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我们也跨进人生甲子的大门,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怀念您和妈妈。妈妈过逝十周年那天,我们姐弟聚到一起,到墓地共同祭奠二位老人,你们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感知到吧。哈尔滨的冬天还是那样寒冷,但我们孝敬二老心仍然和过去一样热。确切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加思念您和妈妈了! 爸爸:恭送您驾鹤西归之后刚回到家里,当天收到您一位老战友写给你的信。他并不知道您离去,他写信的大意是,几天以来吃不好睡不着,常常想起你,而且想的特别厉害。连着写了几天才把这封信完成。当时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你在弥留之际,那位叔叔有明显反应,而且很强烈。之后我们回信把你病逝的情况告诉他,那位叔叔在给我们复信中提到:“我已年近80岁,虽然过了四五十年,但对你父亲感情很深,因为我们在一起工作战斗即是兄弟又是战友还是老乡(老家相距二十多里路)我和你父亲王志敏同志(原王根喜)在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杨得志司令身边当特务员,后改为警卫员,他曾是警卫员、警卫排长,管理员(副官)等职。从1939年到1946年,我们在一起生活战斗,在战争环境里条件相当差,生活艰苦,我们都是20左右岁,行军打仗从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人民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特别是你父亲对工作对同志忠厚、诚实、埋头苦干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办事认真。我记得有这样几件事: ‘1942年夏天,军区司令部驻扎山东范县某个村,有一天首长身边的一个警卫员病的很严重上吐下泻高烧到40度,已经昏迷不醒,医生说是“霍乱病”,在这种情况下王志敏不离不弃,喂饭喂药照顾病人,精心护理。几天之后当病人病情有了转机,感动的流下热泪。 1941年4月敌人大扫荡,把军区机关包围,妄图消灭我军。战斗从早打到天黑,敌人几十门大炮向我们齐轰,机枪狂扫,战斗打得很激烈。这次你父亲打得最勇敢,英勇顽强,还没负伤,受到了首长的表扬。 1942年9月敌人在恽城一带向我们进攻,打了一天仗,晚上撤离战斗,我们跟随杨司令有一个警卫排和一个骑兵连,夜行军和敌人遭遇。我们都骑马行军,边走边睡,走的很慢,到后半夜三点多钟,从我们右后上来一支骑兵和我们一同前进,天快亮时,我们发现是敌人。这时敌人也发现我们,就哇啦哇啦的叫起来,紧接着战斗打响了,首长命令你父亲带着骑兵连吸引敌人向右转移,因飞土烟雾很大,混乱的时候,我们跟着首长向左边一片树林里隐蔽。敌人没有发现。骑兵连和敌人周旋一上午,伤亡不多,保护了首长的安全。 1943年底,国民党胡宗南准备进攻延安,党中央命令冀鲁豫军区接收特殊任务。杨司令率领冀鲁豫军区三团,十一团,十六团,十九团,三十二团和回民支队,从濮县杨集踏上回延安的征程,这条路行程七十五天,两千五百多华里,这条路是漫长,艰难的。需要越过激流深沟崇山峻岭。冲过日寇平汉同蒲一道道封锁线。我们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边走边打,浴血奋战。在这个过程中使我难忘的是:有一天行军二百多里路,过三道封锁线,打两仗,最后快到天明时又爬过一座大山,遇到敌人伏击,把我们打乱了,当时又饥又累,首长在指挥战斗,后边来人说:“杨司令夫人在战斗中失散,找不到了。首长命令王志敏带几个人去寻找,过了半个多小时,把首长夫人申戈军找了回来。平安无事。最后敌人被消灭。战斗取得了胜利。1944年春天胜利到达了延安。” 以上是你的战友老乡给我们复信中提到的关于你的几件事。其字里行间使我们晚辈受到极大地震动,我们体会到在战火中结成的友谊可贵,其价值含金量远远超过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友谊。此时此刻我们仿佛觉得你仍然在我们的身边。您的音容笑貌永远存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姐弟永远向你学习,以您为榜样老老实实为人、勤勤恳恳做事。 爸爸妈妈,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在这里提前给你们拜年。 女儿:王华 女婿:清涛 孙子:王思博 2013年1月31日 |
浏览:97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