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智慧、懂感情的人。他也是一个传统的孝子和追求自我成功的人,同时也有着中国人的共性,就是好面子,凡是有面子的事,他很乐于从事和接受。 父亲家境一般,我的祖父是位拉骆驼的小商人,我只听父亲讲过一个他与祖父之间的故事。那年父亲要去省城考学,祖父陪他前往。到了城里,父子俩饿了,便进了一家饭馆,菜谱上有一道菜叫做“摊黄菜”,两个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新鲜菜,于是就点了一盘。等侍者端上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炒鸡蛋。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又比三个弟弟年长许多,我祖父母去世早,所以,父亲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父亲。他要上进、求学,还要照顾三个弟弟,这样的日子直到他的三个弟弟都长大成人、娶妻成家。 父亲大学时学的是中文,后来又在人大哲学系读研究生,学的是哲学,哲学教学和研究也便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和方向。在父亲50多岁时,开始研究佛学,那时我也耳濡目染,看了一些浅显的佛学书籍。现在,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也想对佛学进行一些学习,不过我身上俗气太重,恐怕不能有所建树。 父亲作学问,最大的特点是爱研究、爱思考,但很少落于纸笔,因而没有留下什么著作,这一点很遗憾。我想如果他当时能把他的想法写下来的话,作品一定是不朽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走到了很深的程度。他偶尔也把他的想法对别人说起,但我感觉,能领悟他崇高思想和深邃思维的人少之又少。 父亲很宠我,他喜欢我的聪明和小小的调皮。有的时候他把我当作一个知音,把他的学术发现和哲学、佛学领域的新动向讲给我听,我虽然不太懂,但我也能体会他的所想、他的所虑。他大概也从我似懂非懂的眼神中找到一丝被理解的安慰吧。 |
浏览:94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