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千
我曾乘着秋千的飞船, 唱着歌,把太阳追赶; 飞呀飞,总又飞回原地, 我只好怨自己的腿短。 我跳下来时,已经天黑, 好长的夜啊,足有十年*; 当我又一次找到了秋千, 已经变成了黑发青年。 早晨仍像露水般好看, 彩色的歌儿仍在飞旋; 孩子们大胆地张开双手, 去梳理太阳金红的光线。 孩子,我多想把你高高举起, 永远脱离不平的地面; 永远高于黄昏,永远高于黑暗, 永远生活在美丽的白天。 * “十年”当时人人皆知即指刚刚过去的十年文革。 ――――――――――――――――――――――――――――――――――――― 仙人掌 一 你的短剑和投枪, 瞄准着每一个方向。 难道是怀疑一切? 不,你永远相信土壤。 是它给了你生命的琼浆。 二 你刺破了, 无数柔滑的口舌, 但对带刺的蜜蜂, 却举起心中的花朵, 因为它在把春天传播。 ―――――――――――――――――――――――――――――――――――――― 小鹿 在藤萝花和榕树枝编织成的捕网前, 一只梅花小鹿时隐时现。 它纤细的腿一弹一落, 好像大地也变得十分柔软。 小鹿的眼里无端地闪烁着惊喜, 时而看脚下的花丛时而看远处的云团; 它是在寻找它的妈妈? 还是偷偷跑出来游玩? 终于它踏上了美丽的捕网, 细细地叫一声便落进深涧。 哀叹大自然最纯美的天使, 竟比不过猎人眼里的银元。 ―――――――――――――――――――――――――――――――――――――――― 寓言故事诗: ――――――――――――― 两个圆珠笔芯 两个圆珠笔芯,一个工厂制造。 它们都为主人,拚将心血消耗。 一个属于秘书,曾把文件起草。 一个属于诗人,写了大量检讨。 文件传布四方,掀起阵阵“风暴”。 检讨未能通过,变成“罪证”材料。 秘书升上云霄,诗人坠入阴曹。 同是白纸黑字,作用何等蹊跷。 两个圆珠笔芯,都被抛进荒草。 后人如若考证,怎知其中奥妙。 ――――――――――――――――――――――――― 寄居蟹的“杰作” “看吧!看吧!我的杰作,真正的杰作!” 寄居蟹高举着虹光闪耀的螺壳。 海底的鱼虾们闻声前来观看, 发现这原是艺术家海螺的雕塑。 海螺的作品怎么眨眼变换了作者? 鱼虾们不由得纷纷猜测。 还是小小的毛虾心灵眼尖, 它指指寄居蟹的双螯大家就明白了。 “看吧!看吧!”寄居蟹还在得意地吆喝; 鱼虾们听到的却是“我的抢夺,真正的抢夺”! ―――――――――――――――――――――――――― 虫蟹集(四首) 蠡 斯 它在高悬的小笼中得意洋洋, 昼夜不停地把“主人”歌唱。 我却可怜这虫类的歌手, 为一片葱叶出卖了全部诗章。 蝼 蛄 据说它要把“毒草”彻底除尽, 于是便抱住庄稼大咬大啃。 其实它想制造一个空白的大地, 妄图让人相信春天从未降临。 寄居蟹 它卑鄙地杀死了雕塑家海螺, 用螯钳夺取了虹光四射的螺壳。 谁知从此它就成了“艺术内行”, 到处炫耀它的“样板”大作。 夜 蛾 它生怕光亮照出它凡庸的原形, 所以便想乘邪风扑灭一切光明。 谁知雄鸡并不体谅它的甘苦, 一声长啼,唤来了红日东升。 ――――――――――――――――――――――――――― 爬虫集(四首) 避 役 它具有着奇妙的本领, 皮色可随环境变红变青。 但有些部分却永生难变, 那就是它的长舌和贪心, 蟒 蛇 有时它不动,也不爬, 半死不活地像摊烂麻; 但如果猎物飞到了眼前, 它的嘴巴仍会张得海大。 乌 龟 它终身死守着坚固的甲壳, 还有一条长命的原则; 碰到弱小便张牙舞爪, 碰到危险就把头一缩。 蜥 蜴 每当它感到大事不好, 便马上把尾巴甩掉; 管他是不是追随多年呢, 反正来日还可以再长一条。 ————————————―――――――――――――――――――――――――――― 旧体诗: ―――――――――――――――― 清风歌 我欲化清风,逍遥云雾中。 一落九天月,三餐万里春。 驱车高山转,荡舟大江横。 长歌入地去,千载有余音。 ―――――――――――――――― 春节 新春不须迎,时岁已昏昏。 朦胧望夜天,依旧华盖星。 ―――――――――――――――― 望春 暖风起腊月,风尽冻未解。 若知真春色,须到清明节。* * 这个清明节将是“四.五”一周年。此时“四.五”依旧是“反革命事件”,“寒气”依旧时时逼人。作者想着这个清明又该有花了,所以说“真春色”。 ―――――――――――――――― 时感(一) 暖风又吹处,大雪尽消溶。 谁曰迎春早,不见麦青青。* 时感(二) 总理英魂在,中华永尽孝。 几梦清明血,** 八亿恨难消!*** * 这也是作者对时局的感受:说是春天 来得早,怎么不见生机呵。 ** 这里是指七六年清明之夜的镇压之血。 *** 当时暗下呼声很高,但上面依旧坚不平反“四.五”。 ――――――――――――――――――――――――― 笑天 骤雨注如林,同学阻校门。 独我心自喜,信步水花中。 苍上怒轻慢,乱雨化碎冰。 脱帽迎冰珠,嚼之味无穷。 循礼仰天谢,苍上愧无容。 未显大将威,错洗小民尘。 自师范归,遇雹而作 1977年5月 * 作者被选入西城区工人学习《毛选五卷》讲学团。“自师范归”即值赴北师大讲学归。 ―――――――――――――――――――――――――― 题百花深处* 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 小院半壁阴,老庙三尺草。 秋风未曾忘,又将落叶扫。 此处胜桃源,只是人将老! ——我等求食劳作之处,竟有天赐 美名,曰:百花深处。我常诗 于渺渺无极,却无言于存身之 本。一日忽愧,故题。 **:顾城工作的木工房在北京护国寺东巷,其侧有一个名“百花深处”的小胡同。) 编者注:作者工作的木工房在北京护国寺东巷一名“百花深处”小胡同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