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年,斯特朗出生在美国中西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里,在父母的影响下,她自幼学习刻苦,年仅22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从青年时代起,她就立志追求公正与自由,曾积极参加过反对美国加入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争取妇女权利、工人总罢工等运动,并创办了美国西部第一份支持俄国十月革命的报纸。
1921年,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斯特朗来到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长期与苏联人民生活、战斗在一起,列宁、斯大林都曾给予她极高的赞誉。她对中国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历史紧要关头,她六次来华访问。1925年,她首次来华,大部分时间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中心地广州。在此期间,她见到了宋庆龄和许多进步人士、群众领袖。1927年第二次来华,在武汉等地,她如实地报道了日益高涨的工农运动和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导致的革命失败。1937年至1938年,正值抗战初期,她第三次来华,专程到晋西北访问了朱德将军的司令部,继而访问了华北各战场。1940年底,第四次访华时,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她根据周恩来的谈话精神,及时、准确地揭露了国民党的阴谋。1946年6月,斯特朗第五次访华,毛主席在延安会见了她,对她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经过她的报道,“纸老虎”的论断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多年对中国的采访中,斯特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纯朴的人民,1958年当她七十二岁的时候,最终决定定居中国。晚年时,她仍孜孜不倦,笔耕不辍,从不间断对新中国的宣传。74岁高龄的时候,斯特朗为了了解西藏人民推翻农奴制后的新生活,斯特朗终于于1959年8月随外国驻京记者新闻团来到了海拔3600公尺的拉萨采访,走访了西藏的城市和农村,登上了布达拉宫13层楼的顶端,用这架相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收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经过整理,撰写并发表了歌颂新西藏的《西藏述闻》、《西藏农奴站起来》等书。 1970年斯特朗在北京逝世,半个世纪以来,她用手中的笔和相机,真实地记录和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成就,邓颖超评价她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骄傲和友谊象征。 |
浏览:212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