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张玉兴的自传 (写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二日) 张玉兴。小明宝柱,性别,男。年龄31。1923年4 月生,籍贯河北省威县。第一区头百户村东街(原为佃上营村),家庭出生贫农,社会成份贫农。 1938年4月于本县自动入伍,1940年11月于 18集团军一二九师新四旅 11团卫生队在河北省巨鹿县小砦村,由陈明銮介绍入党无候补期。 历任职务。党外,公务员,宣传员,卫生员,司药,医生,副队长,队长,副科长,院长。党内,小组长,支委,支书,总支委,党委委员。 第一部分,参加革命前的家庭经济情况及社会经历 家庭经济情况。 我家在前两辈时是地主。自我八岁时家有地 20 亩,房 22间,牛一头,雇工一个。欠外债银元1500余元,并且是高利息,在我10岁时即将土地十七亩,房子17间和车,牛,家具等卖掉,偿还了大部分的债务尚欠100余元。自此家中生活逐渐穷困,这100银元一年后归还了110 元,三年间又还了一亩苇子坑,12亩地税钱,一亩场院,一部柜箱,树木等。至15岁参军时,还欠50 元。在15岁参军前家有人五口,即父亲张安静,中医,母亲张孔氏,纺,妹妹张瑞格,学纺,弟张海玉,小名守柱,顽童。地三亩,房3间,其生活全靠劳动及卖点中药维持。因地少收成少,致使生活很困难。在参军前两年经常一天只能吃两顿或者一顿饭,甚至有时一天不动锅。不但生活困难,而且衣服更是缺困,如一件棉衣穿数年,热天也使用补拆的办法代替。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还要向地主交息。 个人出身经历。 八岁在本村初小读书,10岁因家穷困即停学,12岁至15岁在家拾柴,捡粪,割草(卖给别人)和学种地。入伍前两个月卖过一个月的花生,于15岁参军。 家庭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在上学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在明面上还可以,所以自己幼小,大人也娇惯,当时在思想上愿意把生活提高一点,如穿上新衣服吃点好的,同时也想把书念好并一直念下去。在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比较好,因为我不爱运动及游戏,同时也未调过皮或与别人打闹,全部时间用在学习上,自10岁后家庭贫困,尤其是12到15岁,我一心一意的想锻炼体力,勤劳动,很快学会耕地快点长大成人。于是在这个期间积极劳动,12岁就学会挑水,为了多干点活,经常起早拾柴,中午不休息,晚上种菜。这个时候思想认为命不好,只能认命。有时也想这不是命不好,而是社会不平等,地主的剥削(老百姓叫喝血)。但对此还只是敢想不敢言。如有一次因欠地主的钱交不上,竟把我们没有熟的高粱硬砍去了。使我对地主有很大的仇恨,但社会的不平等自己年龄又小还没有其他的办法,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穷困八岁至10岁这段时间。觉得只有劳动多干活才能度过艰难。 入伍的动机。 1937年10月,日本到了我家乡随即遍地大乱,虽然自己是穷苦家庭,但也难免遭受这样的祸灾。日本鬼子烧杀奸淫,实在可恨可怕。我亲眼看到用刺刀杀了一个人,并常听到邻居妇女被强奸的呻吟叫喊声。这样的生活过了三个月对日本产生了仇恨心。三八年元月八路军到了南宫,距离我们100里,当时抗日的声势非常浩大,人们都盼望八路早日前来。后来听说八路军是过去的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穷人的队伍,并且官兵一致军民一家不打人,不骂人等,又加上有许多人参了军,使我在思想上产生了变化。四月份八路军攻占了威县城,我就自动的参了军。当时动机,因在家不能安生,经常心惊胆怕遭受日本的糟蹋,当时参军的影响一是参军抗日,二是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自己也是穷人,为自己谋利,三是因从小只上了三年学顶不了什么大的作用,所以想在部队中造就自己。 第二部分 参加革命至现在 入伍后的前四年(1938年10月至1942年5月) 入伍后在一二九师青纵三团当公务员,因这是个刚成立的部队,在当时政治空气非常薄弱,党的活动,甚至党的组织都还是秘密的,一切政治教育都非常少,同时我跟的连长是老军人就是旧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面都是糊糊涂涂的,不知道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服从命令是天职,对自己的进步就更不知如何了。1938年11月部队有了政治委员,政治工作逐渐加强,政治教育也经常化了。三八年十二月份到了团部,并开始了学习,每天上政治课外,还学三四个生字,不断地练习写墙报稿,同时加入了青年队,这个时候我的思想焕然一新,在短短半年政治整训中,得到了很大进步。在政治方面知道了共产党的目的以及八路军的历史和光荣传统,以及当时形势和自己的前途。在文化上能看一般的课本,记简单的日记,写家信等等,在各方面的学习测验中都保持了95分以上。由于学习进步工作积极,39年4月荣获模范青年奖章一枚。由于自己的进步,39年7月调到了团宣传队任宣传员,在这个时候除宣传工作排剧外,还仍然保持了积极学习精神,因此受到了宣传队数次物质奖励。在这个时候1939年8月间,因病入院休养,1939年12月底我就被留在了卫生队开始学医了。1940年4月又因病在旅卫生处休养,因当时敌人封锁交通,虽然病愈但是不能归队,这个时候就参加了旅部的学习。由于自己对这项工作有兴趣在学习中很带劲,在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一百多个药的药名,并能帮助司药配剂。四零年部队南下援助新四军,到陇海路后又奉命返回打叛军,并一面整军。1941年的整军中扔保持原来的积极精神和学习热情,尤其业务学习收获较大,在政治上担任了青年队长,并争取了模范单位。由于以上在1941年元月和八月分别荣获模范青年奖章一枚和二等工作模范称号以及物质奖励。由于不断学习提高了认识,尤其对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知道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其目的是为了谋求无产阶级的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自己是穷人出身,在这几年中在上级的培养教育下,提高了政治觉悟,并愿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经过支部的培养教育于1940年11月在一二九师新四旅11团卫生队经程明銮介绍,在河北省巨鹿县小砦村入党没有候补期。这说明只要学习才能进步,只有主观努力才会成绩大,只有政治进步,前途才会更光明。 1941年12月在大名县大扫荡中被敌人围在村子里,自己没有丝毫动摇,于黄昏的时候,安然脱险使公物全部未受到损失。(注释,大名县在河北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邯郸市) 在艰苦的环境中( 1942年8月至1943年8月) 我入伍后,最艰苦的一段是 42 年八月至43 年八月,日寇为消灭我们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尤其对冀南河北省南部根据地更加残暴,如铁壁合围,蚕食,封锁,囚笼政策和清剿。日寇为了彻底消灭我们,在平原上修筑了密如蛛网的公路壕沟和稠如树林般的碉堡,最大的地区周围不过10华里既有敌人。在此阶段中,我们穿便衣进行隐蔽斗争,坚持冀南斗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甚大,几乎每天都在打仗跑反,每天至少一次转移,有时连村子都不能住,只好在青纱帐树林中宿营,经常吃不好饭,睡不成觉,有一次在牛粪坑中坐了一天。四三年闹灾荒人民饿死数十万,我们也同样无粮食吃挨饿,有时吃糠咽菜还时常跑反。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上没有任何的波动,只是考虑到要坚决坚持下去,敌人想把我们消灭想把我们赶跑,我们坚决斗争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当时环境较恶劣,如800多名的一个团10个月后伤亡500多名。在药品器材缺乏的情况下仍能完成救护与治疗任务,同时还保持了自己的业务文化政治学习,尤其四三年五月队长等五位同志被俘,全团卫生员伤亡了一半,卫生队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仍能完成任务和照管全团工作。(当时为适应形势需要团辖连只有队长一人医生一人,其余全是卫生员)。当时药品因放在地里,所以大部分被鬼子搞走了,为了长期打算把仅剩下的贵重药全部背在身上,以便应用和避免损失。由于以上在四四年曾被选为工作模范,并参加了群英大会受到了奖励。 四,在抗战后期中( 1943年9月至1945年8月) 四三年下半年部队转到了鲁西北开辟新区环境稍微好一点。由班排为单位的小部队活动,发展成一个连两个连的行动,作战对象主要是伪军顽军,44年春部队展开了大生产每人种地三亩,并相机进行了小整训半个月或20天。四五年春形势更加好转,部队扩大,我当时在团部任司药,部队进行了数次集结,扩大解放区连续攻打了十几个碉堡。至八月份日本宣布投降,我们全团才完全由小格子地区集结赴太行参加上党战役。在这一阶段中仍保持了以往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生产任务和政治任务。四五年春任副支书,在没有政指的情况下,能完成当时的党政工作任务。 五,坚持政治指导员工作( 1945年11月至1948年一月) 四五年十月平汉战役胜利后,部队进行扩编,卫生队扩大成一个单位,我当时任司药,被团委指定兼任政治指导员一直到48年1月部队缩编。在这中间团委曾两次叫改行我均未同意。卫生队的党政工作都是在一人兼职进行的。在这一阶段中部队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如四六年上半年处于所谓国内“和平停战”“部队复原”。四六年下半年,蒋匪大举进攻解放区,我们暂时放弃了一部分城市和地区,四七年下半年随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在敌人进攻中处于战斗频繁伤亡较大,部对新成分增加的情况下(新战士俘虏)。到大别山后又处于四面是敌人,脱离了后方没有群众不仅行动频繁,经济困难,甚至吃饭也是重大的困难问题,因此工作比较难做尤其是党政工作的责任更加重大。 在这25个月中,我们在上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医生的工作和兼职的政治指导员工作。业务工作方面虽然自己没上过学,能力差,但未出过事故,平时治疗战时救护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分任何时候有病号随叫随到,为了适应部队需要,经常给新卫生员进行教育,对担架排进行救护教育与演习。46年10月在龙凤战(注释巨野战役,也称龙凤(龙堌集、张凤集)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巨野和龙堌集地区,主动打击进攻中的国军的战役,是一场以攻对攻的战役。)坚守中因在敌人强烈炮火和飞机连续的轰炸下,完成了救护任务,所以被选为战救模范。46年11月在鄄南战斗中敌人突围时冲进了团救护所,这时没有战斗部队,我带领一个看护班用手榴弹俘虏了敌人100多名,并从敌人手中夺过机枪一挺步枪一枝。因机智勇敢歼敌,完成战地救护工作,47年五月曾被记功一次。在政治工作方面,由于在团委直接领导下及本身的努力,保证了平时与战斗,行军和整训任务的完成。 如四七年看护班增加了80%的新战士六个班的担架排全是新成分,新战士80%解放战士20%。对这些人的政治教育思想改造,都能按上级指示完成。四七年在跃进大别山时完成了巩固部队的工作,(自华北至大别山无一逃亡)。并且在沿途作战中完成了各项任务。如担架排不仅完成了抢救本团伤员还抢救了兄弟部队的伤员,因此获得旅的通令嘉奖。 在这一阶段中,我的工作始终保持了一贯积极负责,想尽办法完成了工作。当时我自己的认识,尤其党政工作使我最感积极,不论在政治教育,思想改造,思想领导,党的生活,掌握政策,维护纪律等,均能按上级党的指示决议执行,在这种过程中在作风上也保持了政治工作风度和以身作则模范作用,在生活上是艰苦朴素的,尤其与下级关系很密切。因此自己的进步也较快,接受新的事物也多,尤其对政治工作摸索到了一套小经验。 六,坚持大别山积极克服困难( 1947年12月至1949年12月) 四七年跃进大别山后,敌人集中了四十多个旅与我们作战,当时环境非常紧张,尤其 48年初主力撤出留下少数坚持,在此期间不仅敌人疯狂,而且又无群众。在脱离后方供应的情况下,不但长期吃不上油盐,甚至粮食也是很困难,至于衣服鞋袜更是无法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均完成了自己的任务。48年部队发生了大批病号90%的人发疟疾,因为当时药品困难物质缺乏,为了补救这一困难,就积极的研究针灸中药进行治疗。利用这种土法,克服了当时的困难保证了部队行军作战坚持斗争任务。1949年秋大别山土匪五万余人造反,在进剿时部队又发生大量的疟疾,当时我只带着两个新卫员,收容了110余名病号,不仅进行治疗,还亲自参加护理。一个多月中日以继夜的工作,使这些病号很快的痊愈归队。由于以上积极的工作,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任务曾于49年6月和 50年元月被记功两次。这时的思想不愿在此地当地方部队,想归建参加大进军,荣誉心高,想在艰苦中功上加功。想改任政治工作,因做医务工作没有技术基础。 七,开展新局面建设机关工作。(1950年一月至1951年11月) 1950年元月将我调到湖北军区独立3师第八团工作。因这个单位人员与工作基础都比较差,卫生人员思想不很进步,工作缺乏责任心,卫生工作在部队中没有威信,也没有工作制度。自接受任务后,自己没有丝毫胆怯,很愉快地到达了工作岗位。经过半年时间扭转了该部的工作作风打开了局面。建立了防御组织,展开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的,一是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业务工作,二是与行政取得密切联系,尤其与机关,利用行政与组织(如防疫委员会)推动工作,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发动了群众力量,四是多多深入基层督促检查,五是抓紧了对内部卫生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注意了思想领导,六是自己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搞好工作的信心争取了工作主动性。在上述情况下,使1950年元月至1951年7月在六三三团机关建设,工作建设和51年八月至11月在湖北第2师的工作进行中,均收到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阶段中,由于工作积极负责,并积极参加党政工作( 50年3月至五一年11月又兼任了政治工作),曾于五0年5月记工一次,七月被师党委批准为模范党员,于九月出席了湖北省军区英模大会,于51年3月记功两次,51年4月被选为师兼分区一等功臣。 |
浏览:1011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