 14:57:58
张范津南宫光复纪略(收藏于2008/11/14 8:36:48
访客解放邢台(收藏于2008/1/23 12:36:31
roomx58军简史(收藏于2007/4/1 21:49:17
吉林大学宣传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何济林(收藏于2006/12/31 15:27:58
黄伟请与我分享(收藏于2004/6/16 14:25:16
根据爸爸手迹整理红六军团给我们带来力量(收藏于2004/5/8 17:23:24
何济林口述 刘德祖整理在战火中成长的团支部(收藏于2004/3/17 9:53:09
DAZUI血战柳林(收藏于2004/3/12 21:23:3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DAZUI血战柳林(访问9925次)
解放军兽医大学历史沿革(访问9310次)
roomx58军简史(访问9278次)
吉林大学宣传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何济林(访问5842次)
访客解放邢台(访问3755次)
根据爸爸手迹整理红六军团给我们带来力量(访问3007次)
黄伟请与我分享(访问2233次)
张范津南宫光复纪略(访问1885次)
何济林口述 刘德祖整理在战火中成长的团支部(访问185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邢台广宗杜庄常连群现在北京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9/3 21:58:24
邢台广宗杜庄常连群现在北京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9/3 21:57:06
刘树信,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6/4 15:07:0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11/26 15:54:5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8/24 3:17:53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