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民族脊梁__中华第一比丘能海会长
民族脊梁

旧讨论复制16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修仁,带来的功效 2006-1-30 17:13:13[点:30] (3342字)
  
  治者修行(十二)
  
  
  现代的治,讲究党派,而在华夏的过去,对党派是非常不齿的。党朋为奸、结党营私,都是这个说法。
  
  党派嘛,就有什么章程啦,原则了,因党而异。总之,其成员要坚守其规则,最为首要之旨。叛逆最为可耻、可恶。其实,这就是传统道德里的忠义的问题。
  
  不忠不义,就是背叛。
  
  这是任何治者,都十分挠头的问题。甚至小到家庭,都是长辈上火的事,儿子背叛老子、背叛家庭的事,不是屡见不鲜嘛。
  
  但是,历史上节烈忠义之士,太多了。就是上回提到的蒙恬,明知道死的冤屈、死的不明不白,但还是以不辱先祖为节,从容而去。
  
  对于忠节的问题,我们的古人,也是论说的非常透彻。如果展开来说,又是一个庞大的命题。其实,又与道德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个方面的表现,不止是臣忠君的问题,在广大的国民中,一个淳朴忠厚的民风,和一个见利忘义而鲜廉寡耻的世俗气,不是天壤之别吗?
  
  所以,治者不能不考虑这个方面,不能不重视此种情势的养成。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看看,圣人一针见血的指出,政、刑与德、礼,对庶民的影响。前者民众虽然免去了触犯法规的行为,但是变的无耻了;后者使百姓不但知耻,而且自动的要求自己做好。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说,作为君子,修己、修敬、从而安人、安百姓,这样,尧舜还有忧虑吗?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作为君上好礼,百姓容易听话,意思就是政令能够畅达。国家容易治理。相应的,百姓之间是不是诉讼也少了呢?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修仁,带来的功效。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xia / 轻侮,不庄重)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小人活的放荡不羁,什么都不在乎。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回想一下,大言不惭的所谓“新中国”,党匪造就了多少的小人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信者,不离叛也。民信如此重要,乃立国之本。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里,孔子点出了君臣应该各自遵守的正确关系。是那种小人所批判的奴役与奴仆之间的关系吗?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用直的纠正枉的,民服;用枉的纠正直的,民不服。看来,人人心中有杆秤,此言不虚呀。
  
  这些圣人对忠、义、信,和君子小人的论述,不是叫人怎么做君子吗?叫人怎样忠义守信吗?忠义君子,一定以背叛为耻,其溶入骨髓里的道德观念,不比任何外在的章法约束更能够指导其行为吗?
  
  
  (二十八)
  臣的忠义,需要君的仁礼。同时,也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正义之场的辅助。士君子的品行,影响着社会;社会的道德风尚,同样对士君子的人格起着干扰或者是培植的作用。
  
  这样说吧,如果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滑,对于士君子恪守情操,就是一种压力,反之,就会起到鼓励作用。
  
  这里面,作为君主的身份,怎么样培植这个正气之场,是要做长期考虑的。虽然这个状态的促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但是,点点滴滴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在这方面的正确认识,以及自己对修为的是否重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俗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
  
  具体方面,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恭谦温俭让,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教,都是很好的规范君臣与庶民的道德准则。
  
  一味的要求臣子的忠义,而君主不修己身,是缘木求鱼。在《新书》中,贾谊有这样一段。
  
  “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曰不廉,曰簠(fu)簋(gui\/器具)不饰;坐污秽男女无别者,不谓污秽,曰帷簿不修;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故其在大谴大诃之域者,闻谴诃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清室而请其罪尔。上弗使执缚系引而行也。其中罪者,闻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颈盭(li\ 凶狠)而加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人捽抑而刑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遇之有礼,故群臣自喜。厉以廉耻,故人务节行。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群臣不以节行而报其上者,即非人类也。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尔忘身,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主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卫捍敌之臣,诚死城廓封境。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顾行而忘利,守节而服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托五尺之孤,此厉廉耻行礼义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此之不为,而顾彼之行,故曰可为长大息者也。”
  
  历廉耻行礼义,历宠臣之节,君主也是有从思想到行为,甚至到不成文的规矩的。非常尊重臣下的自尊与身份,就是死罪的大臣,都不许兵卒给砍头,使其跪而自裁。
  
  当然,这是从一个方面,历臣子之节。在其它方面,也还有规矩。
  
  “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曲县者,卫君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齐人攻卫,叔孙于奚率师逆之,大败齐师,卫于是赏以温。叔孙于奚辞温,而请曲县繁缨以朝,卫君许之。孔子闻之曰:‘惜乎!不如多与之邑。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惜乎!不如多予之邑。’”
  
  在乐的使用上、车马驾饰上,天子、诸侯、大夫、士,是有严格区分的。不能因为臣下有功,就破坏了这个规矩礼节。所以,孔子针对叔孙于奚的非分请求,加以否定。乐、礼、政、国、君,是一脉相承,相互关连的,乐礼的破坏,会导致政乱、国败、君亡。
  
  这些表面的繁琐说道,其实是有深刻道理的。严格的规范了君臣上下的次序尊卑,直到庶民的长幼心理。对稳定社会的有序性,非常有意义。在心理学讲,就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不使臣子产生恣意妄为的机会和“妄想”的心理感觉。
  
  那么,这个等级观念,会不会孳生君子的暴虐行径呢?应该说不会,因为孔子的一套学说下来,是非常系统的。比方,他说君子要仁,而什么是仁呢?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其实,身为君主,不止是仁的问题,而是在方方面面都要有所修养。首先要是正人君子,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试想,这样全面修养的君主,轻易不会恣意妄为吧。
  
  而且,对于暴虐之君,和对暴君的制裁,也不是没有正确的评说的。
  
  “殷汤放桀,武王弒纣,此天下之所同闻也。为人臣而放其君,为人下而弒其上,天下之至逆也。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故声名称于天下而传于后世。隐其恶而扬其德美,立其功烈而传之于久远,故天下皆称圣帝。至治其道之下,当天下之散乱,以强凌弱,众暴寡,智欺愚,士卒罢弊,死于甲兵,老弱骚动,不得治产业,以天下之
  无天子也。”
  
  没人认为殷汤、武王是篡逆吧。对天子的评说,是有标准的,是以能否为民兴利为准的,如果祸害黎民的时候,意味着这个暴君已经不是义利于民的天子了,这时就会诞生新的天子。
  
  2. 病到底是什么因素产生的?很少人在这上面注意,但是这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 --疾病的根源及防治(节选) 2006-2-1 19:49:49[点:30] (3274字)
  
  疾病的根源及防治(节选)
  
  第一个问题:有人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确实有这个说法。
  
  问:既然是有求必应,他的女儿生病了,没有办法,从出生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了,他曾经读过《地藏经》、《药师经》、《无量寿经》,似乎都没有反应,这是什么缘故?好像他有求而没有得到感应。
  
  人为什么会生病?
  
  病到底是什么因素产生的?很少人在这上面注意,但是这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关于医道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专长。
  
  在古老的典籍里面,我们看到《灵枢经》这一类的。
  
  中国的医道是有历史、有渊源、有学问、有经验的。现在许多人对中医没有信心,这个是迷失了固有的文化传统,这是一桩很可惜的事情。
  
  中国医学里面,它要求的是什么?最高的目的,它要求的是长生,所以中医真正的目的,它是求一个长生之道。
  
  依据这个理论,他说人的身体,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一样,如果使用得法,保养妥善,这个机器应当可以使用两百年。换句话说,依照中国医学的理论,人要活到两百岁才算是正常。
  
  那么你达不到这么长的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你自己不善保养,把它糟蹋掉了。譬如我们使用机器,我们对机器构造性能都不晓得,都在那里摸索,随便的使用,当然它的损坏率就很高。人的身体亦复如是。而中医第二个目的,是讲求如何不生病。你看看这说得多高明!怎么样能不生病。第三个目的是你生病了,如何来治疗,所以讲到治病,在中医里面已经是属于第三等的了。
  
  大夫来治病,也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最高明的大夫,他只要观察你的气色、你的动作、你的音声,他就知道你什么地方有毛病。这个道理实在讲也并不难懂。
  
  譬如现在我们使用汽车,是最普通的一个交通工具。如果有人经验很丰富,对于车辆的结构、性能很理解,这个车一发动,他就能从音声上,听到这个车某一个部位出了问题。同样一个道理,人这个身体某一个部位有问题,他的容貌、他的音声必定有变化。
  
  纵然变化得非常细微,我们一般人粗心大意看不出来,而这些大夫他们是心地清净,细微的观察他看到了,他就能够处方给你治疗,这是一等的医生。
  
  二等的医生功夫没这么高,他也观察,也来听你的音声,但是他要问你问题,提出一些问题,你答复他,帮助他诊断,这是二等的。
  
  三等的医生才把脉。
  
  在治疗方面,尽可能不要用药物。你看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在《圣经》里面,我们也看到耶稣为病人治病,佛也为人治病,佛用什么方法呢?一个是手的摸触,经上讲摸一摸他病就好了,其实这就是现在讲的按摩、推拿。因为疾病一定是某个器官里面,关节不通有阻塞,他给你一推拿的时候,将这个阻塞现象消除了,你就能恢复健康,这是一个道理。
  
  那么在佛法里还有很高明的,佛教他念一个咒语。实在讲教他这个咒语,咒语是发的音声,音声要正确,音的量、节奏都要能符合他的标准,他是用音声来振动。
  
  你的器官某一个地方有阻塞,用音声来振动,达到消除阻塞,使你的身体恢复正常,这是密咒治病的原理,很符合科学!
  
  现在《大藏经》里面,治病的这些咒语都在,我们照那个去念,能不能治病呢?不能!不能的原因,我们可以理想的到,我们依照这个文字念,音声不一定正确,至于音阶、音量,那就更有问题了。
  
  所以这个一定是要高明的人传授,亲口传授才有效果。我们依照文字记载,是很难达到标准的要求,于是乎治病的这些咒语,现在我们拿来也治不了病。这个可以说文字记载的虽然在,实际上已经失传了,它都有道理,都值得我们相信,所以不用药物。
  
  在中国还有一种方法用针灸,也是帮助疏解穴道,这在现在也很盛行。西方医学对这个也很有研究,他们也能够接受。到最后不得已的时候才用药物,中医所用的药物都是草本的,所以它的药性非常温和,对于人体的副作用,可以说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个比西医实在是高明多了,西医这个药物看起来好像很有效、很快速,但是多半都是化合物,产生很不好的一些副作用,对内脏这一部分有好处,但是对另外一个部分有伤害。这是讲到疾病的治疗。
  
  至于病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因素非常的复杂。佛经里面讲得很透彻,所有疾病可以把它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生理上的疾病,生理疾病从那里来的呢?多半是你的生活起居饮食不调,古人所谓:「病从口入」,绝大多数生理病都是从饮食上来的。
  
  因此,中国古代的人对于饮食非常讲究,诸位看《礼记》,看《吕氏春秋》「月令篇」里面说得非常详细,这都是说的讲求养生之道。我们饮食吃东西吃坏了,感受风寒,这些病症医疗有效,可以用医疗的方法。所以医是医病,你有这些病的时候,可以来医疗。
  
  第二类疾病的因缘叫冤业病,这个医疗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个病源是什么呢?冤家债主,我们一般讲冤鬼附身,这个药物对他不起作用。这一类的病怎么治呢?佛家里面讲的超度。超度是什么意思呢?实在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调解、劝导。
  
  因为过去事情做已经做错了,希望大家要能够谅解,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诵经、拜忏目的是在调解。对方如果接受了,他就离开了,离开你病就好了。
  
  这一类古时候有,现在比从前还多!我们在国内、在国外,看到灵鬼附身的人很多,我们一般看到这个人神经不正常、神经分裂症,严重的就送到神经病院去治疗,那个越治疗是越糟糕!所以佛法超度、诵经解冤释结,对这一类有效。如果你是伤风感冒,感受风寒,你诵经、拜忏没效,那个一定要找大夫,用药物来调理。所以是那一类的病,你一定要晓得。
  
  还有一种叫宿业病,这个是最糟糕的。医生药物不能治疗,诵经、拜忏也没有用处,为什么呢?他不是冤鬼附身,不是冤家来讨债。这个病是怎么来的呢?这个病是罪业一种果报。你造的罪业太多了,或是你这一生造的,或是你前生所造的,你遇到这个缘,它的报应发作了,这是最麻烦的。但是有没有救呢?也有!
  
  佛告诉我们,你诵经、拜忏,它不是调解,这个方法没效;医药也没有效。佛教我们忏除业障,你要真正的忏悔,真正的悔改,你把你的业障消除了,你这个病就好了。这是别人帮不上忙的,一定要靠自己,所谓是「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自己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忏除;自己造的业,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帮你消除。
  
  这个是总括所有疾病的根源,不外乎这三大类。我们明了这些道理,晓得事实真相,细心观察,我们得的病是属于那一类?只要你掌握到这个原则,掌握到方向,治病就不会困难。但是这个里面有一个总原则,也正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追求的--长生不病。
  
  这个在佛法里面,说的是非常透彻。你看看那一个佛菩萨生病,那一个佛菩萨、阿罗汉是不健康的?没有!为什么呢?他知道这一些事实真相,要用现代的话来说,顺乎自然就是健康的。
  
  所以佛教导众生要随顺,普贤十愿就特别强调「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是广义的,众生不是说一切人,人是众生,物也是众生,众生两个字的本义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是它的本义。
  
  我们动物也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植物也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矿物乃至于一切自然的现象,没有一样不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所以众生这两个字的意思无限的深广。恒顺众生,顺着自然现象,这就是最健康的。
  
  譬如我们讲四季,四季的自然现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现象。顺着自然现象就健康,违背自然现象,当然要生毛病,要出毛病了。这里面理很深,事非常微妙。古圣先贤教导一般平民,不讲很深的道理,就教你怎么样去做,你只要去做,效果就一定能达到。
  
  你能够深深明白其理,当然更好;不明白那个道理,照做也行。譬如我们今天从家里面坐车到这里来,你要说车是什么原理造的、怎么造成的、为什么它会动,那个事情可麻烦了,一天、两天也讲不清楚。
  
  不需要解释,你上车,司机就把你拉到此地来了,你可以不必问。所以说顺乎自然法则就是健康的,违背自然法则就是错误的。
  
  3.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消除這種病苦。 --疾病的三種根源 (世間上的三種病) 2006-2-1 19:57:30[点:30] (2282字)
  
  疾病的三種根源 (世間上的三種病)
  
  疾病的根源有三種:
  
  第一是生理病。
  
  《華嚴經》講,虛空法界一切諸法,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這是佛法的基礎、根本,一切諸佛就是從此基礎上建立佛法,為眾生宣說無量無邊的法門。所以,事實真相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心識,能變能現的是正報,所變所現的是依報。若依報一切都能隨順正報,所謂是「隨順自然生態」,這是最健康、最美好的。
  
  身體是個小宇宙,每個器官、每根微血管、每個細胞,若能隨順自然生態,就可百病不生。反之,不能隨順自然,就會生病,這是屬於生理上的病源。
  
  這個自然就是自己的心性,佛說「真心離念」,真心沒有一個妄念就是自然。由此可知,起心動念是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違背自然、違背心性,於是破壞了我們的器官、血脈、細胞等組織,這是疾病產生的原因。所以,心地愈清淨,病痛就愈少,業障也就減輕。所有的麻煩都從妄想而生,這不但是病苦的根源,也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源。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要修清淨心、平等心、真誠心,回歸自然,回歸法性。
  
  回歸法性,就是「法身菩薩」,永遠沒有生死、沒有煩惱、沒有病痛。這樣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以及諸佛菩薩的報土都是如此。眾生迷失了自性,違反了自然,所以才遭受種種苦難。真正有志氣、有智慧之人,會找尋苦難的根源,並將之消除,恢復到最健康、最幸福的長壽之道,亦即《無量壽經》講的「無量壽」。無量壽是每個人本有的,就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才會變成生死輪迴,造成這種惡相。
  第二是冤業病,就是冤家債主纏身。
  
  《慈悲三昧水懺》是最顯著的例子,記載了唐朝悟達國師的公案。悟達國師是十世高僧,修行功夫很好,持戒精嚴,善根不昧,連續十世出家修行。到第十世智慧福德都很有成就,於是做了帝王的老師。這不是一世的修行,而是很多世的修行,智慧福德的累積,才能作帝王師。假若他能遇到淨土法門,早就到極樂世界作佛了。
  
  悟達國師接受皇帝供養沉香寶座(以沉香雕成的太師椅),因此心生歡喜(歡喜是煩惱,屬於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一念的歡喜之心,護法神就離開了,冤家債主找上身,得了個人面瘡,苦不堪言。皇帝找一流的大夫為他診斷,也沒法子。
  
  他生生世世是真用功,只是現前接受供養,心生歡喜而煩惱現前。所以,佛交代出家弟子要「以苦為師」,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很多修行人,一接受信徒五欲六塵的供養,就回到阿鼻地獄去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榜樣,是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絕對不會退墮。
  
  人面瘡是悟達國師宿世的冤家債主,過去是他的同事,被他害死了,所以怨恨結得很深。他是個修行人,有護法神保護,雖然冤家生生世世環伺身邊,仍然不能貼近。
  
  於是到了第十世,終於有了機會,冤家就附身了。他有這個難,佛菩薩知道;《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囑咐大菩薩要常照顧小菩薩。悟達國師早年作小和尚時,遇到一個長了毒瘡的乞丐,臭味難聞,沒有人願意接近這個乞丐。他看到之後,生起慈悲心來照顧,並用口將毒吸出來。以後乞丐病稍微好一點,就告訴他:「你將來若遭遇困難時,你來找我,我住在四川一個山上,山上有兩棵松樹」。
  
  悟達國師遭遇人面瘡後,忽然想起了這個乞丐的話,所以就到四川去找他。照著他的指示,果然看到這兩棵樹,他到那裡去祈求,忽然看到一個大道場。
  
  從前生病的乞丐,就是迦諾迦尊者示現,是一個大阿羅漢,來試試他有沒有道心、慈悲心,也知道他將來會有人面瘡的災難。
  
  後來,迦諾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洗人面瘡,人面瘡開口說話,說出過去生中的業緣,悟達國師這才完全明瞭。迦諾迦尊者為他們調解,冤家離開了,悟達國師的病就好了。
  
  所以,一個人在世間,不要與人結怨,非常重要。人家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要甘心忍受,決不能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若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他今天侮辱我、陷害我,甚至於殺害我,必定是過去生中我曾經害過他、侮辱過他,今天他對我如此,這個帳就了結,一筆勾消。所以,一切要做還債想,來世再相遇就是好朋友,不會再做冤家對頭。因此,決不能有一絲毫傷害別人的心,不能有一絲毫傷害別人的行為,這就是修行,你才真正有福。
  
  不可與一切眾生結怨,連一切畜生都不可以結怨。《楞嚴經》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人吃羊肉,人死了以後變羊,羊死了以後變人,人又吃羊肉,生生世世吃來吃去,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報絕對不會報得恰好,總是會過頭,每一世都過頭,到後來就造成了大劫難。《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有一大段說明文昌帝君過去生中所造的殺業,由很小的殺業累積到十幾世,就變成嚴重的殺業,果報都在阿鼻地獄。
  
  這是疾病的第二種因緣。若遇到這種疾病,以誦經、念佛、修積的功德迴向,這是調解。他接受了,問題就解決;他要是不接受,還是有麻煩。
  
  第三是業障病,不屬於生理,也不屬於冤業,是自己造作的惡業太多。這種病,醫藥沒有效果,誦經、拜懺、迴向也沒有效果,只有用真誠懺悔心才有救。
  
  換句話說,要以真誠心修懺悔法,改過自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消除這種病苦。
  
  所以,凡是病痛必有原因,將原因消除,才能恢復真正的健康。
  
  這三種病,在現前社會裡常常見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無一不得救。這些事情,唯有佛法講得透徹、圓滿,我們學佛也必須要知道。有健康的身體,心地清淨、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礙就減少,修行證果就能一帆風順。  
  
  4.小小的心态改变可以改命,大的心态变化人就成了佛。 --说说我的亲身体验,给大家个借鉴 2006-2-1 20:11:03[点:29] (1350字)
  
  说说我的亲身体验,给大家个借鉴。
  
  一,佛道:仙人是种真实存在,就活在我们身边,和佛互为显隐阴阳之道。
  
  在师尊们的引导下先佛后道,人身上阴,阳,元,玉,圣神的逐渐递出是修行的必经之路,那样才能在天地间形成一种循环与人身互成阴阳,做到长生久视,生生不息,佛法无边。
  
  现代修行也在适应时代发展,心性过关自然会进步很快,古老繁杂的修x程序已不是我们操心所在。鬼神附体可以预测,那心性过关,命数不够成仙作佛,师傅给我们换体以利快速进步也不是不可能,新时代的特点。
  
  二,心性:“无(有)”是种状态,我们修行中的表象就是越修心越“软”,脾气越来越小,越来越朴实,慢慢走向无的状态。许多老师都是这样,看上去普通朴实。真师假师从这就可看出。
  
  三,信号:天地人身有种很深的东西,是道的有无相对下产生的,直接影响阴阳五行,有老师叫“申子”。
  
  作用于人身就是命运的形成。
  
  “申子”运行时精华外化,产生了信号。这精华就是鬼神附体的原因,需要这信号去完成更高层次的修,所以说人身难得,这是阴{鬼神}阳{信号}相吸附的过程。[这信号有点象奇门梅花的外应,用外应可以预测,想共振这信号,只有人心性,法术无法企及,这就是天机,人也;人心,机也。人心作用这信号就是改命,再大些就是直奔“道”而去。
  
  四,道的阴阳平衡在因果命运中的作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道就是规律,天理,明白这规律就可反参道,快速的捷径--人道即天道,实做实行。
  
  有古人说实做实行“忠孝悌慈”也可成佛,我开始不相信,以后才知人道既天道。
  
  那这阴阳是怎么作用的呢?
  
  脾气大[先天心性],脾气大的人爱招灾[道的平衡]。用五行推某一时间会腿痛[八字信号定数],但没病,怎么致病的呢?
  
  到了那一天[五行作用],发脾气 [日常心性不过关],产生了恨和怨气。恨在人身是痛,怨气是凉[麻是骂人,胀是压力,因奶奶是老人,我妈是小辈。在人身左半身为阳,为男,右半身为女,为阴。头代表天,老人,政府,肩是平辈的人男左女右,腿代表小辈],所以这恨和怨气归经到人身我妈的位置--右小腿。
  
  右是女性,小腿是小辈[阴阳五行在人身的作用快而准确,就象定向标准,人打个喷嚏都代表一件事,和奇门的外应一个道理,知道外应就可反推人身因果,化心参道]。这病到了那里起了作用,信号[阳]一定有阴来合,所以招来了蛇精到右小腿。蛇本身就发凉,怨气也是凉。所以奶奶腿痛凉。由此可见信号[定数]的作用。
  
  道[天地]--申子--信号--五行--鬼神--病,灾,福报,反参即可悟道。
  
  后来来了两位老师[老人的福分产生的缘分]。一位拿走了蛇精,一位查出了奶奶信号恨,怨的根源,给老人讲天理因果,使奶奶悔了过[化心]。没多久就好了,而且脾气也变了。
  
  从这经历我们可知,如果当初奶奶心性好,不发脾气,那信号就不起作用了,阴阳五行也不会那么运行,也招不来蛇精致病了,这不就改命了吗?
  
  小小的心态改变可以改命,大的心态变化人就成了佛。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5.五,算命,法术为何会招灾?----救人心才能救万古 --只有化心才能转命运不招灾,圆满 2006-2-1 20:15:27[点:30] (3199字)
  
  五,算命,法术为何会招灾?----救人心才能救万古
  
  如果只是赶走了蛇精,老人没化心,也就是信号那层没动,一样会招别的来,老人还得痛,信号定数没变。赶跑的蛇精说不定还会回来报复施法人,好端端的为何赶我走?一定不情愿,这就是因果平衡,大师老人同受平衡--都招灾,泄了天机。
  
  假如我们查出病因,因为恨,怨,老人化了心,直接作用于信号那一层,蛇精没了吸引的东西自然会走,赶都不用赶,病也自然会好,而且不会遗传。那功德是三方圆满--老人师蛇精,天人同报,福德圆满,转了天机。
  
  只有化心才能转命运不招灾,圆满。只泄果不化因一定有业力平衡。
  
  六,天理。
  
  人的性子影响人的命运,性子变了,命自然就会好。
  
  俗话说“穷脾气”,“贱毛病”,乱发脾气自然会穷;]
  
  1,好抗上,不服人,发怒,宁折不屈[公安军队多此性格,易得肝病],好说酸话,做事不许人辩驳是阴木性,多不孝,一生多难。
  
  在人身是涨,痛的感觉,挨打,被击伤,碰撞之灾,车祸都与此有关。因为发怒是爆发性的。
  
  在国家五行木代表工人,对工厂不满,发怒会得肝病。
  
  解决方法:不怒不怨,作好本职工作。在家庭五行木代表长子。孝敬老人,待好兄弟是本分。兄弟不全,克妻的人都爱发怒,不服领导,不敬老人。
  
  对领导老人不敬会头痛,头左为阳,男,右为女,阴。老人有病,单位不好也与此有关,因木[长子]克了土[老人,单位]。在风水上是东方[木位]有兵刃金属压制。肝开窍于目,发怒,看人不顺眼就会看不见。
  
  改命之法:孝敬老人,待好手足,做好本职工作,不怒戒杀,多念“有主意”,时间长了自然会好。比念咒有用。
  
  阳木性:仁德,正直,有主意,能忍辱,有担当力
  
  2,好争理,爱面子,爱做好人爱得心脏病,所以说“好人不长命”,是阴火性,集中反应是虚荣浮华,脾气是恨,着急,上火,一生多苦。
  
  在人身是发浮,痛。总说人没良心,心就会凉。所以说业力随心造,威力不小。心又管男女关系。心口痛大多是这样,偏左为男性痛,偏右为女性。女儿是父母的心肝,恨女儿就会心肝痛。
  
  风水上是火[南方]有水洼,水坑,填平会好。财上不通,女儿不肖都是阴火性造成,因火[父亲,官]可了金[财,长女,下属]。在国家五行心属火为官,为民办事是官的本分。
  
  贪赃枉法有时虽是天意,但在人身五行会体现平衡。
  
  家庭五行火属父亲位,父亲没做好[贪赃枉法],儿女定受遗传,要么无子---俗话说“一个子都不留”[贪赃]。枉法--生个逆子抗上败家。所以父亲位要上敬老人,中待好妻,下教子女。
  
  改命方法:不着急,不上火,多念“明理”“不恨人”“我会做好父亲了[好官]了”就会好。---忠之道。
  
  3,怨人,固执死板,疑心大是阴土性,一生多累。涨,发凉就是怨气。肚子涨,不爱吃饭,拉肚子都是怨气。
  
  我命中木水旺缺土,一般是脾胃不好。这病是怎么来得呢?我每次一到吃饭我妈就来说我,以至于最后一口饭就是吃不下去[咽不下这口气就是吃不下]。后来明白了,这不是定数在招我妈来完成让我脾胃不好的命吗?以后我就对我妈说,我以后会做好儿子了,听你的话,您别在吃饭时说我了。以后慢慢变了,我妈也不在吃饭那时说我了,剩下的最后一口饭也能吃下去了,而且也能吃了。哈哈,这就是改命。
  
  在国家五行土为土地,农民,房产,对此不满有争端会在脾胃上有毛病。在家庭五行老人属土。常念一家人的好处,不管闲事,没事抱抱孙子女,教育他们,那老人就是一家人的福星,才能出好子女。
  
  假如老人常发脾气,怨儿女不争气,不仅没了福气,子女自己爱得胃病,家也不齐,天下也不太平了。哪家儿子要是找不着媳妇,婚姻不美满,老人这准不好,乱发脾气,怨子女。因为土[老人]克了水[媳妇]。
  
  脾胃涨满,脾左为阳男,右为女。脾主四肢,子女四肢不全有毛病与脾,房子,长辈,坟地有关。左手为兄弟,右手为姐妹。左脚为男小辈,右脚为女小辈。
  
  土在人身主信实。信不着人的人父母不全或小时不在身边,漂泊。房子潮脾胃也凉
  
  改命之法:多念“信实土”“我会做老人了”,不怨人,信因果,容人。
  
  4,说话撩人,好胜抱屈,嫉妒好辩,笑里藏刀,爱恼人是阴金性,多命薄。好胜的人肺呼吸系统有毛病,抱屈则心发凉。金在国家五行主教育读书,在家庭五行主女儿。老师教不好学生,恨学生不成材,女儿不敬父母,废话太多,都在钱上,肺鼻上出问题。左鼻为男右鼻为女。
  
  左肺为男,右肺为女。有位大姐说她左肺上方痛。我告诉她,你这是为钱心痛,为男性长辈。因她病在左上方。左为男,上方为长辈。是为她公公出槟的钱发愁。当时因为道理不深,没告诉她这处理不好会影响她女儿[金位有毛病--长女]。
  
  在风水上是近窗口的地方有东西堵着,家里口舌不断,女儿不敬,把窗口堵着的东西拿开会好。大肠小肠属金,这上面的毛病与钱有关。拉稀是钱花的止不住,大便干燥是钱花的不痛快。
  
  家中的女儿要是嫁出去不敬公婆,家里的儿子会有毛病或远走他乡。
  
  改命方法:找人好处,不贪小便宜,常念“响亮金”“我会做女儿了”,孝敬公婆就会好。
  
  5,迟钝,退缩,多忧虑,好烦人,爱找人毛病是阴水性,一生多气。在国家五行主财的流通。在家庭主母亲,媳妇。在人身主肾,生殖系统。怕,烦人伤肾,肾开窍于耳,耳疾多与此有关。前列腺的毛病是不孝。
  
  世界的源头是女性。女性担任的责任重大,孝好公婆天清,待好丈夫国稳,教好子女地宁,这才圆满一个家,好了一个世界。因为女儿一嫁到人家,接的是这一家人的伦常债码。上要不敬公婆,水去凌了土,弱土不生金,儿女不好,房子,钱都有问题。
  
  离婚的命运怎么来的?
  
  要不好好待丈夫,性子太直,成天管着,把持大权,丈夫不争气不挣钱就打骂怨,女做男相,妻夺夫纲,就会产生一种现象---夫纲不立。丈夫越来越懒,越来越不争气还挣不到钱,天生就象来气她似的,时间久了就会离婚或丈夫远走他乡。再婚也是三种情况:1,远嫁他乡。2,嫁老夫。
  
  3,嫁带孩子的男性。
  
  我观察了好多离婚女性,那性子大多如此,而且说话还直,伤人。所以多念“柔和”,不太管丈夫,劝化为主,一定会改变离婚的命运,而且丈夫也会回来。家庭不宁世界不清。子女没教育好会祸害几代,为世界又添了些冤孽。所以说母亲的责任重大。
  
  情人,有家庭未离婚外出同居的,一般都会有灾,钱财上的损失,而且都是隐痛,说不出来的苦,因为情人,同居大都在暗处,所以就叫你说不出来的苦。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家中的妻或丈夫对出轨的一方越好,出轨者越倒霉,生意不成,钱财赚不到,受伤。
  
  子宫是容人的地方,烦,怨房子,小人在那会长病,影响后代。
  
  改命方法:多问柔和,认自己的不是,多想”我会做母亲了“”我会做儿媳了”,必定会好,再婚也会有好的结局。
  
  男子爱发怒,好杀,顶撞老人和领导,对社会不满是阴木性,婚姻多不顺,克妻克子。女性心火大爱离婚,表征为心口痛,胸闷,痔疮,妻管严。“刀子嘴”-嘴巴厉害的女**难产, 克子女。我的一位朋友爱骂人,他的手总爆皮,我告述他别骂人手就好了,他就克制自己,结果不到一个月手就好了。
  
  因烦人骂人伤肾,肾属坎,黑色,主小汽车,数字为一六,管遗传。
  
  常烦人骂人有以下因果:
  
  1,儿女有水劫。
  
  2,爱出车祸,而且出事的车多为黑色,牌照带一六的数字,小汽车居多。
  
  6.神修之法,关键还在那颗"心"上,愿大家早日成功 --人大致有四种境界: 2006-2-1 20:18:21[点:29] (577字)
  
  人大致有四种境界:
  
  1,志界
  
  志界就是佛国。忍辱是志界的标志。没脾气,没说,和人天命大是佛的特征。志界可以出数。
  
  2,意界
  
  意界就是神界,乐观助人是神界的标志,神足则聚缘,笑哈哈不愁,是挪数的。
  
  3,心界:
  
  人界的代表,为心所累,情海翻腾,宿命大压人,心界人在数。
  
  4,身界:
  
  身界就是鬼界,畜生道。在劫的,为身所累,有一千想一万,得不着就搅,给人的感觉是吓人。鸡的性中有阴金性,牛是阴火性,相应的人投胎如此。
  
  以人的性子就可知他是哪界的人,前世是哪界的人,以后往哪界去。
  
  遇事哈哈一笑,假笑长了也成真笑,那体内的阴气就走了。
  
  以上就是人的心性对命运的影响,反参其信号可化心入道,愿各位道友实做实行,从做人做起去清身心,得仙师之助,早日成功,成就人间天堂!
  
  希望我们能实做实行,念佛不如行佛.北京王中平老师有本[益寿悟气法],还有本[王凤仪言行录]具体谈了这些问题,也就是天理的问题.想成功就得走神修的路,对症下药去清身心会进步很快,心性考验过关自然得仙师之助,根本不需要繁杂的修炼,光明之路.
  
  香河周奶奶肉身不腐行的就是隐修,神修之法,关键还在那颗"心"上,愿大家早日成功
  
  7.易学高手进阶,揭示未来背后的因果---心法 --健康革命你的性格你的病 2006-2-1 20:24:10[点:29] (3109字)
  
  易学高手进阶,揭示未来背后的因果---心法
  
  心平健康学
  
  揭示未来背后的因果---心法
  
  论坛里有很多高手,对未来的预测很准, 但大家都对这种必然背后的因果不甚了解,只知果不知因,把这篇老师的文章献给大家,早日走上光明之路-----知命,知天命,了解道
  
  健康革命你的性格你的病
  
  病由心结 病由心解 王中平与他的身心灵疗法
  
  人的思想是由无数个“起心动念”组成的,研究心身关系的心理学家王中平认为人体如同一个大的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心理,身体就会按照你的心理定位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心情就如同化工厂的调节密码。近20 年来他一直在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的变化规律,探索“|病由心解”的理论和方法。
  
  你有恨的心理,就会有痛的身体
  
  20多年来王中平的第一个实验对象是自己。
  
  年轻时的王中平气很盛。28岁那年他为了能闯出自己的天下辞了工作,可当他怀着雄心找工作时,却四处碰壁,这令他觉得报负得不到施展,开始怨天尤人。有一次去顺义看爷爷,在公交车上被一群流氓群欧。因赶时间他把气压在了心里。
  
  回到家里,他安顿一下就想去找那帮人算帐。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全身开始疼痛,三天后竟然疼的不能起床。从此愈发严重。此时他内心更加着急、气愤、充满怨恨。
  
  这时候,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要是我的话,我就会特别高兴的回来。你算算,人家虽然是五个人打你一个人,可是练过武术的你也打人家了,这就算扯平了。你还不高兴的回来?要是再打下去,万一……”
  
  王中平当下意识到,自己太“狂”了。“当我通过调整心态把内心恨的情绪化解了以后,我发现疼痛明显的缓解。当急、气、怕的情绪全部消失后,疼痛也就踪影全无了。”
  
  8.諸眾生病不同,悉以法藥而對治 --佛教裏說的五眼六通,只是修行無漏 2006-2-15 22:57:32[点:18] (520字)
  
  《華嚴經》<賢首品>上說:「隨諸眾生病不同,悉以法藥而對治。」
  
  譬如要度愚癡的眾生,就以神通驗應來感化他;度聰明黠慧的眾生,就以禪機佛理來指示;度年老入世已深的長者居士,就以因果報應來警惕他;度自命新時代的青年人,就以愛護和威德來誘導他,這本事蹟就包含了以上的情況。
  
  每個環境不同的地方,像民風淳樸的中國東北農村、龍蛇混集洋化的香港和濫用自由的美國社會,就是以不同方式化導不同心態類型和不同學識水準的眾生。
  
  真正辦道的修行人,只要說一句話,天龍八部護法善神聽到了,都如奉聖旨般地立即照辦,所以大德高僧們能去邪治病,觀察因緣,顯現出神通感應。
  
  佛教裏說的五眼六通,只是修行無漏,開悟證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般若顯現境界,實在是不足為奇,只是邪正有別,要以戒行清淨,心無貪欲為後盾。
  
  所以讀者諸君,明辨邪正,再以直心、信心來閱讀,勿生毀謗。
  
  事蹟裏每篇文都是以記載事實的發生為前題,沒有像考證家那樣把年、月、日、人名、地點詳細加以考證,只是本著這些事實能感化人心,教人知因識果,斷惡向善為宗旨。如果有一人看到這些事蹟而發心修行悟道,那就是我們編印《宣化上人事蹟》的唯一願望。
  
  9.信奉佛教的高僧甚至居士,有的死后成佛,骸骨会变成一颗颗闪闪生辉的舍利子; --有的圆寂后肉身不会腐烂,成为一具真身 2006-2-18 1:18:45[点:18] (3817字)
  
  广东仙、佛真身探秘
  
  传媒最近报道: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农民在兴修水利过程中,在古刹大士阁遗地东南方向的一个黄土岗上,掘出了一只罕见的大型莲花缸。透过无意间掘坏的缸顶端封盖而形成的缝隙,人们发现缸内有一具端坐着的僧人的真身。经有关部门考证:这具真身系九华山化城寺委派的大士阁第四代主持圣传禅师。
  
  据说:信奉佛教的高僧甚至居士,有的死后成佛,骸骨会变成一颗颗闪闪生辉的舍利子;有的圆寂后肉身不会腐烂,成为一具真身。信奉道教得道的道人,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笔者五、六十年代闲暇时,爱到粤北的名山古刹游览,曾经在广东的清远飞霞洞和韶关南华寺,目睹过「得道」的道人和「成佛」的高僧的真身,并探索过中秘密。
  
  其实,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广东「得道」、「成佛」的真身不只两具。据长期在广东宣扬佛法的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记述,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以一百零五岁高龄,云游至韶关乳源的云门寺。该寺是佛教云门宗始创者文偃禅师的道场。他圆寂后肉身没有腐烂,被门徒装成真身留在寺内供奉。虚云和尚抵达云门寺时,寺内和尚因战乱已各散东西,寺院荆棘丛生;但寺中仍保存有文偃禅师的真身一尊。抗战胜利后,虚云和尚到广州拜谒当时在广东执政的李济琛和李汉魂两位高官,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善男信女的赞助,重建云门寺。经过五、六年的经营,把寺中的殿宇和佛像修复得七七八八。到了五十年代初,虚云和尚被接到北京,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不再回广东过问佛事。而韶关的宗教事务当局,把韶关各个寺院庵堂的和尚、尼姑都集中在南华寺,从此云门寺又趋冷落荒凉。到了六十年代初,已成为没有和尚主持佛事和香火断绝的破寺。
  
  就在这个时候,笔者在韶关的友人带领下前往游览。只见寺内一片荒凉,文偃禅师的真身已不知所终。看守寺院的一位长者带我们在佛殿游览后,专门带我们到二楼参观方丈室。他把方丈坐的椅子移开,并揭开椅子下面的地板,原来有一把木梯通往一间密室。密室向北的墙上有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窗外射进来的微弱光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张有床架的老式大木床,此外别无他物。这密室是寺中原来的方丈闭关修行时用的;还是另有用途?这就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不是有人带领,我们在楼下和二楼方丈室,谁也不会发现原来有密室建在楼下与二楼之间。看来宋、明年代撰写的《拍案惊奇》之类的话本,有专门描述佛门中有密室的章节,看来确有其事。
  
  在方丈室隔壁的一个房间的暗柜里,笔者还有幸看到一本用金粉写在竹简上的佛经,和一批祭祀佛祖时使用的铜铃、宝剑等法器。据说这批法器都是在四十年代末从南华寺转存在云门寺的。这次探访的结果是:云门寺虽有文偃禅师的真身;但至六十年代初「文革」前,真身已不知所踪。
  
  笔者在广东亲眼目睹的真身,一为清远飞霞洞洞主麦长天的真身。
  
  飞霞洞位於清远清城北约二十里的北江河畔的群山丛中。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已有道人在山岭上建有道观名藏霞洞。他们隐居在深山诚心修道,不问世事。藏霞洞的庙宇建在山岭深处,经常云霞缭绕,置身洞内,使人隐藏在云霞之中,因此把洞取名藏霞倒十分贴切。
  
  约七、八十年前,先天道道长麦长天云游至此,发现这里山青水秀,环境幽美。同时发现这里远离城镇村庄的尘嚣是修炼的福地;可是在北江河上有船可南下清城、广州,北上至韶关、南雄,广东境内尚未修建铁路之前,北江是广州的士子北上北京考取功名时的必经之路,交通尚算方便,这可是建造道场的一片福地。於是麦长天便决定在藏霞洞旁边的山岭之上,兴建一座规模宏大,主殿楼高五层的殿堂,附近还建有三座精致古雅的小别墅,供麦长天自住和招待贵客,并将这一带取名飞霞洞。
  
  先天道和佛教固然不同,和道教也有差异,它信奉的神佛有:教中至高无上的是玉皇大帝的母亲瑶池圣母,在大楼最高的第五层,就供奉有圣母神像。下来第四层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再下面几层,一层是供奉大成至圣孔子先师;一层供奉佛教的释迦牟尼;一层是道教的老子道君李耳。麦长天自称先天道是儒、释、道三教合流,是典型的中国式宗教。
  
  为了集资在山岭深处兴建飞霞洞,麦长天多次到生活比较富裕的广州、南海、番禺、顺德以及香港、澳门化缘。他化缘的方法颇为巧妙。老一辈的人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人都会为老有所养和死后有没有人拜祭供奉香火而发愁。麦长天在飞霞洞五层大殿两旁的偏殿里,谁只要捐款,就可以在偏殿上安上一个灵位,早晚有人烧香拜祭。一些达官贵人豪门富户的姨太太,一般都有一笔丰厚的积蓄,但人老珠黄之后往往无处栖身,晚景堪怜。她们可以捐一大笔钱给飞霞洞预留一个房间,老了之后便可入洞养老,而且有佣人侍侯。顺德、南海、番禺一带有不少妇女,向有不嫁和即使嫁了也不到夫家的习俗。她们年轻时靠种桑养蚕和缫丝,一般都略有积蓄。在战乱年代,因货币不是大幅贬值,就是以新币代替旧币,损失惨重,老时不知如何过活。她们捐出约一百圆银元加入飞霞洞,在退休时便可到那里养老。至於生活无着的穷人,也可到飞霞洞当挑和杂役,到年纪大了便可在洞内颐养天年。麦长天就是靠这些办法集资和招募劳动力,只花了约十年时间,便在这荒芜的山岭上把飞霞洞兴建起来,而且一度香火鼎盛,信徒遍布华南港澳。
  
  四十年代末,麦长天去世,他的门徒称他得道升仙,在另一个山岭上盖了一座塔,以他的名字「长天」作为塔名,以供奉他死后的金刚不烂之身。
  
  笔者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多次和清远友人到飞霞洞游览和小住两三天。当地政府虽然在五十年代宣布先天道为反动会道门,禁止它的活动;但对飞霞洞供奉的神佛以及麦长天的真身都妥为保存,以供游人观光和鉴赏。洞内一些房间还住有好几位年过七、八十的老妇人,交谈中,她们说:她们原来是顺德的缫丝女工,曾经捐了一笔钱给飞霞洞,年纪大了便来这里养老。现政府在飞霞洞办起旅游区,她们现由旅游区供养。
  
  有一次,和笔者同游的清远友人因和旅游区的负责人相熟,便让我们住进原来由麦长天居住的那栋别墅小住,并将麦长天遗留下来的镇山之宝让我们鉴赏。宝物有一柄宝剑,剑套和柄都镶有宝石,还有一幅用盒子装起来的黄绢,绢上用朱砂写了先天道在飞霞洞兴起和发展的经过,大意是:先天道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至高无上的宗教。镇守飞霞洞的是三国时代蜀国君主刘备的结义兄弟关圣帝君关羽,敕命山魔鬼怪速速徊避。从别墅的窗外眺望,只见那座供奉满天神佛的五层楼高的殿堂,依山矗立,颇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那种雄伟的气势。
  
  至於麦长天死后是否修炼成金刚不烂之身?旅游区的负责不敢肯定。因为这具真身全身披上华丽的袍服,只露出脸部,使人难辨其真伪。
  
  一直到文革期间,笔者和清远一友人又到飞霞游览。行经长天塔时,发现麦长天的真身不见了。友人告诉我:文革初期,北方南下的红卫兵到清远造反。他们在飞霞看见麦长天的真身,便把他从宝座拉下来,扒光衣服,发现果然是一具没有乾枯的尸体,红卫兵用刀子把尸体解剖,里面的肌肉像腊肉腊鸭那样,虽乾枯但仍有弹性,肌肉里还有骨骼,一点也没有腐烂。他们把尸体砍成十多块,然后扔进山下的溪涧里。过不了几天,天降暴雨,溪水暴涨,汹涌的山洪,把尸骨冲至无影无踪。这位友人说:他虽然没有目睹红卫兵破坏真身的情况;但他看见溪涧里有几堆尸骨,所以他相信麦长天的真身是真的。至於先天道用什麽办法将尸体防腐以保存真身,这倒是个秘密。可惜真身已经荡然无存,无法深入进行研究。
  
  我亲眼目睹的另一具真身是韶关南华寺六祖惠能的真身。笔者在五、六十年代,曾多次到南华寺听寺僧介绍,对六祖真身,一度深信不疑。
  
  到了文革初期,笔者刚好在韶关探亲访友。在河西大桥靠近市区那一端的广场上,只见一群红卫兵从货车上拉下一「人」在广场上批斗。上前一看,原来这不是人,而是六祖真身。一位北方口音的红卫兵当众大声地说:去南华寺的和尚一直说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圆寂后成佛,修炼了个金刚不烂之身,供奉起来让善男信女膜拜。其实这「真身」是假的。我们在「真身」背后挖了个洞,你们看看,里面支撑「真身」盘膝而坐的是一根铁枝,同时还塞了些泥巴和稻草,这哪里是什麽真身窦所谓「六祖真身」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我上前细看,「真身」被戳穿的地方,果然可以看到铁枝、泥巴和稻草,并没有像腊肉那样的肌肤。「真身」的表面,是用漆油刷了多次才形成的硬壳。
  
  对「六祖真身」的真伪?笔曾花了点功夫去翻阅佛教的有关书籍进行考证。
  
  最详细介绍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生平的资料是:由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杨惠南硕士编撰的「佛学的革命——六祖经坛」一书。这本传记是作者根据六祖惠能的高徒法海禅师记录其师生前的说法,用白话文撰写的,书中写道:惠能大师是唐代先天二年癸丑岁(按即西元七一四年)八月初三逝世的。他死前「端坐至三更,谓门人曰:『吾行矣!』溘然迁化。」并没有提及惠能是否修炼了金刚不烂之身一事。书中反而记述了惠能死后八、九年(按约为西元七二二年),福建开元寺的高丽和尚金大悲,用钱唆使贼人前往曹溪南华寺盗取惠能的灵骨,前后达四次之多,以致惠能的徒弟不得不禀告当地官府派人保护,惠能死后只剩下灵骨而非真身,可见其真身是后人塑造出来加以供奉的。
  
  10.一、人间佛教思想的源和流 --二、人间佛教对传统的质的提升 2006-2-20 22:54:28[点:15] (7733字)
  
  论人间佛教的现代品格
  
  邓子美
  
  内容提要 本文追溯了人间佛教思想的源流,阐明了南禅在革新精神等四方面对人间佛教理论的创立者释太虚的思想影响,肯定南禅无疑是人间佛教的源头之一;并根据人间佛教第一、二代代表人物--释太虚、印顺与赵朴初的有关论述,概括出现代佛教与古代佛教多层面的本质差别,而人间佛教的品格就是其现代特质的体现。进而,从这些品格中抽象出两大现代特征--理性化与多样化;同时指出,人间佛教理论依据基于“无我”意识的东方佛教根本理性,与西方基于“自我”意识的新教理性有异。本文强调,业已创立的人间佛教理论形态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将主要取决于东方理性与西方理性的对话,取决于处理好理性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即多样化发展为理论上的概括提炼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纠正逻辑理性往往难免的直线性,而理性思维则为多样化发展提供正面指导。最后,评述了海峡两岸人间佛教第三代代表人物的贡献,提出应警惕两类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解偏差。
  
  关键词 人间佛教 太虚思想 印顺思想 现代化 理性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源和流
  
  “人间佛教”作为专有名词出现,盖源于释太虚《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该文系太虚1933年10月的讲演稿,作为现代特有的佛教理论思想体系则形成于20世纪。
  
  这一理论思想体系非成于一人一手,而是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家依据佛法基本原理,对转型社会与现代生活提出的佛陀当年不可能遇到的众多问题的长期创造性思考的积累。如释印顺坦言,他就是通过努力学习、研究佛法的深奥道理,“接着就写出结合社会情况与考虑到人们需求的书来”
  
  【《印顺长老访谈录》,《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100页。】。因此,笔者曾将人间佛教理论概括为“20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邓子美:《20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1998年第6、7期,1页。】。
  
  当然,这一理论形态的文化源头仍在释印顺所说的根本佛教--原始佛教。提倡人间佛教的主要代表人物一致直仰佛陀,但强调根本教理的侧重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太虚重缘起论,将其作为五乘共基【 释太虚:《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太虚大师全书》第50册,台北善导寺流通处,38页。】,并指出,尤其是佛教的缘起“业报法则,实为佛教最根本的亦最究竟的所在,此而不信,亦无所谓佛教”【 释太虚:《复亦幻书》,转引自印顺《太虚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240页。】。
  
  印顺则强调三法印,阐明了《阿含经》中蕴含的人间佛教依据。赵朴初针对世俗的责难,解释根本教理较平易近人【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35~62页。】。其中,太虚(1890~1947)是人间佛教理论的创立者,提倡人间佛教的第一代中的最杰出的代表。印顺(1906~、赵朴初(1907~2000)则为人间佛教第二代的最杰出代表。
  
  人间佛教理论并没有停留在对根本教理的诠释上,其体系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了来自各方面的丰富文化养分,从而体现出其丰富多样性。如果把整部佛教史比喻为一条接纳众多支流的长河,那么,这些文化因素也是支流之源。人间佛教体系的丰富多样性表现为:
  
  1.人间佛教不仅是根本教理的现代发展,也是印度佛教中国化、入世化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从太虚的思想演变看,印度佛教中国化入世化的典型代表--南宗禅的精神无疑是人间佛教最早源头。
  
  由于南禅强调“顿悟”与“心传”,反对偶像崇拜与繁琐哲学,依据这种革新精神,能够摆脱束缚,直接面对现代社会,回应社会问题。所以,太虚早年“禅慧融澈,侠情奔涌,不可一世”【释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第58册,18页。】。没有这种革新精神,人间佛教理论的创建是不可能的。
  
  由于南禅主张贴近生活,坐卧行住皆是道,《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与《阿含经》有关话语一样,也为人间佛教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特别易被现代人接受。
  
  由于南禅主张农禅合一,太虚进而提出工禅合一等,使佛教能够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由于南禅曾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百丈清规”,受章太炎的启发,太虚在《整理僧伽制度论》中在多方面仍继承了《百丈清规》的“旧议”,在精神上也与“百丈清规”对唐以前僧制的改革一脉相承【参邓子美:《略论太虚大师之禅》,《佛学研究》第5期,1996年,176页。】。
  
  2.人间佛教对大乘精神的进一步发扬。众所周知,大乘佛教的特色在于强调与“声闻”的“自度”有别的“普度”精神,因而太虚也强调决不独修个人解脱,而应从人乘出发,进修大乘菩萨行。
  
  赵朴初在这点上与太虚一致。印顺则明确指出了人乘法与菩萨行的区别,但他也强调“普度”,这并无疑义。大乘强调普度,必然要入世,南禅的入世精神一方面源于中国文化的入世精神,另一方面也源于大乘对声闻狭隘的出世观的扬弃。
  
  大乘强调普度,就不能局限于一地,在向周边各国的传播中就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各国的实际情况,在这一调适过程中,就自然形成了普世精神,奠定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规模。
  
  这种普世精神亦即佛教具有适应不同文化能力的兼容性。太虚说,今后之佛学,应趋于世界性。印顺说,人间佛教不为民族感情所拘蔽。此乃异曲同工。综上所述,大乘普度、入世与普世三大精神都为人间佛教所继承与发扬。此外,印顺强调继承中期大乘的中观,太虚则多着眼于唯识。
  
  3.人间佛教对中国本土的人文精神、伦理精神的撷取。初期淳朴佛教破除了婆罗门教的梵天信仰,已强调了人生价值与自净其心,高级宗教的伦理特征也已具备。但佛陀为争取佛教被广大人群信仰,对由于当地风俗而形成的泛神式的宗教虔信不无宽容。佛教传入中国后,风俗环境变了,要争取佛教被中国人广泛信仰,唯有与轻上神而重人伦的本土文化调和。
  
  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如果视亚洲为一个整体,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和法国在近代西方世界所扮演的非常相像,而印度的意义就像是西方古代希腊【[德]韦伯:《亚洲的宗教》,见周伯戡译著:《社会思想的冠冕--韦伯》,上海书店,1987年,141页。】。就佛教而言尤其如此,正如古希腊思想在法国获得发扬光大一样,古印度佛教本含的人文与伦理精神在中国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系东西方共有,但人的地位与天、神并立却为中国特色。相映之下,在印度的宇宙论中,天界的地位高于人界。在西方,上帝始终是人无法企及的。而儒道两家共奉的《易经》则认为:天、地、人三才并立,而“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正义《易传·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人道仁义与天道阴阳并立。
  
  因此,中国化佛教强调高僧的人格感召,并使佛教伦理进一步系统化。人间佛教撷取中国本土文化重人、重德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如太虚所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太虚:《四十八周岁说偈》,载《太虚大师全书·诗存》,第63册、第64册。】。
  
  太虚也强调佛教本有的大慈悲,更关键的是他还强调人的中心地位,指出:“由人向下为一切有情众生,由人向上为天及三乘、菩萨、佛。上下总以人生为转移,可见人生之重要性。”【太虚:《人生的佛教》,载《太虚大师全书》第5册,238页。】其二,人人自净其心,建设人间净土。印顺对太虚思想的核心还是中国佛教传统的台、贤、禅、净颇有非议,对这两点却完全赞同。
  
  印顺说:“人间佛教并不能、也不是庸俗化的。”【同前揭《印顺长老访谈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述诸要点,均为人间佛教的源头,但活水则来自现代社会向佛教提出的问题与佛教思想家创造性的思考。如果现代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不能引起历史地延续下来的宗教文化形态的反激,这种形态就成了死水一潭。
  
  就佛教而言,先后曾呈现四种主要形态,即原始形态、部派形态、大乘形态、密乘形态,这四种形态构成了佛教史上的四阶段,也就是佛教不竭的长河的四大流域。从时间上看,它们是人间佛教之“源”;从空间上看,它们本身也是佛教之各有特色的“流”。区分人间佛教的“源头”、“活水”和“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只有厘清它,才能明确人间佛教的丰富内涵中哪些是对前人智慧的吸取,哪些是今人的创意。历史公正的评估,后人如何继往开来都有赖于此。笔者在五年前的相关著作中【邓子美:《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本为《20世纪中国佛教》中的一章,作于1996年。】提出:人间佛教最有希望成为佛教的现代形态。人间佛教无疑是佛教长河在现代的延续,由于现代社会向佛教提出的新问题与佛教思想家创造性的思考与回应,人间佛教已开始具有与以往形态不同的品格,有可能形成自身的流域。
  
  二、人间佛教对传统的质的提升
  
  【关于“传统”的概念界定颇多争议,印顺曾多处提及传统一词,如“中国佛教传统的台、贤、禅、净”,“应从传统束缚、神秘催眠状态中,振作起来”等,他对此处的“传统”虽未作特意解释,但含义十分清楚。现代学术研究要求概念明确,故不妨借鉴韦伯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对此作出的解释:“传统:过去一直存在着的事物”,社会“行为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历史“遗传下来的制度”。(《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66页,67页,251页)“传统主义”:“对作为不可更动的行为规范的日常习惯的精神适应与信仰。”(《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7年,35页)因此,传统体现着保守与稳定,是维持社会运转重要因素。但传统主义强调“不可更动”,则意味着反对改革。对照印顺所言,可见印顺也不赞成传统主义。他又说:“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的事实,在缘起的演化中,对未来始终起着密切的影响。”(《以佛法研究佛法》)因此,人间佛教对“传统”,即历史遗传下来的一切,应依据契理契机原则,合乎者必须继承,如传统的闻思修次序、以慧觉为究竟、真俗无碍、诸法平等、融贯大小乘等,不合乎此原则的则扬弃,扬弃亦非全盘否定。】
  
  综上所述,人间佛教对传统佛教有其继承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其对农耕社会中形成的古代传统的革新、突破与提升。从20世纪初起,经过二到三代佛教思想家的努力,人间佛教在质的方面有了创造性转换,其对传统的重大的提升约有:
  
  1.重“生”与重“死”。人间佛教对治传统重“死”的倾向,反对明清以来一味为死人与鬼服务的佛教堕落。江灿腾教授认为:“太虚大师的佛教思想,是以中国佛教为核心,以适应现代社会为目标,在态度上是‘人生的’,在范围上是‘人间的’。”【江灿腾:《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见《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169页。】就人间佛教重人生这一特征产生的背景而言,一出于改革传统重“死”的弊端,二出于本着佛法对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科学与人生观”大讨论的呼应。
  
  2.人间与天、神。人间佛教自然重人间,与现代人文主义思潮呼应,反对传统神秘主义的种种变相。正如印顺所说:人间佛教不但对治偏于“死”、“鬼”,而且对治“偏于神与永生”【印顺:《人间佛教绪言》,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佛在人间》,印顺文教基金会电子版,17页。】。
  
  3.入世与出世。传统上也讲世入世出,但两者实际关系并未处理好,给社会的观感是过于重出世,甚至走向偏于避世、厌世一边。人间佛教重入世,而出世精神更显超越博大,同时也高悬为终极追求,提升着大众的信仰与道德【参邓子美:《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1998年第7期,21页。】。传统重出世,可以避开世间,不问社会。人间佛教重入世,凡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等就都必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例如,太虚提出处理政教关系的方针--“议政而不干治”【参《太虚大师全书》第35册,32页。】,又“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的经济建设”【参《太虚大师全书》第35册,34页。】,对教育与科学也极为重视【参《太虚大师全书》第43册、第45册。】。这些都是人间佛教理论不可缺乏的组成部分。
  
  4.治心与治境。传统片面强调“治心”,在中国古代当然有治世被儒家独擅,佛教若参与必遭更严重排斥之理由。而且,治心也确是佛教的特长。然而,如杨惠南教授所说,依缘起论,人与人,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彼此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片面的治心而达致的心净,其效果是有限的【杨惠南:《“第二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研讨会”第三场论文研讨会上的发言》(2001331于台北),电子档。】。佛教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善其教,环境与社会的污染也必然渗透到教内。因而人间佛教不但重视治心,而且也重视治境。如太虚反复致意于创造人间净土。印顺也说:“正确的出世观,是必然的配合着世间的净化。”【印顺:《人间佛教要略》,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佛在人间》,99页。】
  
  5.积极进取与消极忍耐、等待。传统的消极意味是十分浓厚的。中国俗语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韦伯甚至说:佛教乃“绝对消极主义”【《历史的文明脚步--韦伯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118页。】。当然,“忍”不一定便消极,韦伯的说法也明显带有西方人的偏见。但这些也折射出社会对明清以来佛教的一般观感。与此相反,太虚与印顺的著作中都贯穿着积极进取精神,赵朴初更明确指出,要发扬“‘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法音》,1983年第6期,1页。】。
  
  6.自利利他兼重与偏于自利。明清佛教强调个人逃避社会而超生死得解脱的修行取向。人间佛教则主张“自利与利他的合一”【印顺:《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华雨集》第4册,1页。】。当然,理论上统一说起来较易,作为个人修行的价值准则实现统一并非易事。因此,依人间佛教,在利己与利他发生冲突时,以利他为重。
  
  7.兴办各项佛教事业与偏于山林办道。太虚曾为佛教作了很多事业规划,但大多未实现。释星云在对太虚的人间佛教理念予充分肯定推崇的基础上【参星云:《怎样做个佛光人》,《佛光普照》第3辑,福建莆田广化寺印本,5页。】,进一步阐述了人间佛教与明清佛教的差别。他认为“过去传教者鼓励信徒舍弃人,抛妻弃子,入山修道,埋没了佛教的人性,致使佛教衰微,了无生气”【星云:《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见《星云大师讲演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1页。】。而“人间佛教,是要把最原始的佛陀时代到现代的佛教融和起来,统摄起来”【同上书。】。他认为“在今后的工业时代里的佛教,一定要从入世重于出世做起”。“把佛教的慧命,从寄生在寺院上而转移到事业上”【星云:《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载《星云大师讲演集》。】。“现代化的佛教事业,应包括工厂、农场、保险、银行、公司,所谓工农商贸”【同前揭星云:《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佛光协会这样说,也这样做,而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笔者认为,近年来佛教界自办的旅游事业应属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
  
  8.法治与人治。传统宗派的延续,对祖师的人格魅力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往往人亡道衰。这是人治的弊端之一。而禅宗之盛在很大程度上靠传承的制度化,当然,其子孙制并不适应于现代。太虚汲汲于僧伽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有鉴于此。同时,遵循佛祖以戒为师遗命,太虚也极力推崇菩萨戒,印顺则强调“法与律合一”【同前揭印顺:《人间佛教要略》。】。尽管迄今为止,如何以符合佛陀本怀的戒律制度与争取有利于佛教发展的法律环境(法治)来取代人治仍在探索之中【参邓子美:《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20世纪中国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法音》1999年5~8期,1页。】,但太虚与印顺无疑已为人间佛教指明了方向。
  
  9.现代市民与传统农、牧民。以往中国佛教的信仰者主要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牧民,当然也包括部分地主与贵族官僚,但后者似更多地倾向于儒教。人间佛教的主要信仰群体则为现代市民,包括中产阶层,也不排除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农、牧民。这一点,从太虚及其弟子较受欢迎的地区分布就可以了解【参邓子美:《太虚与马丁·路德:现代化视角下的中西宗教改革比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22页。】。可以说,人间佛教将随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而壮大。
  
  10.彻底清除俗化污染与有意无意容留、利用这类污染。人间佛教理论的发展,依印顺之说,乃有鉴于过去有些僧人只“为别人诵经、礼忏”,生活“与俗人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其修行掺有“先天”、“无为”等道门,与纯正佛法“差距太大”,因而他“确认佛法的衰落与演化中的神化、俗化有关,那末应从传统束缚、神秘催眠状态中,振作起来,为纯正的佛法而努力”【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
  
  赵朴初也说:提倡人间佛教,要“克服历史所给予的污染和困难”【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113页。】。印顺、赵朴初所谓“俗化”与“历史污染”,
  
  一指原始巫术及与此相连的民俗信仰,这在印度、中国与东南亚都普遍存在;
  
  二指中国古代宗法制的污染,包括至今影响仍很大的祖先崇拜。这些都不是佛教本有的,某些对佛学有所了解的守旧僧人也知道,但他们为了个人利养,有意无意地放任甚至鼓励民间带有巫术目的的追求,此即利用。这表面上好像为佛教吸引了信众,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吸引信徒而背离了佛教。对民俗信仰,认识上应清醒,处理上应善巧。其实,太虚与印顺强调的正信,很大程度上对此而言。当然,植根于民俗的这类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清除的,换上新面目的沉渣会不断泛起,影响于佛教。但不断清除这类东西的过程也就是人间佛教升华为完全成熟的高级宗教的过程,而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人信仰必然趋向于高级宗教。
  
  人间佛教与传统的重大差别中的第一、二点,如太虚、印顺所说,是鉴于传统弊端的对治,是去腐生新,是人间佛教的立足点。重大差别中的第三、四点,是纠正传统之偏,是人间佛教更全面恰当地处理好世出与世入、心与境关系的态度。其五、六两点,是人间佛教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内在精神转换。
  
  第七点指人间佛教的物质载体与经济资源已有了重心转移,也是人间佛教区别于传统的外观表现,而并非否定寺院,寺院当然仍是僧人安心立命之地。
  
  第八点强调戒律法制与教理同样具有重塑人心、道心的功能,在现代社会戒律法制可能更具有“规模效应”;强调了戒律法制对保持现代化佛教事业连续性之重要。第九点指出了人间佛教与古代佛教在争取信仰资源与关怀对象方面的主要差别。最后,点明了每个关心人间佛教的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人间佛教超越传统诸点,构成其现代品格,包括立足点、基本态度、内在精神、外观表现、重点关怀对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等。
  
 浏览:109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7/14 14:22:5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对一桩发生在四十四年前的肉身神秘消失事件的调查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肉身飞空神秘失踪(收藏于2008/6/29 19:26:55
网络印度圣地释迦牟尼佛证悟地 神树被砍宝物失(收藏于2008/2/7 3:33:16
报本寺。这个报本寺与一代圣主唐太宗李世民颇有渊缘。唐太宗孝亲敬佛 化宅为寺(收藏于2008/1/26 0:33:28
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于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岂相远哉!《菜根谭》-- 评 议(收藏于2008/1/7 2:15:04
人生的确存在着许多空泛不实的表相,需要每个人更有智慧的去思考和辨别,我们岂能随便着相袈裟未着愁多事 着了袈裟事更多(收藏于2008/1/7 2:12:38
网络僧人尸体不腐 挑战科学定律(收藏于2007/12/31 2:17:43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张宝胜)(收藏于2007/12/18 0:06:07
网络麦当娜相信轮回 认为自己曾是清朝女婢(收藏于2007/12/7 5:01:50
尸体被火化后毫发无损泰南高僧火化尸体、袈沙不毁(收藏于2007/11/28 2:36:25
神是什么东西?神自己是谁创造的?神怎么吃喝拉?无神论本身就是一种迷信:迷信科学(收藏于2007/11/24 2:22:0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耶鲁大学博士生布莱恩.魏斯,他是在二十多年前出过一本书叫《前世今生》。(访问10035次)
王凤仪一百七十一、张雅轩研究真五行(访问8082次)
网络僧人尸体不腐 挑战科学定律(访问4803次)
王凤仪一百六十一、给江希张讲病(访问4779次)
网络印度圣地释迦牟尼佛证悟地 神树被砍宝物失(访问3403次)
行善积德可以改善命运为什么有的人心很坏,却得不到报应,还很好运;有的人心肠很好,却老是不顺,甚至有灾,这是为什么?(访问3331次)
旧讨论复制2(访问3086次)
11能海上师传(访问2906次)
章嘉活佛转世六代之传奇章嘉为藏语,意为灰柳,是清代内蒙古最高佛教领袖称号(访问2862次)
王凤仪一百八十一、商人道(访问242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3/6/15 9:38:22
山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4/22 0:23:3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24 15:25:3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3 22:01:37
生命禅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7/30 16:00:3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