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红军人物志__温仰春纪念馆
中国红军人物志

刘少奇在新四军

孙 湘

  我和赖传珠同志是1939年4月从江南到达江北指挥部的。当时,赖传珠同志任江北指挥部参谋长。1940年10月,赖传珠等同志随刘少奇同志过淮河,经淮阴、淮安到达盐城、阜宁。
  
    当时,苏北根据地的干部主要是这样几个来源:有的是从淮南根据地过来的,有的是从延安来的,还有一批从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刘少奇同志是很重视知识分子的,很多知名的文化人来到苏北,其中彭康是搞哲学的,孙冶方、薛暮桥是搞经济学的,吕振羽是研究历史的,还有范长江、钱俊瑞、贺绿汀、朱毅等。
  
    皖南事变后,大概是1941年1月14日,新四军军直机关全体人员开大会,会上宣布了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同志任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任政委。
  
    在这之前,1月初,刘少奇同志和孟波等同志谈过,许多知识青年来到苏北,需要考虑办几个学校。当时,办了华中党校,刘少奇同志兼任校长,彭康同志任副校长,温仰春同志任教育长。少奇同志亲自来党校作报告,给我们讲党员思想修养,还有吕振羽、孙冶方都任课。还办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1940年底,在刘少奇同志主持下,开了一次筹委会,正式宣布了这件事。刘少奇同志兼任院长。这时,我正下去征粮,记得是在路上刘彬同志对我说,叫我去鲁艺华中分院工作。由于刘少奇同志工作很忙,鲁艺分院召开会议,都是由刘彬和彭康同志主持的。1941年1月,鲁艺华中分院正式成立。刘少奇同志和陈毅同志都参加了成立大会,讲了话。
  
    鲁艺华中分院设有文学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主任是陈岛(已去世),教授有戴平万、林钰、蒋天佑、戈茅(徐光霄),指导员屈成梁,中队长许铭。戏剧系主任是刘保罗(牺牲后是许晴),教授有邵惟、许幸之(现在中央美术学院),指导员袁万华,中队长陈友仁、张炳炎。音乐系主任是何士德,他是新四军军歌的作者,到鲁艺较早(现在音乐出版社工作),教授有章枚(现在中央音乐学院)、孟波(现在上海电影局或文化局工作)。美术系主任是莫璞(现任杭州美术学院院长,他爱人姓孙,现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工作),教授有刘汝醴等,中队长黄以平,指导员王学冉。鲁艺华中分院的教导主任先是邱东平(已去世),后是黄源,我是教导员兼党总支书记。鲁艺华中分院校部设在慈幼院。
  
    关于刘少奇同志在华中根据地这段活动情况可以查一下赖传珠同志的日记。赖传珠同志从长征开始直到解放战争,以至解放初都坚持写日记。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同志来找我查对一些事情,我曾经翻过这些日记。刘少奇同志什么时候到淮南,后来什么时间到苏北的,他作过什么报告,日记都有记载。这些日记手稿已全部交由沈阳军区党史办公室的同志负责整理,计划明年出版。这个工作,负总责的是军区司令部张午同志、党史办公室主任王征同志。这本日记大体分为三个部分整理,长征一部分,主要是某年某月打仗的记载。抗日战争部分记得详细些,这部分是由叶超同志负责整理的,他当时在新四军军部任作战科副科长,情况很熟悉。你们需要查对刘少奇同志的活动可以去找他。还有一部分就是解放战争。
  
    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司令部下设七个科。一科科长朱茂绪,后是谭知耕;二科科长马步英,张云龙也在二科(现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三科科长陈士吾,后曹丹辉,胡立教同志也任过三科科长;四科科长石玉田,钟建平同志也任过四科科长(现任鞍钢副经理);五科科长陈铁军;六科科长洪隆(冯少白);七科科长左金祥,吴振英、肖光先后任过科长。政治部下面组织部长张凯(现为民政部顾问),宣传部长钱俊瑞,保卫部长梁国斌,文化部长范长江,卫生部长沈其震,副部长崔义田(曾任卫生部长),供给部长宋玉和。胡净在供给部工作过(现在总后工作)。在司令部参谋处工作过的有叶超(现在沈阳军区司令部),后任作战科副科长,张立亚(现名栗亚,在军事科学院工作)、金冶(现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尚知行(现任外交部驻某国使馆参赞)、王林等。在机要科工作的有田畴(在北京)、陈芍霆(原五机部副部长,现在炮兵司令部工作)、马骏(在交通部工作)、华苹(马骏的爱人)、李群(在总参工作)、王剑青(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当过军部电台台长的有陈士吾、曹丹辉、黄龙(现任广西自治区人大主任)。军部护士长是杨光(现在卫生部工作),还有薛何,都了解些情况。薛丹浩同志跟随少奇同志时间比较长,了解情况多些。他现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工作。
  
    苏北整风,我认为搞得很稳,这和少奇同志的指导思想有直接关系。他总是强调加强党员思想修养,不过分搞组织清理。在华中,整党没有搞围攻,没有把人关起来,也没有整死人。有些人明明出卖过人,也没有关起来整,还给他安排了工作。
  
    少奇同志批评人也是很尖锐的。我们在华中党校学习时,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当时去华中党校学习的都是团级干部,但王前、张茜同志也参加学习了。从培养干部,提高她们的理论水平来看也没什么。有些女同志就有看法,在底下议论说,她们是首长的夫人才来党校学习的。记得有一天晚上,在党校的院子里开大会,少奇同志作报告,对发议论的女同志狠狠地批了一顿。以后大家也不再去议论了。
  
    关于党的建设,少奇同志作过几个报告,反映都很好。他讲的深透,以理服人。
  
    1942年1月召开华中局扩大会议,少奇同志作了一个很长的报告,我们都听了。会后,他就回延安去了。
  
  
原文 发表于人民领袖刘少奇  浏览:102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8/4 11:28:0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孙 湘刘少奇在新四军(收藏于2005/8/4 11:28:06
邓毅生邓子恢之子回忆父亲征战历程(收藏于2005/8/4 11:12:27
曾山曾山:参与组建新四军(收藏于2005/8/4 11:02:35
沈焕明忆老院长温仰春在华纺的日子(收藏于2005/8/4 10:57:26
吴升辉福建苏区干部作风的历史回顾(收藏于2003/11/2 10:51:16
陈丕显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东南局的建立和部分工作情况(收藏于2003/11/2 10:49:1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曾山曾山:参与组建新四军(访问2042次)
邓毅生邓子恢之子回忆父亲征战历程(访问1668次)
陈丕显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东南局的建立和部分工作情况(访问1293次)
吴升辉福建苏区干部作风的历史回顾(访问1161次)
孙 湘刘少奇在新四军(访问1028次)
沈焕明忆老院长温仰春在华纺的日子(访问838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