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文革纪念园__中国新闻战线上一颗红星——范长江纪念馆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文革纪念园

范长江九十周年祭

冯英子

  
  
  沈谱同志写信告诉我,今年十月,是范长江同志九十诞辰了。我悚然一惊,长江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
  长江同志做新闻记者,他认为一个新闻记者一见到采访的对象,不是首先向人家要点什么,而是首先要帮人家做点什么。这样才可以同采访者交上朋友,他也不会对你保守什么秘密了。他的《中国的西北角》中,有这样不少的故事,那些酋长、首领,同他都亲如朋友。他做战地记者时,有什么军长得了奖,什么师长升了级,他都打电报去祝贺他们。后来他离开大公报,创办国际新闻社后,也是如此,所以国新社的记者,在部队中也非常吃得开。不过国民党是怕听“国际”两字的,有一年我到第五战区的游击区去采访,请宜昌的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给我写几封给游击队的介绍信,他们都把国际新闻社写成世界新闻社,他们认为这样一改,“国际”就不存在了,好笑得很。
  太平洋事变之后,香港沦陷了,我这时正在桂林,紧张得很,后来听说他和夏衍、金仲华一起突围出来了,我高兴得很,那时有个上海人叫陶桂林,在江东岸造了不少房子,我马上租下两间,打算夏衍和金仲华住一间,长江夫妇住一间,不料后来金仲华住到环湖酒店去,夏衍住到张云乔家中去了,两间房子都留给了长江。我那年本来打算到王造时那里去的,不料,走到莱阳,严怪愚把我拉到了衡阳,这时又从衡阳回到桂林,每天赖在长江家里,更不想走了。长江知道这情形之后,有一天大谈战争形势,他认为敌人很可能截断我们的粤汉路,倘然粤汉路断了,吉安是东南抗日的中心,去那里办好一张报纸,大有必要,怎么可以因为听说王造时小气而不去呢?我听了他的劝告,过几天就到江西去了。
  长江是当年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和国际新闻社的中心,我们许多年轻朋友,不管什么争论,他一言立决,叫你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去,但这些都是他待朋友热情带来的结果。他在《大公报》时,每个月一百卅元工资,但听说这个朋友有困难,马上寄去二十元;那个朋友有困难,马上寄去十五元,在汉口时,那时汉口是抗战中心,各地流亡来的青年很多,无衣无食。他除了自己住在《大公报》外,却在民生路租了一间房子,供各地流亡青年落脚,不少同志,通过他的帮助,后来都成为很优秀的记者。我初到汉口时,就住在他的民生里,行军床,线毯,帐子,都是长江出钱的。正是他对朋友的热情帮助,所以他在朋友中有绝对的权威。
  五十年代初期,我在香港工作,老是想着回来,有一次,他同徐迈进联名写了封长信,痛斥了我一顿,说我不安心工作,从此我也很少给他写信,一九六九年得到他逝世的消息,我才痛哭了几天。沈谱同志来信说,长江最后是由毛主席批示“不作自杀论”的,其实我是始终不相信长江会自杀的,他是我们当中的强者,他没有丝毫自杀的理由。他不仅自己向革命作出无私的奉献,还带动了中国多少青年新闻记者,走向了革命。这样一个人会自杀吗?
  倘在,长江今年是九十岁了,以长江的健康情形,我想他是走得过来的,现在,我们相逢于梦寐之中了。
  回顾历史,我们钦佩一个外国人斯诺,告别人称天堂的美国,踩着不平坦的中国之路,给新闻史上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样跨越历史时空的新闻巨著;有皮鞋不穿而穿草鞋的范长江,从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来到硝烟弥漫的抗目前线,从国统区到根据地,范先生记录了一个时代,也留下了他作为一名杰出新闻工作者的成功与风范。
  中外新闻史上有很多这样的范例,即重大新闻、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新闻,往往“得来费功夫”,首先采访上就遇到极大的困难。著名记者范长江当年所写的《中国的西北角》,被称为“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可是他在对西北上层人物的采访中,常常遭拒,如青海的封建军阀马步芳就明确拒绝他的采访。范长江的对策是,“你不接见我,我可要想法子见你”。马步芳出城打猎,范长江也提着猎枪跟了去,一只猎物在飞跑,范长江“啪”的一声打中,引起马步芳对他的好感。接着,途中休息饮酒,范长江开怀畅饮,又赢得马步芳的青睐。范长江于是海阔天空地同他穷聊,把他所要采访的问题,拐弯抹角地套出来,对一些人名、数字,范长江则通过伸在裤袋里的手,用早已准备好的短铅笔,记录在纸头上。由此,他对马步芳作了成功的采访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的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列入了“记者节”。这个办法公布后,各地新闻工作者纷纷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询问有关情况,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中国记协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定在11月8日比较适宜,因为11月8日是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的倡导支持下,范长江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记者协会。2000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将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
  
 浏览:112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11/5 11:36: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沈谱沈谱同志在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3/11/5 11:38:09
冯英子范长江九十周年祭(收藏于2003/11/5 11:36:54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首都新闻界召开座谈会纪念范长江诞辰90周年(收藏于2003/11/5 11:35:11
范长城王进坤范长江与周恩来(收藏于2003/11/5 11:32:03
毛泽东给范长江的信(收藏于2003/11/5 11:30:07
穆青记者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范长江新闻文集》前言节选(收藏于2003/11/5 11:28:02
刘 琳中国报人---范长江:树立正气,培养高尚人格(收藏于2003/11/5 11:26:23
赵华能范长江青年时代的传奇经历(收藏于2003/11/5 11:25:2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赵华能范长江青年时代的传奇经历(访问1339次)
刘 琳中国报人---范长江:树立正气,培养高尚人格(访问1209次)
穆青记者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范长江新闻文集》前言节选(访问1140次)
冯英子范长江九十周年祭(访问1129次)
沈谱沈谱同志在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访问968次)
毛泽东给范长江的信(访问875次)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首都新闻界召开座谈会纪念范长江诞辰90周年(访问858次)
范长城王进坤范长江与周恩来(访问834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文革纪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