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记事起,我父亲就时常不在家经常下部队,家里只有妈妈带着我们几个,我们习惯了,有时父亲从部队回家我还有些惧怕,不敢见也不敢说话尽量躲着他,还是妈妈说我你总躲你爸呢你应当主动和你爸说话。打那以后我就记住父亲每次从外地回来我就想着和父亲打招呼。后来也许是自己慢慢长大了,还是上中学懂事了,这种感觉渐渐的淡化了,和父亲多少也有些沟通了,但还是没有和妈妈那样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父亲尽管很忙他还是抽出时间经常检查我们的学习。我记得在文革后期学校刚刚复课,学习的内容是毛主席的‘老三篇’和毛主席诗词,有一天父亲把我们姐妹三人叫到一起站成一排,叫我们背诵‘老三篇’背毛主席诗词并且要解释诗词的含义,那时候我们背‘老三篇’背的都很熟的,一站在他面前就紧张了,难免出点错不过还好算通过了,我记得我背的毛主席诗词是七律‘长征’。 其实父亲没有什么脾气,很少发火,是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 父亲平时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在学校不许搞特殊化。上中学时家离学校较远,家里有台永久般牌自行车我学会骑了,我想骑车上学妈妈那里是通过了,但到父亲那里没有得到批准,他说不能搞特殊要和老百姓孩子一样走路上学,所以我直到当兵也没骑上自行车。 当兵后每次探家,向父母亲汇报在部队的思想工作情况那是少不了的,我记得每次都是我要回部队的前几天不管父亲多忙他都要抽出一个晚上开家庭会议,由他主持每个人都要发言,在部队的讲部队的情况,下乡的讲下乡的情况,上学的讲上学的都要讲,弟弟小不会讲他就一句一句问,然后他要给我们提要求,家庭会开的非常认真,而且每次我的心都能受到触动,就象有一股力量推着我向前,让我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每走一步都伴随着父母亲的教导,给我的人生打下下坚实的基础。我感谢父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更感谢他们对我培养。 女儿王华 2008.08.28 |
浏览:170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