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民族脊梁__中华第一比丘能海会长
民族脊梁

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

开示

  
  
  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
  
  梭巴仁波且 开示
  
   我想你们已经听够了关于佛法的慧识。
  
  
  梭巴仁波切已经简短的开示如何实践这份知识的大纲,我确信你们都很欣赏佛法所能发挥的功效。既然你们现在已经在知性上明白如何奉行佛法,以谋求问题的解答,我不打算再强调这些。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梭巴仁波切所指出的事情。譬如,当他以及其他人谈到佛、法、僧的时候,我们不能认为这些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不仅只是历史事件。法师也不只是指著未来说:「如果你现在修某种法,未来会得到证悟,使你快乐。」法师的开示,主要指的是现在,是你当下的心念。
  
  即使谈到业,亦即因果的运作,我们主要的用意也不在于证明去年发生的事情,如何造成了今天的某个特定的经验。相反地,我们所说明的是,如果你今天早晨带著暧昧的动机做事,即使在同一天,你的心中也会感受到负面的效果。更切身的是,懂得这种即刻的改变,而不只是为老早已经发生的事件收集历史或是哲学的知识。
  
  譬如,梭巴仁波切谈到了修道三要。你从这些开示所学到的,不仅是他的解释,还有你听法时内心的状况。如果以过于知性的态度来听法,可能只觉得法师做了某个开示,如此而已。西方人经常有一种态度,他们认为:
  
  
  「哇,他讲得真棒!」但是,如果你内行的话,就知道法师并不是在发送伟大的智慧,他只是在形容你的内在发生的事情。他只想鼓励你更仔细的观察自己,法师说的法简单明了。听法之后,你自己得到的觉悟,才使说法真的很棒。
  
  因此,这其中大半看你怎么听。应该像在看电视上令人兴奋的影片,密切的观看,热切的想知道下文。同样的,当法师说法时,你应该注意观察他从你内心激发出什么东西。
  
  他说的话和你的体悟,应该同时发生。佛法的智慧,处理的毕竟不是像艾弗勒斯山那么陌生、奇特的东西,所谈的就是你,只是你。而且,所关切的只是你的心识状态,并不是你的身体、鼻子或头发。只在乎你的心理状况和心态。
  
  有些人或许认为,佛法完全是东方文化的产物,其实不然。当我们提到「文化」时,通常是什么意思呢?文化实际上只是相对心,是某一特定国家或是人们共有的幻觉,因此,与佛法的智慧真理连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把这个名词稍微引申一下,可以说,佛法是我们自己进化的慧识下所产生的「文化」。但是,这个名词一般并非如此使用。
  
  当某人说佛法有文化上的限制时,往往只是找藉口。他说:「法师是在教导他自己的文化。对我来说,那是外来的,我这个美国人修不来。」人的心永远在找藉口。只要观察一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好像糊里糊涂,你不但不去找出迷惑的原因,反而认为:「噢,我今天不可能修什么法了。」这是很常见的反应,不是吗?其实,这显示一点也不懂佛法真正的意义。同样,你只是在合理化,在美国不能奉行佛法。
  
  佛法的智慧不是任何人的文化,现在不是美国文化,过去及未来都不是,也不是娑婆的西藏文化。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教的东西。西藏与美国都是娑婆的文化,因此,我们当然无意告诉你如何把其中的一个文化拿来替代另一个。佛法教我们如何从任何国家表面的幻觉之下,撷取内在的了悟.
  美国文化是什么?早晨起床后,你的心立刻转到厨房。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我的咖啡在那里?然后,午餐时间,又想吃一个汉堡。这些东西构成美国文化,不是吗?但是,这种娑婆文化,显然与佛法的慧识没有什么关系。佛法与这种社会的外在习惯没有关连。
  
  你如何以佛法慧识开始一天呢?与其跟随自我的直觉对咖啡的呼唤,不如小心的醒过来,留意内心的感觉以及心识的状态。然后,设定发心,让它带领你度过这一天 ─ 「我今天活著的目的是什么?它一定比喝咖啡来得重要。如果我活著就只是为了咖啡,这种生存是没有价值的。今天最好发菩提心,回向步入解脱与成佛的安和之道,以利益所有如母有情。」接著,坚定的下决心─「从此刻开始,直到入睡,我要恒时觉知自己身体、语言、意念上的每个活动。把自己的心安住在平和的境界。」
  
  早晨培养出这种心念,就不需要整天不停的提醒自己这种动机,你不必认为:「我要变成虔诚的人,所以必须做好人。」早晨培养的真诚动机与大决心,使你平和的度过一整天,即使你碰到生气的人对著你大吼,也能够不为所动。这并不意味著压抑自己,或是强制平息自己的忿恨,你的自制自然而平静,来自深切认知烦恼的根源以及恶业的弊害。但是,不要只因为我或其他任何人这么说,就相信了。要自己审查意念与感觉如何进入内心。如果每天都这样做,我确信你将发现用佛法自制,是非常实际的方法。
  
  持诵咒语是一种有力技巧,可以控制内外在环境。我们经常重复持诵的一个咒语,就是释迦牟尼佛心咒─「嗡 牟尼 牟尼 嘛哈 牟尼耶 梭哈」。咒语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能够帮助内心保持安详与平和,自然而然使心念统一。咒语使你的心能够受纳极微细的波动,因而提高觉察力。持咒消除粗重的恶念,使得心念清澈,就能够反映诸法的实相。修持超凡的咒语,确实能够净化所有身、语、意污染的能量。
  
  但是,持诵咒语算不算超凡的禅修,在于自己及自己的智慧。咒语的力量,完全发自它本身,不是某种古老的神圣音符,可以光是口诵而不沉思,就自动会使你在精神上获得钜益处,这是错误的观念。譬如,假设你被渴切的欲望控制,光是无心的持诵宇宙中具加持力的咒语,利益也非常有限,只不过是凡俗的活动罢了。假设你坐在某个地方,一边持咒一边在想:「巧克力,巧克力,美味的巧克力。」心思完全被巧克力或超级市场中其他的美食盘据,这样持咒,怎么可能变成超凡的禅修呢?如何能够导致恒久的安详呢?持咒要产生效果,要把心静下来,达到某种程度,至少要有若干定力。
  
  再者,你应该有纯洁的动机。只关心为自己谋求世俗的享乐,还不够。持咒的真正目的,和佛法其他一切修行法门一样,是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不要一直想:「我要???我要???」,设法发出帮助他人的清净愿。不必对这件事情过分知性化或情绪化,只要把咒语的能量回向利他的终极目标,自然就会产生有益的结果。
  
  咒语也有治病的力量。譬如,有时候因为被自己扭曲心念的邪能盘据,有人暂时神经失常。咒语具有净化力量的震波,能够使人心复归安静、平顺,因而治愈心病。由于身体的疾病和扭曲的心念密切相关,咒语也可以有效的治疗生理的疾病。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希奇,科学试验已经清楚的证明了咒语的治疗力量。
  
  佛陀的咒语「嗡 牟尼 牟尼 嘛哈 牟尼耶 梭哈」,它的特殊涵意是─「控制,控制,最大控制。」现在,你可能认为,佛教太强调「控制」,以为法师是在告诉你:「你的迷妄心充满了恶念,必须严格的限制它。」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如果在早晨做好心理建设,整天都会自然对自己的行动更加自觉。心向一旦定下来,内心的钟表自己会继续运行。这是事实,因为当你把许多能量导引到一个方向时,后续的能量势必随顺相同的道路。
  
  在西藏,我们形容引导心念,就像是「要为良马系上缰辔,才能骑它。」马是一种力量很大的动物,如果没有办法适当的控制它,它会狂野的奔跑,可能会伤到它自己与其他人。然而,如果你能够驾驭它的所有能量,马的力量大,可以用来完成许多艰难的工作。这种原则同样可以运用在我们的身上。依照科学方法来观察,身体、语言、意念不外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因此,如果你在早晨强力地设定动机,导引自己的能量,身体、语言、意念其余的能量,都会跟从相同方向。因此,我们所说的控制,就像是飞机的驾驶并不是「限制」,而是用导引飞机的力量。语文的问题,在于不能真确的描述内心的经验。但是,如果亲身修过某个法,并且从中获得体悟,那么,「控制」这样的字眼,将不会对你造成任何问题。
  
  一天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早晨。或许,有时候当你醒来时,感到头痛或腿痛。但是,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这些疼痛,而是下定强烈的决心,培养出纯净的菩提心,一整天都保持这种心态。决定好要做这么修,第一天可能显得有些困难。但是,一天天过去,会愈来愈容易发起这份纯净的菩提心。这是你制约自己的心往特别良善方向发展,得到的结果。
  
  无论大家读了多少佛书,几乎不曾花过一天的功夫试验这个方法。但是,假设你去尝试,内心势必充满平和的觉知。当然,开始任何这种修心的法门,你只是在模仿一样曾经听过的事情。任何一种修法开始的阶段,都是如此。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你可能很容易的就失去耐心,认为是勉强又不自然的事情。某一天你也许盘坐禅修,期望奇迹会出现。如果没有发生奇迹,你可能会自问:「我为什么要依循这个奇怪的东方习惯?」然后,负面的思想就回答你:「你只是像猿猴一样的在模仿那个外国法师禅修,没有什么道理要这么做,何不像其他美国人那样,坐在舒服的椅子上。」
  因此,必须非常留意自己的心念。心念非常知道如何找理由说明不应该采行那些调伏它的方法。你应该很清楚,不要理会疑心发出的怀疑论调,稳定又耐心的继续修心。
  
  另外,你还要了解自己经常同时有两种意念。譬如,洒扫房间时,有个心放在实际在做的事情,另外一个心可能专注在持咒。这并不表示两种心互相冲突,也不表示持咒不真诚。即使在修法,你仍然涉入相对、世俗的生活。活在世界上,必然有许多一定要去做的事情,譬如工作赚钱、泡茶煮咖啡、烧饭等。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只要明白,那是相对的俗务。因此,当你的心一面放在世俗的事务─洒扫房间,同时,智慧心也可以在运行之中。
  
  有时候,咒语是引导这种功能的方法。咒本身是一种能量,但是,完全和凡俗的震波不相干。咒语绝对纯净,源自单纯的慧识。因此,如果内心滋生如此纯净的智慧能量,即使在做世俗的事务,心中还是一片祥和。从这个角度来看,心好比一片海洋,即使表面上浪涛汹涌,基本上的本质是宁静的。
  
  要是你能够调和慧识,就能够把相对环境中的能量,譬如颜色、各种感官的知觉等,转化成大乐。如此,你所觉察到的外在能量,便没有办法攫取你的心,引发欲望、吸引力,以及其他恶念等,你的心能够控制使整个环境升华、超俗。运用这种导向或控制,便不会以贪著心诠释不同的现象。所有其他相关的烦恼也都不会生起,你也不会不由自主的,随著顺逆境界上上下下。
  
  说到了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经常被提出的问题:
  「如果你超越这些外境,把它们转化成为其他东西,难道不是仅仅在心里制造一些投影呢?否定现实的方法,怎么可能奏效呢?」一般西方人都非常聪明,很容易提出这种问题。
  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先问你们另一个问题:
  「你们所看见的事物,真的有『好』或『坏』之别吗?」
  你或许认为你所看见的好、坏事,真的就是那个样子。其实你怎么知道这个是真的呢?我不认为你提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你或许会说:「因为我觉得那是事实。」
  但是,你为何有这种感觉呢?
  你回答:「因为我亲眼看见了。」
  但是,问题是:
  「你的眼睛所见一定正确吗?你真的一直看到真相,不会被内心的投影蒙蔽吗?」
  你会回答:「当然不能。但是,这一次,我看见的绝对是真相。」
  「你怎么知道呢?」
  我敢保证,这个问题绝对得不到肯定的答案。你可能会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思索,但是,很难得到一个完全满意的答案。
  不要把这些的重点弄错了。这个问题的困难,不在于暧昧的哲学观点,这不纯粹是理论问题,是来自自己的经验。问题在于,你并没有见到所有现象的绝对真相。觉察不到这个层面,很难谈论真相。
  当我问你:「你怎么知道自己所见是真、是假?」
  你可别想著:「哇,他在给我出难题。我想只有法师自己才知道答案。」
  
   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没有人向你隐瞒深入的答案。唯有你去调查自己经验到的所谓
  
  
   「真相」,才会开始了解问题所在。
  
  想一想在美国,当黑人面对白人时经常会发生的状况,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看见对方。相反地,在白人心目中所想像的黑人,是被抹黑具威胁性的形象,黑人对白人也一样。然后,他们根据这种想法,采取僵固、先入为主的方式互相对待。为什么这种种差别,有力量影响他们的心呢?毕竟那只是一些心理投影,和彼此的人格真相毫不相干。一切差别都出于他们看事情的方式,而不在于所看见的对象,这就是观想。此外,他们所想像的并不是由法师教他们的,是他们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当我说建立适当的观想,来超越相对的现实,并不是在谈论迥异于人们一向所做的事情。观想足以强烈的影响人心,用适当的动机加以净化后,可以产生极大的益处。
  
  经验告诉我们,让阳光射入黑暗的房间,黑暗立刻会消失。这一点毫无疑问,不是吗?当你观想释迦牟尼佛,像是如同太阳一般灿烂的智慧,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这种功效自动发生,加持你的心,使你有控制力。当你对释迦牟尼佛的观想很强烈又清晰,而且认知佛身不是由实体的能量构成,纯粹是法身的化现,也就是真正的慧观,你这种观想即使只做了五到十分钟,也相当有效。不需要言语,观想本身就够了。
  
  假设你走在纽约街头,看见橱窗中有一些漂亮的衣服,激发你攫取的欲望,以及其他矛盾的情绪。当下你就可以把那份能量,转化成为佛陀光明的智慧身,或者,如果懂得回应,甚至可以把那份能量融入空性。透过这些修持的方法,觉悟到你投射在这件衣服上的攫取态度,只是存在于一个烦恼的相对心中,和真相本身无关。不管你被激起什么烦恼,都会自动消失。所有的困难也不复存在。如果你的心还困在迷妄的心理投影,想著:「噢,这件衣服真美丽,但愿是我的。」那么,这个迷人的影象一整天都会萦绕心头。
  
  停下来想一下,就明白这是实情。你或许觉得:「法师说了许多话,都只是臆测,没有真实根据。」你不必盲目的拒绝或接受任何教导。相反地,把它们拿来试验,亲自看看是否属实。我前面说过,佛法不那么在意过去与未来,更关切的是此时此刻。所以,不妨亲自试验这些教导,看看它们值不值得。
  
  在此,还可能生起另一种怀疑。你或许会想:「用这个转化方法应付美丽迷人的对境,相当容易。不过碰到大的难题,我能应付得了吗?万一有人和我过不去,甚至打我,要如何控制呢?」这的确是重要的考量点。不过,只要充分正念、正知,即使遇到这些不愉快的情况,还是能够转化成为佛法的修行。
  
  和某人或某件事陷入痛苦的关系中,首先要记住,负面的反应根本于事无补。自怜、自卫、以及敌视的态度等,都无济于事,只会使你更紧张、苦恼。冷静的回想一下自己过去的经验,就会相信这是事实。负面的思想与感觉,只会带来眼前与未来的痛□苦,所以务必采取更有益处的反应。
  与其陷在悲哀与仇恨,不如仔细观察自己内心与外在的情况,并且提醒自己:「等一等,冷静下来,这件事情也会过去的。」即使只能止住怒气几秒钟,心也会稍微清醒过来,使你能够在比较理智的状态下,更有技巧的应付这个状况。
  
  记住,现在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一定有缘由。或许是过去侵略别人的业果成熟,因而受报。你应该感到安慰,这么轻松的还掉了业债。即使这个遭遇带来极大的痛苦,你还是可以把它当做加持。应该想:「或许烦扰我的人或事,其实是佛的智慧化身,藉这个形相令我觉悟。如果我能够从自己所受的痛苦中,学会悲愍受苦的人,并且避免造业,带给自己这种痛苦。那么,即使别人让我吃尽苦头,也是值得的。假如人人都把我当做婴儿一般对待,自己的情感及心灵永远也没有机会成熟。」能够这种想,就可能把仇恨的情绪化为感激,出自深刻的体会,真诚的去做。
  
  这种处理逆境的方法确实异乎寻常,对大部分凡夫来说,十分天真,或是有些疯狂。但是,对于了解佛法慧识的人而言,却是带来真正成长的最佳途径。他知道,一般世俗接受的应付问题方式,是迷妄的,只会带给大家更多的痛苦与不安。相反的,利用一切有害的情况,促使你对自己的心念,有更深刻的了解,非常有益。
  
  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经常和他人连系,尤其生活在大都市中,更是如此。这些关系之中,其中必然有一些是令人不快的。但是,只要我们必须继续和别人沟通,还是尽量在过程之中学习吧。毕竟,我们还不够完美,很多地方有待成熟,必须了解。
  
  我所说的一切,对于配偶以及关系非常密切的人们来说,尤其真切。他们之间必然经常发生冲突,一定要很有默契,才能维系这份关系。即使其中有人故意做出坏的行为,只要另一人真诚的把佛法慧识放在心上,也不会产生问题。恶业甚至可以转化成为佛法,使双方都获益。
  
  虽然仁慈很有价值,但是不一定要甜蜜的待人,把「我爱你,我会对你很好。」这句话挂在嘴巴上,才是在修习。或许你这么做是为了得到对方的恩惠、保护或是得到安全感。用这种方式依赖他人,永远无法发掘、开展自己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无能,人心的特性,就是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唯一需要的,就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与其用令人沮丧的方式,诠释自己的处境,不如利用它们来增加自己的智慧。这样,便能够把不愉快的状况,转化成永恒祥和的解脱道。西藏的修心法典,称这种方法叫做─「转化逆境为证悟之道」。
  
  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说:「多么可怕啊!」如果深入的探究,一再问自己,这种情况为什么那样可怕?最后一定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没有人能够证明,事情天生「可怕」的。凡是凡夫心感到可厌的事情,都可以用佛法的慧识,把它转化成有效的修行之道。这是绝对办得到,而且所有人,尤其是住在大城市的人,迫切要它。西方人特适合听这种转化逆境为顺境的教导,在科学文明比较落后的地方,人们可能难以了解东西怎么能够亘相转化。但是,西方的教育制度,十分强调研习外在环境变化的各种循环。因此你们听到藉转化内在的心态,影响情感生活时,至少可以从知性上了解,为什么这是可能的。
  
  大部分美国人都为别人工作。这提供许多机会,去利用可能变得困难与无聊的情境。早晨去工作之前,应该重新肯定自己的动机,忆念苦本质上无所不在,对所有众生生起悲心。然后,回向自己一天的能量,利益其他众生,把自己工作当做特殊承诺的那份能量,下决心尽量勤勉地做事。有了这样稳固的基础,开始工作时,便不至于陷入偷懒、无聊或厌恶。了解到工作没有效率,欺骗老板,在财务或其他方面都没有好处,就会用使老板和自己都高兴的方式,做工作。抱著这种态度,日子会过得非常值得,有目的,不至于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当今有许多人,对于各种运动,非常感兴趣。这些活动是为了使我们更能掌控身体而设计的,可能非常有益。不过,努力控制自己的意念,因而利益其他众生,才是更有价值的运动。运用这种修心训练,能够获得伟大的成果,包括成佛。最有效应用这种训练的方式之一,是把所有凡俗的情境使它成为修行之道。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个老人,很想学佛。不幸,他非常迟钝,佛陀的教导,连一句都不能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对于这个老人什么都学不来,感到十分失望,认为他无药可救。僧众一个接著一个的拒绝老人,使他伤心的认为,除了投河自杀,结束这个可怜生命之外,别无他法。
  
  释迦牟尼佛以无可比拟的洞察力,晓得即将发生在老人身上的情况,立刻派遣一个最亲近的随从,前去劝解老人,告诉他,佛陀打算亲自教他一个修持法门。这位沮丧老人被带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的说:「你不必接受详细的教导,课诵或背诵偈颂。你的修行法门就是清扫庙堂,尽量维持整洁。当你扫除灰尘时,要思惟:『扫掉尘埃!消除臭味!』你能够做到这样,就够了。」
  
  有了这个非常容易实行的法门,使得老人受到鼓舞,热诚的展开工作。他每天都会清扫庙堂,背诵他得到的口诀。有一天,他和平常一样,清扫庙堂地板上的灰尘时,开始思惟:「我觉得自己现在了解,『扫掉尘埃』真正的意义了。尘埃不在身外,而在内心。恶臭不在庙堂,也是在我的内心。我应该清扫的不是庙堂,而是自己的心。」轰然一声,这份顿悟很强劲的破除他的烦恼,使他立即悟入整个佛道的奥义「四圣谛」;片刻间从一个无知的清道夫,变成了高贵、荣耀的圣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开发佛法的慧识,并不需要得到许多详细的资讯。需要的是,凡是你学到与所经验的一切,都直接融入心中,并且立刻用行动表现出来。这样,即使你只听到一点点佛法,也能够完全打开你的心。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什么,而是你怎么学。老人受持了可以想见的最简单的教导,因此,一了悟到教法关连到自己的生活,他立刻获得非常高深的证悟。
  
  同样,你应该把自己所觉察到的一切景象、声音、气味等,都转化成为佛法的慧识。这样的做法,比起情绪化的攫取或拒绝自己的遭遇健康多了。如果你见识广博,能够把内外在环境中一切的事情都统合为一个整体,生命会非常值得。不会怀著镇恨、执著与无明污浊,观看世界,万事都显得明澈、清净。
  
  许多时候,你所觉察到的混沌,大半出于自己的投射,而不在对境本身。譬如,走在纽约市的街道上,你认为街道上扰攘的活动是污染的现象。其实,这不一定是事实。匆忙拥塞的交通与街道事件,增加你的不安全感,使每个行人都像在对别人生气。然而,如果停下脚步来和人说话,你很可能发现,他的心和你一样。你只是根据瞬间即逝的印象,做了肤浅的判断,认为纽约市与纽约客怀有敌意。
  
  人心充满了许多类似的错误观念。有些人认为,错误观点的本质是哲理,学习才会获得。其实,一般而言,并非如此。错误的观点不必从一个心转移到另一个心,也不靠一系列复杂的错误推理。相反地,一旦业力与烦恼牵引心识,投入染污的身体,心识便沉浸在许多错误的观点之中了。譬如,相信这个「我」是独立、自给自足的个体。这些错误的信念,不靠言语或是哲学的思想。事实上,刚好相反。唯有烦恼心要在意识层次自我表达时,才运用言语来传达扭曲的见解。所以,不要以为你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学过哲学,内心就没有错误的观念。
  
  观看自己的心,以便发现心中的烦恼,很有意思,不是吗?运用佛法的慧识考察事物,永远不会感觉无聊。看见心念非常迅速的创造新情况,再对它起反应,很神奇。更妙的是,掌控整个过程,看见每件事很容易就可以转化成修行。不管有没有工作,许多人觉得,人生已经没有值得去做的事情了。佛法的智慧会让你永远没有闲工夫。你一直要留意自己的心,忙著学习新东西,而从中获得永远实用的知识。这种知识来自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同于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能够从书本以及自己的经验学习,固然不错,不过,后者很显然更有价值。
  
  生而为人真是非常幸运,具有宝贵的能力,懂得运用明辨对错的理解力。你与狗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你能够检验自己的行为,而狗却不能。因为你能够判断自己身心的行为是否健全,使你有大好的机会与责任,看清自己的过错与短处的本质。虽然这比注意别人的过错,来得困难许多,要是能够发现并根除自己的弱点,非常有益。倘若不利用这个稀罕的禀赋,反而盲目又糊涂的随顺自己的本能,多么可惜!无论是好或坏的遭遇,都应该尽量用佛法最纯净的慧识,设法把万事转化成导向永恒安和的成佛之道。
  
  我在前面指出,西方人到东方跟法师或上师学法之后返乡,会面临几个问题。或许你会怀念过去修法的仪式,觉得少了它就无法有效的继续修法。譬如,东方人往往在重要的场合举行法会。在这种法会中,经常用鼓、铙钹、以及铃铛等法器,配合特殊经本的唱诵。仪式是在佛坛的前面举行,佛坛上陈列著诸佛圣众的照片,经常精心摆饰的蜡烛、水供、香、油灯、成盘的食品和佛像。这种法会可能非常吸引人,使人很容易便认为是修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普迦」,(PUJA)是梵文,意指「供养」。为何要供养他人呢?通常,是为了取悦对方,使他欢喜,这是比较低层次相对的诠释。从佛法来看,供养有更深入的涵意。当你把一切都转化为美好的景物、声音、气味等,并且在法会中,供养给圆满证得一切种智的表征,你自己才是受益者。透过法会仪式,把自己的能量导向菩提心,使自己更接近永恒喜乐与安和的悟境。
  
  总之,你必须了解供养的心要。真正的供养,不在于唱诵,也不是你细心放置在佛坛上的水果。能够使你的心更接近永恒的喜乐,并且消除迷惑与焦虑的行为或禅思,才是真正的供养。因此,不要以为在美国没有西藏或印度的法会可以参加,就不能修法。法会不一定需要铃铛的叮叮当当声,或是铙钹的撞击声。你一切作为,甚至包括饮食,都能够转化成供养。一切不外乎清净的动机。
  
  例如,在美国,人们老是在喝饮料。事实上,我一来到纽约市,就没有办法不喝东西,天气实在太热了!每当你感觉口渴,伸手去拿水或是其他饮料时,检查一下自己的心念。不要无意识的大口吞下饮料,应该先返照一下内心,然后供养饮料,以便成就圆满的佛果。如果你学过「嗡、 阿、Hung」的加持咒语,不妨持这个咒。即使你没有学过这个咒语,在内观自己心时,还是可以把这杯水转化成最纯净的甘露。把自己所喝饮料的能量导向高超无私的目标,自然会得到有力的加持。这个转化过程不过花费几分钟,却和一个冗长的法会一般有效,使你的心升华,超越凡俗心的层次。
  
  龙树菩萨说过:「我们不应该把宝贵的人身用在没有价值的目标上。」因此,当你滋养并照顾自己的身体时,不要出于虚荣心,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相反地,维护身体健康与活力,是为自己与他人谋求最大的福利。依循修行的道路,以达成最高目标,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一定要把所有进入体内的能量,转化成永恒安和的佛道。
  
  要适当运用能量,最好的方法是,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处境,保持正知、审慎。只要能够以完全正知,审慎的做,单纯的行为也会成为佛法。譬如,饮食的时候,要留意神经系统内被触发的觉受。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外在的供养,禅修本身就是供养。同样,饮食的时候,能够保持和禅修时一样警觉的话,那么,所有的行为都会变成法供养。
  
  从事任何活动,都会激发内心的感觉与感官的觉受。当它们涌现时,不要立刻想:「这是好的」或「这是坏的」。这种自发的反应只会滋生困惑,蒙蔽事实的真相。应该设法留意这些感觉与觉受,以省思的慧识加以审察。这样,便可以培养出警觉的习惯,使你的心更清明,比较不会分心。
  
  为了对自己的言行保持完全的自觉,多少必须约束自己的举动。吃东西的时候,最好别说太多话。单纯的事情谈谈无妨,复杂的话题,需要费心思考,留待稍后再说,否则,你的心会从一个想法跳到另一个想法去,不能专注于吃的感觉,反而会漫游世界陷入困境、混乱中。因此,如果你想保持环境的平和,最好少说话。
  
  然而,吃完东西,要讨论事情的时候,应该把心放在那件事上面,同样保持完全正知。注意当下发生的事情,不要去想刚才吃的那餐饭,或是下一餐。而且,不要无意义的唠叨,每一句话都改变主题。这只会促动根深蒂固的散乱习性。无数的过去生中,我们的言行一直心不在焉。不留心当下的实况。因此,我们无法掌握任何情况的全貌,由于心念不集中,每件事情似乎都搅在一起。所以务必要修心。开始实行时,不妨先专注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被不相干的想法或幻想分心。
  
  学校经验应该已经使你深知专心的重要性。要是学的太多科目的话,很难把任何一科读好,能量分散,变得太薄弱,使你没有办法真正了解所学的东西。但是,如果你一次只专心学一门课,就能够对这项科目产生清楚、鲜活的印象。所以,你必须掌控自己的心路历程,不要让你的心被带到一个接著一个的思想。
  
  把这份控制力,延伸到自己所有的行为,自觉的引导身、口、意,不要懒散被它们牵著走。尽量专心一意,统合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对你的心很有好处,会减少冲突与困惑,使你能够摆脱过去坏习惯的窠臼。这些习惯只会使你受苦,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培养警觉力与正知力,加以对治。
  
  前面讲的,有关睡醒、工作、以及吃喝的开示,也适用在睡觉。人们入睡时,大都带著失控,甚至是扰乱的心。睡觉时保持正知,比心思散乱好太多了。如果能够在床上禅修,非常有益处,这样,整个睡眠都能够转化成佛法的智慧。在大乘广博的教法中,对于如何利用睡眠与梦境,获得最大的益处,有详尽的解释。在此只需说明,睡前专注心念,可以保证自己睡得安宁、有益。
  
  许多时候,过完特别兴奋的一天之后,你会想:「我就是睡不着觉,怎么办?」白天的能量,把你的心拉到许多不同的方向,它们仍在心中回响,使你根本不能入睡。在这种扰乱的情况中,可以靠禅修来集中心念,把心静下来,你就能入睡。有许人从过去的经验,就知道这是事实。甚至在白天,你不是也经常在禅修时睡著了吗?
  
  等待入睡时,应该仔细检查,看看自己心中是被什么样的意念盘据。你在白天里可能非常觉察自己的行动,但是,如果睡觉前没有审察自己的心,你浪费掉已经创造出来正面能量。在梦中可能生起的污染,会把白天获得的正面能量抵消使你醒来时,思绪中充满恶念。
  
  必须平安入睡的理由之一,是因为梦境比起清醒时,更有力量而有效。你或许不相信而认为:「白天我能够意识到目己的言行,完全开放,身心两方面,对一切都能够有所体验。但是,到了晚上,心只是在做梦,创造心理的投影。这种无意识的状态,怎么可能心较有力量呢?」
  
  我这么说的理由是,虽然你可能认为,自己在清醒时,注意力完全贯注在某件事情上面,其实,你的其他感官仍然开放,对于冲突的意象,会加以反应。然而,在梦中,你的五官知觉─眼见、耳听、鼻闻、舌尝、身触等,都不再活跃。譬如,梦中所见,是靠心眼而不是用肉眼去看。一旦你不再被感官的知觉分心,内心自然会定下来,而且具有很大的能量。因此,在梦中生起的贪心,比起白天偶然升起的贪著,效果将更加强烈,会在心中留下更深的习气。当然,如果能够在梦中专心修行一个法门,也会带来同样的效果。
  
  我所说的这一切,你们一定要亲身考察它的真实性。不要因为这些话是法师说的,就采信了。不管在白天与夜晚,都要试验,看看掌控心念,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如果真诚的去修,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体验到显著的效果。所以,不妨当下就开始。
  
  如果你以正确的态度试验佛法慧识,便不会急于达成最后的目标。没有必要紧紧执著自己的修行,认为:「如果不能立刻得到觉悟,我就要自杀!」不要替自己设定最后的期限,这只会使你气馁。只要对自己的行为保持正念,并且尽量保持清净动机。这样,自然会达成目标。
  
  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在你们的知识大海中,奉献一滴小水珠。希望你们都能运用佛法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中实修,这是最值得做的事情。谢谢!谢谢!非常谢谢。
 浏览:68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12/9 16:43:0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对一桩发生在四十四年前的肉身神秘消失事件的调查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肉身飞空神秘失踪(收藏于2008/6/29 19:26:55
网络印度圣地释迦牟尼佛证悟地 神树被砍宝物失(收藏于2008/2/7 3:33:16
报本寺。这个报本寺与一代圣主唐太宗李世民颇有渊缘。唐太宗孝亲敬佛 化宅为寺(收藏于2008/1/26 0:33:28
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于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岂相远哉!《菜根谭》-- 评 议(收藏于2008/1/7 2:15:04
人生的确存在着许多空泛不实的表相,需要每个人更有智慧的去思考和辨别,我们岂能随便着相袈裟未着愁多事 着了袈裟事更多(收藏于2008/1/7 2:12:38
网络僧人尸体不腐 挑战科学定律(收藏于2007/12/31 2:17:43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张宝胜)(收藏于2007/12/18 0:06:07
网络麦当娜相信轮回 认为自己曾是清朝女婢(收藏于2007/12/7 5:01:50
尸体被火化后毫发无损泰南高僧火化尸体、袈沙不毁(收藏于2007/11/28 2:36:25
神是什么东西?神自己是谁创造的?神怎么吃喝拉?无神论本身就是一种迷信:迷信科学(收藏于2007/11/24 2:22:0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耶鲁大学博士生布莱恩.魏斯,他是在二十多年前出过一本书叫《前世今生》。(访问10035次)
王凤仪一百七十一、张雅轩研究真五行(访问8083次)
网络僧人尸体不腐 挑战科学定律(访问4803次)
王凤仪一百六十一、给江希张讲病(访问4780次)
网络印度圣地释迦牟尼佛证悟地 神树被砍宝物失(访问3403次)
行善积德可以改善命运为什么有的人心很坏,却得不到报应,还很好运;有的人心肠很好,却老是不顺,甚至有灾,这是为什么?(访问3331次)
旧讨论复制2(访问3086次)
11能海上师传(访问2907次)
章嘉活佛转世六代之传奇章嘉为藏语,意为灰柳,是清代内蒙古最高佛教领袖称号(访问2862次)
王凤仪一百八十一、商人道(访问242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3/6/15 9:38:22
山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4/22 0:23:3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24 15:25:3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3 22:01:37
生命禅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7/30 16:00:3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