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地震事业的忠诚战士、我们的好朋友
—徐玉华研究员 当听到徐玉华研究员因故突然离开我们的消息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徐玉华研究员离去的太匆忙,这对从事地震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损失,地震队伍失去了一位忠诚战士,我们也因此失去了一位最真诚、最值得信赖的好同事、好朋友。 徐玉华研究员是地震事业的忠诚战士,她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地震流体学科的业务骨干和带头人,她为了地震流体学科的发展,为了地震事业奉献了她全部的辛勤、才智和真诚。 徐玉华研究员在从事地震工作的几十年里,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她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持从事野外实践工作;在分析预报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严肃科学地工作态度,不放过任何可疑的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到台站调研,认真检查观测仪器是否正常,观测环境有没有改变,检测过程是否符合观测规范,认真核实异常,并组织多方面的观测人员、预报人员、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反复讨论,努力作到科学确定异常性质。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我们、特别是青年人学习的好榜样。 徐玉华研究员在长期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还远没有找到预报地震的准确的异常标志和确定的预报方法。因此,她坚持边监测、边预报、边研究的实践活动。她调查研究国内外大量的资料,积极探索利用流体预测预报地震的新的前兆项目和新的预报方法。她在国内较早地提出断层气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把氦同位素比值的研究首次引入地震监测预报领域。她为地震流体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玉华研究员热爱地震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地震流体专业的专家,曾多次被邀请参加项目的立项论证、科研成果的评审、台站建设的验收和跨省异常落实工作。每项工作,她都能在认真对待、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仍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细微具体的分析,这同时更进一步说明了徐玉华研究员对地震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都做得非常深入,使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人员、特别是从事地震流体与地震关系研究的人员有幸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这实在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 徐玉华研究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她善于总结自己的工作实践,多年来,她发表各种技术总结、报告、论文几十篇,并发表专著,翻译国外文章、著作,并多次获奖。在历次地震流体学科的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上,她都是认真准备论文,在会上积极提出问题,热情发表意见,经常为流体学科的规划和发展献计献策。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徐玉华研究员对中国地震事业的执着,更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年轻一代科技人员的殷切希望。 徐玉华研究员不但是地震科学的专家,更是我们地震流体专业队伍中一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热忱帮助年轻科技人员的大姐。无论是谁在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和疑惑,还是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一旦求教或求助于她,她一定是有求必应,坦诚地提出她的看法、办法和建议,热情地给予帮助。 今天,我们怀念徐玉华研究员——地震事业的忠诚战士、我们的真挚的朋友,回忆与她共事的时光,以及从她那里得到的启发、帮助和教诲。我们一定认真学习她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她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作风,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新贡献。 徐玉华研究员的精神将永远和防震减灾事业在一起。 中 国 地 震 局杨玉荣 中国地震局预测所魏家珍 2006.12. 北京 |
浏览:51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